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厦门:PX项目如何被塑造成高度争议性项目

2016-03-18 23:16樊良树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污名动员维权

樊良树

(华北电力大学 政教部,北京 102206)



重返厦门:PX项目如何被塑造成高度争议性项目

樊良树

(华北电力大学 政教部,北京 102206)

在PX项目的“污名”过程中,两则文本起到重要作用。特定恐怖词汇的叠加运用;极具张力的讲述;制造所谓的国际标准,环境维权动员者以诉诸人的恐惧为切入点进行大范围的社会动员,PX项目与风险有关的特征获得高可见度。

厦门 ;文本;PX项目;稳定

一、PX词条书写攻防战

以2007年厦门“反PX行动”发其端,短短数年间,厦门(2007年)、成都(2008年)、大连(2011年)、宁波(2012年)、昆明(2013年)、茂名(2014年)等地多次爆发“反PX行动”。PX(对二甲苯),从一个仅为化工圈内人熟知的学术术语迅速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高频词,堪为现代语文史的独特个案。2014年3月底,在广东茂名“反PX行动”如火如荼之际,围绕PX是否剧毒还是低毒,百度百科PX词条上演书写攻防战。以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为主体的一方接续用力,捍卫PX的“低毒”属性。

不同于相对简单、可在键盘上敲打的PX词条保卫战,PX项目争议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迄今未有停歇迹象。每一次争议,都将PX项目拟落地城市的男女老少裹挟其中,释放巨大的动员能量。PX项目争议的风险演化路径大同小异。在“反PX行动”沸沸扬扬之际,地方政府为了保一方平安,“一闹就迁”、“一闹就停”或“一闹就缓”,“反PX行动”随之停止。

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业化、大众媒介的推广——扩大了政治意识,增加了政治要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1]。曾经,化工专家为PX词条定义的书写者。其他人,哪怕他是另外一个领域颇有影响的专家,“隔行如隔山”。今天,置身于势不可挡的大众媒介浪潮中的我们,可以“拉锯战”的方式书写PX词条。类似于PX词条书写攻防战之类的事情还会以多种方式上演。在“巨变中的社会”,本为化工项目一种的PX项目被多种力量塑造成高度争议性项目。地方政府难以为PX项目去留“一锤定音”,PX项目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民众以多种方式对PX项目何去何从施加影响,不无“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弊端。这一过程变换之迅捷,堪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从报纸到手机——风险的社会放大站

那么,这一过程究竟如何发生?哪些力量在其间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拟以两则与PX项目相关的文本为例进行分析。一则文本是刊登于2007年3月19日《中国经营报》的题为《百名委员紧急提案要求海沧PX项目迁址——厦门百亿化工项目安危争议》的报道,该文是记者屈丽丽采访了2007年全国政协重点议案《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牵头人赵玉芬女士所写。采访中,赵玉芬女士重点谈了四点:

一是“PX就是对二甲苯,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

二是“联苯厂存在特别重大的安全性隐患,是不能靠近城市的,至少要建立在100公里以外,城市才算安全。”

三是“再好的环保措施,安全性也仍存在隐患。”

四是“很多项目单个考虑时似乎都符合环保标准,有的甚至达到了先进水平,但从区域环境容量或区域规划角度评估,多个项目放在一起的集合影响就有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2]

这则文本中,PX被划归为“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PX项目“不能靠近城市”。发表在报纸的这则文本,受限于报纸订阅数,读者数量有限。然而,PX项目被白纸黑字的报纸烙印上浓厚的毒性印记,在厦门造成巨大影响。很多时候,风险的社会放大从对风险提供信息的媒体信息发布开始。媒体塑造我们感知风险、观察世界的方式。这篇采访文章先声夺人,引发厦门民众广泛关注。风险的放大过程,使PX项目负面特征集中凸显,其他特征(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厦门经济结构多元化)退居幕后。

另一则文本系2007年5月在厦门广为传播的一条短信,该条短信创作者不详,援引如下:“翔鹭集团合资已在海沧区动工投资(苯)项目,这种巨毒化工品一旦生产,意味着厦门全岛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100KM以外开发,我们厦门距此项目才16KM啊!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见短信后群发给厦门所有朋友!”[3]

与第一则长篇累牍的文本相比,第二则文本——短信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字数较少的短信可在亲戚、好友、同事、同学、同乡之间的熟人圈转发,在特定的圈层中精准传递。阅读报纸正襟危坐,需要在较为宽敞的空间如办公室、报刊阅览室进行。手机随身携带,阅读短信随时随地,带有更多的见缝插针色彩。对厦门这样一座经济发达、人文底蕴深厚的沿海城市而言,手机渗透率之高,人们使用手机之频繁,当在福建省前列。这条带有浓厚“污名”色彩的短信在短时间内抵达厦门千家万户,引发轩然大波。

任何一个人,穷其一生,同各类事物的接触终究有限。事实上,绝大多数民众通过包括媒体、亲友间口耳相传在内的信息系统感知风险,而不是凭借个人体验来认知风险。普天之下,与PX项目为邻的民众,毕竟是少数。在现代社会中,“风险的社会放大站”——大众媒体在塑造民众风险感知过程中尤为重要。风险信息通过多元化的信息系统传播——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针对特定行业、特定群体的专门化媒体,还有友邻构成的人际网络。“媒体交流一直是加强社会关系的手段。”[4]20世纪90年代,手机更多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奢侈品,友邻构成的人际网络大多通过口耳相传辗转传递信息,难以形成跨地域、跨阶层的集体声浪。到了2007年,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民众能轻易与他人分享信息。普通民众设置议题,群发信息,拥有对PX项目质疑、发声的权利。第二则文本的匿名创作者,可能是某一个人,也可能是某一个团队。匿名创作者以高度浓缩、极具夸张的方式对PX项目“污名”,接收短信者将这条短信转发,如此推而广之,“污名”在短时间内形成燎原之势。随着新兴通讯工具手机的嵌入,PX项目的“污名”及由此衍生而来的环境维权来势迅猛,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变量。

三、风险信号流的转化

在对PX项目“污名”的过程中,两则文本在刻画PX项目“污名”标记可见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污名”是置于人、地域、事物之上,与不受欢迎的某种特定属性相关的标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污名”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要经历环环相扣的累积过程。

在信息系统传播过程中,经由媒体的高密度报道或夸大其词的渲染,PX项目与风险有关的特征获得高可见度。媒体对PX项目与风险有关的特征“浓墨重彩”,轻描淡写其他特征,报道比例严重失衡。这种做法带有高度戏剧化色彩,能引发民众对PX项目的持续关注,从商业的角度而言,也能为媒体带来更多受众。一石激起千层浪,信息系统制造了一个复杂的、对风险信息敏感的直接效应或间接效应反馈网络,PX项目拟落地的民众对此难以熟视无睹。

在PX项目被标记成“危险”的负面事物后,风险的社会放大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与社会成员反应互为推进,促成包括社会动员、集体问责在内的种种风险后果。“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风险社会放大的信息系统和公众反应的特征是决定风险性质和重要程度的必要因素”[5]85。信息系统制造“污名”,民众通过信息系统认知PX项目,在PX项目与风险有关的特征之上投放过多的注意力,社会行为随之发生变化。自古以来,风险与不确定性紧密相关。“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通常把确定性的缺失归咎于人类无法控制的因素:人类本身的不完美和无知、神力、运气、定数,或者命运。”[6]当PX项目成为风险事件和民众不安感的源头时,民众对PX项目进行各种意义的解读,发出“问责”、“追责”的声浪——谁把PX项目引进当地,将风险强加给我们?负载群众情绪的环境维权群体事件就会一触即发。

诚如前述,风险的社会放大往往从对风险提供信息的媒体发布为开端。“当直接的个人体验缺失或不足的时候,个体们会从其他人或媒体那里获得有关风险的情况。信息流成为了公众反应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充当了风险放大主要原动力的角色。有可能影响社会放大的信息属性是信息的量、信息的受争议程度如何、戏剧化程度如何,以及信息的象征意蕴”[5]88。在两则时间跨度甚短的文本中,第二则文本如何夸大PX项目的争议程度呢?

其一,环境维权动员者以诉诸人的深度恐惧为切入点进行大范围的社会动员。在利益主体多元、人们流动性加剧的今天,很少有一件群体事件能将一座城市中的男女老少裹挟其中。“几家欢乐几家愁”,“东边日出西边雨”,即便在周期性的经济不景气中,依然有景气行业,景气人群。自20世纪90年代住房改革以来,大多数民众住在不同的商品房小区。小区民众来自天南地北,工作单位并不一样,他们的利益交集不多。对环境维权动员者而言,“因为社区人口的利益和偏好趋于分散、更加多元。要吸引一小部分人容易,要吸引一大群人就没那么简单了”[7]。

为了动员“一大群人”,环境维权动员者将PX项目比喻成人人熟知且恐怖的原子弹,在厦门民众心理造成巨大阴影。这种简单明了甚至可以说是漏洞百出的比喻——无论从哪方面而言,化工厂不可同原子弹相提并论,使得原子弹这样的特殊词汇成为风险感知的强大载体,向民众传达近似泰山压顶般的恐惧感。“污名可能会与风险有关,但就旁观者而言还可能存在恐惧”[5]147。环境维权动员者对PX项目“恐惧框定”,将PX项目与原子弹这样一种路人皆知的恐怖事物联系起来,民众望而生畏,深植恐惧,从而拒绝更多的理性思考。

其二,环境维权动员者以“国际组织”为由头制造标准,认定PX项目“不符合国际标准”。环境维权动员者声称“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100KM以外开发”,但到底是哪家国际组织,语焉不详。信息流通便捷的今天,按图索骥找寻哪家提供行业标准的国际组织不是难事。环境维权动员者以笼统的国际组织代之,很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事实——没有一家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100KM以外开发”。环境维权动员者无中生有,有意为之,潜台词是,在许多事情都“与国际接轨”的今天,PX项目离厦门城区如此之近,不符合“国际标准”,民众反对PX项目,也就有理有据。

其三,环境维权动员者以“要健康”为主轴放大驱动效应,“控诉”PX项目损害民众健康。环境维权动员者将PX项目与民众健康对峙——“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为环境维权赋予了一层浓厚的道义色彩。健康是民众追寻的最大公约数,如此一来,PX项目的危险性也就异常紧迫,与厦门民众形成针锋相对的关系。民众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危与PX项目产生的风险和由此衍生的高度不确定性紧密联系。某种意义而言,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的“污名”是具有强烈说服力的。环境维权动员者给“污名”冠以道德意义的控诉,如环境风险影响孩子成长,民众生活将发生巨变。为了健康,排拒PX项目在厦门会成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集体行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维权动员者以多种方式对PX项目“污名”。包括特定恐怖词汇(如原子弹、白血病、畸形儿)的“鸣锣开道”、叠加运用,将PX项目与人人熟知的恐怖词汇建立一望即知的联系,制造所谓的国际标准,完成对PX项目的风险界定。这则含有原子弹等特定词汇的短信在厦门民众手机中穿梭往返,使民众的恐惧心理滋生壮大,势不可遏。环境维权动员者辅以极具张力的讲述——PX项目带来的风险难以控制,民众的思维锁定在恐慌轨道之上,PX项目成为民众无法回避且极力抗拒的问题所在。“见短信后群发给厦门所有朋友”,放大民众的风险关注,“风险涟漪”四处扩散,受“感染”的民众急剧增长,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环境维权群体。

四、事发现场——谣言未止于智者

两则与PX项目相关的文本在短时间内搅动了厦门社会。这样的案例在现代中国史上,前所未有。就动员能量而言,迄今不知道创作者为谁、轻松绕过传统媒体审查限制的第二则文本动员能量更强,传播力度更大。创作者从各种现存资料中搜索组合资料,移花接木——“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100KM以外开发”;危言耸听——“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极力呐喊——“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完成对PX项目风险的集中论述。民众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对第二则文本解读,用于日常谈资和风险感知。风险的信息交流是不断建构的过程。创作者言简意赅,以日常使用频率甚少但是人人熟知的特定词汇先声夺人,激发民众的恐慌情绪,民众认定PX项目对健康有负面影响,将PX项目视为与自身利益格格不入的负面事物。风险的社会放大与民众社会行为互动使得PX项目卷入到“污名”的漩涡中,被恐慌情绪笼罩的民众纷纷问责,提出谁来为此事负责的问题。

裹挟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二则文本不无漏洞。这条短信却以近似无孔不入的力道深入厦门民众,迅速对PX项目“污名”。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发表越来越轻而易举,创作者的阵容越来越庞大,创作的内容越来越繁杂。基于分享和个人创作的社交媒体给民众提供了质疑、发声的渠道,为环境维权和公共讨论创造了平台。伴随科技的突飞猛进,发表平台的门槛大幅降低,环境维权群体事件随之变得燃点低,热点多。在2007年厦门“反PX行动”中,PX项目在缺乏沟通和信任中急速“污名”,深陷“负面事物”的泥沼。民众集体串联,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地方政府门前。厦门“反PX行动”也开启了中国“反PX行动”的惯常路径——出于对PX项目的集体恐惧,平日联系甚少的民众在短时间内迅速跨越阶层差异,集体走上街头,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

“做始也简,将毕也矩”。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矛盾在第一环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的成本最小。然而,在2007年5月那样一个普通的时间窗口,有关部门没有在第一时间对PX项目“正名”,及时切断风险链,结果,PX项目的“污名”也就借助这条短信在短时间内席卷厦门。此后,PX项目“要在距离城市100KM以外开发”以讹传讹、习非成是,被当作煞有介事的“国际组织规定”成为“反PX行动”的重要依据。屋漏偏逢连夜雨,2007年以来,PX项目接连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更加深、固化民众对PX项目的恐惧心理。如今,PX建设困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道难题。如果在2007年5月,这条短信刚刚出现,有关部门多管齐下,以正视听,再辅以严格的安全监管措施,PX项目安全生产,持之以恒。或许,后续的“反PX行动”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1](美)萨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

[2]屈丽丽.百名委员紧急提案要求海沧PX项目迁址——厦门百亿化工项目安危争议[EB/OL].中国经营报,(2007-03-19)[2014-03-03]http://www.educity.cn/wenda/242323.html.

[3]赵民,刘婧.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社会诉求与制度保障——厦门“PX项目”事件引发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0(3).

[4](英)汤姆·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M]. 林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61.

[5](美)珍妮·X·卡斯帕森,罗杰·E·卡斯帕森.风险的社会视野(上)[M].童蕴芝,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6](英)彼得·泰勒-顾柏,(德)詹斯·O·金.社会科学中的风险研究[M]. 黄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

[7](委内瑞拉)莫伊塞斯·纳伊姆.权力的终结[M].王吉美,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88.

责任编辑 何志玉

Return to Xiamen: how PX Projects Have Been Shaped into Highly Controversial Projects

FAN Liang-shu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In the process which the PX project is labeled as "stigma", two tex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e text is to use the specific phobia words to modify the PX project and the other adopts the narration with strong tension to express the PX project. Through creating the so-call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nvironmental activist mobilize the public for a wide range with resorting to fear of peop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PX project and its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features obtain high visibility.

Xiamen; text; PX project; stability

2016-06-3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5BSH018)阶段性成果。

樊良树(1977- ),男,湖北长阳人,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环境史、环境社会学。

TQ241.13

A

1673-6133(2016)04-0034-04

猜你喜欢
污名动员维权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维权去哪里?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国防动员歌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音乐迪斯尼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污名的道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