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达来, 宋文红, 吴建中, 徐 楷, 王 珊, 徐俊成
(1.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224023;2.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干部学校,江苏盐城 224011;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 224002;4.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224022; 5.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盐城 224002)
苏北地区粮食生产“十二五”情况及“十三五”展望
——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为例
金达来1, 宋文红2, 吴建中3, 徐 楷4, 王 珊1, 徐俊成5
(1.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224023;2.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干部学校,江苏盐城 224011;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 224002;4.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224022; 5.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讨论盐城市盐都区“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产业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旨在通过切实保护耕地良田、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实施高产创建、开展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促进粮食产业安全和粮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粮食;生产;“十二五”;“十三五”;盐城市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苏北五市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十二五”时期粮食产业进入以资源整合为主的“转型重组促升级”阶段,加快苏北地区粮食产业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粮食产业化升级及整体提升,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粮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苏北地区的盐城市盐都区为例,在总结“十二五”时期盐都区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生产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以期为今后5年江苏省粮食生产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江苏省粮食产业安全和粮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1-2]
盐都区粮食生产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涉农方针政策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以实施高产创建、科技入户、粮食丰产工程、农民培训等项目为契机,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水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添置与更新、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促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实现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1.1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种植面积41.47万 hm2,同比(“十一五”期间,以下同)增加2.96万 hm2,增长7.7%;单产7 561.5 kg/hm2,同比增产327 kg/hm2,增长4.5%;实现总产313.57万t,同比增加34.89万t,增长12.5%。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8.25万 hm2,同比增加2.22万 hm2,增长13.84%;单产5 652.9 kg/hm2,与“十一五”期间相仿;实现总产103.158 5万t,同比增加12.515万t,增长13.8%。水稻种植面积20.98万 hm2,同比增加0.2万 hm2,增长0.96%;单产9 408.45 kg/hm2,同比增产760.65 kg/hm2,增长8.8%;实现总产197.370 9万t,同比增加17.680 7万t,增长9.8%。2013年盐都区粮食种植面积8.25万 hm2,平均单产7 561.05 kg/hm2,实现总产62.34万t。粮食单产实现了“亩产吨粮”的目标,在江苏省77个县(市、区)中排列第8名,在盐城市9个县(市、区)中排列第1名。 2015年盐都区被江苏省农委确认为全省21个“亩产吨粮县”之一。
1.2高产创建成绩斐然共实施部、省级水稻、小麦高产增效创建项目60个,面积4.3万 hm2,涉及8个镇(区)4万多农户,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0 575、7 650 kg/hm2,分别比大面积增产14.6%、31.0%,分别增加效益3 000、3 300元/hm2。2012年盐都区6个水稻“万亩”示范片,经市级专家实产验收,平均单产10 731.45 kg/hm2,均达到高产创建要求的产量目标。其中龙冈镇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10 860 kg/hm2,被江苏省农委评定为A级示范片。2013年盐都区农委被江苏省农委表彰为粮棉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区共创建12个部、省级粮食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其中水稻8个、小麦4个。2个“万亩”示范片被评为省A级片,分别为秦南镇小麦示范片、大冈镇水稻示范片。大冈镇水稻示范片经市级专家实产验收,平均单产11 029.95 kg/hm2,其中最高单产为11 680.05 kg/hm2。秦南镇小麦示范片经省级专家实产验收,平均单产8 179.5 kg/hm2,其中最高单产8 839.5 kg/hm2,名列盐城市第一名、江苏省淮南片第3名。2015年尚庄镇小麦“万亩”示范片经省级专家实产验收,平均单产8 130 kg/hm2,其中最高单产8 271 kg/hm2,位居该省淮南片第3名。
1.3生产水平不断上升通过加大稻麦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提高了稻麦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量水平。近年来,全区各地大力推行联耕联种,促使统一供种、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机械化播种有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提升了稻麦生产水平。
1.3.1加大了稻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应用力度。大力示范推广应用了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等综合性状较好的系列水稻新品种十余个,淮稻5号,连粳7号、9号、10号、11号,盐粳7号,武运粳21号、27号,南粳9108,华粳5号等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20万 hm2;示范推广了郑麦9023,扬麦11、14、16、20、22、23,扬辐麦4号,宁麦13,镇麦9号、10号,苏麦8号等十余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8万 hm2;稻麦良种覆盖率均达98%以上。
1.3.2大力推广了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播种技术。水稻生产重点推广了统一育供种、机械化插秧、稻秸秆全量还田及机械化条播技术;小麦生产重点推广了麦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条播技术。累计推广稻麦秸秆还田面积31万 hm2,机械化插秧面积8.3万 hm2,水稻、小麦机械化条播面积分别达6.3万、9.7万 hm2。
1.3.3增加了肥料投入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因粮食价格的大幅上调和托市收购,国家实行种粮补贴,种粮效益显著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幅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累计使用氮肥13万t、五氧化二磷5.2万t、氧化钾6万t。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整肥料结构、优化肥料配方、推广精准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实现作物节本增产。主要增施磷钾肥和重施稻麦基肥、分蘖肥、水稻穗肥、小麦拔节孕穗肥等。
1.3.4加强了稻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推广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狠抓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累计开展重大病虫草害防治面积1 200万 hm2,挽回粮食产量383.1万t,挽回经济损失2亿元。
1.4科技入户再立新功全面实施了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围绕粮食生产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强化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步伐,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工作要求,在麦稻优势产区培植科技示范户800个,示范面积665 hm2,辐射带动1.6万个农户,辐射面积近一万公顷。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率明显提高,彻底解决了农技推广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示范户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到户率均达到100%,辐射户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到户率也达到90%以上。科技示范户水稻平均单产10 575 kg/hm2,辐射户水稻平均单产9 990 kg/hm2,分别比大面积增产10.3%、4.3%,纯收益分别增加2 942.1元/hm2、1 353.15元/hm2。
1.5规模生产长足发展土地流转和粮食规模化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流转土地4 000 hm2,培植2 hm2以上粮食种植大户563户,其中经工商注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科技公司等经营主体68个。楼王、大纵湖、秦南3个镇的规模种植经营主体数量位居全区前列,分别为117、109和96户。全区20个镇(区、街道),均有种植大户耕作经营。全区粮食规模种植面积为4 333.3 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7%。
1.6社会服务显著加强全区现有专业化服务组织120个。按照“五有五统一”的要求,为全区多点提供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服务规模近6 666.7 hm2。大冈镇农业服务中心成立了23个专业机防服务队,为全镇“万亩”病虫防治示范区全程服务。冈中街道加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13年春新购7行插秧机17台,为全区4个镇提供集中育秧、机插秧服务面积666.7 hm2,同时利用原有大型机械,为农户实施旋耕灭茬、机条播等专业化服务。义丰镇宏彬专业合作社服务规模近千亩,为农户提供育秧、机插秧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全程服务。
2“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3-4]
2.1农田基础设施不够配套主要是农田过于分散零碎,田埂过多,面积过小,机耕道、桥梁、排水沟、灌溉渠、排涝闸、电灌站等系列基础设施达标配套完善率只有65%左右。
2.2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粮食生产期间极易出现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如干旱、雨涝、台风、低温冻害、连阴雨寡照、高温逼熟、干热风、穗发芽及各种病虫草害的危害。目前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普遍不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小麦赤霉病、穗颈稻瘟病等重大病害流行频率高,部分田块因防治时间不及时、防治质量不高,导致发病重、产量损失大。
2.3生产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粮食种植户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极大,管理工作粗细不一,稻麦产量高低悬殊较大,匡口田块之间产量极不平衡。大面积平衡增产的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2.4粮食收获烘干、仓储跟不上粮食成熟收获后的烘干设备普遍不足,目前仅极少部分种粮大户具备粮食烘干设备,同时晒场、仓库普遍不健全,粮食收获后不能及时曝晒入库。绝大多数种粮大户推迟稻麦收获时期,等稻麦自然晒干直接收获出售,对下茬适时播种、奠定高产基础极其不利。
2.5过度依赖化肥农药投入增产片面追求粮食产量、效益,对稻麦品质缺乏足够的重视。大面积粮食生产肥料投入过多,长期稻麦连作,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病虫草害日益加重,防治压力极大,农药使用量过多,污染环境,使重金属残留量增加,不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
2.6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低文化水平问题突出目前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老龄化的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力不从心。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差,农业实用新技术推广普及速度慢。
2.7偏迟熟粳稻品种以及直播稻种植面积过大目前水稻品种以偏迟熟的粳稻品种为主,迟熟中粳淮稻5号的种植面积较大,中熟中粳如连粳系列品种、武运粳27号、南粳9108等品种的全生育期也比较长,早熟中粳如镇稻99、武运粳21等品种,由于产量潜力小、品质不佳,种植面积比例不足1/3。水稻生产始终缺乏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早熟等综合性状适宜直播的优良品种。全区直播稻种植面积过大,少数乡镇全是直播稻。水稻收获腾茬期过迟,小麦播种期比往年推迟7~10 d,严重削弱了小麦抗灾夺高产能力,影响了稻麦两熟双高产和全年粮食丰收。
3“十三五”期间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及主要规划目标
3.1指导思想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两条主线,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严格遏制粮食种植面积的不断缩减,突出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继续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更加注重稻麦营养品质和食用安全,实现粮食产量、品质、效益同步增长。
3.2主要规划目标
3.2.1面积、产量、品质、效益。全区小麦种植面积3.6万 hm2,单产6 375 kg/hm2,总产22.95万t,纯效益7 500元/hm2,主要生产专用蒸煮类面粉;水稻种植面积4.2万 hm2,单产9 750 kg/hm2,总产40.95万t,纯效益1.65万元/hm2,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米以上。
3.2.2标准化粮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沟、渠、田、林、路、涵、桥、闸、站配套的标准化高产稳产粮田面积3 500 hm2。
3.2.3土地流转和种粮大户培植。规划流转土地1万 hm2,培植13.33 hm2以上种粮大户500余户,全区粮食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5万 hm2以上。
3.2.4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稻麦播种、插秧、收获等主要农事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田间施肥机械化率达到60%左右,植保统防统治机械作业率达到40%左右。
3.2.5控减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并采取有效措施,逐年控减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十三五”期末,化肥使用量减少10%,农药使用量减少5%。
4“十三五”期间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1-2,5]
4.1切实保护耕地粮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4.1.1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千方百计遏制耕地递减速度,进一步落实区长、镇长抓粮食生产的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严格落实保护责任,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4.1.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搞好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农田机械通行无阻,旱能抗、涝能排,旱涝保收不成灾。
4.1.3强化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着重抓好稻麦秸秆还田,增加收割机切碎装置和拖拉机的翻埋装置,就地秸草还田,坚决杜绝焚烧秸秆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
4.2大力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全面推广机插秧和机条播推广普及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条播,促使水稻及时成熟收获腾茬,确保小麦适期播种,迅速走出“水稻迟成熟迟收获、小麦迟播种晚出苗”的恶性循环怪圈,努力提高小麦生产抗灾能力和产量水平,实现全年稻麦两熟双高产。
4.3以实施高产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紧紧抓住实施稻麦高产增效创建项目的契机,集成水稻、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等全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加大优良品种、精确定量栽培、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高效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生化调节控制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力度,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粮食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
4.4以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为抓手,全面提升科学种田水平通过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升农村留守人群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通过农业科技入户指导、技术培训等优质服务,使农业科技示范户全面掌握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大力提高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率。
4.5积极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粮食规模效益积极引导缺劳力、缺技术、缺装备的农民转让承包土地,促使土地逐渐向种田能手集中,大力培植职业农民,逐步发展家庭农场,粮食生产规模控制在2.0~3.3 hm2,积极采取扶持政策和惠农措施,逐步提高6.67 hm2以上特别是13.33~20.00 hm2粮食生产大户的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着重提高粮食规模种植大户农用机械、仓储和收获烘干设备的持有率,提高种粮大户的科学种田水平,迅速提高全区粮食生产能力。
4.6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着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稳妥地推进联耕联种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为广大农民特别是缺劳力的农户提供收、种、管等配套服务,如深耕埋草、旋耕灭茬、机插秧、机条播、统防统治、抗旱灌水、收获作业等,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顾莉娟,吴建中,戴凌云,等.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粮食综合生产现状及提升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4(9):56-60.
[2] 张文灿,葛汶汶,孙广仲,等.提高盐都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措施[M]//杨力,刘洪进,张红叶,等.沿海粮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新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3-65.
[3] 滕友仁,王甫同,孙高明.对盐城市加快种植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M]//杨力,刘洪进,张红叶,等.沿海粮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新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8.
[4] 孙高明,陆叶,刘洪进,等.盐城市百亿斤粳稻生产能力建设调研与思考[M]//杨力,刘洪进,张红叶,等.沿海粮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新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9-13.
收稿日期2015-12-17
作者简介金达来(1973-),男,江苏盐都人,农艺师,从事稻麦生产技术推广研究。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