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视角下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探析
——以常州市为例

2016-03-18 03:15仲红俐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体系常州市终身教育

仲红俐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常州213001)

●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

社区教育视角下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探析
——以常州市为例

仲红俐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常州213001)

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是提高终身教育整体发展能力,实现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常州市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社区教育网络系统以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与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这两大支柱为主要组成部分,是常州市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主体。但目前常州市的社区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明确政府的角色、制定统一的章程、加强资源合建与共享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利于进一步加强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

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终身教育共同体

引言

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共同体与社会是人类存在的两种标准的结合类型,他把共同体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1]教育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相互融合的两个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共同体”的概念逐渐迁延到终身教育领域,旨在以“开放”和“共享”为核心理念,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社会力量,进一步深入挖掘、整合区域内各类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以理论探究与实践反思的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

在泰国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才能使社会持续性地发展。因为社区精神、社区教育、社会管理是一个良好的、强有力的社区内部的三种强大力量,其中社区教育又是获得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2]自上个世纪末社区教育的理念传入中国以来,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社区教育逐渐得到了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管理的完善,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形式与重要载体,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为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为终身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一、常州市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制度基础

(一)制度保障

在政府的推动下,早在十年前常州市就开始积极探索开展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走在了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1年,全国终身教育年会“终身学习常州论坛”在常州成功举办,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赞扬了常州市终身教育的发展。2011年,在市政府的统筹下,常州市建立了由市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财政局等28个行政部门组成的常州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常州市终身教育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运行机制

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是指组成社区教育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方式,即社区教育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的总和。社区教育运行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即各要素;各要素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方式。在社区教育推展方面,常州市经过不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与运行机制,为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培育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社会组织被认为是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石[3]。社会组织是推进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建设终身教育共同体必须依赖的力量。不过,由于一些政治、文化的原因,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职责与地位尚不明确,所以,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尚未发挥其应有的活力与作用,不能将其视为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基石。

常州终身教育共同体以“开放”和“共享”为核心理念,由各类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等主体与地域构成,遵循统一的规则,围绕共同的目标,整合并共享各类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提高终身教育整体发展能力,推动常州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

其中,常州市社区教育网络系统以“纵向——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与“横向——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这两大支柱为主要组成部分,是常州市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主体。

1.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

常州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是:常州社区大学——辖(市)区社区培训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居(村)民学校。2009年,在市政府的引导下,常州社区大学正式成立。作为常州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龙头”,在全市推进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的作用。此后,常州市7个辖(市)区的社区培训学院,59个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1000多个居(村)民学校相继挂牌成立。常州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覆盖了全市所有地域,而且,各级社区教育机构都有独立的基础设施和规范的组织管理。在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江苏省社区教育示范社区、常州市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等建设工作的推进下,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机构发展越来越成熟、内涵越来越丰富。

2.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

2010年底,为了满足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常州区域内的八所高校、高职校正式加入社区教育的队伍,常州社区大学8所分校正式成立。六年以来,在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社区教育项目推进与常州市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这两个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常州社区大学充分整合了各分校的专业特长与资源优势,将各分校一批优秀的教师纳入常州市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开发了500门内容丰富、生动实用的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了一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各分校相互协作,信息互通,为常州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与服务,这不仅充分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也推动了常州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常州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则是以常州社区大学及其8所分校为主体,由社会各界、各研究领域的优秀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而组成的社区教育团体。在政府的授权下,常州社区大学积极为该联盟工作的运行发挥了管理服务、指导评价的重要职责。

二、主要问题分析

在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和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的联动机制作用下,常州市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现实中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了社区教育推展中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常州市终身教育共同体的进一步整合与完善。结合调研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政府的统筹管理与政策保障不足

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对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推进出台了一些政策制度,但是,这些政策制度多数还是局限于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很少有涉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措施和一些微观层面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保障,从而导致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很多社区教育工作仅仅“浮于表面”,带来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更多实际的效果,影响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资源整合、部门协作等重要的推动机制的形成。2015年,笔者曾对常州市终身教育共同体的部分组织、单位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单位,尤其是街道(乡镇)级别的社区教育中心对政府支持的需求最强烈。街道(乡镇)级别的社区教育中心,处于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第三级,在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得到政府更多政策、经费、技术、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保障。

第二,资源整合程度不高

笔者认为,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质内容,即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资源的合建与共享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协作与沟通基础上的。终身教育共同体的成员单位不仅是资源的使用者与受益者,也是资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从终身教育共同体内部而言,各成员单位的资源整合水平较低,仅仅限于社区教育课程、师资等部分软件资源的共享。从终身教育共同体外部而言,由于各种区域、组织、机构、部门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割裂,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终身教育共同体资源建设向外延展的程度,从而导致资源整合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而且,与终身教育共同体进行资源合建与共享的单位多数是行政事业单位,或者行政事业单位授权、管理下的社会组织。

第三,社区教育工作者与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尚待提高

社区教育工作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区教育工作的质量与终身教育共同体培育的好坏。就目前情况而言,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业务素养与水平尚待提高。据调查,对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单位而言,大多数从事社区教育的工作者整体水平有限。鉴于体制上的原因,除了常州社区大学,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多数为街道、乡镇、社区的普通行政办事员,或者编制在小学的年龄较大的教师,总体而言,他们在社区教育方面的基本素养与能力尚待提高,这导致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社区教育整体发展内涵不足、发展潜力不够。对于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单位而言,虽然社区教育横向支持联盟单位中多数是高校、高职院校,但是,由于社区教育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深谙社区教育特性与社区教育教学规律的大学教师并不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限制了终身教育共同体质量的提高。

第四,教育与社区的融合度不够

社区教育,是由政府倡导的,与地区基层行政组织共同推动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区性的全民教育活动。因此,要提高社区教育的内涵与强韧的生命力,首先必须加强社区与教育的融合,达成一体化的程度,促进社区与教育的双向互动,协调发展。但是实际上,由于一些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总体而言,可以说教育与社区基本上是分离的,或者说一些社区的教育行为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并没有真正发挥教育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很多社区居民并不了解社区教育,而对于大多数参加过社区教育的居民而言,社区教育可能仅仅是一种任务,并没有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

三、对策建议

鉴于存在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与突破,才能够更深入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不断为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培育与建设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第一,加强政府的管理与保障,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终身教育共同体中的角色和功能

政府的顶层设计是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的不明确,会给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带来目标不清晰、责任推诿、效率低下等现象。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中的顶层设计、组织保障的角色,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要由政府牵头,成立协调部门,调动各类社会资源,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共同体的资源共享、利益平衡等机制,要通过资金保障、政策扶持、专业人才配备、社会保障等方面更好地促进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在资源整合与责任分工中,要进一步汇聚社会教育力量,落实社会责任,促进常州终身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第二,制定统一的章程,规约共同体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演变,终身教育、社区教育逐渐受到政府、社会的重视,但是,目前,终身教育的推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类发展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尤其在法制建设方面更为薄弱。法律规范的缺失与断层,直接导致了终身教育发展能力不足,举步维艰,影响到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培育与成长。除了法律保障以外,统一的章程也可以调整社会关系与行为规范。要在平等协商、目标一致的原则下,建立统一的终身教育共同体章程,并有效实施,逐渐内化为共同体各成员单位的内在发展需求。

第三,加强资源合建与共享

要建立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共建共享机制。以“开放”和“共享”为核心理念,打破各行业、组织之间的行政壁垒,进一步深入挖掘区域内终身教育的各项资源,充分调动可能调动的社会力量,多层面地进行资源整合、协作互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践反思为方式,形成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常州经验,从而建立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共建共享机制。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联合社会组织来共同推展社区教育。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社会团体,既有一定的公益性与服务性,又拥有大量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因此,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培育需要大力挖掘社会组织的资源,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融通,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终身教育生态系统模型。

同时,还要加强教育与社区的双向互动。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协调教育与社区共同发展,促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需要正规的学校对社会共享资源,社会教育化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社区教育,促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教育与社区的双向互动与协调共进,是社区教育发展中重要的动力机制。一方面,政府要进行顶层设计,为教育与社会的融合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学校与社区负责人要有求变创新、主动合作的意识与作为,通过各种载体与渠道,促进社区教育真正在社区“扎根”,成为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第四,注重科研引领

与其他教育领域相比,终身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终身教育共同体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缺乏,不能满足社会的进步发展与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而理论研究作为社区教育实践工作的“引路人”,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要注重科研工作,争取政府在经费、体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社区教育工作者、教师所在单位,要有服务社会、推展社区教育的意识,为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空间,并对表现突出的科研工作者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发社区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五,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推动资源的聚合

社区教育项目是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对社区教育内涵的价值判断,对某一项特定的任务,进行策划、组织实施,所取得的教育成果[4]。目前,在全国多数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开展,是完善社区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模式,衍生出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大力开发、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并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抓手,推动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聚合,争取打造出社区教育的特色与亮点,培育出社区教育品牌,推广项目开发的成果,不断为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第六,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

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与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各种具有针对性的、适切性的培训。前提是要考察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现状与基本情况,培训活动的主题与内容要切合社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内在培训需求。既可以定期地、计划性地统一实施相关的培训,也可以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培训、学习活动;既可以开展讲座、报告形式的常规业务学习培训,也可以通过项目、工作室、工作坊等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灵活、内涵丰富的实地参观、调研等活动。

第七,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培养市民参与终身教育的意识

社区教育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终身教育形式,每一个社区成员都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是社区教育的客体。所以,市民的终身教育参与意识在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市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有了终身学习的需求,才能从“内需”的角度真正拉动终身教育的持续发展。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平台,大力宣传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活动,注重营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努力让终身学习的作用与价值深入人心。其次,各级政府要积极发动、组织各种学习、调研、体验、培训活动,为市民参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更高的平台,争取把终身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市民参与终身教育的意识。

[1]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

[2] 厉以贤.教育·社会·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80.

[3] 郑琦.论公民共同体——共同体生成与政府培育作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3.

[4] 陈乃林.关于社区教育项目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9(9).

A Study on Lifelong Education Community from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Changzhou

Zhong Hongli

(Changzhou Open University, Jiangsu Changzhou 213001)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polyme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lifelong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hangzhou has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 The four level network system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support alliance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Changzhou community education network system, which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community in Changzhou City. At presen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of Changzhou. Therefore, w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community on confirming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formulating a unified constitution,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and sharing of resources and so on.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support alliance; lifelong education community

2016-06-0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生态学视角下终身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以常州为例”(D/2015/03/122);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重点课题“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研究——以常州社区大学分校“一校(院)一品”项目建设为视角”(15SEW-Z-016).

仲红俐(1985-),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常州开放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终身教育.

G720

A

2095-5987(2016)04-0023-05

猜你喜欢
网络体系常州市终身教育
教师作品
智慧高速边缘计算系统架构和网络体系探究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网络体系构建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分析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