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2015-12-02 15:50黄霄
艺海 2015年9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景观

黄霄

[摘要]通吕运河是江苏著名通航运河,为南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以及水路运输的衰落,运河两岸曾经繁忙的码头、工厂日渐衰败,留下了大片工业废弃地,而受城市水污染、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加剧了通吕运河尤其是市区段南北沿岸的滨水生态环境污染。本文以生态滨水景观设计为切入点,对改变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现状和水环境状况,如何使古老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体现,从理论层面作一探究。

[关键词]通吕运河 滨水景观 生态景观

我国的运河建设历史非常悠久,据记载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此后,我国相继开凿了多条大型运河,如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以及浙东大运河等,其贯通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时至今日它仍然犹如大动脉一般,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输送着血液与养分,它既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维系历史与现代的纽带。在2014年6月22日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由此,国内兴起了新一轮对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对相关运河其历史文化、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新认识。通吕运河是江苏著名通航运河,南通地区第一运河,它西起南通市区,东至吕四港,流经南通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境内。全长78.85km,灌溉面积约18.86x104hm2,排涝699km2。其中,通吕运河市区段全长约13.5公里,是连接南通主城区——崇川区与港闸区的枢纽河道。该运河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咸淳元年(西元1265年),由两淮制置使李庭芝调动民力开凿了从金沙、余庆场(今余东)至黄海的大运河,原名“运盐河”,供王师调行军舟之用,1959年通吕运河全线贯通,西通长江,东入黄海。曾几何时通吕运河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为南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以及水路运输的衰落,运河两岸曾经繁忙的码头、工厂日渐衰败,留下了大片工业废弃地,而受城市水污染、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加剧了通吕运河尤其是市区段南北沿岸的滨水生态环境污染。为了改变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现状和水环境状况,在南通市政府决心大力推进通吕运河市区段景观带建设的背景下,本文将针对该段河岸进行生态滨水景观修复性质的设计、改造提出一己之见。

一、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滨水景观设计要突显生态理念

城市水系中的生态滨水景观设计,具有修复或保护原有水系生态环境的功能,对改善和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纵观国内城市中不少滨水景观设计,忽略了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即生态这个根本前提,这些所谓的滨水景观设计往往不遵循生态的自然规律,片面追求滨水景观表象效应,导致破坏了城市水体,对营造宜居的生态型城市产生了负面效应。作为生态滨水景观承载体的城市滨水区,它往往与天然的湖泊、河流相比邻,在陆地或建筑区域所形成“水场”,它是集景观、商业、文化、娱乐、休闲和体育锻炼设施于一体的空间环境,其中亲水区域是最有活力和最具魅力的场所。在城市生态滨水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表现形式有亲水平台、滨水步道、栈道、踏步,以及滨水广场和人工亲水沙滩、绿地和相关植物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认知能力的提高,国内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也不乏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无锡市九里河中央公园设计、中山市岐江滨水公园、迁安市三里河生态走廊、秦皇岛汤河公园等等。这些滨水景观设计不仅在艺术的形态美、视觉形式感方面做到了妆点城市水系区域空间,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更具有修复被污染河道生态环境的实质性功能。其秉持的生态理念在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滨水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和运用。

进入工业革命后,人们一味追求着经济的发展,却无视大量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而河道设计理念的落后,后期生态管理和维护措施的缺失,又造成了河道形状单一、驳岸结构单一以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逐渐淘汰了采用人工硬质材料堆砌河岸、河道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反之,对生态河道的设计和建设成为了新的趋势。然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城市人口的物质需求增速却较快,因此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先破坏后治理”,甚至是“不治理”的错误理念,企图在短期内营造出城市的繁华景象却忽略人为造成的污染,尤其是对河流、水系的过度干预问题。

南通市滨江临海,城区内拥有濠河、通吕运河两大人工水系,为构建宜人的生态滨水景观走廊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城市的河道既是供水引清通道,又是排水通道,建设生态河道尤为重要。但正如上文所说,受某些老旧的城市建设观念的影响,市区内大多数河段沿岸依然采用以硬质护岸为基础的滨水景观设计。在城市环境中寻求“自然”,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对于城市水系及河道的治理同样应遵循此道。通吕运河既是一条传统的水路运输航道,又是城区内供水引清的重要河道。因此,在如今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之下,设计、修复并建设通吕运河的生态滨水景观带不仅是为了提升老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之举,更是一个利在千秋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价值的重要景观改造项目。

二、创新理念在生态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通吕运河市区段的生态滨水景观带设计,在“生态保育”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应该先期对通吕运河市区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同时,对沿岸的自然形态、水文地质等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考察,尤其是对区域内本土的滨水植物资源进行针对性保护和利用。本土水生植物资源,是构成整个通吕运河市区段滨水景观生态环境的绿色基底,其生态稳定性远优于外来的引进物种。此举目的在于以最少的人工干预,保留运河沿岸自然的乡土植物,并以其作为标本进行大规模栽培、扩种。在此基础上,可适度引进观赏类水生景观植物作为补充点缀其间,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滨水区域内生态稳定性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滨水景观区域内景观植物多样性和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建立一个相对完整有梯度有层次的,以本土水生植物资源为主,外来引进水生植物为辅的,且能够自循环、有“生命”的河道生态体系,并以此体系作为后期的相关滨水景观设计、改造工程的基底。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植被;工程中不砍一棵大树;避免硬化河道护岸,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对局部易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丰富本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底。使所有滨水景观设计单元均沿通吕运河市区段长达13.5公里的河岸而为。使水体景观、植物景观、人工景观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艺术效果、视觉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和谐统一。

由于目前通吕运河市区段河道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水质下降、沿河大面积土地成为工业废弃地的状态,且几乎全线河段均被常见的干砌石护岸、浆砌石护岸、混凝土护岸和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岸等硬质型护岸所堆砌。使硬质护岸割裂了河道驳岸土壤与水流之间的生态关联,导致植物不能生根,鱼虫无法筑巢,陆地与河流的生态物能交换被人为破坏。被硬质材料禁锢的运河,其水质得不到植物的天然滤净,加之城市污水的侵袭,致使通吕运河城区段沿岸缺乏生机。在借鉴、学习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同时根据通吕运河市区段的实际情况,以创新思维和理念,在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带设计中,应减少硬质护岸铺装面积,取而代之的运用生态护岸技术,营造回归自然生态模式。生态护岸一般采用环保型材料,如石材、木材、天然沙土等,并配合具有景观观赏效果的芦苇、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等,以及浮叶植物和水缘植物构建而成。由于这些材料均取之于自然,不会对水体和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滨水生态链,使物种多样性得以保存。生态护岸防护坡植物能够为运河航道水体中的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采用卵石护岸、草皮护岸、木桩缓坡护岸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护岸还可控制航道水体流速。实践表明,生态河流治理法比传统的河流治理法能更有效地促进不同基质界面之间的水分、营养、能量的循环,提高水边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

在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的生态滨水景观设计中,还可以通过改造并有选择的利用沿河废弃工业厂房及塔吊、油罐、水塔、机械传送带等相关工业遗留设施,向市民及游客展示通吕运河市区段的过去和现在,进而展示南通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的生态滨水景观成为连接历史和现实的节点。力求将通吕运河市区段滨水生态景观走廊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宣扬与一体的滨水休闲区,并与市区濠河风景区、长江沿岸风光带一同构建成未来南通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大区域生态滨水景观带。

结语

综上所述,南通通吕运河在历史上曾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经济开发的历史机遇下,尤其是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之一的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的现状显然是与此不相适应的。通过设计、修复和改造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生态滨水景观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提升城市品位的丰富内涵。在已经成功打造国家5A级南通濠河生态圈之后,再造一个第二生态圈,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绿色基础。未来的通吕运河市区段不仅是一条景观河,同时还是一条交通枢纽河道,因此,在“生态保育”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要统筹兼顾航运、景观、文化和历史的要求,通过因形而设,因势而为的设计、改造和疏浚,使通吕运河全线(包括市区段)由目前的5级航道升格为3级航道,通航与运输能力将大幅提升,从而促进南通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届时,通吕运河市区段沿岸将使生态护岸建设与生态滨水景观、城市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融为一体,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南通旅游观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古老的运河经过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将得以更好体现。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生态景观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老城区滨水景观更新后评价研究
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骊山森林公同人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