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等值探析*

2016-03-18 03:59郭攀霞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郭攀霞(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等值探析*

郭攀霞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日两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即两国在语言上,除了结构上的差异,还存在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源语言与目的语中的文化差异,尽力克服差异,在信息传递中获得最大的等值,为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清除障碍。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汉翻译;翻译等值

Abstract: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cross-linguistic activity but also a cross-cultural activity.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cultural messages loaded by these two languages are not the same,which demonstrates that Chinese and Japanese are different both in structure and culture.In translation practice,it should take full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and try to address them,so that the largest equivalence and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n be achieved.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translation equivalence

一、概述

中日两国历来有“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说法,可见中日两国在语言及文化上存在诸多共性。然而,中日两国所处的地理及人文环境不同,日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吸收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而后又将其本土化。因此,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述、行为方式及文化表现上又存在诸多差异。中日文化中的共性及个性势必会对日汉互译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尝试对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互译中的翻译等值进行简单的探析。

二、翻译等值理论

翻译等值是西方翻译理论中核心话题,它涉及翻译原则、翻译评判标准、翻译目的与功能等诸多问题。上世纪中叶以来,翻译等值问题成为诸多翻译理论家研究的话题。其中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等值”概念,使等值理论更加丰富、更加趋于灵活。他认为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大致相同(Nida2001)。翻译等值理论中的“等值”,即要求源语与目的语的值相等,使目的语的译文能产生原文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和作用,从而使译文读者在欣赏译文是能获得与原文作者大致相同的感受。不过,翻译理论家也多次强调绝对的等值是不可能的。所谓的等值翻译,只是在吸收文化、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理地处理处理结构、意义、文化、语用等问题,使源语与目的语尽可能趋于相等。由此可见,文化信息的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将这种损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原作与译作尽可能保持等值。

三、中日语言所折射的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差异

中日之间在地理上“一衣带水”,但是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却存在很大差异。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对其影响之大。而与此相对,中国处于内陆,自古以农业为主,人们生活及经济活动多依赖土地。正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反映在语言上日语多用与海洋相关的用语,而汉语多用与土地相关的用语。例如:汉语在表达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时,常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在日本,要表达这一意思常用的是“腐っても鲷”,(鲷鱼即使臭了也选择鲷鱼)。又如汉语在形容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时,常用“抛砖引玉”来形容,而日语常用“海老で鯛をつる”(虾小,鲷鱼大,比喻以小获大)。又如汉语形容说大话常用“吹牛皮”表达,而日语则为“法螺を吹く”(吹海螺),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牛在农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日本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对海产品比较熟悉。可见,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文化差异。

(二)风俗习惯差异

中日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但两国在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且中日习俗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从饮食习惯来看,日本人喜欢吃海产品,菜肴以生、冷、淡为主,如生鱼片、寿司等。口味上重视原味,因此菜肴名多为食材+加工方法,如“飛魚の山椒焼き”“、刺身の大皿盛り”、“鯛 の木の芽焼き”等。而中国人喜欢吃肉,主要以猪肉、牛肉及羊肉为主。菜肴以崇尚油腻厚重味,多以炒、烧、煎、炸为主,菜名多以加工方法+食材,如“凉拌黄瓜”、“红烧牛肉”、“清蒸鲈鱼”、“葱爆牛肚”等①。另外,在饮食礼仪上日本人饭前会双手合掌说“いただきます”(意思是“我开吃了”,这个“我开吃了”包含有领受、拜领父母及上天恩惠之意),饭后同样双手合十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意思是“多谢款待”,是对父母及神的感谢)。而汉语中在饭前及饭后没有这样固定的说法。习俗的差异还体现在对颜色和数字的喜好方面,如日本人喜欢奇数,而中国人喜欢偶数;日本人以紫色为高贵,一般喜欢浅色,而中国人喜欢原色,以大红大绿为上,图案上喜欢龙凤等动物。

(三)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中日两国文化常用“同文同种”来形容,固然日本曾长期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将吸收的外来文化加以本土化,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如表达某人的兴趣不在正做的事上而在另一件事上时,汉语常用“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日语用“敵は本能寺あり”,该典故源于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在举着攻打毛利氏旗号的行军路上,突然喊出“真正的敌人在本能寺”随后转而突袭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又如汉语中表示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常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来表示,而日语为“弘法にも筆の誤り”,弘法大师为日本历史上三笔之一,其直译为弘法大师也有笔误。可见历史文化的差异对习语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翻译中若不了解这些民族特色,很难做到准确翻译。

四、等值理论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中日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之大。然而,正是这种文化差异造成了日汉翻译中的障碍。翻译等值理论作为衡量翻译的一般标准,要求我们在日汉翻译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将原作的意思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出去,做到翻译等值。

(一)直译法

尽管中日两国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中有诸多差异,但两国在漫长的文化交流中又产生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习语,这些习语的字面意义及形象意义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也是相同的,这种情况在多采用等值转换的方法进行直译。如日语的“同じ穴の狢”直译为“一丘之貉”;“壁に耳あり”直译为“隔墙有耳”;“時は金となり”直译为“时间就是金钱”等。

(二)意译法

所谓意译是指着眼于传达原文意义的解释,强调意义的实现。这是由于有些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源语言的文化内涵,这时为了达到翻译效果的最大化,只能将原文的形象换成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形象。例如汉语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翻译成日语为“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恵”,文对日本人来说比较陌生,因此用文殊代替诸葛亮易于被日本人所接受。又如汉语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翻译为日语为“七福神が海を渡る、それぞれ腕前を競う”,七福神是日本人广为信奉的七个福德之神,而八仙是中国人所熟悉的八位神仙,因此译文用“七福神”代替“八仙”易于读者理解。

(三)阐释法

所谓阐释即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源语中的“障碍点”加以解释,其目的在于增加译文的可读性。②如汉语中的大量歇后语在翻译成日语时常使用阐释法。例如“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译为日语为“諸葛孔明の知恵袋-計略は無尽蔵(諸葛孔明:明代の小説《三国演義》中の人物の一人、知恵が回っている)”。又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译为日语为“猪八戒が鏡に姿をうつす-板挟みで苦しい(猪八戒は中国《西遊記》の中の人物,”嫦娥“をからかったため、豚の姿に変えられてしまった)”。上例中的“诸葛亮”“猪八戒”基本上直译或者直接写汉字,尽管通过翻译已经实现了符号的转化,但这种中国文化浓厚的词,对日本读者来说如果不进一步说明很难明了。因此通过阐释法进一步说明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之,等值翻译并非绝对等值,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导致了等值翻译的相对性。作为译者要想提高等值度,除了运用直译、意译及阐释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外,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语言与文化的素质,不断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翻译实践中考虑源语言与目的语所附带的文化因素,降低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损耗,以达到翻译效果最大化。

注释

①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10.

②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79.

参考文献

[1]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贺义辉,陈新宇.论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汉英文化差异为例[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3]曹永馨.日汉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制限[J].科技信息,2009(23). [4]黄律环.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等值探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于志明.从英汉文化差异看习语的等值翻译[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6]Nida.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上海外育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009-02

*基金项目:本文是西藏民族大学2013年校内科研项目-青年项目“基于语用及误用分析视点的日汉语态多维度研究”(编号:13myQ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郭攀霞(1985-),硕士,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