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捷 陈晓峰*
“微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影响及对策
◇陈显捷 陈晓峰*
“微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和谐产生重要影响。从积极层面来看提升了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拓展了人际交往虚拟空间和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自我解决;从消极层面来看“微文化”促使大学生网络依赖增强,网络道德、价值观念削弱,弱化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降低了学习创新能力。辩证总结利弊关系,有利于趋利避害。要完善网络运营机制,规范“微文化”传播;实现家校协作,培育网上网下双结合教育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组建网络心理辅导团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微文化;心理和谐;影响;对策
新媒体技术的大众化和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引发了“微文化”传播体系的深刻变革。较之传统文化,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微文化”“无微不至”,具有传播方便快捷、信息海量、文化多元、平等互助、影响广泛等特征,占据着大学生信息环境的制高点,吸引着大学生不断地关注、转发和积极评判,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心理和谐的定义和内涵来看,心理和谐的个体总能悦纳自我和他人;善于平衡、协调、化解内心冲突,适应社会;善于调节困难和挫折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善于解决各类事情的内部矛盾和冲突,达到一种愉悦的心灵状态[1]。它包含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和人事和谐三个维度[2]。“微文化”独特的传播特性,借助广泛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平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微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和谐三个维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辩证看待利弊关系,有利于趋利避害,更好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一)积极影响
1.开阔了学生认知视野,提升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微文化”传播媒介形式多样,与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合,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速度和途径。经过简易化处理、短小精悍、穿透力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碎片化的海量“微文化”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充斥着大学生的信息环境,满足了大学生对文化需求的快餐化、速食化倾向,开阔了认知视野[3]。随着4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文化”裂变式传播,大学生通过携带方便、使用便捷的智能手机,完全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丰富认知,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精华,了解全社会舆论热点、舆论导向和最新社情民意。学生生活和工作遇到困难时,也总能从网上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多个方案和方法,提升了自我适应以及人事和谐能力。
2.拓展了人际交往虚拟空间,丰富了人际间虚拟交往内容
“微文化”借助便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新媒体技术手段,不受时空的限制,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人群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可以开展灵活机动的虚拟人际交流,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虚拟人际交往渠道;“微文化”传播体系中主体客体互动,强调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和平等性,主体身份不分高低、贵贱,自主接受、发布和评议。在虚拟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由现实人际交往中被动的接受者、消费者转变为虚拟人际交往中积极的倡导者、践行者、反馈者和对话者,彰显了个体传播主导者的主体性,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寻求平等、自尊和独立的人际交往期冀,激发了大学生参与虚拟交往的热情,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中所不能得到的社会认同和凸显个体存在的内心诉求。
3.网上适度情绪宣泄,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解决
情绪和情感,不仅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而且对人的意志、行为和个性心理等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长期处于压抑失衡等不良状态,极易引起心理障碍[4]。因此,合理调控自我情绪,学会适当宣泄不良情绪,是保持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容易让一些学生容易产生抵御情绪,不敢袒露心声。而新媒介的应用和推广以及“微文化”信息传播隐匿性的特性,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在网上宣泄不满情绪、抒发内心真实感受和随时、随意表达自己情感。在虚拟网络中,大学生倾诉与宣泄苦恼,往往能够获得情绪共鸣和积极体验,总能寻求到虚拟空间里一定人群组织的认同鼓励,收获正面评价与支持,有助于自我情绪的调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抑情绪。
(二)消极影响
1.大学生对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依赖增强
“微文化”吸引着大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网上活动。手机上网成了当前大学生最看重的重要功能。笔者对泰安市几所高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8.9%的学生拥有智能化手机,89.4%的学生使用上网功能,66.7%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次数多于2次;51%的学生经常下意识地、不由自主地查阅手机;78.6%的学生在睡前和早上醒来时第一时间翻看手机;手机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时,有26.1%和31.3%的学生表示情绪失落和一般焦虑;手机的使用时间除休息、等待的零碎时间外,78.6%的学生在上课、开会、聚会甚至行走等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这些现状凸显多数学生对手机高度依赖。过度的手机依赖容易让大学生情绪波动、心理不稳定,自我封闭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也随之发生。如果不及时引导、纠正,就会逐步形成心理上的依赖,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2.认知偏差带来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念的削弱
“微文化”传播超越时空,可以借助各种新媒介使庞杂的信息不受地域限制裂变式传播。一些西方国家借助新媒体平台,将自己的文化特质、政治诉求和价值取向隐匿其中,通过“微文化”传播,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冲击,迷惑大学生的心智;“微文化”传播的灵活互动、隐蔽性和匿名性,也让一些功利性强的主体传播者和不良企业极易摆脱道德束缚,不择手段谋求不当利益,以极小的成本,完成信息爆炸性推介。受好奇心的驱使,一些大学生不加思索进行关注和转发,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极少数学生也借助虚拟交流媒介,主动推介低俗内容,发泄负面情绪,散布虚假信息。这些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正能量的影响力,造成了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偏差和网上、网下人格的扭曲,弱化了网络道德的自律意识,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
3.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影响人际和谐
虚拟网络人际交往中“微文化”平等互助交流的模式,符合了大学生期盼交往又自我封闭、寻求隐匿的诉求,容易让大学生不加约束地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虚拟空间的交往让大学生挥霍了大量时间,占据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空间。在虚拟交往中学生自我意识容易淡化,混淆了网络和现实自我,容易悦纳虚拟人际的平等、情感宣泄和社会认同,
更加排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但毕竟人具有社会性,人际情感需要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来维护,沉溺于虚拟空间的人际交流,缩小了现实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很容易让大学生不能体会面对面交流带来的情感交流,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实践体验和经验积累的缺失,同学、朋友间的感情维系也就逐渐淡薄,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和谐能力的培养。
4.便捷的资源获取导致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能力的弱化
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积累和支撑,因为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永恒主题,两种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自我和谐和悦纳自我。
“微文化”传播特性虽然让大学生开阔了视野,但从笔者问卷调查来看,仅8%的学生手机上网阅览与学习相关的知识,高达82%的学生手机上网主要目的是使用它的娱乐功能和社交媒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学习交流中也频繁使用手机应用;遇到疑难问题时,有些学生借助于网络工具进行简单的搜索获取,投机取巧、简单地粘贴网上资料便敷衍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有用信息的甄别和选择时没有选择的耐心和深层次的思考、研判,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这些现象破坏了学生的学习风气,降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微时代下,应当看到,“微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更要直面弊端,这些弊端往往随着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而使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要做到趋利避害,需要充分考量“微文化”的传播特性,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主体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同心协力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一)完善网络运营机制,规范“微文化”传播路径
“微文化”的规范传播需要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加大管理力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积极完善新媒体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法律的角度对“微文化”的传播进行引导和规范,使监管有法可依。国家“微信十条”和网络“账号十条”对落实网络管理主体责任和规范“微文化”传播做了有益尝试,效果明显。国家和政府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正面效应,坚决捍卫主流文化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坚决打击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歪曲社会认同的传播者,对传播的内容、形式予以监督监管、自省自查;在技术层面上,优化不良信息的过滤技术,积极倡导正能量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微文化”生态环境,让“微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和健康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健康的网络育人环境。
(二)家校协作,培育网上网下优势互补双向结合的心理和谐教育模式
一是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关注孩子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心理发展,让家庭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慰藉的温馨港湾;二是丰富家校沟通渠道,家校协作,对大学生从课堂主渠道和课余时间、网上和网下开展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学生自律意识,使学生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成为网上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践行者和监督者;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介技术,结合“微文化”传播方式和特性,建立和完善网络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和咨询平台,积极推介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方法,通过网络与大学生互动交流,拓宽心理咨询渠道,增强心理咨询实效;四是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积极拓宽校园文化推介平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领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富有吸引力、学生乐于参加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通过文体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心理和谐。一项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效能性研究表明: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各因子与总体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尤其是运动项目、运动量与强度、运动天数与心理健康各纬度存在高度相关性[5]。这项研究成果充分说明网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三)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
随着“微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微文化”的快速传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新媒介素养,适应移动网络的智能发展,及时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研究,学会用互联网思维,紧扣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掌握一定的新媒介技术,关注网络舆情,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动态预警体系,善于收集和分析学生网上情绪表达的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应当主动学习“微文化”中的“微语言”,了解数字型、字母型、汉字词汇型“微语言”的隐喻表达,比如 “520”表示“我爱你”;“IC”表示“I See”;“神马”表示“什么”等等。了解并熟练运用简洁富有想象力的“微语言”与学生互动交流,拉近距离,吸引学生关注,获得学生认同[6];开通微博、微信,建立网上心理互助平台,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打造属于团学队伍、学生喜爱的品牌“微文化”,在交流中倡导心理和谐理念。
(四)组建网络心理辅导团队,引导主流网络舆情
现阶段,许多新生入校后甚至入校前学生就自发形成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网上交流班级”,这些线上的“小组织交流”极易形成意识引导,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班级文化的良性发展和大学生的和谐成长。利用微信、QQ、微博等开展新形势下的心理健康工作,营造大育人环境,需要培育一支既熟悉了解心理健康工作,又能熟练操作新媒体工具的学工队伍。这支队伍可以以班主任为首,可以以学生会主要干部为主,也可以由每个班级中选择1名心理健康委员或安全信息员来组成,他们学生的身份,极易融入学生网上组织中,可以以同班同学的身份,参与学生QQ、微信群群体中,关注每位学生的网上动态,及时便捷搜集学生心理动态。这支队伍可以很快成为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左右网络舆论导向,聚人气、提士气、扬正气,营造风清气正、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网络氛围。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个体的成长需要在借助引导、帮助和启发后,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自我助力心理成长和加强自我心理防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解决“微文化”对心理和谐状态消极影响的重要途径。作为主角和最终受益者,学生首先要科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学好文化知识,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以阳光心态、乐观精神积极面对大学生活,促进心理和谐;其次要加强心理素质的通识教育,了解基本的心理知识,学会情绪管理,积极处理情绪困扰,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训练,及时调节自我心理状态,培养健全人格;再次要提高新媒介素养,善于自省,明辨“微文化”的是是非非,提升甄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微文化”对自身的影响,正确处理参与人际交往和虚拟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将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真正变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
“微文化”借助新媒介传播,正以自身独特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给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学校、家庭、社会都需要努力跟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步伐,科学认识、积极应对,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1]张伟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4,(12):124-125.
[2]吴九君,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5):622.
[3]袁华高.论信息传播碎片化与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建设[J].高校辅导员,2015,(2):39-40.
[4]陈淑萍,张宏,王光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33.
[5]杨洪涛.“微时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6):81.
[6]王东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及其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4,(1):81.
(责任编辑:田丹丹 马加名)
G641
A
1674-9618(2016)02-0063-04
陈显捷,男,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
陈晓峰,男,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