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现状与对策

2016-03-18 09:37李志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关键词:大学生

李志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现状与对策

李志锋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下,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就业帮扶工作尚存在概念模糊、实施主体联动性不强、措施单一以及学生就业观念偏差、就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要提升就业帮扶工作实效,就要厘清帮扶概念基本内涵,明确主体与客体,从政府与社会、高校、家庭与学生自身多层面实施全方位的就业帮扶,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学生顺利成为职业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对策

基金课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14年度就业工作研究课题“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长效机制研究”(CR14070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再创新高,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且具有构成复杂、问题多样、低阶层分布明显等特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各地也出台相应的就业帮扶措施,促进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困难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帮扶概念模糊、帮扶主体与客体不明确、措施单一、伪就业普遍、就业观念偏差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帮扶实效。因此,现阶段研究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成因与对策,对于提高对其就业帮扶实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含义及类型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指由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专业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性格、心理、思维方式、就业竞争力等主观因素,造成其在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被用人单位所接纳、认可,最终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大学生群体[1]。其类型包括就业观念偏差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型学生、身体有残疾型学生、形象与行为欠佳学生、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学生以及就业竞争力不足学生等。在他们身上几乎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是就业渠道因长期自我封闭而变得闭塞,缺乏获得就业信息的主动性,就业渠道多见为网络招聘和校园招聘;二是自我定位与就业期望矛盾。即使坎坷的就业经历可能让他们不再盲目地高攀薪酬待遇,但又不自觉地与周围同学的岗位、薪酬对比,从而产生失落;三是就业竞争力不足,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又不注意求职技巧的提升,就业期望与自我定位矛盾容易在求职过程中迷失方向,整体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四是心理敏感且脆弱。面对就业渠道不畅、自我定位不明、家庭与自身就业期望偏高、就业竞争力弱诸多因素,他们常常会背负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敏感且脆弱。

二、当前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存在问题

(一)就业帮扶概念模糊

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概念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从社会角度看待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通过政策、措施从整体上推动大学生就业,而不仅仅是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另一种是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帮扶[2]。第一种认识将就业帮扶概念泛化,实施主体基本是相关政府部门,主体模糊;第二种认识以偏概全,认为就业困难学生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体模糊。因此,两种认识均比较模糊,使得高校在帮扶实践中出现对策偏差,针对性不强,未能与政府、社会、家庭与学生本人形成援助与自助有机结合的多方参与的就业帮扶机制,直接导致在帮扶实践中产生重经济轻非物质帮扶现象。由于经济帮扶具有可操作性强、受帮扶对象配合积极、帮扶见效快、工作相对容易开展等特点而深受帮扶主体欢迎。但这种无偿帮扶方式更容易让帮扶对象产生依赖心理,甚至让他们泯灭斗志,降低求职热情,最终与帮扶初衷背道而驰。

(二)就业帮扶实施主体联动性不强

目前对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实施主体主要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服务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主要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相关就业服务与政策跟进。政府与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帮扶实施主体固然能发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有利于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求援助与自助结合,需要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协调有力、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帮扶实效。因此,帮扶主体不仅是政府与高校,而且还包括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多方联动。但从现状来看,就业帮忙实施主体均按各自目标开展帮扶工作,缺乏联动机制,工作交集较小,使得就业帮扶实施主体整体缺乏联动性。

(三)帮扶措施单一且零散,伪就业比较普遍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最终落脚点在于受帮扶对象是否真正获得帮扶效果,而帮扶措施是直接作用于帮扶对象的方式,也是帮扶效果的直接成因。因此,采取什么样的帮扶措施对于整个帮扶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帮扶措施主要是经济帮扶与政策帮扶两大方面,单一性和零散性比较突出[3]。单一性指的是帮扶对象范围相对狭隘,主要是通过经济帮扶为主,无法满足其他就业困难学生的需求。零散性是指帮扶措施难成体系,在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本人无法做到有效衔接和相互配合,更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帮扶合力。高校和学生在完成就业目标问题上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学生开具就业虚假就业证明完成就业任务;学校将不充分就业学生统计成已就业学生;政府就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力,随机抽取小部分就业学生进行跟踪,发现不实剔除跟踪对象统计作为监管结果。长此以往,不充分就业或假就业的伪就业现象泛滥成灾,让就业指导迷失方向,对就业帮扶措施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四)学生自身素质偏低

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在就业帮扶中,既是帮扶的主体,也是帮扶的客体;既需要援助,也需要自助。落后的就业观念、自身综合素质差、心理素质偏低是学生就业困难的内在动态反映。

“无业可就”、“有业难就”和“有业不就”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时代变迁,高等教育基本完成精英教育向大人化教育的转变。但家长与学生不愿意放弃“天骄之子”就业观,保持着大学生就业优越感[4],政府与高校倾力牵线难敌就业观念滞后。就业观念滞后是导致就业困局的重要内因,也是诱发伪就业现象泛滥的重要因素,更是突破就业帮扶困局的牢固堡垒。

从就业困难学生类型来看,学生无论由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导致就业困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竞争力低。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生活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原因,视野相对狭窄,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容易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或者勤工助学上,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而失去提高综合素质机会,在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可能逊于其他同学,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长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困难学生逐渐丧失积极进取心态,消极对待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经济条件影响,容易产生自卑、焦虑、胆怯的复杂心理,不敢或不愿意主动展示和推销自己;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自身能力抱着怀疑态度,提供成绩单时忧心重重,未进入招聘程序就先自我淘汰;面对就业歧视,形象不佳学生、身体残疾学生、女大学生因在就业过程中屡次碰壁而丧失信心,逐渐产生抱怨社会的消极心态;就业观念偏高的学生面对“有业难就”后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最终“有业不就”。

三、对策研究

(一)政府与社会实施联动帮扶机制

根据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从社会就业援助角度来看,政府与社会理当成为大学生就业帮扶首要的主体,应当实施联动帮扶机制,提升帮扶实效。

一是要营造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首先政府和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带领企业走出就业歧视。如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中剔除健康歧视条款;其次,要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出台一部《反就业歧视法》,为就业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再次,加强监督,严惩就业腐败。加强公务员、事业单位、国家垄断企业职工招考监督,对于招聘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的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革供贷方式,延长贷款年限,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加大基层服务项目政策帮扶力度,如加大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应征入伍等政策的优惠力度,提高基层岗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鼓励就业困难学生勇于到基层就业。

三是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的救助机制。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等教育投资后产出的特殊群体,面对失业压力比一般社会人员要大。因此,政府与社会应当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救济制度[5]。一方面是建立社会救济机制,离校后尚未能落实工作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离校后3个月未能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时间不超过半年。通过减轻就业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以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建立技能培训救助机制。社会保障部门要联合社会职业中介机构或企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班,并免费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合格者颁布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并安排到相关岗位就业。既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又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实现企业与毕业生双赢。

(二)高校依托内涵建设提升帮扶就业实效

高校学生身份与就业机制有其特殊性,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人员就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因此,高校也是实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关键主体。高校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既要全面出击又要重点突破;既要着眼整体帮扶,又不可忽视个体帮扶。只有依托自身内涵建设,才能使帮扶工作统筹兼顾,提升实效。

首先,要深化课程改革,科学定位自身发展,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盲目开设或者扩招热门专业,也及时调整冷门专业招生规模。对于连续两年就业困难的专业,要严格按教育部规定,实行隔年招生或者停止招生。同时适当增加通识教育与交叉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人才市场的多元需求。

其次,健全高校就业服务机构。按教育部要求,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求“专人负责”、“一生一策”个性化指导。那么,就业指导工作绝非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者院系个别辅导员所能承担的。因此,高校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需要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明确权责、分工,统筹学校其他部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纳入整个学生工作体系,动员院系教研室、教务处、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教师通力合作与联动。在硬件方面,配备相应的就业指导场所、职业测试软件、心理咨询仪器、先进的网络平台等,创造一个现代化、高规格的硬件环境,确保满足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需要;在软件方面,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为“一生一策”就业指导的开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再次,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实习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却又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受到条件限制,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仅限于一些参观性的见习,草草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些高校直接放任学生自行找实习单位,最后以一纸证明完成实践的必修学分。这种放任的方式让“大四不考研,天天如过年”成为高校毕业生流行语。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实习实践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实践育人理念,通过走出来,引进来,与企业共建就业与实习基地,走产学研发展道路,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送到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使学生感受实际的工作环境,接受正确的职业认知,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结合,从而提升知识转化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参与就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预警机制。在整体把握的同时也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学生就业困难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具体来说,预警机制包括筛选、评估、建档、跟踪四个部分组成。筛选作为预警机制的首要部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第七学期全面摸查,通过毕业生就业心理、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学业成绩等个人因素自评和教师、同学他评,筛选出就业困难学生作为跟踪帮扶对象;第二次,重点模底。第八学期初,通过各班摸查和个别谈话方式,筛选出没有任何面试机会、就业意向单位的毕业生并对其进行重点关注;第三次,毕业前两个月,根据前面两次的了解,对尚未落实工作的同学进行“一生一策”突破性跟踪服务,以帮助他们顺利就业;评估是根据就业困难的种类、认定标准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建档是根据评估结果对就业困难学生建立档案,为一对一帮扶打下基础;跟踪是正式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主要核实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解决情况和帮扶效果的反馈,为就业帮扶工作积累经验。

(三)充分发挥家庭与学生帮扶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家庭与学生本人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支撑与驱动作用,因此,家庭与学生本人是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要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家庭与学生本人在就业帮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帮扶效果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提升。家长要配合学校建立帮扶联动与反馈机制,根据就业形势,科学、客观地调整对学生的就业期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调整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他们从追求经济价值向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转变,促进“有业不就”学生充分就业。家长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共商对策,形成联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就业困境。

学生本人充当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的双重角色,在获得救助前先要学会自救。首先,要改变“读书为仕途而走”的陈旧就业观念,与时俱进,合理定位自己,摒弃精英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择业、就业观念,甘愿成为一名快乐的普通劳动者,从基层做起,避免盲目攀高薪、高位。同时要改变非大城市不就业的观念,要将就业和现实条件、机遇相结合,乐于到祖国需要和施展才华的地方去;其次,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就业竞争,归根到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角逐。学生应当主动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通过早期职场体验发现自身差距而进行及时调整与补救,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的就业竞争;再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保持平常心态对待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与失败,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为再次求职提供借鉴。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做情绪主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新的挑战;最后,注重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培养。自主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学生应把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之一。在校期间将创新创业精神与兴趣爱好、专业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以及社会创业组织平台,了解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素养,体验创业项目,为将来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赵睿,郝海光.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状况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1):49-51.

[2]吴松强.完善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4(4):63-67.

[3]陈宁春,谢洁.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4(11):92-94.

[4]李红霞,等.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对上海某高校2010-201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 (5):60-65.

[5]姜东,沈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22-125.

[应用研究]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Work of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LI Zhi-feng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The work of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becomes the focus of attention.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fuzzy concept,weak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linkage,poor measures translation,student employment con⁃cept deviation,short of competitiveness employment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of employment assistance,it needs help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clear subject and object.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colleges,families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should implement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ssistance and help students to successfully become professional person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difficulties;helping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31X(2016)01—0055-04

收稿日期:2015-10-08

作者简介:李志锋(1986-),男,广东化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