“五位一体”农林产业园规划创意探析——以灞桥区泰尔农林生态产业园规划为例

2016-03-18 20:35裴红波张坐省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景观五位一体规划设计

裴红波, 张坐省, 陈 祺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五位一体”农林产业园规划创意探析
——以灞桥区泰尔农林生态产业园规划为例

裴红波, 张坐省, 陈 祺*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针对当前国内农林产业园规划设计缺乏创意这一现象,以灞桥区泰尔农林生态产业园规划为例,立足项目中低山区和洪庆黄土台塬的实际,从生态、产业、文化、景观、旅游“五位一体”角度进行创意构建,探讨了农林产业园的总体思路与主题命名、功能定位与风格把握、景区划分和景观序列,探索洪庆山林区农林产业园规划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灞桥洪庆山林区;农林产业园;五位一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Creative Planning Analysis of Five-in-One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A Case of Taier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in Baqiao District

PEI Hong-bo, ZHANG Zuo-sheng, CHEN Qi*(Yangl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The current planning of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has a problem of lack of creativity. With the planning of Taier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in Baqiao District as a research case, creative construc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ngle of five-in-one (ecology, industry, culture, landscape, tourism). Then, we discussed the general thought, topic nam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style orientation, landscape division and landscape sequence of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The effective way to construct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in Hongqing mountain forest region was discussed. The symbiosi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as advocated so as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logy.

Key wordsBaqiao Hongqing mountain forest region; Agroforestry Industrial Park; Five-in-one;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致谢本项目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尔企业(集团)校企横向合作项目(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系列成果之一),参与的其他成员还有曹毓刚、张宏辉、陈建民、孙丙寅、郝红科、黄璞、王红相等,特此致谢。

随着传统经济结构及生产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产业园作为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逐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林产业园是指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农林区域,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流转,利用现代高科技和先进设备种养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并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工业带农业、公司带农户、城市带乡村、生产带环保的集功能导向、纵向闭合、横向联合、区域耦合及社会复合于一体的区域生态产业园,可以为区域层次上的产业生态转型、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一种新的产业范式[1]。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规划设计时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较难准确把握产业园的定位,造成建设目标不够明确,园区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现象;二是因地制宜地深入研究现状不够,主导产业不清晰,缺少特色和个性。如今的农林产业园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需具有独特的创新点[2]。笔者以灞桥区泰尔农林生态产业园规划为例,从生态、产业、文化、景观、旅游“五位一体”角度进行创意梳理,探索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林产业园的有效途径。

1拟建项目区自然、文化与环境条件分析

1.1自然气候与地形资源灞桥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区东部,海拔358.24~1 240.70 m,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多变升温快,夏热多雨有伏旱,秋凉气爽阴雨多,冬寒干燥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3.3 ℃,年均无霜期208 d。平均年降水量为584.9 mm,变异系数为19.5%,年降水日平均为94 d。地势呈阶梯形倾斜,属著名的骊山中低山区和洪庆黄土台塬。浐、灞、渭河三水穿境而过,山、川、塬、坡、沟、滩俱全,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所形成的地域差异和各种类型的小气候环境,不仅给区内种植各种新鲜果蔬和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建设层次鲜明、立体多样、最具活力、最适人居生活的生态型都市新区提供了地理资源[3]。

1.2文化整合与环境改善灞桥区历史悠久,因境内有秦汉隋唐以来屡建于灞河之上的古桥而得名,又因“灞柳风雪”而扬名。古代从蓝田猿人到华胥古国,再到半坡,演绎了黄河流域中国古代人类百万年的发展史。现代白鹿原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浓郁的关中民俗。该区曾以纺织城闻名,长期与“污染、传统、落后”等代名词相关。水和绿是灞桥区持续发展的核心财富,是体现灞桥区城市风貌,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品位的重要物质基础。

1.3泰尔绿色文化践行在“生态强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灞桥区连续多年实施“大水”、“大绿”工程,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已成为西安市独具特色的生态地区。泰尔企业(集团)致力于优化生态环境,对洪庆山150 hm2项目地进行农林综合开发,种植经济林木先行,并以生态农业作为企业划时代意义的新兴产业,逐渐延展出深具企业特色的“绿色文化”,是开展乡村旅游的理想区域。

2“五位一体”创意构建

2.1以自然生态特性为基底农林产业园的生态特性反映在将生态思想引入园区,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在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基础上,注重园内外环境的衔接和共同发展;二是园区内功能的组成、空间的布局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活动开展以及景点营建以减少对自然生态过程的破坏为前提;三是经营管理和观光行为都贯穿保护意识,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态旅游活动三者合为一体[4]。生态内涵从自然式、乡土化、保护性和恢复性4个方面得以体现。自然式设计就是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自然处理,对原有的自然基底景观,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5]。

2.2以核桃产业综合为龙头 核桃既是世界著名油料干果树种,又是丘陵山区和平原绿化的优良育材树种。发展核桃已成为本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门路。地方有好的龙头企业,就会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要带动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加工技术的发展。采取多条腿走路,内挖潜力、外联技术、外引资金的方法,建立一批适应市场的龙头企业,对核桃进行各种层次加工,提高核桃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核桃产品的附加值,调动农户核桃生产的积极性,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灞桥经济的增长点[6]。

2.3以农耕文化耦合为主线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其中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应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促进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7]。

2.4以景观布局趣味为亮点 根据园区的规划主题,结合当地的自然、历史条件考虑总体景观布局。既要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又必须结合农林生产特色反映农林景观,使基质、版块和廊道有机结合,实现园区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以及内部景观结构的合理[8]。景点建设尽量将产业园区建立在原有环境基础上,把对植被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人工景观主要从建筑和铺装、小品三方面入手。建筑设计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以此来削弱人工建造的迹象;地面铺装应具有很强的符号性,或是隐喻更深层意义的元素;同时设置一些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点明园区的设计主题,增加景观趣味[9]。

2.5以农耕乡村旅游为保障人们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陶冶。一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特点的大城市远郊“农家乐”;二是以参与果品采摘、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的中小城市近郊休闲旅游;三是以向游客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为主的农业观光园。但来自城市的工业文明会对农耕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开发农林产业资源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10]。

3实施创意方案与具体措施

3.1总体思路与主题命名立足灞桥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白鹿文化和汉文化内涵,适度开发洪庆山自然资源,培育引领旅游消费客户群。通过资源整合,拉伸、延展果林、菜粮、奶畜、农产品加工与物流、观光旅游五大产业链条,拓展及强化环境保障及生态服务功能;通过旅游引领、文化搭台、产业唱戏,推动农林产业多元化、立体型、超常规发展;通过优势发挥与资源聚集,使城市居民休闲有去处,农民增收落实处,最终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城镇扩展、城乡一体、和谐发展[11]。主题形象是在整合园区产品和市场调查,挖掘自身经营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使农林园区的特色得以凸显。为了打造西安市东郊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农林产业园,既要反映企业集团经营宗旨,又要结合地域名称,更要反映农耕文化内涵,最终形成宣传主题为:华夏农耕文明,泰尔生态庄园;长安农耕文化,有机生态农庄;东城生态家园,幸福以新见心;灞桥农耕,泰尔农庄。

3.2功能定位与风格把握整体以养生康乐休闲为主,兼顾观光参与、科普教育与商业服务,融旅游、休闲、生态、清洁和科教示范为一体,具体为:①以核桃产业为龙头,高标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有机生态综合农业的示范推广;②养生康乐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科学搭配,种植、养殖文化项目的精选实施;③适当的采摘、劳作项目的开发;④基调为从“土”字出发,从“新”字着眼,寻找农味、野味和乡土味,尽可能保持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营造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农耕环境空间,凸显自然、古朴的格调;⑤在以上基调前提下,尽可能大胆运用高科技展示现代农业最新成果,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吸引游人。

3.3景区划分为了增强版块的功能和景观的异质性,根据景观版块构成5个分区。①核心示范区:以有机生态农业综合展示为主,包括农业科技示范、立体农业模式示范和先进农业技术措施联动示范。②种植观赏区:以优质核桃为主,辅以桃、杏、李和樱桃,开展鲜食采摘,配以有机果蔬、花卉盆景。③养殖休闲区:以乡村土窑洞休闲为主,包括林下家禽认养、柏鹿寿苑和野猪驯养。④农耕文化区:除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展示之外,还包括智能温控工程、生物技术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⑤生态经营区:在立体生态的优美环境中开发吃、住、游、玩项目,组建企业会所和名人画廊,举办书画讲座。

3.4景观序列景观序列是客观景物有秩序地展开,游人随景观的时空变化做出瞬时性和历时性的反应。这种感受既来源于客观景物的刺激,又超越景物而得到情感的升华,是景观意象感受的意趣组合[12]。①序曲:在灞桥设置牌坊门和农耕主题雕塑,形成生态文化标志景观。②开头:为农林产业园仿生态景观大门。③渐进发展:作为一条农耕文化的中轴线,以节点的形式展示华夏农耕文化,两侧为农耕工艺作坊。④主高潮:以造型别致的华夏农耕文化展览馆形成全园构图中心,吃住娱乐实用功能自然散布其中。⑤发展:包括4个种植观赏区和3个养殖休闲区,以核桃为主导,种养并驾齐驱,形成色彩丰富的养生文化主景区域。⑥转折:以周围乔灌组合式防护林带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型围墙线型景观。⑦次高潮:以核桃加工生产线为主,附带专家公寓

与温室大棚,形成动态参观高潮。⑧尾声:以丘陵区坡耕地垂直生态景观为主,和白鹿原外围景观融为一体。由此构成了“两大亮点、两条流线、七大生物面和三大景观体”的序列景观。

4结语

农林产业园发展要积极应对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等挑战,力求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首先,以自然生态为设计核心,注重生产功能,分析高端市场,提出主导农林产品,并以此为支柱产业。其次,依托传统产业和自然条件优势,使游客在接近大自然的同时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亲身参与体验采摘的乐趣,体验果品加工、农事操作、文化漫步等休闲娱乐活动,也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生态美景和田园风光[13]。第三,景点设置离不开景观、产业和游憩这三大核心要素,只有通过景观规划、产业规划和游憩规划的互相结合,才能使园区具备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复合功能,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第四,项目开发建设顺应当前的生态旅游趋势,将生产活动、田园风光、科技教育、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建立集生态旅游、农林产业增效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农林产业示范园,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4]。第五,通过对项目“五位一体”的系统打造,使得项目具有深厚的生态人文内涵,活力四射,形成灞桥区一处具有非凡魅力的城乡结合空间,也成为西安文化观光旅游的重要名片。

参考文献

[1] 刘晶茹,石垚,周传斌,等.“农-工复合型”虚拟生态产业园规划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311-313.

[2] 王鹏飞,樊玉婉,赵林强,等.创意,让农业产业园独具魅力[J].北方园艺,2014(3):197-200.

[3] 徐自立,冯志军.坚持生态文化科技立区 打造最适人居生活平台——西安市灞桥区贯彻“四化”发展理念、加速城市化建设总体发展思路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5(11):90-93.

[4] 李晓颖,王浩.“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5):300-306.

[5] 倪川.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浅析——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2(1):115-119.

[6] 晏正明,吴卫林,庞燕.核桃产业成为商洛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商洛市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调研[J].陕西林业,2008(6):12-13.

[7] 康涌泉.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机制及模式[J].中州学刊,2013(11):39-43.

[8] 李晓颖,王浩,申世广.“景观、产业、游憩”三位一体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J].江苏农业科学,2010(5):271-273.

[9] 王爱,石蕾.地域性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3(5):36-39.

[10] 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3):88-98.

[11] 陈大鹏,刘小红.城市边缘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以西安市灞桥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9):103-106.

[12] 杨帆,黄金玲,孙志立.景观序列的组织[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0(4):39-43,54.

[13] 王鹏飞,栗艳芳,赵丽凯,等.“五位一体”的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模式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3(7):1596-1600.

[14] 黄培森.张家界新大绿农林生态科技示范园规划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3(12):90-92.

收稿日期2015-12-28

作者简介裴红波(1976- ),男,陕西华县人,工程师,从事农林科技管理及技术推广工作。*通讯作者,工程师,经济师,从事风景园林教学与规划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S 1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3-207-02

猜你喜欢
生态景观五位一体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骊山森林公同人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