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君
【摘要】 目的 分析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P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 分别采用常规剂量GP方案与低剂量GP方案, 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常规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相近, 但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 患者耐受性好, 可在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 顺铂;吉西他滨;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多发于老年群体, 约占肺癌总数的78%~ 80%[1],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 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大部分患者诊断后已处于中晚期, 不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且加大治疗难度, 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化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手段, 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疾病多、免疫力较差, 常导致化疗失败。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 分别给予本院70例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 并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确诊的7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其中男49例, 女21例, 年龄65~78岁, 平均年龄(70.5±2.4)岁;病理分型:腺癌35例, 鳞癌21例, 大细胞癌14例;临床分期:Ⅲa期18例, Ⅲb期32例, Ⅳ期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泽菲,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104), 1000 mg/m2, 30 min, 第1、8天。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60~80 mg/m2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1358), 分1~3 d用完。观察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30 mg/m2顺铂, 分1~3 d用完。两组疗程均为3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及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分析临床疗效并于治疗1年后, 记录患者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MST)。疗效评价:以WTO相关实体瘤测定标准为参考依据[2], 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2例CR(5.7%), 15例PR(42.9%), 13例SD(37.1%), 5例PD(14.3%), 总有效率为48.6%, MST为14.6个月, 生存率为45.7%(16/35);观察组1例CR (2.9%), 17例PR(48.6%), 11例SD(31.4%), 6例PD(17.1%), 总有效率为51.4%, MST为14.4个月, 生存率为42.9%(15/35)。两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对比 对照组白细胞减少0~Ⅳ度分别是6、11、7、3、2例, 总发生率为82.9%;血小板减少0~Ⅳ度分别是9、7、4、2、0例, 总发生率为62.9%;贫血0~Ⅳ度分别是9、7、2、1、0例, 总发生率为54.3%;恶心呕吐0~Ⅳ度分别是9、8、4、2、0例, 总发生率为65.7%。观察组白细胞减少0~Ⅳ度分别是8、9、2、1、0例, 总发生率为51.4%;血小板减少0~Ⅳ度分别是9、7、2、2、0例, 总发生率为57.1%;贫血0~Ⅳ度分别是9、5、1、1、0例, 总发生率为45.7%;恶心呕吐0~Ⅳ度分别是8、4、1、0、0例, 总发生率为37.1%。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肺癌之一, 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病情加重, 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剧烈疼痛、胸腔内积液等严重症状。研究数据显示[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若未进行有效治疗, 1年生存率<15%,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化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方式, 但老年患者受器官老化、吸收及排泄能力下降、各项功能减退等因素影响, 往往造成化疗失败, 预后不佳。
顺铂作为一种广谱抗癌药物, 广泛应用于肺癌、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甲状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 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及DNA形成, 破坏细胞膜结构, 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期。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抗代谢类药物, 能抑制DNA合成, 使细胞凋亡, 提高抗瘤功能, 对肺癌、胰腺癌、卵巢癌及乳腺癌均有明显疗效。研究发现[4], 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生存率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效果与常规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相近, 但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
综上所述, 给予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低剂量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 可有效减少毒副反应, 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冯龙海, 杨继兵.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工企医刊, 2012, 25(1):61-63.
[2] 马耀先, 王绍义.比较不同含铂治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0):41-43.
[3] 所鸿, 年英, 郝璐.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 2013, 8(3):330-331.
[4] 董禹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行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3):27-29.
[收稿日期: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