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朋
【摘要】 目的 评价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700例孕产妇进行产前产时胎心监护, 将监测到胎心异常的孕产妇归为异常组, 另监测到胎心正常的孕产妇归为正常组, 记录异常组孕产妇及正常组孕产妇在生产时胎儿窒息情况, 进行比较。结果 700例孕产妇中, 有130例监测到胎心异常, 归为异常组, 另570例孕产妇胎心正常, 归为正常组, 在生产时, 异常组胎儿窒息率为20.77%(27/130), 其中1例围生儿死亡, 正常组胎儿窒息率为0.88%(5/570), 无围生儿死亡, 异常组胎儿窒息率及胎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产前产时胎心监护, 能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并能有效诊断胎儿窘迫情况, 为临床作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指导。
【关键词】 产前产时;胎心监护;胎儿窘迫;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76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缺氧的情况, 会危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及生命[1]。胎儿窘迫一般发生在临产过程中, 也可发生在妊娠晚期。胎儿窘迫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会导致胎儿死亡, 同时影响孕产妇的健康。所以有效诊断胎儿窘迫对孕产妇及胎儿有很大的意义[2]。作者就对来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进行胎心监护, 探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产前诊断的700例孕产妇, 进行产前产时胎心监护, 将监测到胎心异常的孕产妇归为异常组, 另监测到胎心正常的孕产妇归为正常组。700例孕产妇中,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37岁, 平均年龄(28.63±4.34)岁, 孕周最短34周, 最长42周, 平均孕周(37.67±1.57)周, 其中485例为初产妇, 215例为经产妇。
1. 2 监测方法 对700例孕产妇产前及产时进行胎心监护, 在进行胎心监护前, 禁止使用药物, 将膀胱排空, 但不能处于饥饿状态。取孕产妇仰卧位或者左侧卧位, 采用胎心监护仪置于孕产妇的腹壁对宫缩及胎心率进行监护, 将超声探头放置于胎儿胎心音最清楚的位置, 将宫缩探头放置于孕产妇的宫底下二横指处, 并采用腹带将其固定于腹壁, 接收宫缩、胎动及胎心的信号。持续监护25 min, 如监护监测到异常情况, 需要延长监护时间, 或者选择持续性监护。
根据监护的结果将700例孕产妇分成异常组及正常组。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异常组孕产妇及正常组孕产妇生产时胎儿窒息情况, 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700例孕产妇中, 有130例监测到胎心异常, 占18.57%(130/700), 将其归为异常组, 另570例孕产妇胎心正常, 占81.43%(570/700), 将其归为正常组。异常组孕产妇年龄最小22岁, 最大37岁, 平均年龄(29.68±4.35)岁;孕周最短36周, 最长42周, 平均孕周(38.61±1.45)周;其中86例初产妇, 44例经产妇。正常组孕产妇年龄最小20岁, 最大37岁, 平均年龄(27.24±4.06)岁;孕周最短34周, 最长42周, 平均孕周(37.26±1.62)周;其中399例初产妇, 171例经产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 2 异常组胎儿窒息率为20.77%(27/130), 其中1例围生儿死亡, 正常组胎儿窒息率为0.88%(5/570), 无围生儿死亡, 异常组胎儿窒息率及胎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检是对孕产妇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解的重要手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优生优育的政策推行, 孕产妇对胎儿的健康及生长发育有了更大的重视。胎心监护是预测胎儿窘迫的方法, 胎心异常是胎儿窘迫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所以胎心异常可用于诊断胎儿窘迫[3]。在孕产妇生产时, 胎儿发生窘迫会导致围生儿窒息, 严重情况下, 会导致围生儿直接死亡, 所以在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研究中, 选取来本院进行产前体检的孕产妇700例, 其中有130例孕产妇监测到胎心异常, 占18.57%(130/700)。数据说明, 胎心异常具有较高的比例。在孕产妇产后发现, 导致胎儿窘迫的原因主要有母体因素及脐带胎盘因素。130例孕产妇中, 有54例为脐带及胎盘因素, 占41.54%(54/130), 主要为脐带绕颈、过短、受压、缠绕等。脐带因素导致的胎儿窘迫一般不会在生产前有明显表现, 在孕产妇生产时, 会出现明显的胎心异常, 同时会导致产程延长[4]。脐带因素导致的胎心异常, 临床处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生产时胎儿头向下时, 会对脐带有很大的牵引力, 导致血管收缩, 进而减缓血流速度, 胎儿出现缺氧, 造成胎儿窘迫[5]。临床在对胎心监护、怀疑存在脐带问题时, 要适当进行体位改变或者宫内复苏, 避免需要进行剖宫产或者不必要的阴道手术[6]。剩余76例孕产妇由于母体因素导致的胎心异常, 主要是孕产妇血液含氧量不足, 如微小动脉供血不足、红细胞携氧量不足, 经对症治疗, 均获得较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异常组孕产妇的胎儿窘迫率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 说明对孕产妇产前及产时进行胎心监护能有效对胎儿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 并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 降低孕产妇生产时胎儿窒息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季华.产前胎心监护异常与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分析.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5):909-910.
[2] 梁勇, 李伟容, 杨贵容, 等.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评价.当代医学, 2013, 19(7):29.
[3] 王兆杰, 郑燕, 王娜, 等.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诊断的临床评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 23(6):802-803.
[4] 何晓, 贾小文, 闫星妹, 等.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11):1511-1512.
[5] 李胜霞.胎心监护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的应用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11):1508-1509.
[6] 贺泉.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和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7(15):176-178.
[收稿日期: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