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文本翻译理论与李尧的文学文本翻译策略

2016-03-18 07:58
关键词:袋鼠马克译文

张 华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纽马克文本翻译理论与李尧的文学文本翻译策略

张 华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纽马克文本翻译理论根据语篇功能将文本分类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李尧先生文学文本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变通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源语文本的形式和内容。

纽马克;文本翻译理论;李尧;文学文本;翻译策略

一、纽马克文本翻译论的理论背景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他的翻译思想受到诸多学者的影响,可以说语篇功能学派韩礼德(Halliday)和德国功能理论学派布勒(Buhler)对其文学文本翻译思想的形成有直接的帮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功能,视语言为一种实践活动。系统和功能两部分密不可分。就系统而言,语言是一个系统网络,语言使用者可以进行语义选择。就功能而言,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其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以上三种功能中,语篇功能最为重要,因为没有语篇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就无法实现。衔接关系是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运用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手段将语义上相互依赖的各个成分联接成一个前后连贯的语篇。[1]

郭建中认为纽马克本人推崇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首先纽马克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语篇、语境的分析可以指导翻译过程。比如,评估译文时,衔接手段用来校正语法和语义结构是否忠实于源语语篇意义。[2]其次,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两种语言互译时,翻译单位应尽可能小,然后根据语境、词法和语法的需要逐步扩大。[1]语篇衔接手段提供了多种处理方法。第三,韩礼德提出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逐项对等翻译、根据语境调整翻译、根据词法和语法调整翻译,[3]这些都是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方法。

(二)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1934年,布勒在其代表作《语言理论——语言的表征功能》中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并指出该模式对实用文体的翻译有指导意义,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语言工具模式明确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 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能够帮助译者确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对等层级。[5]受韩礼德语篇思想的影响,采用布勒语言功能工具模式,纽马克对文本类型进行了划分和分析,它强调的是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所采取的翻译手段不同。这一理论在针对不同翻译文本应该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纽马克翻译文本观

文本类型的分析始终与翻译策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纽马克文本翻译理论发展了布勒语言功能工具模式,根据语篇功能,将文本分类。第一类,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包括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自传、随笔、私人信函等。表达类文本以作者为中心,文本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比较主观,反映出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第二类,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包括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著、科技报告等。信息类文本是对客观事物写实性的描述,十分客观,语言不带个人特色,经常用普通的搭配、正常的句型等。第三类,呼唤功能(vocativefunction),包括告示、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等。召唤类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其目的是号召读者按照原作者的意图来行动,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和行为。[6]

纽马克的翻译文本观有其合理之处。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实用文体翻译需求与日俱增。实用文体内容广泛,仅凭借直译不能很好地传达源语信息的内容。将翻译策略放在功能和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考察,把文本分类,给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翻译找到了实践原则,丰富了翻译的方法论。其次,译者对策略的选择有了理论依据,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确定不同的翻译方法。

三、李尧的文学文本翻译策略

李尧生于1946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到目前为止总共翻译出版英、美、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文化专著43部。其中多部长篇小说获得国外文学翻译奖。笔者拟通过李尧先生翻译作品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详加论证,以说明纽马克文本类型的划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本文个案分析基于李尧先生翻译的三部澳大利亚小说《卡彭塔利亚湾》(Carpentaria)、《多特与袋鼠》(DotandtheKangaroo)和《光明行》(NotDarkYet:APersonalHistory)。纽马克指出,一种类型的文本中,肯定兼有不同的语言功能,只能说是某种功能起主要作用。[7]译者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李尧先生三部文学文本的译文,根据纽马克文本类型的划分,文学文本应属于表达类文本,但在李尧先生的文学译本中同时还兼有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

(一)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学文本策略

2010年李尧先生译完亚历克西斯·赖特的长篇小说《卡彭塔利亚湾》。该书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昆士兰州总理小说奖、维多利亚州总理万斯·帕尔默小说奖。小说讲述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彭塔利亚湾,德斯珀伦斯镇东西两个原住民部落之间的矛盾,以及两个部落新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斗争。《卡彭塔利亚湾》是一部关于澳洲土著人的史诗。赖特的描述是将意识的流动与写实相结合,其写作手法给英汉翻译带来极大的挑战。

从《卡彭塔利亚湾》第一章“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可以看到李尧先生对下面译例翻译策略的灵活处理。

(原文一)The ancestral serpent, a creature larger than storm clouds, came down from the stars, laden with its own creative enormity. It moved graciously if you had been watching with the eyes of a bird hovering in the sky far above the ground.[8]

(译例一)从老祖宗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那条大蛇——一个比暴风雨中的乌云还大的怪物,满载他自己创造的“穷凶极恶”,从星星上盘旋而下。如果你一直用飞翔在大地之上、苍穹之下的鸟儿的眼睛观察,就会看见它的动作十分优雅。[9]

这段文字是典型的表达类文本。赖特对原土著民族图腾“蛇”的描绘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译者在选取翻译策略时,将名词短语“a creature larger than storm clouds”和形容词作伴随状况的状语短语“laden with its own creative enormity”并列放置于谓语动词短语 “came down from the stars” 前,译为“一个比暴风雨中的乌云还大的怪物,满载他自己创造的“穷凶极恶”,从星星上盘旋而下”。图腾蛇神的凶猛、敏锐、迅捷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立体展现于读者脑海中,产生了强烈的画面感。接下来李尧先生把“you had been watching with the eyes of a bird hovering in the sky far above the ground”译为“你一直用飞翔在大地之上、苍穹之下的鸟儿的眼睛观察”。这里“大地之上、苍穹之下”构成对比,凸现了译者选词的个人风格,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总之对这段文字中两个长句的处理、形容词的选取带有明显的个人特点,与赖特对“从老祖宗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那条大蛇”浓墨重彩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吻合。我们再来观察李尧先生翻译《卡彭塔利亚湾》第一章的另一例。

(原文二)Imagine the serpent’s breathing rhythms as the tide flows inland, edging towards the spring waters nestled deeply in the gorges of an ancient limestone plateau covered with rattling grasses dried yellow from the prevailing winds.[8]

(译例二)想象一下潮水向内陆涌来时的情景:古老的石灰岩高原上枯黄的衰草在风中飒飒作响,潮水向峡谷里静静流淌的泉水慢慢推进。[9]

这段文字是《卡彭塔利亚湾》开篇创世记忆的一段,描写卡彭塔利亚湾的景色。首先,对于“rattling grasses dried yellow from the prevailing winds”的翻译,如果我们采用直译策略,按照一对一字面意思直译的话,就译为“黄色的干草在风中沙沙作响”,而李尧先生译为“枯黄的衰草在风中飒飒作响”。后者的译文让人们对卡彭塔利亚湾壮美、肃穆的原始氛围印象深刻,特别是“衰草”的选词,而不是“干草”或“野草”,译出了澳大利亚古老生态环境的千年悲情。其次,李尧先生将“rattling”译为“飒飒作响”。“飒飒”是一个象声词,形容风很大,吹动树木枝叶而发出的声音。“沙沙作响”是口语化翻译,不适合文学文体。这里象声词的使用体现了译者选词生动的个人风格。第三,从译文“潮水向峡谷里静静流淌的泉水慢慢推进”中,我们找不到“静静”和“慢慢”在原文中对应的形容词,显然译者谙熟地运用意译策略,同时,“枯黄的衰草飒飒作响”与“潮水慢慢推进”译为并列结构,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音韵上比较和谐,形成一种悠然的情致。从翻译的角度看,《卡彭塔利亚湾》是纯文学性文本,李尧先生翻译策略选择,让译文洋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抒情色彩,充满文学情调,让读者感受到澳大利亚古老土地的荒芜。

2009年李尧先生翻译了伊则尔·珀德利(Ethel Pedley)的儿童文学作品《多特与袋鼠》(DotandtheKangaroo)。《多特和袋鼠》讲述小女孩多特在丛林中迷了路,遇见一只刚失去孩子的袋鼠妈妈。它把多特当作自己的孩子,让她坐进“袋子”里,带她遍游丛林,帮她结识了许多动物朋友,并最终把她送回家。可万没想到,多特爸爸要用猎枪打死袋鼠。千钧一发之际,多特救下了袋鼠妈妈。《多特和袋鼠》自1899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成为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经典,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多特和袋鼠》是部儿童文学作品,按照纽马克的文本划分也应该属于表达功能类型。伊则尔·珀德利在故事中描述了多特迷失后的内心活动、袋鼠妈妈在丢失自己孩子后的痛苦,以及袋鼠妈妈陪着多特在森林里生活、结识小伙伴的过程。小读者们从中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和品质:袋鼠妈妈的善良和多特的天真、纯洁。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的性格,但它不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也不是以伊则尔·珀德利个人表达为主的叙事。在《多特和袋鼠》中,作者恰恰以小朋友为中心,顾及他们的认知程度和语言偏好,比如,句式较短、用词有显化倾向,而且加入了小读者们熟悉的语气词。小朋友们根据作者设定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多特的善解人意,对森林里其他动物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幽默所打动,唤起情感上的共鸣。虽然作为儿童文学的《多特和袋鼠》在文本分类上不是宣传手册、说明书、广告,但它类属表达功能的同时兼有呼唤类文本功能的特点。李尧先生在使用翻译策略时,采用了与像《卡彭塔利亚湾》这类经典文学和正统文学不同的手法,保留作者的风格,采用了直译的策略。我们来分析下面两处李尧先生的译例。

(原文三)She gave up all hope of finding her home, and sat down at the foot of the biggest blackbutt tree, with her face buried in her hands and knees, and thought of all that had happened, and what might happen yet.[10]

(译例三)找到家门的希望没有了,多特把头埋在双手和双膝之间,坐在一棵最大的黑皮桉树下面,想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情。[11]

(原文四)A neighbour’s little boy had been lost, and how his mother had come to their cottage for help to find him, and that her father had ridden off on the big bay horse to bring men from all the selections around to help in the search.[10]

(译例四)邻居家的小男孩走丢了。小男孩的妈妈来他们家,求爸爸帮助找他。爸爸听了之后,立刻骑上一匹枣红马,带领周围农庄的男人,一起出动寻找那个失踪的男孩。[11]

在译例三中,“blackbutt tree”是澳大利亚当地的一种桉树,树皮黑色,叫圆果桉。李尧先生将其翻译成“黑皮桉树”,这一译法,既符合圆果桉的树皮颜色,同时小朋友们更容易理解接受,比翻译成“圆果桉”感觉更亲切、更形象。在译例四中,“selections”出现在经典文学中通常翻译成“选中地”或“划地”,但在儿童文学中为了浅显易懂,翻译成了“农庄”。“黑皮桉树”和“农庄”的选词是译者对带有明显澳大利亚特征的名词进行了通俗化处理。李尧先生动笔翻译前,考虑到了源语语言文化背景以及目的语语用效果。

(二)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学文本策略

2013年李尧先生翻译大卫·沃克的长篇小说《光明行:家族的历史》(NotDarkYet:APersonalHistory)。大卫·沃克在书中描述了从19世纪50年代起,沃克家族5代人在南澳大利亚经历的巨大变迁。长篇小说《光明行:家族的历史》属于文学类型的文本,但这部小说的内容是以照片、故事和历史文献为基础,重现了大卫·沃克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开拓、创业。原文出现许多对客观事件的写实性描述,比如大卫·沃克亲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史实。这些历史记载不带作者个人色彩,客观陈述,因此在文学文本类型的文体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具有信息类文本功能的叙事。

(原文五)Luke Day was a local storekeeper and market gardener who appears to have arrived in Australia in 1884 at the age of fifteen. We learn more about him from Colin T. Branford who is related by marriage to Luke Day. Branford had inherited an old wooden trunk, reputedly brought out from China, in which Luke kept personal documents and photographs. The trunk is now on display in the Market Square Museum, Burra. A brief history of Luke Day, put together by Branford, draws together family memories of Luke and Hester.[12]25-26

(译例五)鲁克·戴是当地一位商店老板,也是在市场买菜的菜农。他大约一八八四年来到澳大利亚,那时候十五岁。后来,我们从考林·T·布兰福德那儿了解到关于他的更多的情况。考林和鲁克·戴家有点姻亲关系。他继承了一口据说是鲁克·戴从中国带来的木头箱子。箱子里有鲁克个人的文件和一些照片。这口箱子现在放在巴拉市场广场博物馆。布兰福德根据家里人零零碎碎的回忆,拼凑出鲁克·戴和海斯特简单的历史。[13]

大卫·沃克这段的描述平实,介绍鲁克·戴个人历史信息,平铺直叙,言语简单。李尧先生采用的策略基本是直译,以句子和词组为翻译单位,词汇选取较为中性。翻译信息重点放在客观事实上,比如:“market gardener”译为“市场买菜的菜农”、“Colin T. Branford who is related by marriage to Luke Day”译为“考林和鲁克·戴家有点姻亲关系”、“A brief history of Luke Day, put together by Branford” 译为“拼凑出鲁克·戴和海斯特简单的历史”。以上译文的句式和语序也基本与原文保持一致,偶尔调换句子某些成分的位置,也仅仅是为了让译文的语义更加紧凑。翻译策略的处理把原文内容、信息置于第一位。在长篇小说《光明行:家族的历史》这样的文学文本中, 我们也能看到体现信息功能的段落。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正是纽马克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贡献。译者李尧先生在处理文学文本翻译时,优先考虑译文功能特征,译文满足翻译要求,充分实现译文的功能。

(原文六)We desire to thank Mr. Joseph Ford, on behalf of our countrymen,for his generosity in defraying the expenses of the late Mr. Pang Sang; also Dr. Sangster and nurses of the Burra Hospital for their unremitting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 and the friends who paid the deceased the last tribute of respect.[12]27

这段原文是《光明行:家族的历史》中一段报纸上的鸣谢词。我们比较下例两个版本的译文。(参考译例)我瑾代表我的同胞,对约瑟夫·福特先生表示感谢。感谢他慷慨解囊,安葬已故的潘山先生;同时,要对巴拉医院的桑斯特医生和护士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病人尽心竭力的照顾;最后,还要感谢各位朋友,感谢大家对死者表示最后的敬意。

(李尧译例六)我代表我的同胞们,感谢约瑟夫·福特先生为安葬已故的潘先生慷慨解囊;感谢巴拉医院的桑斯特医生和护士对病人尽心竭力的照顾;感谢对死者表达了最后敬意的朋友们。[13]

两个译文都将原文字意思充分地再现出来。(参考译例)翻译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方法,用了短句,译文过于求雅,使用了表达类型功能的词汇来处理信息类文本。“感谢”重复使用。鸣谢词只是传递客观事实,不必对原文做归化处理。如果翻译策略选用不当,译文像演讲稿或领导发言。李尧先生的译文传递了客观事实,同时读起来通顺、自然,没有过于追求直译和短句处理。

四、结语

采用纽马克文本分类理论分析了中国当代作家李尧先生翻译的三部文学译文。在纽马克看来翻译策略的选取需要先对源语文本类型进行分析,不同的文本类型适合不同翻译策略。李尧先生以擅长翻译文学文本著称,他选择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变通手段,以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源语文本的形式和内容。

[1]Halliday,M. A .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134-145.

[2]郭建中.论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5-70.

[3]Halliday, M A K. & McIntosh,A.PatternsofLanguage.PapersinGeneralDescriptiveandApplied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1967:29-35.

[4]Buhler K.TheoryofLanguage:theRepresentationalFunctionofLanguage[M]. Transl. D.F. Goodwi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0:29-35.

[5]Reiss, K. & Vermeer, H.GroundworkforaGeneralTheoryofTranslation[M].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84:156.

[6]Newmark, P.Approachto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2:12-13.

[7]Newmark,P.ATextbookof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88:34.

[8]Wright, A.Carpentaria[M]. Sydney: Giramondo Publishing.,2006:1-2.

[9]Alexis Wright.卡彭塔利亚湾[M]. 李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1-2.

[10]Pedley, E.DotandtheKangaroo[M]. Sydney: Angus & Robertson,1899:2.

[11]伊则尔·珀德利.多特和袋鼠[M]. 李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

[12]Walker, D.NotDarkYet:APersonalHistory[M]. Sydney: Giramondo Publishing,2011:25-27.

[13]David Walker.光明行:家族的历史[M]. 李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25-27.

(责任编辑 文双全)

Newmark’s Tex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 Yao’s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Literary Texts

ZHANG 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Beijing, China)

According to the discourse function, Newmark’s text translation theory classifies the text as expression function, information function and calling func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xt typ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Mr. Li Yao’s literary text is mainl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liberal translation is an alternative means, which can convey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to the maximum extent.

Newmark; text translation theory; Li Yao; literary text; translation strategy

2016-07-30

张 华(1962- ),女,北京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

H315.9

A

1671-9247(2016)05-0062-04

猜你喜欢
袋鼠马克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译文摘要
袋鼠
我自己可以做
马克明篆刻
I Like Thinking
袋鼠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