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以湖北省通城县水口村为例

2016-03-18 05:10李旺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

李旺珍

(湖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北咸宁 437100)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
——以湖北省通城县水口村为例

李旺珍

(湖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北咸宁 437100)

摘要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水口村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了水口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普及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村委、村民、学校三方面着手,通过上下联动制定实施方案、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增强认知认同、夯实理论基础促进实践养成的方式,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大众化;建设;水口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主旋律。党中央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具体方向。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坚定农民群众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农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 年 12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作难度较大的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1]。当前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及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农村是一项相当艰难的工作。该文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水口村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了水口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普及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立足农村实际,增进农民群众价值认同,强化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1水口村概况

水口村坐落于药姑山脚下,位于通城县大坪乡东北部,东与崇阳县肖岭乡台山村、北与崇阳县肖岭乡金不村接壤,西与韩岭村、药姑林场相邻,南与方仕村相连,水口集镇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具一定的规模。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867户,3 580人,目前村两委4人,共产党员70余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54.9 hm2,人均年收入5 562元;有水口村完小一所(包括幼儿园),在职教师28名,共800多名学生,周边村庄就近的在此入学;在建的武深高速公路通过水口村有2 km路程,距县城12 km、杭瑞高速通城出口仅十余千米,交通非常便捷,还是通城通往湖南幸福村最近的一条必经之路;村内景点有潘凤保烈士纪念碑、乾隆28年古墓、百年古树、三公庙、欣荣家庭农场、华明养猪场、孔雀养殖场,还有“白鹭游水口,鸦雀闹屋檐”之说的鸦雀山。水口村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山村,有田地要耕,有山地要种。田地里主要是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山地里主要是栽植茶树、果树(以板栗、柑橘为主)、种红薯、豆类、花生等,但都是农户分散种植,没有规模经营。尽管有山有田,由于面积少,人口多,农民一年忙到头也只能维持温饱,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外出务工,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落后的村庄状况类似。

在咸宁市“一五一十”工程推动下,水口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还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2水口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现状

2.1基层党员干部的基本情况

2.1.1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村干部文化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上水平,每年组织召开的党员民主生活会超过10次,主要是传达上级精神以及讨论村里要解决的问题。村干部思想比较解放,视野开阔,识大局、明大体,知民心、晓民情,而且能够把握党的各项政策,称得上是能够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把握“行情”的干部队伍。

2.1.2党员干部普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理解。村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92%的党员都关注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级政府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培训过相关内容,村干部一年组织党员3~4次理论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同态度,并积极配合上级政府组织一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2.2村民的基本情况

2.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入脑入心。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农民占56%,这其中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民占43%,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视媒体。85%的农民称村里没有宣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2村民的精神信仰日趋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虽是主流但相对来说不占优势,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日趋多样化,无精神信仰的人群比例高达26%。

2.2.3村民的道德思想和行为具有双重性。水口村在家庭赡养、孝顺老人、关爱妇女儿童方面状况总体较好,村民能认清大是大非,但思想和行为之间有偏差。

2.2.4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不乐观。水口村公共文化设施匮乏,没有活动阵地,上级“送文化”极少,更谈不上“种文化”,还存在没有供给“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没有专业人才等问题。

2.2.5村风村容有待于提高。当前水口村社会风气总体较好,问题也较多。村民对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在咸宁市政府“清洁家园”号召下,村民生活垃圾乱倒乱丢现象逐步减少,但是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2.2.6村民参与公共事务较少。村民对村里活动的参与意识较强,但实际参与公共事务的较少,35%的人认为村务“不民主不公开”,村级民主管理还需进一步提高。

2.3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2.3.1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度较高。90%的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都比较熟悉,而且一致认同。但是学校没有制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案,落实情况不理想。

2.3.2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缺乏认知。学生所处年级越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越模糊,缺乏认知。个别学生能模仿中央电视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梦娃”表演。除了能背诵课本上教师规定的古诗词之外,一些国学经典基本都没有接触。

3水口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水口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现状调研,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为“三个缺乏,两个不够”。

3.1缺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水口村属于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村庄。由于经费短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总量虽有增加,但真正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所占的比重则很小。如果要建设文化广场、“村村响”等工程,所需资金必须集资。由于缺少必要的、固定的活动经费,村里开展文化活动也得集资筹款,严重制约了村文化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3.2缺乏有力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在村民中广泛普及,说明了水口村在宣传过程中信息不够畅通、不能及时被村民接收,或者是宣传缺乏力度不足以引起村民重视。究其原因:①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村干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忽视村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上级的事;②服务能力不强。对于党的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③示范能力不强。办事不够民主,不够公开,在日常工作中不善于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方法去做工作,不善于挖掘身边的典型宣传和学习,自身又不能模范示范,让村民难以接受。

3.3缺乏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制度村干部虽然工作热情很高、责任心很强、工作愿望很好,但由于受能力水平限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工作理不出头绪,对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拿不出妥善有效的解决办法。调查中发现,村委和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规则都没有体现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导向,村委和学校也没有建立很好的互联互动机制。

3.4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度不够调查中发现,村民除了被动接受电视媒体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和新闻报道之外,几乎从不主动关注。原因主要为:①科学文化素质低。20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村民文盲或半文盲率接近 50%,青壮年也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绝大多数农民不读书看报。②道德素质下滑。受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影响,水口村过去淳朴的民风几乎不存在。尽管在传统伦理道德、大是大非面前,受访者均表示有清醒的认识。但实际操作上,功利主义思想已经抬头。③文化生活匮乏。村民基本没有事实上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就把打牌赌博当“娱乐”,或者痴迷于买马。精神世界不被好的东西占领,就给消极的东西留出了空间[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空谈。

3.5学校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视不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从小抓起,水口村小在这方面还比较淡化:①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流于形式。没有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各方面。②重课堂知识教学,轻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主抓课堂教学,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体现校风、教风、学风的标语,没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另一方面受经费限制,学校无暇校园环境建设,简洁不整洁,有硬化没绿化,有操场没跑道。

4推进水口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建议

4.1就村委而言:加强上下联动,制定实施方案

4.1.1创建文化载体——借力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契机,切实加强村文化设施建设。①建立农家书屋。大部分村民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交友聊天以及信教活动也占很大比例,村委要积极为村民搭建这个传播先进文化的舞台,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②打造“村村响”工程。让村民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国内外新闻、市县各方面信息,特别是各项惠民政策,强化农村宣传舆论阵地,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伸到每家每户。③建设文化广场。在水口集镇建立一个有广场照明灯、音响等设备,有文化宣传长廊,有健身娱乐器材,有专门管理人员,有文化队伍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文化小广场。开展“美丽水口村建设”,使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4.1.2加强理论宣传——多样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宣传画上墙。在主要路段电线杆和楼房侧墙面,采用文字结合漫画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②小组长宣传。组织党员和16个小组长在村里发放宣传资料、逐户讲解,让更多村民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关知识。③创新宣传方法。村委每个月规定时间、地点组织村民学习和培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凝聚力。

4.1.3注重宣传效果——通俗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用通俗化的语言宣传。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经高度简明、精练,但是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来说,仍然要用贴近实际、贴近村民日常生活的语言宣传。②用大众化的语言宣传。可借鉴儒家思想普及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植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世界”或“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以至于“化民成俗”,从而取得了大众化的实际效果[3]15。③用生动化的材料宣传。树立身边典型开展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

4.1.4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榜样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组织理论培训。党员和村干部应加强学习并积极参与理论培训,做到真知、真懂、真信、真行。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村民,及时解答村民的疑惑问题,切实发挥带头作用。②模范引领。党员和村干部要树立标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从村民的角度想问题,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心与行合一,实际行动带给村民的影响才是最大。

4.1.5构建保障机制——制度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①建立村规民约。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发动村民讨论并制定村规民约,把民风建设细化到日常生产生活各方面,使村民们互相尊重、和睦友好,并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人处世。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道德模范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给予谴责甚至惩罚。③建立问责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4.2就村民而言: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认知认同

4.2.1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认知认同。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高度简明、精练,易记易背。但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村民来说,实属不易。因此,从理论认知上看,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尤为重要。

4.2.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认知认同。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水口村社会道德风尚滑坡现象严重。通过举办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多种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采取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在全村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争做道德模范,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

4.2.3满足利益需求,增强认知认同。农民没有那么多高屋建瓴的理论,只有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问题。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们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说到底,意识形态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不只在于其理论完美、逻辑严密与否,而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表达及实现人们的利益诉求[3]16。习近平也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十分重要,农民获得自身福祉的过程也是农民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4]。

4.3就学校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促进实践养成[5]

4.3.1强调理论灌输,奠定理论基础。列宁早在1902年就提出了“灌输理论”。孩子的思想最纯洁,从孩子一踏进校园,就要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使其牢记。教师也要熟记熟背,做到真知真懂,并研究如何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如:除了机械记忆之外,还可以编成顺口溜、创作成儿歌的形式使其易记易背。

4.3.2组织背经诵典,积淀文化底蕴。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可以采取“晨读古诗、午背经典”的方式组织学生每天朗诵古诗乃至背诵经典。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国学课本成为学生的选读或必读教材,分年级、分阶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背的浓厚兴趣,检测学生读背的熟练程度。使学生在接受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做“人”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3.3建设校园文化,熏染人文素养。校园文化熏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手段。水口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①校园硬环境需要不断完善,如建文化走廊、绿色操场、塑胶跑道以及设置LED 显示屏等;②建设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软环境,如校风、教风、学风等;③校园周边环境需整治。良好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4开展主题班会,促进实践养成。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学校要制定一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方案,每周开展一期相关主题班会或者举行讲身边故事比赛的活动。传递社会、学校、家庭正能量,使学生深刻领悟“我爱我校,我爱我班,我爱我家,我爱祖国,我爱老师,我爱同学,我爱父母”的美德,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超,赵平.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五化” [J].学术论坛,2015(1):9-13.

[2] 张家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结合河南省民权县的情况进行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3]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1):11-16.

[4] 薛明珠.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保障[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9-32.

[5] 李旺珍.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21-22.

Research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Rural Area—Taking Shuikou Village, Tongcheng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for Example

LI Wang-z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epart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Taking Shuikou Village in Daping Country, Tongcheng County,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depth interviews,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opulariz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Shuikou Village we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village committees, villagers and schools,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formulating implementation scheme by up and down linkage, improving farmers’ overall qualities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laying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cultivation way,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popular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 wordsCore socialist values; Rural; Popularization; Construction; Shuikou Village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简介李旺珍(1971- ),女,湖北咸宁人,高级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社科联基层社科资助项目“咸宁市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调查研究”(Hbsskl15jz126)。

中图分类号S-01;D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2-279-03

猜你喜欢
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