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胜,罗汉杰
(1.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2.广东筑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925)
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胡胜1,罗汉杰2
(1.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2.广东筑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925)
文章提出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模式,利用专业为企业所做的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和团队素养。通过两年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实践,分析、总结了在转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索出新的毕业设计改革之路。
技术项目;转化;毕业设计;改革
高职院校是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工科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工程素养、技术应用开发能力尤为重要。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中占较大的比重。针对目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专业教育最后的环节中实施改革是众多高职院校思考的问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类和设计类)经过两年的试点和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改革之路。
1.1选题多为与理论教学相关案例,缺少企业实际项目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中多与学生曾学习或训练的仪器设备相关,学生在实训室熟悉环境和仪器设备上进行组装、调试、维护和程序设计等,如:XXX自动化生产线结构原理分析与安装调试、XXX自动化生产线维护与检修等。这类选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过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减轻指导教师和学生压力。但缺乏实际的企业技术项目,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甚至与毕业顶岗实习内容无关,无法通过实际项目提升学生技术应用开发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缺乏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只能在就业后现学现做。
1.2选题多为已完成项目,缺少原创性案例
指导教师毕业设计选题多为已经完成或早已存在的案例,甚至多年不变,缺乏原创性项目。如XXX生产线减速机的设计、XXX拆装机的设计等。这类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强度,在若干年内指导教师花少量时间备课就可以熟练指导毕业设计。但这类项目为已经实现或多年在用的选题,往往出现学生届届“传承”,年年“抄袭”的现象。毕业设计课题缺乏原创性,无助于指导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1.3选题多注重理论相关性,缺少与生产技术关联度
专业指导教师在选题中比较注重毕业设计与专业技术技能的相关程度,忽视了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关联度,忽视了与企业生产技术相关性。毕业设计最终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空架子,偏离了实际。甚至有将大型试验(实验)改头换面,转化成毕业设计课题的现象。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失去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锻炼机会。长此以往,也会导致指导教师也脱离了实际。
1.4指导教师多为理论偏强,缺少企业方技术指导
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引进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等,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但对企业的实际项目研究较少,缺乏企业委托的横向技术项目,缺乏技术应用和开发经验,欠缺独立指导毕业设计的能力。其次,长期以来,毕业设计过程指导往往是由校内指导教师完成,没有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作品中存在设计不规范、结构不合理、加工无法进行,甚至无法装配等现象,失去实际意义。
1.5学生多为独立或二人组合,缺少团队设计课题
一般情况下,毕业设计课题由老师安排学生,以双人自由组合或单个学生的形式完成一个设计类或论文类课题,对于综合性强或有一定难度的毕业设计课题,也有安排3~5位学生去完成,但这种团体协作完成的毕业设计课题较少。在企业、单位工作,团队协作完成大项目的情况比较常见,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的能力方能完成。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团队协调磨合,强化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有益于学生就业后从事技术项目应用与开发工作。
本院机电类专业从2014届应届生开始,将专业为企业服务中的部分横向技术项目转化为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开展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试点,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类、设计类)选题模式、指导模式、考评机制、毕业作品形式等。通过两年的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机电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1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模式,注重实践实效
选题是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关键,应贴近机电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贴近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应充分利用已形成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将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中,涉及知识技术不可能全部是书本的专业知识技术,允许少量超出所学专业知识,如在变频技术应用项目中需要用到传感器选型知识等,超出的传感器技术需要指导教师额外精准的“辅导”,需要指导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在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中,如果技术项目较大,可以将大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如某大型设备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在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时可划分为节能设计、环保设计、技术改造等3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根据工作量配以适当的学生数,以平衡整个毕业设计课题的进度。此外,这种大课题需要设立一个指导团队,根据团队指导教师的技术特长和对专业知识点熟悉程度,分别指导若干个子课题。
2.2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注重双师双效
企业技术项目如果是校企双方团队的合作项目,在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中应采用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师”指导模式,“配对式”的指导达到双重效果。一是利用校外师资资源为教学服务的效果,企业的指导师资带来的是企业文化、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实际经验等,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更加了解、适应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二是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实际上是完成了校企合作技术项目,合作双方对项目技术应用开发过程均了解和熟悉,为企业技术项目完成后的应用于企业生产等减少了信息交接、人员培训等环节,“双师”指导模式实现了“双效”。
2.3改革毕业设计的考评机制,注重公平公正
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模式后,考评办法作相应的调整。毕业设计阶段的总评价可采用设计、答辩阶段分别占60%、40%的比例,评级的主体调整为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占50%比例办法,这种双导师模式的改革,避免了单一指导教师对学生可能造成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有偏差的后果,为公平公正评价机制改革作了铺垫。
2.4改变毕业设计作品形式,注重效果效益
以往毕业设计作品形式多为论文、设计图纸等,很少有企业真实项目的技术应用、技术开发等报告,带有专家论证或成果鉴定的毕业设计作品更少见。应届毕业生参与真实企业技术项目,过程阅历中学生学会了在企业技术项目中如何拟定技术路线、拟定实施方案,也学会了技术项目成品的表达方式。完成带有专家论证结果或技术鉴定结果的企业技术项目,学生亲身经历了完成过程和成果的鉴定过程,其效果远比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要好,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技术应用开发影响巨大。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2014届毕业生开始,开展了两期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试点,共有26位学生参与了转化的试点工作,从集中公开答辩和平时与学生交流中发现有5个明显的效果。一是学生对具有实际意义的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很感兴趣,参与积极性很高;二是参与的学生增长了新知识、新技术,包括专业知识之外的一些相关知识;三是了解了企业项目的技术应用、开发和改造的技术路线、方案的拟定;四是提高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五是项目委托的企业强烈要求参与课题的学生入职企业。从试点工作中得到的启发,为今后转化工作的持续开展与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为探索不同专业的项目转化工作提供参考。
3.1紧密的校企合作是实现“转化”的前提
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前提是专业与企业必须要有产学研合作的“量”(数量)和“质”(紧密),有足够的企业单方委托技术项目或校企双方联合的攻关项目供选择,并且指导教师是参与企业技术项目的主体,通过企业技术项目难易程度、专业知识技术依托程度等作总体的判断,是否适合纳入毕业设计课题,这是实现“转化”的前提。
3.2科学的选题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一些企业委托或校企双方联合攻关企业技术项目不一定能转化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一些企业技术项目远离了专业会导致学生无法凭所学的知识、技术去完成毕业设计课题;一些横向技术项目难度太大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因此,指导教师要根据毕业设计时间长短、企业技术项目涉及的知识技术进行科学选题,这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3.3分解分工是实现“转化”的基础
企业技术项目的大小、团队人数与毕业设计时间长短息息相关,如果企业技术项目较大较难,配备的人数需要多一些,需要时间长一些;相反,如果技术项目较小较易,配备的人数少一些,需要时间短一些。因此,要合理将大型技术项目进行分解分工,拆分为大小接近的几个子项目,以平衡学生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在规定的毕业设计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是实现“转化”的基础。
3.4师资能力是实现“转化”的保障
职业教育师资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技术应用、开发和改造的能力,才能将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如果指导教师没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则无法实现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因此,需要通过多渠道提升师资的工程素养和技术应用、开发和改造的能力。首先,在专业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利用寒暑假选择、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顶岗锻炼;其次,通过个人申请,并经过专业系、二级学院的研究,合理安排专业骨干教师脱产到企业顶岗锻炼,做企业技术项目。无论哪一种形式,在顶岗锻炼中,专业得到更多委托的技术项目,这些技术项目就是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的重要来源;同时,骨干教师的顶岗锻炼也为校企产学研紧密合作奠定基础。
将企业技术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均是一种锻炼和挑战,需要双方密切配合。实践证明,成功的项目转化给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带来共赢的效果。对学生而言,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提高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就业择业拓宽了路径。同时,团队成员互相协调、紧密合作,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对教师而言,通过“转化”工作,提高教师工程素养和技术应用、开发和改造的能力,为职称晋升积累原始资料。对学校而言,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锻炼了一批既能上得讲堂又下得工厂的“双师”队伍,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条件。同时,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和发展校外合作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对企业而言,通过“转化”工作,挖掘、发现更多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挑选人才入职企业提供生源。同时,技术项目的成功转化和项目完成,满足企业本身的技术提升、技术改革需求,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效益服务。
[1]李延斌,孙学雁,郑 鹏,等.按企业项目运作模式指导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178-180.
[2]邵 辉,史国栋,席海涛,等.面向企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探索与实践[J].常州大学学报,2012,13(2):103-106.
[3]周刚毅,孙宝寿,李国平,等.面向企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2009,26 (3):136-137.
[4]张社荣,崔 溦.面向企业需求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4-17.
[5]夏伯乾,冯 静,郭红.中外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比较与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6):64-6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ransforming Enterprise Technology Projects into Graduation Design
HU Sheng1,LUO Han-jie2
(1.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650,China;2.Guangdong Zhupo Road&Bridge Co.Ltd.,Dongguan 523925,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raduation reform mode at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innovative thinking and ability while enhancing their project and team quality by transforming enterprise technology projects into graduation design related to their major.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ransformation lasting two years,various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the transform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and summarized.Furthermore,a path to new graduation design reform has been explored.
technology program;transformation;graduation design;reform
G712
A
1671-8496-(2016)-03-0081-03
2016-05-19
胡 胜(1963-),男,副教授
研究方向:工程机械与机电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