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辉
微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刘志辉
随着科技信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技术教育创新应用备受关注,微课是当前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能够使中职学校学生获得传统授课模式下难以达到的学习体验,对中职学校教学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本文介绍了微课的相关特点和意义,分析了中职学校应用微课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学校应用微课教学的具体建议和对策,使微课教学成为高效、广泛应用的教学资源,传递教育改革的新闻和新型教育信息,让微课教学走向专业化。
微课;微课程;微课教学;微视频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技术教育创新应用倍受瞩目。从2010年起佛山市教育局启动的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在,全国不少地方的各类学校都开始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微课,既是一种数字化教学内容,更是一项新颖的教学活动,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课堂教学成功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数字化、全时空、立体化、移动化、碎片化,是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微课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终端设备,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为中职学校教育开拓了新的途径,是师生之间实现互动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现今“微时代”发展的产物。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Micro Lecture的理念,可汗学院和TED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推广了微课程。关于微课的含义,我国首次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基于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将课程内容分解成8分钟以内的微型课程架构体系,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开展的生动精彩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微课除了有课堂教学活动视频外,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的传播方式多样,除了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学习,还可传播于学校例会、研讨会期间,简单易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min 完成一次学习,300s 经历一次思考”。
(二)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一般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讨论类、问答类、演示类、启发类、实验类、练习类、自主学习类、表演类、探究学习类和合作学习类。(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微课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班会课类、说课类、活动类、实践课类等。
(三)微课的特点及优势
微课的特点是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因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所以形象生动,主题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微课课程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虽然时间短,但内容很精炼,是一个经过教学设计的主题明确、鲜明生动、知识紧凑的教学单元资源包。由于微课上课时间短,微课视频包含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少。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体系有透彻的了解,仅需要掌握本章节的内容即可。另外,由于微课视频容量比较小,大部分视频不足百兆,和精品开放性课程资源相比,便于携带,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微课教学和常规教学模式及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区别,每节课都营造了一个情景性的微课场景,形成了一个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微课教学资源环境”。例如化学课教学,可以在实验室播放微视频,让学生按照视频要求做实验,既节省了教师讲述的时间,又提升上课的有效性。
微课更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丰富多彩。微课的出现,适应了当前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范式。微课学习也是一种泛在学习范式,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的场所,学习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时间段。设计精要的微视频和预习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成为学生认知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新途径。
针对微课的设计,国内微课著名研究专家李玉平老师,提出了“三小研究”,即“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教师通过对生活中的小现象引发思考,找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理。换句话说,“小现象”微课将理论化为问题,帮助理论找到了落脚点。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直接向学习者提供小策略,学生对已有的策略进行思考、运用,从而解决问题,并提升已有策略。而“小故事”微课则是将上面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整合,还原真实的教育情境。
在进行微课创作前,应先分析微课的受众人群及课程或相关专业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微课选题应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热点,且适宜用流媒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在确定微课的选题后,还应明确该选题对应的学习目标,以便后续教学过程设计及剖析适宜的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以便在整个认知或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近,更好地接受并掌握微课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要遵循教与学过程中的认知规律,还要尽可能地将主讲教师的自身优势挖掘出来,利用整合好的教学资源,制订切实可行并最好具备一定的情节性、趣味性或观赏性的导入环节,以便吸引学生坐得住、看得进、学得来。微课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快餐式学习”,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在他们中间非常普及,几乎“人手一机”,这是开展微课教学最基本的条件。根据调查发现,中职学生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课,大部分学生表示只能集中注意力听前半节的课程。特别对于学习一些理论课程,学生都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单一,没有兴趣。而微课可以凭借科技和信息手段,将难以理解的部分形象化地进行阐释,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和学习该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且,微课能实现移动微学习,学生通过手机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更符合“90后”中职学生的认知方式。微课学习充分体现了“微”的特色,虽然时间短,但效率高。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来查缺补漏,强化和巩固知识。当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遇到疑难问题时,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找相关资料、观看微课视频以及同任课教师在线交流探讨,解除疑惑,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上的不足,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扩展。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补充微课内容,分阶段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对于实践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演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在课前就可以通过微视频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此次实践课程。通过微课,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根据自己的需求特点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进行合理选择,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习者的个性。微课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实现按需选择学习。
虽然微课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学优势和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由于学生还未完全实现人人拥有电子产品,微课的实际应用还不尽如人意,这也导致微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不够高的一个原因。
首先,在微课设计方面,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微课设计包括两个环节:选题以及教学设计,这两个环节都是由中职教师自己来完成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由于中职教师对微课教学还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对撰写脚本的认识和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部分中职教师直接略过脚本撰写环节,而是根据教学设计来直接录制微课视频,导致微课视频存在着质量不高、特色不明显等特点。
其次,在微课制作方面,与过去单纯的录像相比,微课的拍摄方式、表现方法以及制作途径都更加多元化,不过因为视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期编辑以及优化,例如在字幕提示、画面过渡以及声音处理等方面,中职学校很多教师对视频剪辑方面的技能并不熟悉,因而难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视频。
再次,在微课应用方面,大多数中职学校还没有建立微课应用平台,缺乏教学互动功能,也没有配套的进阶练习题以及评估等在线支持。有很多中职教师都是通过视频的点播、查看以及下载来使用微课,微课平台缺乏互动机制。由于我国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应用,但中职学校的微课平台还没有为手机应用无缝对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另外,中职学校的很多微课视频仅仅适合学生观看,没有在线进阶测试的配套功能,并且平台也没有为学生的互相联系提供支持,从而使得学生缺乏交流渠道。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量身定制相应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在应用微课教学时,教师要因地制宜地优化微课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探索出适合本校的专业技能培养方式和培养途径,为中职教学走出困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贯彻以学为本的微课教学理念
微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高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应用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微课视频多以10分钟左右的教学内容为主,最多不超过15分钟。因此需要以学习理论为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明确每段视频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需要符合教材标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了体现出以学为本的教学主题,需要重视视频的初期制作和后期的编辑,从标题到实质性内容,根据学习进程需要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将如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有一种现场教学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微课视频的制作需要有目的性,如果仅将教学内容的录像作为教学依据,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同时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微课内容设计和结构
微课视频教学不能仅是教学内容的复制版本,更需要体现教学重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规定,灵活掌握时间,明确教学重点。对知识点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核心问题进行情景式教学。视频主题需要紧扣教学内容,以概念式教学入手,中间以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结尾部分进行总结概括,简洁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给学生记笔记的充足时间,让学生对视频知识有整体性的了解。对于难点重点需要进行重复操作,教师可以控制视频教学的主次顺序,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慢放的形式进行教学,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强调关键性信息。不同章节的设计要和实际接轨,精心设计内容,充分体现出微课教学的自主性和及时性。
(三)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常规式多媒体教学是将全部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知识体系过于复杂,一节课下来,学生容易感到视觉疲劳。微课教学是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模块,将繁杂的管理体系细致化和简单化,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微课视频教学格式和课件有相似之处,常见的格式有 Flv、rm等,此类视频容量小,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下载,并且适合移动式学习。此外,微课教学还需要结合PPT、Word、Excel等多种模板形式,在微课后期制作中,以窗口形式进行插入,配备相关的动画素材或者其他类型的材料。结束教学后,需要对所有的微课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保存到客户端中,知识体系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进行巩固学习。
(四)构建网络平台建设微课
基于网络平台强大的引导作用,微课教学资源开发必须立足现实教学过程之中,要与各级各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享资源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对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二次开发和重组利用,构建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微课资源库,构建一体化数字教学体系,并借助辅助功能软件,实现微课教学资源共享,不断调整其动态形式,保证和现有的教学模式相辅相成。
微课是一种符合教学模式创新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其独特优势,将微课教学资源开发作为混合学习与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从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出发,以“学”为本,面向学生,网络共享,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提高和完善。针对当前以学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微课教学成为高效、广泛应用的教学资源,传递教育改革的新闻和新型教育信息,让微课教学走向专业化。
[1]焦建利.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中国远程教育,2014(8).
[2]张西宁.将微课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3(24):138-139.
[3]王国川.“微课”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14(10):38-39.
[4]费金娟.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应用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
[5]梁峰. 基于移动终端应用技术的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6]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8):36-42.
[7]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8]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7-20.
[9]李卉. 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赖俊辰
2016-06-15
刘志辉(1985-),男,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梅州市理工学校)计算机讲师,软件设计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教学。(广东 梅州/51401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促进欠发达地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探索——基于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应用》(项目批准号:14YJA880104);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微时代”欠发达地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方法创新研究——基于微视频的视角》(编号:2013YQJK178);梅州市第八届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微课泛在学习模式的研究》(编号:MZ0802-SZ501)。
G712
A
1005-1422(2016)08-0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