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风建设主要问题与长效机制研究

2016-03-18 20:13:45管小敏
高校后勤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作风领导

庄 莉 管小敏



高校作风建设主要问题与长效机制研究

庄 莉 管小敏

文章针对高校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遵循个体与整体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常态与长效相结合的原则,抓住“人”的主体,夯实“法”的基础,强化“技”的保障。

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作风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风格,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近年来,全国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容易反弹,甚至在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苗头、新现象,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力构建高校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进一步推进高校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

一、高校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

领导干部的作风表现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关系到作风建设的成败。当前,高校领导干部作风问题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上,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解决好。

在形式主义方面,突出表现为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讲数量轻质量,学习方法单一,学习内容单调,学用结合不紧密;工作落实不够有力,有时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有时甚至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一些工作浮在面上,存在重规划、轻落实的现象,工作进展及成效不够明显;注重追求外延扩张,内涵建设力度不足,有时工作围着评价指标转,忽视了学校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官僚主义方面,突出表现为有的领导干部只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比较重视,而对涉及学校重大改革方案、发展战略等全局性的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干部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学术责任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对行政管理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有的领导干部对基层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了解还不够具体,对基层单位的工作动态信息掌握不够及时准确,对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院和新办的学院关心指导不够,基层单位的一些困难与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协调解决。

在享乐主义方面,突出表现为有的领导干部出现了精神懈怠的倾向,干事创业的激情有所衰退,对高校建设发展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领导干部担当精神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按部就班,习惯于凭经验安排工作、处理问题,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安全隐患问题,重视不够,没有下决心、下力气、想方设法解决;有的领导干部自我要求不够严格,参加了一些可该参加的校内外礼仪型公务活动。

在奢靡之风方面,突出表现为学校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一些仪器、设备、会议室等共享不够,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一些花费大量经费购置的科研实验设备,往往局限于个别学科、项目使用,资源存在浪费现象;坚持勤俭节约不够,在组织一些重大活动中,没有很好地做到厉行节约、控制经费的使用,存在铺张浪费现象;超标接待时有发生,个别还存在迎来送往的现象。

(二)高校作风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能持之以恒。高校作风建设通常都是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或者是学校阶段性工作安排来部署的,一旦活动或工作结束,作风建设常常让位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不能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二是不够系统科学。高校作风建设内容比较片面,往往把作风建设等同于抓工作作风,而忽略了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四个方面的内容,忽略了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有效结合,缺乏全面统筹的考虑,不成系统。三是制度执行力不强。有些制度疏于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导致管理宽松,执行不力。有些制度内容空洞、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和配套措施,导致执行起来难以把握。同时,高校作风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结合的不够紧密,未能有效应对作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脱离实际,不重实效,流于形式。

二、高校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作风建设各种问题容易出现反弹,跳不出作风建设“改过来又弹回去”的周期规律,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影响,又有社会环境的冲击;既有主观人为思想,又有制度管理的缺位。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人”、“法”、“技”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一是高校领导干部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二是高校“四风”问题主要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让领导干部纠正自身的不良作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部分高校领导干部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有的高校领导干部抱着观望态度,盼望着等风头过后又可以我行我素了。三是部分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偏移与错位,官本位与利己主义等陋习根深蒂固,亲民为民的群众意识日益淡薄,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联系少了、淡了、疏远了。师生员工对这些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因为不了解而无从监督,或是为了避免打击报复,不敢监督。

(二)“法”的因素

一是有的制度或是涉及具体业务,缺乏针对性;或是内容空洞乏力,缺乏指导性;或是跟不上形势变化,缺乏时效性。制度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作风建设与组织、人事、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制度的配套衔接不够,无法彼此呼应,学校管理制度的体系化、完整化尚存不足,存在漏洞,整体功能大打折扣。三是有的制度只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并没有放到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有的制度执行过程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存在例外,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丧失。

(三)“技”的因素

当前,“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其中“技”的运用功不可没。比如: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传统,亮出了巡视督导这把利剑,运用了网络信息这个平台,等等。反观高校,我们认为,正是高校作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观念太陈旧、方法太简单、方式不灵活、措施不给力,使得高校作风建设相对滞后。

三、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原则

(一)个体与整体相结合原则

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是作风建设的五个方面,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与特点,既是相互区别的独立个体,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一方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协调推进;另一方面要重视各方面的作用与相互关系,搞好个体,用个体的建设发展推动整体的建设。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要学习历史,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求训致用;另一方面要考虑历史与现实的区别,不囿于历史经验,敢于直面现实,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求新求变求发展。

(三)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原则

所谓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原则,就是一方面要以治标为主,通过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治本力度,标本兼治,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四)常态与长效相结合

所谓常态,就是从制度上强化高校作风建设,并将制度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常态的工作机制、常态的督查落实,改变作风建设“运动式”、“活动式”思维和模式,使得作风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所谓长效,就是持久抓,见长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从源头预防和解决作风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真正做到立足常态,形成长效。

四、构建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抓住“人”的主体

高校作风建设的主体包括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如何抓好这个主体,一是靠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正面典型的正能量传播和反面典型的以案说法,认真细致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意识。二是靠群众。只有诚心诚意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我们的干部才能更清楚地找到作风上的不足、工作中的短板,思之改之补之,重新赢得群众的信任。三是靠自律。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是他律,解决的只是“不敢”和“不能”的问题。要抓好“人”这个主体,关键还是要自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深刻查摆问题,找出差距,剖析原因,明确方向,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不想”的自觉才能完全形成。

(二)夯实“法”的基础

一是构建务实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已形成的制度加以完善,对未形成的制度抓紧制定,对不适宜的制度及时废除,将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政策和制度层面,形成制度并巩固下来,最大限度地解决制度的缺位和失灵问题。二是加强党纪法规制度的宣传工作,让党员领导干部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着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修养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三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坚持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章不遵,有规不循”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强化“技”的保障

一是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触动思想、触及灵魂,解决问题、增进团结。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开门调研,完善和落实校领导联系学院、教师和困难学生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与教职工谈心谈话制度等服务师生员工的具体举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通过校园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搭建阳光办公平台,实现各项工作的公开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让师生看清楚、给干部以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四是坚持分类指导。根据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的特点,提出不同的作风建设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并划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分门别类地找出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五是强化正风肃纪。充分发挥高校纪委、监察和内部审计等职能部门在正风肃纪中的作用,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对于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更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9.

[2]王岐山.依法治国 依规治党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中国纪检监察,2015(2).

[3]黄树贤.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坚决防止“四风”反弹[J].中国纪检监察,2015(9).

[4]戴茂林.作风建设不但要治标更要治本[J].共产党员,2014(15).

[5]胡威、蓝志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东西方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12(10).

[6]姚桓.作风建设“两条抛物线”现象剖析[J].人民论坛,2013(30).

[7]谢宝富.打破作风建设周期律的深层思考[J].人民论坛,2013(1).

[8]胡明明.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9]刘剑华.高校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课题项目: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社科类)专项课题(反腐倡廉专项)“高校作风建设主要问题与长效机制研究”(13SKZ34)。

[福州大学监察审计处]

(责任编辑:卢彩晨)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作风领导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24期)2017-03-29 20:24:49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2:10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中国水利(2015年9期)2015-02-28 15:13:26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