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韬
(贵阳学院 教务处,贵州 贵阳 550005)
正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经验研究的文献综述
张 韬
(贵阳学院教务处,贵州贵阳 550005)
摘 要:正念干预作为精神障碍治疗的有效手段正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研究人员对将正念作为一个心理学构念和一种临床干预措施的考察兴趣与日俱增。在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正念与精神健康关系的经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正念作用的心理和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关键词:正念;精神健康;经验研究
正念概念源于两千年前的东方佛教,属于佛教禅修“八正道”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正念作为一个构念和修行技术被用于西方医疗和心理健康领域,开始出现了正念要素和正念疗法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在理论上正念(冥想)被认为与心理幸福感密切相关,现实的经验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正念要素对心理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在正念疗法的运用中,卡巴金首次将正念冥想技术运用于临床干预研究,在治疗慢性疼痛时,使用了已被目前广为采用的正念冥想技术,创建了基于正念的减压疗法(MBSR)。自MBSR实施以来,研究人员依据正念原则相继开发出了基于正念的行为干预疗法,如正念认知疗法(MBCT)、辩证行为疗法(DBT)等等,这些将正念作为干预手段的措施都具有经验价值。鉴于正念与心理幸福感在理论和经验上的相关性,笔者拟对正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性的回顾,着重考察正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正念特质、正念冥想以及随机对照实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和正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最后提出了三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并进行了总结。
(一)正念特质与心理健康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许多量表对正念构念进行测量,不同的量表着重捕捉和衡量正念特质的不同方面。比较成熟的量表包括:弗莱堡正念存货技能清单(The 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FMI)、正念注意觉察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肯塔基正念技能存货清单(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KIMS)、正念认知与情绪量表(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CAMS)、正念觉知量表(The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MQ)、多伦多正念觉知问卷(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TMS)、费城正念测量量表(Philadelphia Mindfulness Scale,PMS)和五因素正念问卷(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等。
在这些量表中,既有将正念作为单一维度的构念进行测量,也有将正念作为多维度的构念进行测量;既有将正念视为一个动态过程的测量,也有将正念视为一种特质进行测量。在MQ量表中,正念被视为单一维度的构念,着重测量日常生活中正念注意和觉察的一般倾向,且只具有开放/接纳的觉察和注意这一单因素结构。所有题项均以“通常,当令人烦恼的想法和景象出现时开头”,紧接着陈述一个觉察相关的反应,如“我能够接纳这个经验”。其他量表将正念视为一个多维度的构念,如认为不需要具有冥想经验的KIMS量表就包含了辩证行为疗法框架中被概念化的四项正念技能:观察此时此刻的经验;以词来描述经验,觉察活动和不加评判的接纳;FMI主要测量正念觉察水平(主要包括以不评判的态度观察当下经验和以接纳的心态面对消极情绪的能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觉知当下、不加评判的接纳、经验的开放性和洞察力;CAMS的设计主要用于测量个体日常生活经验中的注意、觉察、当下导向和接纳/没有评判的心理特质。
除了上述对正念特质进行测量外,也有量表对正念的状态进行测量。正念的状态测量包括TMS量表和MAAS量表。TMS量表主要测量正念的两个维度,一是好奇心,二是去中心化。典型的题项为:“我正在经历与正在改变的思想和情感相分离”。MAAS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个体的自动化水平和对当前事件的忽视程度,主要以反向计分法来测量。典型的题项如:“我没有意识到正在做的事情”、“我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事情上”等。
在研究人员利用自我报告的特质量表所做的研究发现,特质正念与较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愉悦感、责任心、活力、自尊、同感、乐观和愉快的情绪正相关。与抑郁、神经过敏、心不在焉、孤立感、反刍、认知反应、社会焦虑、情绪调节困难、述情障碍、精神紧张、妄想强度以及一般的精神征兆负向相关。在Frewen等以大学生为样本的正念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正念不仅与较低水平的消极自动化思维有关,还与增强这些消极自动化思维的释放能力有关,正念不仅能提升任务绩效,还与心理健康以及大脑活动的差异性有关。
(二)正念冥想与心理健康
已有许多研究人员对正念(冥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考察。Lykins和Baer在心理幸福感的几个指标上对正念冥想人员和非正念冥想人员进行了比较,发现与非正念冥想者相比,正念冥想者自我报告的正念水平(如,自我同情和总体幸福感)显著较高,在心理征兆、反刍、思想压制、情绪恐惧和情绪调整障碍方面显著较低,且这些指标变量的变化与冥想程度线性相关。同样地,Broberg 和Lundh在对冥想者与非冥想者样本的整合研究发现,正念特质在冥想实践和心理幸福感之间充当了介质作用。此外,研究数据还显示正念特质在冥想实践和其他几个结果变量(如,恐惧、反刍和行为自我调整)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总体上,从相关研究的证据表明,正念对各种精神健康指标积极相关,如较高水平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活力、适应性情绪调整、低水平的负面情绪反应和不健康心理征兆。神经生物学和实验行为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正念特质和正念冥想实践在降低情绪刺激反应,增强心理幸福感方面具有潜在作用。Hodgins&Adair通过冥想者与非冥想者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有规律的冥想实践与认知灵活度和注意功能的增强有关,这对心理幸福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这些数据的相关特性,需要进行经验研究来阐明正念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趋势性联系。
(三)基于正念干预的对照研究
正念导向的干预疗法包括MBSR、MBCT和DBT等。本部分仅对以成人为样本,对正念干预的心理健康影响结果所进行的随机控制实验进行回顾,这些研究已经公开发表并且经过同行评议。
1.MBSR
MBSR是基于团体训练课程(最多30人)的形式进行的项目,最初作为慢性疼痛病人的辅助治疗措施而设计。该项目提供正念冥想强化训练以帮助个体采取更加接纳和不加评判的方式。该项目包括8~10周的训练课程。练习的内容包括禅定等正念训练。在八周的训练课程中,被试要求每周六和周日,每日至少利用45分钟联系课堂所学的正念修行。八周的课程中每周一次,每次2.5至3小时,其中包含一天约7~8小时的禁语强化训练(通常在周六进行)。具体做法是: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可以注意的对象(声音、单词、呼吸等),以舒适的方式坐下,闭上眼睛进行一个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不超过一分钟),然后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所选择的注意对象;当训练过程中出现一些其他的想法时,不要紧张,不做评判,回到注意对象本身即可。训练10-15分钟后,静静地休息1 -2分钟,然后正常从事其他的工作。
正念减压实践中,将正念视为纯粹注意当下每一时刻所呈现的身心体验,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学员(病患)在练习时需要牢记7大要点,方能取得良好效果:(1)不加评判。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作价值判断,只是纯粹地觉察它们;(2)耐心。对自己当下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有耐性地与它们和平共处;(3)初学者心态。愿意以赤子之心面对每一个身、心事件;(4)信任。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能力;(5)不强求。不强求想要的(治疗)目的,只是无为地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6)接受现状。愿意如实地觉观当下自己的身、心现象;(7)放下。放下种种好、恶,只是分分秒秒地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
研究人员在临床和非临床人群中运用了随机对照实验来考察MBSR的治疗效果,在随机对照实验中主要采用等待列表控制设计。Astin以28名大学生为实验组,以14名大学生为对照组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正念减压训练显著降低心理征兆,增加特定领域的控制感和精神体验;Speca等将90名癌症病患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研究发现,精神减压疗法在降低情绪波动、减少压力征兆方面效果明显;Koszychi等以53名泛社会焦虑症患者为样本进行的随机对照实验表明,患者情绪、功能性和生活治疗明显改善,社会焦虑和激烈反应明显降低,病灶缓解率明显提升;Shapiro等以91名纤维肌痛患者为样本的对照实验研究揭示,正念减压训练降低抑郁症状。此外,Shapiro等人以医学院学生和医学院预科学生为对象进行的MBSR干预研究(实验中除了正念治疗活动外,研究者还增加了慈爱和原谅冥想以及同理心的实验设计)结果显示,MBSR与降低的焦虑、抑郁显著相关,与同理倾向显著正相关。
2.MBCT
MBCT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基础上结合正念和正念冥想疗法而形成。正念认知疗法告知患者什么是抑郁、正念、以及正念冥想,如何觉察念头、情绪的产生,接受他们,而不执著或立即反应。MBCT理论假设为,伴随抑郁的负面思考与抑郁状态相关,并且,由于抑郁事件增加,负面的自动化思考容易被病理化心境激活,甚至当这些病理化心境在全面的抑郁阶段中没有出现时也是如此。负面思考反过来增加抑郁情绪和其他的抑郁症状,这导致抑郁的复发。简言之,具有抑郁经历的患者感到忧虑时,会无意识的回到原来的认知,导致抑郁复发。MBCT以阻隔负面自动化思考和病理性心境的联系为目标,因为这些联系在理论上认为更易于导致抑郁的发生。MBCT通过解析这些负面的自动化或无意识过程,引导患者减少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并接受和察觉他们,不去作价值判断。正念的训练使患者注意到无意识过程的发生,从而停止应激反应,转为内省。研究表明MBCT减少重抑郁症复发率达50%。
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Teasdale等以145名抑郁缓解期的病患为样本进行了MBCT干预治疗,结果发现3次以上复发经历病史的病患其抑郁的复发率降低。Bamhofer等以31名病患(有过抑郁复发经历且有过自杀想法)为样本进行的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明显降低。此外,Hargus等以27名病患(有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的抑郁患者)为样本进行了正念认知干预治疗,结果显示病患的抑郁严重程度有所降低,且与先前自杀相关的特定记忆和元觉察水平明显增加。总之,在MBCT治疗的各种实验对比中,均发现抑郁再次复发的倾向明显降低,自杀倾向和行为的发生明显减少。
3.DBT
DBT是多重诊断、模块化的行为干预措施,用以治疗严重精神失调和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失控的病患。辩证行为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具有慢性疼痛、高度自杀倾向、药物依赖及其他精神失调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手段。DBT的发展是将最初的行为主义原则、社会学习理论,特别是运用于自杀行为的上述理论和社会心理学及在其它许多精神障碍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的传统实验进行试错的临床实践。因此,DBT是以社会行为理论、禅宗实践和辩证法为理论依据,是对三种理论的综合运用和有效实践。行为疗法根源于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了一种改变的技术。然而要对重度病患群体实施有效的治疗,一种改变的技术需要通过接纳的技术进行平衡。在辩证行为疗法中,这种接纳的技术来源于将禅宗实践原理解读为行为术语。辩证哲学是保持治疗包含将一种改变的技术同接纳的技术进行整合时的固有张力的框架,是处理矛盾和实现对立统一的有效方法论。
辩证行为干预疗法战略包含三项子战略:(1)接纳战略,(2)改变略和(3)包含接纳和改变的辩证策略。这些策略被进一步划分为核心战略(问题解决和有效性)、沟通战略和环境管理战略(教授当事人管理其所处环境与为了当事人着想的环境干预)。此外,核心战略(问题解决和有效性)的运用进一步分解为较小的模块。如,在改变战略中又涉及5项基本程序:1)行为评价,2)意外管理,3)技能培训,4)基于曝光的程序,5)认知调整。在接纳战略中,有效性被进一步分为6个步骤。
在随机对照实验中,辩证行为疗法成效明显。Linehan等以46名病患(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和习惯性自杀企图的患者)为样本进行的研究发现,病患自杀企图有所缓解,精神患者的住院天数有所减少。此后,Libehan等又以具有同样病灶的其他39名患者为样本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病患的总体功能和社会调整适应性增强,患者的自杀行为和住院天数减少。另外,Lynch等的研究表明,在暴饮暴食症患者和老年人慢性抑郁的治疗中,辩证行为法也是有效的。
从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中可以得出,正念训练能够对病灶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这引发了对正念干预机制的关注和探讨,即正念如何实现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从而减轻病灶的问题。文献中正念干预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正念的心理机制,二是正念的生理机制。
(一)心理机制
1.Baer的五大机制
Baer从正念训练及正念干预治疗过程的研究中发现,正念的影响的具有五大机制。首先,学习关注身体和情绪变化的正念实践增加暴露(expo-sure)。暴露是在正念实践中出现的一个过程,在正念训练中通过不加评判、开放和有意留意的经验,个体可以经历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通过去中心化过程实现对不良困扰、思想和情绪的规避,进而减轻困扰,而不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回避负面记忆、情感和体验。一个与改变紧密相关的过程是接纳。研究发现接纳在接纳与承诺干预疗法中,对心理结果的影响起到介质作用,包括工作场所中的压力、吸烟终止和功能障碍;其次,通过学习承认情绪、身体感觉和思想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正念能够导致认知的改变;第三、通过学习回到当下的实践技术,正念训练能够改善自我管理。第四,正念能够带来无意识的放松。虽然放松不是正念实践的目的,但放松通常自然而然发生。正念导致放松的机制是使病患实现自由解放的关键所在。第五,人们从正念实践好处中获益的最后一个机制是对疼痛、现实、情感和其它障碍经验的接受,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和逃避。接受增加忍受耐力、减少回避,从而最小化不良适应行为的成本。
2.IAA模型
Shapiro等针对正念干预在临床运用中的积极功效,提出了IAA三因素模型,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正念训练对增强心理幸福感,减少负面思维和正念干预作用过程中的潜在影响机制。根据Shapiro等人的观点,正念包含注意(Attention)、有意(In-ten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核心要素。
首先,注意是正念的内核,注意质量影响正念功效。在正念实践中,注意包括对片刻的、内在和外在经验的观察。正念注意要求留意此时此地经验所呈现出的本来面貌,停止对经验的一切解释,回归到事物的本身。在心理健康领域,注意是治愈过程的关键。正念的内核是注意,如认知行为疗法就以注意内在与外在行为的能力为基础,对病患实施干预治疗。认知心理学中注意能力包括三项:一是对对象进行长时间注意的能力;二是注意焦点在对象或心向之间的随意转换能力;三是阻止对思想、情绪和感觉的二次精加工过程的能力;
其次,在正念实践中,意图是正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冥想者的正念实践中,意图沿着自我调整、自我探索和最终实现自我解放的道路进行转换。以自我调整和压力管理为目标的实践最终实现了自我调整,以自我探索为目标的实践达到了自我探索的目的,以自我解放为目标的实践最终达成了自我解放。意图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演变的,意图的这种特性使得冥想者能够做出改变,并通过加强实践而形成觉察力与洞察力;
最后,态度如何解决注意的问题,即注意质量的问题。正念态度构成注意质量的基础,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关注直接影响到注意质量,进而影响正念功效。Bishop等将正念操作定义中的态度要素视为经验导向,包括好奇、无为和接纳。也就是以好奇之心、无为地接纳内在与外在的体验,不做评判。
在IAA潜在作用机制模型中,意图、注意和态度三个要素构成单一循环过程,且三要素互交织同时发生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注意的自我调整在正念三要素的作用机制中,能够起到强化注意、意图和态度技能的作用。另外,在IAA潜在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Shapiro等提出了正念活动的元机制,即再觉察(reperceiving)。再觉察与西方心理学中去中心化、去自动化的概念相似,其过程包含看法或意识的根本性转变(变主观经验为客观经验),是导致额外直接机制发生的基础。这些额外机制包括:(1)自我调整——个体面对变化维持稳定和适应的过程;(2)价值澄清——个体认识到什么是有意义的;(3)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灵活性——更灵活地应对环境的变化;(4)暴露——个体以客观、不加评判的态度来应对强烈的情绪体验。这四个变量也是其它结果(如,心理症状减轻)的潜在机制,且每一个变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
(二)生理机制
随着正念干预疗法在医学、精神健康、心理学中的广泛应用,研究正念干预疗法影响个体的生理、认知、情感变化的神经机制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念干预疗法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正念练习者在神经生理活动和脑功能结构方面与非练习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1.正念训练与注意相关神经机制
运用神经成像技术(neuroimaging)研究发现,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通过探测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来实施注意功能。在冥想期间,当外界事件或记忆同任务目标相冲突时,ACC的激活可能会通过实施自上而下的调节来解决冲突,维持注意。ACC与额岛叶皮层(fronto-insular)共同构成了在不同大脑网络激活之间进行转化的一个网络,通过该网络更好执行认知控制。在这些大脑区域的神经元具有特定的性质,能够将控制信号迅速传递到大脑多个区域。研究也发现,ACC的激活可通过注意控制而得以增强,但可能在后来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注意力集中变得稳定以至分心监控变得多余时)而降低。另外,核磁共振成像数据也表明冥想实践有可能对ACC施加影响。在对大脑灰质的分析中,冥想者的背侧ACC皮层厚度较大,且11小时的身心训练导致ACC白质增加。依据ACC功能随冥想得以增强的假定,脑电波数据显示冥想期间大脑额中线θ节律增加,而大脑额中线θ与任务要求的注意有关,可能反应了ACC(和内侧前额叶皮质)活动。日本学者笠松章和平井富雄对僧人的正念训练时的脑电波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训练中其大脑会出现α波和θ波。因此,注意相关脑神经的激活可能与正念训练有关,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个体注意相关的脑神经功能。
2.正念训练与情绪调节
Hölzel等认为正念冥想与情绪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激发有关,而正念实践可以对这些区域激活进行修正。在冥想期间,有经验冥想者的PFC和ACC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激活水平。Farb等发现,在8周的正念减压训练课程结束时,腹外侧PFC的活动增加,表明大脑的抑制控制功能增强,而Goldin等发现,经过正念减压课程训练,与课程结束之前相比,具有负面自我信念社会焦虑症病患,其大脑扁桃体结构的激活水平迅速降低。一项脑电研究(electroencephalogram)发现,与课程结束后的等候列表控制组相比,正念减压训练引发左侧前部大脑区域的激活。先前的研究表明大脑的上述偏侧优势模式与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关。Barnhofer等研究认为一种强烈的左侧前部大脑的激活对于经过短期正念呼吸和慈爱冥想实践的抑郁个体而言是一种状态效应。这些发现支持了冥想实践对积极情绪的不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情绪处理过程具有积极影响的假定。
此外,在情绪调整期间,额叶前部控制系统调整情绪生成系统,如扁桃体结构(主要功能是负责对引发情感的刺激进行察觉)。这些前额叶结构包括外侧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背部区域,与选择性注意和工作记忆密切相关;前额叶皮层腹侧区域与反应抑制有关;ACC与监控和控制过程有关;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与情感状态的监控密切相关。当个体有意调整情绪反应时,一个典型的发现是前额叶皮层内部激活增加和扁桃型结构激活减少,这表明前额叶皮层对扁桃体结构抑制自上而下的影响具有预测作用。Frewen等的发现也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即在正念得分高的个体中,其前额叶皮层和右侧扁桃体结构反应之间存在强烈的反向关系,这表明正念个体可以通过前额叶皮层抑制扁桃体结构功能从而更好地调整情绪反应。
3.正念训练与大脑结构功能变化
研究人员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在冥想者与非冥想者之间的大脑功能活动进行了研究,对正念练习中相关大脑区域的激活进行了探索。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与正念冥想相关的潜在神经生物学物质,从生理上揭示了正念冥想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和正念训练引发大脑结构与功能变化的事实。Lazar等通过研究发现,正念经冥想与额叶前皮质和右前脑岛(right anterior insula)的大脑区域厚度的增加有关,这些区域主要涉及注意、内感作用和感官处理过程活动,另外,H?lzel等的研究也发现大脑区域相应部位,如,喙前扣带皮层(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背内侧前额叶(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活动的增强与分心过程和情绪处理有关,并且在冥想期间,大脑相应区域灰质大量集中,包括右前脑岛、左下暂存回(left inferior temporal gyrus)和右侧海马体。运用脑电和大脑扫描技术的研究也揭示了正念训练中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相关性,如Ott等发现正念实践中的个体其大脑皮层厚度增加。这些发现与正念冥想训练所导致的注意、觉察和情感改变的假设一致,可以通过神经生物学技术进行识别。
通过对多种技术的经验研究文献的考察,本文得出正念及正念培养有利于心理功能的适应性调整的结论,且从相关临床干预研究、实验研究和经验研究来看,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清晰一致。所有不同方法和形式的研究均表明正念训练与精神健康积极相关,正念训练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这些影响范围涵盖:增强主观幸福感、降低精神征兆、缓解疼痛、调整情绪反应和改善行为。
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也发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正念的理解和量化问题。正念构念起源于东方佛教,在西方心理科学研究中的历史不长,对正念的操作化定义和量化面临巨大挑战。尽管目前已开发出了许多量表对正念进行测量,但在内容和因子结构方面差异巨大。一些研究人员将正念视为单一维度,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将正念视为多维度进行测量,因此,需要在正念的特性和构成方面进一步探索,以形成正念测量的一致性和科学性,或者需要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探索正念特质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时,需要对正念的某方面的特质进行明确;二是正念的干预特性问题。目前,人们关于正念对谁和在什么条件下训练最为有效知之甚少。正念干预功效可能因人而异。如,在正念减压训练项目中,具有不稳定附着风格的参与者与具有确定附着的参与者相比,在可观察到的压力方面有所减轻。确切的说,正念基准特质水平较高的参与者在正念水平、主观幸福感、同感和压力降低方面有较大改善。因此,要最大化正念干预功效和临床效果,需要针对特定群体和特定人员心理状况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例如,治疗主要涉及注意能力缺失的功能障碍中,应在正念训练中更加着重注意方面。三是正念干预推广问题。正念导向的干预措施在非临床群体运用中已表现出对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在治疗心理和精神身体相关的健康状况方面成效显著。虽然,研究人员在正念干预的预测试中报告了关于注意缺失过度反应障碍、双向功能障碍、恐慌障碍、一般焦虑障碍、进食障碍、精神错乱和酒精与药物滥用方面干预取得的可喜成果,但正念训练技术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拓展。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察特定群体和背景中正念技术的运用,如儿童、青少年精神病门诊、父母、学校教师、老年人及其看护人员、监狱囚犯和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个体。此外,研究人员应尽快明确正念的共同特质,为正念在其他领域的运用奠定基础。如正念如何在商业组织中运用,正念能否增强领导力和组织有效性,正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怎样以及影响机制如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揭示。
最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指出许多心理过程可以作为正念干预的关键机制。但由于对正念的研究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正念的特性、测量、机制以及如何培养和实践运用的改善,需要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以达成共识。因此,未来的研究仍需对正念的概念、特性进行探讨,对正念的运用领域进行扩展,对正念干预治疗方法的实施、传播和推广问题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对正念在商业组织中的应用及相应的测量问题应尽快达成一致以便能够将正念概念纳入组织研究的范畴,为探索正念与其他组织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拓展正念及正念干预的运用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徐慰,刘兴华.正念训练提升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3):197-199.
[2]赵艳蓉.正念禅修对心智觉知及苦难觉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4:1-94.
[3]Ruth A.Baer,Gregory T.Smith,Jaclyn Hopkins,Jennifer Krietemeyer,Leslie Toney.Using Self-Report Assessment Methods to Explore Facets of Mindfulness[J].Assess-ment,2006,13(1):27-45.
[4]熊韦锐,于璐.正念疗法——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J].医学与社会,2011,24(1):89-91.
[5]Baer,R.A.Mindfulness training as a clinical interven-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2):125-142.
[6]Shauna L.Shapiro,Linda E.Carlson,John A.Astin,Benedict Freedman.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62(3):373 -386.
[7]Britta K.Hölzel,Sara W.Lazar2,Tim Gard,ZevSchu-man-Olivier,David R.Vago,Ulrich Ott.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6(6)537-559
[8]余媚,严由伟,林荣茂,岑瑞庆.正念减压疗法的神经机制及应用研究述评[J].福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6):209-216.
[9]Britta K.Hölzel,Sara W.Lazar,Tim Gard,Zev Schuman -Olivier,David R.Vago,and Ulrich Ott1.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6(6):537-559.
责任编辑 何志玉
Effects of Mindfulness on Mental Health:A Literature Review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ZHANG Tao
(Office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of Guiyang College,Guiyang,Guizhou,Postal code:550005)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treat mental disorder,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researcher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considering mindfulness as a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and a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Based on a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s,this paper conducts a review about empirical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mental health;and this paper conducts an analysis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by which mindfulness delivers its effect,and proposes three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answered;and finally,this paper conducts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se studies.
Key words:mindfulness;mental health;empirical study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2-0109-06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张韬(1977-),男,贵州贵阳人,贵阳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学习、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