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创新城市的范式转移

2016-03-18 03:17:10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26期
关键词:全域双创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全域创新城市的范式转移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 创新是城市之魂,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标签。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要从全域创新理论高度,着眼于城市创新功能再造,通过对城市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全方位整合、系统化配置,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拓展城市创新空间、提高城市创新价值、加强跨区域创新协同,打造全域创新型城市。

★最近,合肥市出台《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主要创新指标力争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5位,并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近日,南京市召开高校院所与地方深度合作发展座谈会,邀请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负责人共商双方合作发展大计。

★日前,天津市以“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题,举办市第七次高校智库论坛,智库专家为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言献策。

【本文重要信源】

1.杜德斌:城市创新空间结构之京沪比较;2.李善同:创新的产业和空间特征及其对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启示

扫二维码下载本栏目增值服务《领导智库文选》

开启全域创新新时代,全域创新城市建设至关重要,要从再造城市创新功能入手,发挥城市创新人才聚集、创新要素丰足、创新载体发达、创新氛围浓郁的优势,探索全空间创新、全功能创新、全产业创新和全模式创新的现实路径,构建配置完备、政策集约、机制健全、运行有效的全域创新城市治理体系。

1 全空间创新:构建差异化特色化创新圈层

按照全域创新理论,全空间创新强调城市各组团(群)、各节点之间必须形成一个立体交互的城市创新空间体系,从而有效承载和实现城市创新功能。城市创新空间规划要注重差异化和特色化,注重互补与错位发展,适应城市创新功能形成和创新活动需求,坚持现实和虚拟相结合,打造承载全域创新功能发育的城市空间体系,促进城市创新资源的聚集和发展,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塑优化与价值再创造,形成城市创新密度、创新布局和创新形态等均衡合理的全域创新空间结构。

城市全空间创新,要着力构建层级分明、特色鲜明、互补衔接、活力强劲的创新圈层,加快形成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聚能环”。一是打造创新核心区,聚集创新产业,在高新区或城市新区,建成创新要素的集聚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源,使之成为引领整个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强大“内核”,形成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二是打造创新街区和廊道,建设城市创新功能区,形成创新产业园区扩能提质增效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打造创新型企业密集区。三是打造全域城市创新功能辐射区,重点打造满天繁星的创新型特色小镇,瞄准创新需求,强化创新供给,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引,加快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创新要素,为特色小镇注入特色创新基因,形成区域联动、区城一体、全域创新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空间布局新模式。

【决策看点】

●6月22日,2016浦江创新论坛英国分论坛上,上海创新中心(伦敦)和上海技术交易所伦敦分中心揭牌,意味着上海在全球创新创业版图上落下了第一颗棋子。上海还将陆续加速在全球各大创新创业热点地区布局的步伐,预计8月份美国-硅谷站授牌(拟命名为上海创新中心硅谷分中心),9月份,韩国-首尔站授牌(拟命名为创业首站首尔分站),10月份以色列-特拉维夫站授牌(拟命名为创业首站特拉维夫分站)。

2 全功能创新:厚植创新活力城市的特色和优势

城市功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它的性质、大小、完善程度由构成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所决定,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当前,全功能创新是城市功能再造的新趋势,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修课。

推进全功能创新,要重点强化城市创新思想策源、知识创造、要素集散等功能,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要加快推动城市功能改造,实现功能明显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效能明显改善,集聚和吸纳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使其成为产城融合、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要围绕全域创新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创新功能布局,统筹创新产业发展、创新人才环境、创新服务保障、创新公共管理,合理配置各类创新功能比例。探索适应全域创新城市特点、强化全域创新创业城市平台建设。特别要做好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融合、经济高效、支持创新创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确保全功能创新的实现。

【链 接】

城市“双创”指数首次发布

6月24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发布了一项旨在反映社会创新创业情况的综合指标体系——“双创”指数,这是该机构首次发布这一指数。指数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关注指标、科技指标、人才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面的各个细分指标,反映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级的创新、创业情况。据介绍,新经济总量指数城市排名前6名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成都,其中2015年成都市“双创”指数平均为191分,2016年5月为279分,21个月增至基数2.8倍。

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3 全产业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城市全产业创新,是全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要立足城市产业优势,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全产业创新能力彰显城市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潜在耦合程度,要按照产业链组织创新链,聚集各类创新资源,补链、强链、延链,构建集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价值链,推动创新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构建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融入并抢占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

全产业创新的重点是发展新产业,“无中生有”。瞄准未来产业方向,适度超前布局,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要高度关注可能引起现有投资、人才、技术、产业、规划和战略“归零”的颠覆性技术和“技术杀手”,前瞻性布局诸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异军突起、弯道超车、反梯度转移。

另一方面,让老产业“破茧成蝶”。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重点,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以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重点,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成长一批互联网领军企业、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此外,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不断探索创新业态和模式。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模式,推动网络技术与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融合,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大力发展研发总部、创意设计、增值服务、产业链管理、技术孵化等产业新模式,促进产业链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

【决策看点】

●近日,武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书记阮成发强调,让创新真正成为武汉的核心竞争力和最突出的城市特质,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据介绍,武汉将实施十大计划,包括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光谷“升级版”计划、创建国家实验室计划、建设“大学之城”计划、智慧城市计划、“创谷”计划、“城市合伙人”计划、优化创新环境计划。

【链 接】

北京明确积分落户“双创”得分多

6月27日,北京市出台《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制定实施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研究设立创新创业指标。其中重要的一项指标,提出在经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中的创业企业就业,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人,工作每满1年加2分,最高加6分。在经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相关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就业,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申请人,工作每满1年加1分,最高加3分。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申请人,工作每满1年加1分,最高加3分。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2016年6月28日

4 全模式创新:探索千姿百态、满园春色的“双创”模式

城市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城市创新创业要围绕全模式创新战略,通过深入推动“双创”,把精英与草根、线上与线下、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融合起来,以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微行为”,汇聚成创新发展的“众力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高效率对接海量供需信息,推进科技研发、专业知识、工匠技能的合作共享,形成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的新形态。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双创”成果正在呈现指数级增长,“双创”模式也千姿百态、满园春色。

例如,成都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双创”标签——创业之城。成都正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将打造3个众创空间引领区、M个集聚区及N个专业特色区,拓展创新创业新空间,以“3+M+N”总体布局的思路升级载体孵化能力。因李克强总理造访而闻名的“菁蓉小镇”就是成都创业之城的缩影,目前“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成都创业、创业都成”的城市品牌十分响亮,“菁蓉汇”创业品牌应运而生,“创客咖啡”“创业茶馆”随处可见。

作为“贵漂”的聚集地,贵阳秉持众创、众筹、众智、众赢的理念,推动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创业氛围和发展环境。贵阳启动“痛客计划”,以解决痛点为导向,汇聚以痛客为代表的社会智力资源,并搭建一个“痛点”“痛客”汇聚的平台,汇聚最具创造性的“痛客”和“痛点”,持续形成创新源泉,推进产业发展。今年3月,贵阳举办全球首个以“痛客”为主角的比赛——首届中国痛客大赛暨社会共治·企业信用痛点主题大赛,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痛客梦工厂”,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活力。

武汉则以“城市合伙人计划”作为兴奋点,把创新创业者和创业投资人作为“城市合伙人”,结成“奋斗共同体”,以他们的“痛点”为工作着力点,并大力实施“摇篮工程”,支持青年人创新创业,建立“天使之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让武汉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

杭州也已成为人才创业创新的热土,集聚了阿里系、海龟系、高校系、浙商系的创新创业“新四军”以及一大批活跃在众创空间草根创业的“第五军团”,梦想小镇几年前还是12幢用来储存粮食的古老粮仓,而在“双创”热潮下,利用“特色小镇”模式将其改建成为承载梦想、孕育创业“种子”的大型创业孵化基地,已入驻创业项目500余个,聚集创新创业人才4400余人。

全域创新城市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总开关”,将引发一场深刻的城市范式转移,将开启一个全域创新的新时代。进一步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域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创新优势再造,将推动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形成真正全域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态势,形成真正全域创新示范引领的战略新高地。

猜你喜欢
全域双创
无锡梁溪区实现派驻执法全域覆盖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0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36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1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37
李大鹏:打造纵向、横向全域发展的苏交科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2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辽宁经济(2017年5期)2017-07-12 09: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