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期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灌输研究

2016-03-18 03:25熊子健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2期
关键词:灌输对话

熊子健



基于接受期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灌输研究

熊子健

摘要: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因限制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异化师生关系而陷入效率低下的困境。接受期待为我们重新认识灌输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有效的灌输应以学生的接受期待为导向,通过视野融合的方式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接受期待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应基于学生接受期待,寻求灌输的路径,认真对待和研究学生的接受期待。以学生满足精神需要的接受期待为切入点,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来适应学生的接受期待,以学生满足精神需要的接受期待为灌输的切入点,以师生平等对话的方式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提高灌输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灌输;接受期待;对话

灌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因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举步维艰。而“接受期待”这一概念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灌输提供了新的视野,对我们重新建构灌输教学模式、探索灌输教学的路径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生的主体性日益增强,信息来源日趋多元化,使传统的灌输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效率低下、压抑个性而饱受诟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在教学目的上,存在着灌输的“为他性”与学习的“为我性”之间的张力

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灌输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价值,而在无形中弱化了它启发觉悟、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的性价值,未能把学生提升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置于视野中。因此,对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习是“为党而学习”而非“为我而学习”。学习的“为我性”与教学的“为他性”之间的张力大大地抵消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影响了灌输的实效性。

2.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灌输的强制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张力

传统的灌输模式实质上是对近代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模式的模拟和复制,它完全否定了学生在自身思想发展中的主体性,而把他们等同为生产流水线上有待加工打磨的“毛坯”,这显然不可能得到学生自觉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平等,“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强输硬灌都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这样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得教学内容难以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大脑,融入思想观念。

3.在结果上,传统灌输教学模式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异化”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所在。而传统的灌输模式建立在师生之间主体—客体关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原本应是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异化”为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丧失了主体的地位,“异化”为被教师控制与改造的客体,成为学习的机器。对他们而言,“灌输式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压迫’关系”①。而对教师而言,所谓的“主体地位”也是有名无实的,他们的职责仅仅被限定为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所充当的是“二传手”“学舌的鹦鹉”的角色,自身也被“异化”为教学的机器。

二、接受期待对有效灌输的启发

哲学解释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主要研究读者对于文本作用的理解与把握问题。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归根到底是对自我的理解。每个人都会因自身的历史性形成所谓的“前理解”,这是进行理解的前提,它构成了理解所能达到的范围,即“视域”。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视域融合”的过程。从哲学解释学的视野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思想文化客体进行理解的过程。在接受教育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基于自身的前理解而对课程产生一定的“接受期待”,即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心理期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接受倾向。“接受期待”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灌输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有效灌输必须以学生的接受期待为导向

接受期待构成了学生选择和接纳信息的尺度和标准,只有那些顺应其接受期待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学生绝不是教师可以任意进行思想灌输的“空的容器”,而是能够基于自身的需要对思想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的主体性存在。因此,有效的思想灌输必须承认学生在接受灌输时的主体地位,必须建立在顺应他们的接受期待的基础上,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②只有那些顺应接受期待、满足需要的灌输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内化为思想观念并外化为行为方式。

2.有效灌输的过程应是一个视野融合的过程

从接受期待的角度来看,灌输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而不能采用传统的“强输硬灌”的方式,因为“我们不赞成用大棒把人赶上天堂……并不需要用棍子硬逼着某个人来学习”③。在哲学解释学的视野下,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接受是通过与作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实现的。由此可见,思想理论灌输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也只能以师生之间的视域融合的方式得以实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用强制的手段强加于学生,而是向学生投送一个视野即“向其展示更宽广、更先进的理论‘视界’,在平等对话中使其形成新的‘视界’”④。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个思考问题视域展示给学生,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引导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此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满足他们的需要。

3.有效灌输的结果应体现为学生接受期待的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不能止步于对学生现有接受期待的顺应,而是要在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更新和发展原有的“前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接受的愿望和动力,形成新的接受期待,从而使得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接受期待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灌输教学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新的、更高层次的接受期待。

三、基于接受期待的灌输路径

接受期待为我们重新认识灌输提供了新的视野,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以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为依托,开辟基于接受期待的灌输路径,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对待和研究学生的接受期待,是有效灌输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存在,他们并非千篇一律的抽象的人,而是身处于一定的生活之中的具体的人。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其生存境遇的差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着不同的前理解和接受需要,从而会形成不同的接受期待。而且,他们的接受期待只有一部分是处于显意识状态,被自身所清晰地意识到的。事实上,他们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接受期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遮蔽,深藏于潜意识之中,有待去发现和激活。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把学生的接受期待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要迎合学生的接受期待。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把课程内容讲清楚,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其讲授的内容感兴趣,将消极的学习态度变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在讲课,甚至表演。”⑤在某种意义上,课堂就是舞台,学生就是台下的观众。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在脑海中把所要面对的学生视为“潜在观众”,认真研究“观众”对课程具体抱有什么样的接受期待,有哪些接受期待是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加以实现的,应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些接受期待等具体的、现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筹划和设计课程。

2.以学生满足精神需要的接受期待为有效灌输的切入点

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期待也是多样、多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实现学生所有的期待,更不能迎合他们低层次的、感官需要的期待。作为改造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必须定位于学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方面的接受期待,通过思想灌输帮助他们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思想境界。社会的飞速发展为90后的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也带来了如何进行正确地判断和取舍的困惑。这个困惑只有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回答,这正是90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最大的接受期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的应是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和方法,引导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观念、立场和方法出发,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进行自我规划,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目的性价值并不会冲淡其工具性价值。因为一般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位置的限制,只能从自身微观的生存境遇出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在此基础上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

3.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方式顺应学生的接受期待,这是有效灌输的方式

哲学解释学上的对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交流,而“是指双方心灵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⑥它是师生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抛弃高高在上的身份,以平等的伙伴身份与学生进行交往和对话,凭借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对话必须以一定的问题开启,并围绕着问题展开。教师要发挥在对话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激活他们的主体意识。然后,师生双方围绕着问题进行平等对话,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在思想上的不足,彰显出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和智慧性,实现师生之间的视域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满足他们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也是对话过程中的主体,必须授予他们足够的话语权,并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人生境遇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对话沟通,在问答互动中答疑解惑,进一步顺应他们的接受期待。

引文注释

①冯茁.教育场域中的对话——基于教师视角的哲学解释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3.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③[俄]列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列宁论教育(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0.

④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3.

⑤杨建国.哲学课教学方法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68.

⑥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8.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2.056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教育创新研究”(编号:2014HDJY25)]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猜你喜欢
灌输对话
论恩格斯灌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当代价值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体培育中的灌输*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