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乔新《椒丘文集》集外文11篇略论

2016-03-18 16:00尧育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弘治

尧育飞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何乔新《椒丘文集》集外文11篇略论

尧育飞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椒丘文集》几乎涵盖何乔新所有存世诗文作品,为明中期重要文献。新近从碑刻、族谱等文献中发现佚文、佚诗11篇,为《明史》提供了数则补证材料,对研究明代官员升迁及其家庭生活颇有助益。此外,佚文也丰富了江西乡邦文献,有助于揭示何乔新生平、交游、思想及其晚年在广昌的生活。

《椒丘文集》;何乔新;补遗;考释

何乔新(1427-1503),字廷秀,江西广昌人,弘治初官至刑部尚书,与其父何文渊并称“父子尚书”。何乔新为明成化、弘治年间理学名臣,学问、经济均有颇高成就。除《周礼集注》《续百将传评》等理学、兵学著作外,何乔新的诗文著作都收录在《椒丘文集》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椒邱文集》①邱为清代避孔子讳,遂改“丘”为“邱”。另《椒丘文集》实为三十五卷含外集一卷,《四库全书》不误而《四库全书总目》误。四十四卷,明何乔新撰……是集前三卷为策略。盖科举之学。次五卷为史论。次十二卷为杂文。次十四卷为诗。次六卷为碑诔。次三卷为奏议。外集一卷,则往来赠答之文。为婺源余罃所编辑。乔新不以文章名。而所作详明剀切。直抒胸臆。学问经济。实具见于斯。史称其博综群籍。闻异书辄借钞。积三万余帙。皆手自校雠。著述甚富。则有本之言。固宜与枵腹高谈者异矣。”[1]《椒丘文集》最早版本为嘉靖元年广昌知县婺源余罃刻本,清代曾更名《何文肃公文集》刊刻。1970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将其列入《明人文集丛刊》影印。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也曾据四库本予以影印。正德间状元舒芬在《椒丘文集序》中云:“《史论》举宋元四百年间之事,而是非褒贬之则,则扶植世教,可与欧阳修《五代史》断颉颃。”遗憾的,这样一部对于明代中期政治、文学等方面颇有影响、对江西地域文化颇有价值的著作,迄今未得妥善整理。笔者在整理《椒丘文集》过程中,辑得何乔新散佚诗文11篇,从中既可见何乔新之学识,也可借以考知其事迹,希望藉此引起相关研究专家对该文集的关注。

一.中镇留题(二首)

(一)

余谒中镇祠,周览古碑,有元内府宰相童童之名,不知何官也。感而赋此,以待识者。

三晋名山此独尊,俯临群阜若儿孙。幽岩窈窕藏灵雨,绝巘崚嶒压厚坤。

夜静泉声仙乐回,春深树色羽旌屯。从来代祀多儒硕,谁遣童童欸庙门。

(二)

用宋太常博士陈纲韵。

凤翥鸾翔气象雄,萝关石阙几重重。名齐嵩华垂周典,势压邗韩壮晋封。锡号夙闻班五等,为霖频见慰三农。岩扉云满禅僧榻,野迳苔荒羽客踪。

夜静笙竽鸣老树,月明幢节戾孤峰。烟涵远岫晨光瞑,雨洗层峦黛色浓。小院花香游瑞鹿,澄潭波冷卧苍龙。皇图亿栽神幽赞,牲璧方来礼益恭。

成化壬寅闰八月甲申。奉敕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盱江何乔新书。[2]

《中镇留题碑》现存山西洪洞县兴唐寺乡中镇庙遗址内,为“明成化十八年(1482)刊。青石质。碑版长方形,高43厘米,宽59厘米,厚9厘米。”[2]中镇庙,即霍山庙,位于山西霍州市霍山主峰下关口村东2.5公里处。据《赵城县志》载:隋时以霍山为中镇,唐贞观四年立庙,开元八年封应圣公,宋政和四年封灵应王,元成宗大德三年加封中镇霍山为崇德应灵王,明洪武二年改称中镇霍山之神,故名中镇庙。

此诗作于成化十八年。前此两年,何乔新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山西,因功升左副都御使。《明史》记载:“岁饥,奏免杂办及户口盐钞十之四。寻奉勅赈济,全活为多。”[3]诗中云“从来代祀多儒硕,谁遣童童欸庙门。”既表明何乔新崇宋抑元、严夷夏之防的观念,也昭告他此行目的乃是祷祀。考《椒丘文集》有《祷中镇文》,云:“三晋比岁暵旱,嘉谷不登,兵民流亡,饿殍载路,皇帝西顾恻然,哀烝黎之无吊,爰命乔新来拯疲氓……爰诣灵祠,用伸恳祷。”[4]正与诗意吻合,这首佚诗的出现,使“中镇”一词粲然明白,也让何乔新巡抚山西的事迹更加清晰。下一首“为霖频见慰三农”等句也可证山西大旱。而《椒丘文集》中又有《山西祷雨文》一篇云:“乃者自冬徂春,雨雪弗降,三农告病,庶类焦然。雩荣虽勤,灵贶未应,云将合而忽散,雨欲坠而复止。意者乔新等事神之敬未至,与恤民之心未诚。”[4]而《中镇留题》诗中云:“皇图亿栽神幽赞,牲璧方来礼益恭。”可见,前一首诗中祈祷降雨的心愿最终达成,故此何乔新再持礼来还愿祭祀,并勒石留念。

二.《季氏月泉诗派》序

始先公为刑部侍郎时,乔新从宦京师,尝语乔新曰:“吾守东瓯,得隐君子二人焉,曰虞先生原璩,季先生德基。其清峻之操,如东汉《独行传》中人;其雅淡之诗,可与魏野、林逋伯仲。吾每行部至瑞,必造二先生之庐,商订经史之余,或出粟饭鱼羹对食,吾未尝不饱也。”(《环庵集》附录何乔新《季氏月泉诗派序》)[5]

这段佚文材料见孙衣言《瓯海轶闻》卷二十“隐君子二人”条。孙衣言(1814—1894),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披,斋名逊学,浙江瑞安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间,官至太仆寺卿。《瓯海轶闻》全书五十八卷,为孙氏编写的大型永嘉(温州)地方史料汇编。何乔新父亲何文渊曾任温州知府,政绩昭著。考虞原璩(1367-1439),“字叔囿,号环庵,瑞安人。永乐中以楷书荐与修《大典》。著有《环庵集》。”[6]遗憾的是,目前《环庵集》已散佚,传世的《环庵先生遗稿》为稿本,现存温州市图书馆,但稿本并无附录。季德基,号兰坡,洪武间以笔札端谨应荐,授任侍从,后以母老乞归,隐居筼筜山中。季德基家族自始祖季复初开始就颇有诗名。明人李阶曾为其家编撰《季氏月泉诗派》[7],是书收录季氏家族八世共十人诗作。孙衣言征引之文献正是此书,但目前是书传世本亦无此文,因而何乔新这篇《季氏月泉诗派序》的全文恐已散佚。

关于材料中的人物,明人何乔远《名山藏》也有记载:“虞原璩……以母老辞归,温州守何文渊时时乘小舟诣之,璩出迎,文渊曰:‘此地不容易到。'璩答曰:‘此客亦不容易来也。'每相与辨难经史,商榷时务,各极欢去。……同邑有季德基,亦以善书应荐,母老辞归。文渊亦敬礼之,粟饭鱼羮,亦未尝不饱。时语人曰:‘吾守温州,得瑞安二隐君子焉。'”[8]这段话正可证何乔新所言非虚。

三.与徐恪书

湖南巡抚,众论皆以阁下为宜,阁老徐先生尤注意焉,有一小人沮之,故不果。然中州巡抚早晚有缺,舍阁下又奚适哉?姑少待之。索亭驿丞杜棠事区区有年,望稍加宽恕为感。大参陆大人、王大人并该道分训诸公俱烦道此意,宽其笞辱,幸甚。八月二十一日友末何乔新再拜。方伯旧寅兄徐大人阁下。[9]

此信题名为笔者所加,写作时间为1490年8月20日。考何乔新同时代入内阁姓徐者,仅徐溥一人。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景泰五年与何乔新同登进士,弘治元年以吏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3]4805此时何乔新位居六部,任刑部尚书,弘治四年九月何乔新致仕。则此信所作时间当在弘治元年(1488年)至弘治四年(1491年)之间。又索亭驿属河南荥阳,方伯为明地方布政使之称,则徐氏当为河南布政使。考徐恪“弘治戊申,进右布政,寻转左……辛亥,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10]则此信所谓“方伯旧寅兄徐大人”正是徐恪(1431-1503),恪字公肃,江苏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据雍正《河南府志》卷三十一《秩官志》,知信中陆大人、王大人即陆渊之、王宗彝,时分任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右参政。王宗彝“弘治元年是升河南右参政,四年升右布政。”[11]又弘治初年都御史巡抚湖广这一职位易主有弘治元年和弘治三年两次,弘治元年徐恪刚升河南右布政使,则信中所云湖南巡抚职位易人,当指弘治三年。据《明实录》记载:“八月己未,云南左布政使谢绶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南。”[12]525八月己未即八月十五日,则何乔新此信作于人事任命公布后第六天。信中何乔新告知徐恪未获任湖南巡抚的原委,并预言河南巡抚非徐恪莫属。弘治四年:“四月己亥,河南左布政使徐恪右副督御史巡抚河南。”[12]408四月己亥为4月30日,距何乔新作此信不到一年。收录《椒丘文集》中的书信,都是堂堂皇皇的经国之论,此信却透露出理学名臣何乔新的另一副面孔。而信末何乔新并为自己昔日下属杜棠求情,也可见何乔新并非如《文集》中呈现的铁面无私。

四.堰筑石堤道溪流记

广昌县学之后,有溪发源于金嶂之麓,至县治之北隅地名焦坑,分为二溪,环流萦纡学之左右,汇而为一,合流入于旴水。旁有二石桥跨溪以通往来,状如角带。二桥左曰化龙,右曰升云,堪舆家以为二溪若人之角带,二桥者恍带?也。而在圣人宫墻之外,明莹秀彻,于地理为尤宜,然堤势稍卑而洲渚稍高,每春流滉漾,浊流湓溢,泛入泮池而污淖合杂,浸滛正道,不可置足,行者至揭跣而过,荛夫牧竖见而哂之曰:“圣人之门宜有达道,荡荡平平,使行者衣整肃进退适宜,以为人所瞻仰也。今乃若是,何异于山径之蹊、市肆之门哉。”乃相率言于大尹周侯请修之,侯以岁艰民病辞焉。适嘉善二尹魏君仕魁、贺县大尹黄君廷重、合州别驾王君贡徳致政来归谒学宫,于是教谕李君恕、训导潘君伦、尹君鸣邦具以其事语之,魏君瞿然曰:“吾与二三子幸蒙圣明之恩育德于此,今视达道污秽不修,异日出仕于时典大郡治剧邑,亦将坐视政荒民散而不理欤?请岀图之,从吾言可以不烦官,不劳民而不日而告成也。”众皆以为然,遂各岀白金若干两,并劝谕巨室有子弟在学者,其虽无子弟在学者亦欣然以为盛事,相率输银米,出徒役以助之,募石工斩山骨,陶坚甓而甃之,始事于弘治丁巳之仲夏朔五日至弘治己未之孟冬望八日而讫工焉。

于是众相语曰:吾辈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动容中礼、进退适宜,而免于荛夫牧竖所哂矣。是皆二三师长前辈之力也,昔者石堤未作,污淖载道,欲觑圣人之门墻且不可,况望升其堂而入其室乎。今籍诸公之力脱泥潦之途而进于髙明之域,则所谓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亦庶几其万一可见矣,请为之记,以示后来者,俾勿坏。予曰圣门达道,蓁芜久矣。一旦诸君子倡而修之,而学者欣然有志于向道。是诚旷世之美事也,乃书以记之,诸君子息焉游焉,登石堤临清溪,望鸂?翩翩而来集,思承南台之贶,观鸢鱼飞跃于两间,而悟斯道,察乎天地之间,则石堤之作其所关系亦大哉,且宋咸熙间故有异人之谶,今以其数则过矣。旧志以为造物者之有待也,岂斯文之兴丧一系于天,今学政日修人才日盛,异时吾党之士必将有明大道擢大魁任大柄者出焉,以大振起斯文而彰山川之灵,著吾学校之盛。姑记之以俟天之所定,且以为他日之验云。[13]

此记文作于弘治己未(1499)年。其时何乔新已赋闲乡居八年。自弘治四年(1491年)致仕后,何乔新家居广昌祖屋,闭门著书立说,写下大量关于广昌的诗文。如《水南八景》等诗歌,以及为广昌官署如县学明伦堂、乡村景点如江山一览亭、金井等写下记文。这些诗文见证了何乔新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令我们窥见一位明代高官退休之后的日常生活。

收录此文的《建昌府志》成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后距《椒丘文集》刻印之嘉靖元年(1522年)仅四年,而《椒丘文集》不曾收录此文,恐因正德十五年“宁王之乱”波及广昌,此稿遗失,为《椒丘文集》校正稿件的罗珆等人所未见。

五.题《故太师户部尚书夏忠靖公遗事》后

昔孟子有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予尝历考古昔圣贤之生,皆本于气化之盛。故自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年,自汤至于文武亦五百余年。盖天地有清明浑厚之气,运于亭毒之表者久,则有时而漓。故必积之之久,而后复盛,盛则圣君贤相出焉。盖天地实生之也。自文武之后七百余年,而始有汉高祖,自汉高祖之后又七百余年而始有唐太宗,高祖太宗虽不足比隆尧舜汤文,当时佐命之臣虽不足以拟跡周召,然君臣同心以成正大光明之业,庸非天意乎。自唐太宗之后,更五季(四库本:五代)之乱,重以契丹女真蒙古蹂躏中国(四库本:朱梁石晋刘汉郭周篡弑相承)而贞元之气其漓也甚矣。天丑其德而圣君贤相不出于其时,至越千余年后,我太祖高皇帝生焉,复二帝三王之盛,而扫契丹蒙古之腥秽(四库本:而无汉高唐太之杂霸)。当时佐命之臣固非一人。若故太师户部尚书夏忠靖公,允其杰然者也。非应期而生者乎?

乔新生也晚,不及拜公之舄履,而尝闻先公言公为尚书时,先公为御史,永乐二十二年雷震,奉天殿下诏求言,言者多言建都北京非便,而主事者萧仪言之尤峻。太宗震怒,加以极刑。时六科十三道上言者多云:朝廷不当轻去金陵,建都于燕,故有此变。上曰:方迁都时,朕与大臣密议数月而后行,非轻举也。言者因劾大臣。上命言官与大臣俱跪在午门前对辩。时都御史陈英等迎合上意,且惧昔日不谏有罪,抗言“御史给事中白面书生不知大计,宜加重罪”。日将午,上命侍臣出至午门,问大臣与言官对辩如何,众皆纷然(四库本:哗然),啐骂言官妄言。公独从容奏曰:御史职当言路,给事中朝廷耳目之官,况应诏陈言,所言皆当,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议,臣等合当有罪。侍臣入复命。上仍命出,再问,公对如初。天颜悦怿,遂传旨令各回衙门办事,而言官无一人得罪者。众谓非公之言,则又将有萧仪之诛矣。公心存忠孝无时忘之,当洪武之末,尝巡抚福建,所至问民疾苦而惠鲜之,询吏治得失而进退之,其琐屑细事则悉付之有司,官民皆安焉。尝出漳州北门,见有旧塜将颓者,问诸左右,或对曰元达鲁花赤迭理弥实之墓(四库本:或对曰元达噜噶齐德呼默色之墓),守死不降,民哀之。故塟于此,公曰:忠臣也。命有司伐石整其坟,树碑而表之。他日往福宁,见道傍一草庵敝陋殊甚,而洒扫洁清,问左右,或对曰此元福宁尹王伯颜与其子相及子妇潘氏死节于此,民既塟之又作草庵以祀焉。公曰伯颜死于忠,其子死于孝,妇死于节,无愧卞壸家矣。遂命知县迁其主入佛寺空屋祀之,且设祭焉。公之惓惓忠义已见于此矣。及自福建召还,太宗皇帝欲大用之。忌者或沮之曰:彼建文用事之臣,岂宜寘之高位。上曰:夏某,父皇太祖之臣也,彼忠于太祖,故终于建文,又岂不尽心于朕哉。历事太宗、仁宗、宣宗,其盛德大烈有补于国家者尤多,其详已见于杨文贞公神道碑及国史有传,足以不朽矣。乔新后生小子不敢赘一言以取不韪之罪,谨述闻于先公者于末简以信孟子之言,俾后世有考焉。先公又言苏文忠有言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不食其报,然后子孙能与守文之主共享太平之福。公历相四朝,其所施厚矣,享其荣名盛福者五十余年,而天之报公亦不薄矣。其子太常公有文武才德,宜与公世济其美者也。然位不满其德。其孙参议君好徳而文,其名位所就勋业所建以名世者,未可量也。他日跻大位建大勋而与伊尹伊陟继美有商者,其在兹乎。乔新既顿首以为皇明贺,又拜首以为夏氏庆。弘治十三年庚申六月望,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刑部尚书旴江何乔新谨识。(四库本:弘治庚申六月,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广昌后学何乔新谨识。)[14]

此文收录明弘治十四年袁经刻《夏忠靖公集》中,为何乔新读《夏忠靖公遗事》后所作,与何乔新同列的作者还有成化、弘治年间重臣王恕、李东阳、钱福等人。此文现已收录“湖湘文库”《夏原吉集》中,不过该书“选用《四库全书》本作底本”[15],而《四库全书》本与原刻本颇有差异,为此,本文在“()”中一一注明,以便研究者使用。

六.三圣庙记

礼有可以义起者,圣人著之于经,君子所当循也。夫义者,制事之宜也。祭祀之礼协诸义而协,则遂先王。未之有祭,法未之言,因其威灵赫然,筑为坛墠,作为宫宇,以尽吾报本之诚,夫岂谄渎之祭哉?

广昌之东园,有神宇曰通天兴福庙者,不知其祭之繇始,故老相传神初有庙于下河。元之世,稍徙而南。国初,遂著灵于兹土,乡人事之甚虔。其初,即大树之下为坛,寘薰炉环珓,凡水旱疫疠,有求必祷焉。莙蒿悽怆,若或见之。其应如响,由是远近相传祷祀者不绝。景泰七年春,耆民揭君孟志谓:“神亯祀于此,为民捍灾御患驱殃而致祥,其福民甚厚。坛而不庙,不足以竭虔而妥灵。”乃率乡人吴大才、何本坚、毛文焕、吴大节等作庙三间,又仿古制作木主以为神之所依,既成,大亯以落之。先公率乡之子弟往谒焉。当先公拜时,神主伏且起于香案者再,若答拜之状。观者异焉。自是牲牢黍稷之荐假于庙者,殆无虚日。然立庙以来,未有记之者,盖以神之名号无所于考。干宝《搜神》之记、洪适《夷坚》之志不载焉。其曰:通天兴福灵佑三圣公,王者出于巫史相传,故不敢求知渺茫冥昧之间,以贻不韪之诮。予谓“阴阳之气流行于天地之间,或因山川之胜、人心之虔而著灵焉,其理固不可谓无。中古以降,邱陵坟衍之祭,四方百物之祭,以义起者多矣。况神之昭示殃庆,威灵赫然者乎。若其名号,固不可强知,然百神受职以庙一方者,必受命于上帝,不可以其所不知而诬也。孔子曰:“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又曰:“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明斯理者可以知鬼神之情状矣。”乃为之记并作迎亯送神之诗以系之,俾祭祀者歌之以侑牲体焉。

其辞曰:云霠霠兮风冷冷,神之降兮剡剡其灵,绛旌翠蕤兮纷其充庭。牲牢洁兮黍稷馨,神来格兮鉴吾诚。沕穆兮灵宇,神之假兮赡容与,薰炉燎兮吐香雾,老若稚兮纷拜舞,馐嘉殽兮荐芳醑。神不我顾兮我心苦,神既飨兮犀迡佑,我民兮降繁,禧驱厉鬼兮荒山之陂,逐虎豹兮榛棘之溪,秔稻成兮鸡豚肥,老少寿康兮其乐熙熙。神惠我民兮孔时我知报,祀兮曷日忘之。

皇明弘治十年丁巳夏月望日撰[16]

本文收录《平西何氏八修族谱》①《平西何氏八修族谱》共十一卷,何钦镛等1941年修撰,木活字排印。收录有何文渊、何乔新以下历代族谱序跋及何氏先人遗文,对了解平西何氏这一明清文化世家,颇有帮助。在此,十分谢谢广昌县博物馆老馆长姚澄清先生、何文渊后裔何世文先生慷慨允借资料。卷十“敬遗文第八”类中,版心中镌“椒丘公遗文”,当为何氏后人撰修族谱时发现此文不载《椒丘文集》,故录而存之。文中提及景泰七年春庙宇兴建以来,其父何文渊往拜之。考何文渊景泰八年自缢身亡。文中提及何文渊拜神的逸闻,隐约透露出其在英宗复位之后的惶惑心理,值得研究者关注。

七.先庶母张氏孺人墓志铭

成化辛卯九月十有五日,予庶母孺人张氏以疾卒。时乔新佐闽台以丧服等杀。国有大典,不敢违典以徼名,故于官舍举哀而服心丧如其月数,明年十一月八日,诸子葬于县之德兴里,乔新所买庄田之间,堪舆家以为丙山壬向,将葬,求翰林院修撰罗君伦作圹志,并纳之。葬后二十八年,乔新致政归,弟乔年泣请于新曰:“吾母之葬,诸孤将求兄铭以葬,期既迫,故求罗内翰铭之,而塚上之铭犹缺。兄能为我铭之乎?”乔新泣而不敢辞,乃叙而铭之曰:

庶母张氏,世家汀之宁化县昭德里,自幼敦朴而温靖,先公为御史,省觐至家,以先祖母大宜人老而诸子皆幼,欲留先妣夫人侍养而理家政,乃以礼聘娶孺人来归。先公复如京,孺人实侍行。先公居官廉而治家俭,孺人惴惴祗承。惟恐少咈其意,布裙粝饭恬如也。先公出守永嘉,内治尤严,虽僚友之室家,不许辄往来。推官之室人闻孺人自养甚薄,一日瞰先公视事,具盛馔使渶妾者升以献。孺人辞曰:“蔬食豆羹,吾久甘之矣。今易以盛馔,异日何以继乎。”力却不受,先公闻知曰:“汝能如此,不为吾累矣。”先公赴召为刑部侍郎,孺人请曰:“向所以留夫人于家者,以诸子未壮也。今长子壮矣,能理家。宜迎夫人以来主家政。”先公从之,既至,孺人归其管錀,治酒浆奉事甚谨。夫人亦爱之甚,不啻娣姒然。闺门阒然,不闻怨戾声。

景泰五年,先祖母大淑人有疾。时先公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未归而先妣夫人亦有疾,方淑人疾,孺人日侍汤药不少违,退则视先妣疾势增损,语诸子使迎良医治之。及大淑人逝,衣衾殓殡之具,皆孺人躬治之,不以委诸妇及媵侍,曰:“毋贻后日之悔也。”孺人懿行可纪者多,不及备书。姑录宗党所知者耳。孺人生四子,长东,蚤殀;次乔寿,乡贡进士;次乔福,次乔年。妇孙氏、符氏、蔡氏,孙男七:瑛同、璘同,乔寿子,璵同,乔福子;贤同、资同、实同、质同,乔年子。曾孙男某某。孺人生洪武壬午七月七日,享年七十。系之铭曰:

榉洲之原,厥土燥刚。卜云允臧,爰起玄堂。哀哉孺人,体魄斯藏。灵气攸萃,庆泽惟长。嗟嗟孺人,愔悘温良。祐尔子孙,奕世其昌。我铭不忘,嗣世之光。[17]

此文载《平西何氏八修族谱》卷二“封茔”类。文题下注“乔新撰”。据文意,张氏生于洪武壬午(即建文四年,1402年),卒于成化七年(1471),葬于1472年,“葬后二十八年”即弘治十三年(1500年),何乔新才作此文,是其致仕回乡后第十年才写这篇墓志铭,可见墓主身份之敏感。实际上,何乔新庶母张氏涉及明史一大公案,即何文渊是否是何乔新诸位兄弟逼迫自缢的。《明史·何乔新传》记载:“英宗复位,削其(何文渊)加官。而景泰中易储诏书‘父有天下传之子',语出文渊,或传朝命逮捕,惧而自缢。时乔新已登景泰五年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奔丧归里。里人故侍郎揭稽尝受业文渊,而与乔新兄弟不协,奏文渊死实诸子迫之自经,又逼嫁父所爱妾……皆被征比对簿。父妾断指,为诸郎讼冤,狱得稍解。”[4]何文渊这位刚烈的妾室,过去仅有《明史》这条简单的记载,此篇佚文的出现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刚烈之外、敦朴温靖的官员侍妾形象。而何乔新在墓志铭中不书张氏断指一事,只说“孺人懿行可纪者多,不及备书,”除去为其父之死讳的意思,也令人怀疑张氏为何乔新兄弟断指白冤,恐怕其中也有不少隐晦之情。

八.先兄本茂之配孺人黄氏墓志铭

世之为人子者,于其父母之殁,饭僧诵经以侥其福,则以为能报其亲矣。其异于是者,修饰坟茔祭祀以时,则以为孝矣。至于图亲自不朽,思所以永其名者,虽大夫子缨冠束絍者,尚不知所为,况女子乎?如吾姪女貌所见,独异于人。尝因归宁,泣告于吾曰:“先考之葬,叔父既铭之,儿知其不朽矣。而吾母在父母家为淑女,既配先君为令妻,及生我姊妹兄弟,内外亲友皆称为贤母,而独无文字以传于后,将与草木同腐矣。何以示子孙哉?儿已砻石置墓前,惟叔父其图之。”言讫,又嘘唏不自胜。予泫然哀之不能辞,载念韩文公尝为祭嫂之文,刘忠肃公尝铭其嫂之墓。虽自知不敢希踪古人,窃傚古人所为,以慰吾姪女之心,可乎。乃为之序曰:

先兄讳宗,字本茂,姓何氏,宋宝谟阁直学士文定公之裔,而皇明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之子也。嫂黄氏,讳好。国子生同邑黄君源清之女,母曰曾氏,则本县惟嘉之姑也。初,先君与黄君同学,既而黄君去从都宪宁都陈君勉学以经行修明,贡入太学。所与友皆一时俊杰。六馆之士皆让其贤,及生嫂,姿婉静而性温雅,组絍纺制不烦姆傅而能,父母钟爱之曰:“吾女不以与凡子,必求世胄之贤者乃缔婚。及见先兄,质美善学,乃使媒妪通意,一语而合。年十六归于先兄,是为先公太保之冢妇,而先兄处士之嫡室。时吾祖母大夫人吴氏老而丧明,媵侍鲜申其意者,嫂佐吾母夫人侍膳,非极旨甘芳洁,不敢进。宗戚女妇来过者,太夫人必留饮,嫂劬躬承事,不敢言劳,鲜薧脯腊,咄嗟而办。每当时祭,先期视涤濯,质盥潄从事,苹枣牲醴以序陈列,待主祭者至而后退,宗族皆称其贤,曰:“是能称大家之妇矣。”

天顺己卯,先兄为不逞者诬构,殁于京。先嫂哀痛,菀菀成疾,至成化十七年六月初九日殁。嫂生四男三女,长会同,次太同,次仁同,季亮同。女长秀,适北门黄德昭;次锦,适白水黄廷象;少即其求铭者,适甘竹饶廷秀。会同聪敏有志,以文学显庸于时。大同亦颖异好学,然皆困于场屋,不克伸其志。孙男曰丰、曰亹、曰璧、曰旦,曾孙十二:鈗、钧、錞,丰之子,錀、铎、铠、锡、鍷、铉,亹之子,钟、钰、镐,璧之子。适北门黄氏者有外孙三,曰麒、麟、禄;适白水黄氏者外孙二:模、楷;适甘竹者外孙二:鑰、禧。以殁之明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于安上里罗田之原,阴阳家以为鲤鱼落网形,系之以铭曰:

罗田之原,有封若堂。灵气攸萃,吾嫂之藏。石鼓之潭,厥流汤汤。飞凤之冈,来翮翱翔。土厚水深,卜云允臧。内外子孙,奕世其昌。过者肃瞻,靡敢坏伤。铭以表之,永世不忘。

本文见载于《平西何氏八修族谱》卷二“封茔”类,题下注“乔新撰”。考何乔新在景泰八年为其父奔丧之后,此后直到弘治四年致仕才回故乡广昌。据文意,此文当作于何乔新致仕归乡后,即弘治四年(1491)以后。文中透露何乔新对韩愈文章的钦慕,也为我们呈现出明代官宦家族妇女生活的一面。

九.施田碑记

□□□□之一里许大河之东,曰慈生寺。肇自大宋治平丙午十岁,迨世流元末,为兵火所毁。至明宣德间,有名僧抝牛长老,因古迹而寝之焉,寺之田粮希之不足以养徒众,由是典守弗克,其后僧会自□新者,募缘邑中士大夫,众谓塔寺乃彰一邑之灵,不可废弛。各捐赀撤其旧而新之焉。有本邘高智嵩字维岳,仝贤室杨氏克相内助,乐赠以簪珥之属市监南里球坊田租二十二亩施于寺中,永赀供祀之需。殆成化间,新徒庆盛在寺住持,遇公之仲子秉珪、秉渊谒神于寺,因告之曰:僧闻阴阳家尝谓寺僧不蕃,远者盖以基址失向故也。惟得于塔之右为吉,速一迁之,工役钜用艰难,索题弁首。秉珪瞿然悟曰:“寺之所成,先君既创之于前,吾辈其可不显之于后耶。”是择弘治庚戌冬月,营迁塔右,中为佛殿,左为钟鼓楼,右为藏经阁,至以庖厨储粟之所无不备具。秉珪叹曰:“寺之此迁,虽续以文会西坑早田一十二亩施为本寺久赡之泽。”僧请厚之,秉珪曰:“汝辈葺守渐盛,而吾之子孙能体吾之意者,必有以维之也。”又有维亮乃郎、秉益之子世和施回辛、苦竹田租三十七亩,又有世祥施岩前早田四亩,供佛斋僧。

於乎!崇佛法建寺宇,天下盖有之也。然而高氏三世相成,乃种德中之出类者也。感其善行,僣笔以纪其端,勒诸于石,以俟名公来览之焉。

大明弘治十五年壬戌岁八月望旦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刑部尚书何乔新撰文①此碑文见“施田碑记”,该碑高2.2米,宽0.7米,碑首镌“施田碑记”四篆字,碑上半部分有破损,部分文字漶漫难识。何乔新此文之后,有诸人施舍田亩的详细记载。末有“天运大清康熙丁卯岁仲冬吉旦,高氏嗣孙汝辉仝住持智微因其奸宄,划□姓名,抄述旧文,重修勒石,末志乐施之阴功不朽云。”推测当为1687年所立。碑现藏江西省广昌县河东雁塔旁慈生寺大殿中。

此文作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八月十五,为目前发现何乔新生前最后之著述,其写作时间距何乔新逝世之十二月二十日不过四个月。文章叙述广昌名寺慈生寺塔的废兴经历,为研究明季江西佛教寺庙留下一份可贵资料。另外此文也反映出何乔新晚年思想的重大变化。早年他对佛法寺庙持极严厉的批评态度,甚而在《宋论》中云:“自释氏入中国,时君世主靡然崇信,未有卓然不惑者。故其寺宇极金碧之丽,而宗庙不如也。……英宗崇饰梵宇者,其心靡他,亦曰‘求福田利益'而已。佛果有灵,宜其享祚悠久也。曾几何时驻跸南坡,变生禁幄,西天诸佛不闻拥护之功,列刹群僧靡有勤王之举。所谓‘福田利益'果安在哉。呜呼!人主溺于佛法者察。”[18]但暮年的何乔新,不但为家乡的寺庙作记文,还在文中云“感其善行”,可见这位明代中前期颇有名望的理学家,此时已经不再对佛法持敌对态度了。究其原因,恐怕既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老年心态因素,也与明代中叶理学再度借鉴和吸收佛法这一思潮不无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何乔新一生活动范围极广,几乎参与了成化年间所有重要政治活动,如随原杰巡抚荆、襄流民,勘处播州杨氏内斗事件,在山西随大将王越抵御鞑靼小王子的侵扰等等。其学问与事功堪可比拟,因而《椒丘文集》之外,何乔新当还有不少佚作存世。当然,未来的辑佚工作有赖于金石和边疆文献的进一步发现。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M].北京:中华书局,2003:1489.

[2]李国富,等.洪洞金石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79.

[3]张廷玉,等.明史·卷一八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4853.

[4]何乔新.椒丘文集·卷二十七·祭文[O].嘉靖元年本.

[5]孙衣言.瓯海轶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97.

[6]曾唯,辑.东瓯诗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72.

[7]李钟年,编.李阶诗文存[M].温州:天马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9.

[8]何乔远.名山藏·卷九十六·高道记[O].崇祯刻本.

[9]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51.

[10]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十[O].天启间刻本.

[11]雷礼.国朝列卿纪·卷七十二[O].万历间刻本.

[12]吴延燮.明督抚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夏良胜,等,正德建昌府志·卷七[O].正德十三年刻本.

[14]夏原吉.夏忠靖公集[O].弘治十四年刻本.

[15]夏原吉,李湘洲.夏原吉集李湘洲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2:6.

[16]何钦鏞,主修.平西何氏八修族谱·卷十·敬遗文[M].民国三十年广昌木活字本。

[17]何钦鏞,主修.平西何氏八修族谱·卷二·封茔[M].民国三十年广昌木活字本。

[18]何乔新.椒丘文集·卷八·史论[O].嘉靖元年本.

[责任编辑:刘向红]

Explication and Textual Research on He Qiaoxin's Newly-Found 11 Articles

YAO Yu-fei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012)

Literary Collection of Jiao Qiu includes He Qiaoxin's poems and other literary works,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Mid-Ming Dynasty.A recently founding from inscriptions and other literary works include 11 articles and poems written by He Qiaoxin,which provides a number of reinforcing materials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and it's quite helpful for the study on officials'promotion and their family life.In addition,the articles also enriched Jiang Xi township literature,helping us to discover He Qiaoxin's life,socializing,ideas and his later life in Guang Chang.

Literary Collection of Jiao Qiu;He Qiaoxin;newly-found article;interpretation

G 256.22

A

1672-402X(2016)10-0054-08

2016-05-31

尧育飞(1987-),男,江西广昌人,中南大学2014级研究生。专业方向:明清文献整理。

猜你喜欢
弘治
龙江剧《弘治私勘》
明贵州都匀府建置时间考
弘治皇帝的18年
《宪宗实录》成书时间考误
明弘治、正德朝瓷器的赏与鉴
文雅温润 柔和素净明代弘治、正德朝景德镇御窑瓷器钩沉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
浅析明代黄釉的时代特征
“弘治中兴”:基于明代文学发展史意义上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