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及在反腐倡廉中作用之比较

2016-03-17 13:10李震雷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巡视组监察中央

李震雷

(1.毕节市廉政研究中心,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及在反腐倡廉中作用之比较

李震雷1,2

(1.毕节市廉政研究中心,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中国古代和中国当今共产党巡视制度大都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完善的历史阶段。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历史任务,不断规范完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和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反腐倡廉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监督地方官员,促其廉洁从政;发现贪腐问题,及时惩恶扬善;防止地方集权,维护政令畅通等方面的作用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然而,由于中国古今国家政权性质的不同,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也有着目的不同、性质不同、效果不同等许多相异之处。

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反腐倡廉;作用;比较

巡视,一般是指到各处视察。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是指由皇帝或中央监察机关派遣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地巡察地方的制度,它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上而下监督行政官员的制度。中国当今巡视制度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是由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专门巡视机构,派出巡视组,依据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一种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1]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及在反腐倡廉中作用的比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巡视制度对于反腐倡廉的重大作用,更加自觉地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

一、中国古今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和中国当今共产党巡视制度大都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完善的历史阶段。

(一)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

巡视制度在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尧舜为考察地方诸侯的政绩和公德,每过5年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形成天子巡狩制。天子巡狩制成为后来巡视制度的渊源。巡视制度经过夏商周的萌芽阶段(没有独立的巡视机构和体系,没有专职的巡视使臣和法规,偶然性较大),到秦汉时期正式形成。秦统一后,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中央派出监御史或监察史,组成比较严密的巡视系统,监察地方官员。汉代在沿袭秦监察巡视制的基础上,设十三部州刺史,分别监察各地。秦汉时期出现的专职监察官——刺史,标志着古代巡视制度的正式形成。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立的监察机关为御史台。唐朝中央集权日益增强,逐步完善监察制度,监察机关设为“一台三院”。“一台”即“御史台”,它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下设的“三院”为台院、殿院和察院。“三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宋代监察实行台谏结合(御史台、谏院),地方监察机构统称为监司。通过监司出巡制代表皇帝对地方官吏进行监控。元代划分了监察范围,把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每道监察区设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经常性的巡察任务。明代巡视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为都察院,除都察院,明还有专门监察中央六部、直属皇帝的独立监察官,称“六科给事中”,监察以六部为主的官员。明朝将全国划分为13道监察区,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巡视监察任务。清代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地方巡视工作,基本沿袭明代制度。

(二)中国当今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当今共产党的巡视工作传统早已有之,但不同时期作用各不相同。

革命时期巡视工作任务主要是上传下达及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革命时期,为加强对各地革命工作的指导,党创立了特派员巡视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在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二大《党章》指出,中央执行委员会要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中央特派员应为这些会议的主席。1925年“五卅运动”后,中央扩大会议针对中央对许多地方的指导太少的问题,通过《组织问题决议案》,决定“增加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使事实上能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①可见,这一时期,党的中央巡视工作开始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党的巡视工作开始形成制度。1927年11月,在白色恐怖下,中央在上海召开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指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②,决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并实行巡视制度。1928年10月,为加强巡视工作,中央制定了巡视条例,并以中共中央通告的形式下发,条例对各级党部巡视员的条件、职责、人数、人选的决定,巡视的时间、任务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是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党的巡视工作制度化,标志着党的巡视制度正式确立。两年后的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巡视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党内巡视工作规范化。这一制度直到抗战初期仍然执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爆发以及建国后繁重的恢复和重建任务,党对党内巡视工作的探索暂时中断。

改革开放时期,巡视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巡视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强调了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重要性。6年后的1996年,中纪委第六次全会重申了这一制度,并将其作为党内监督的五项制度之一。进入新世纪,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逐步建立巡视制度,把下一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廉政勤政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检查。”③2年后的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把党内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2009年7月,中共中央又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将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过6年的实践探索,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总结吸收了近年来巡视工作的经验成果,提出了“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的总目标。

二、中国古今巡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和中国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历史任务,不断规范完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绵延数千年,虽历代各有不同,但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法规依据和保障的明确性

古代的巡视制度有较为完备的法规依据。汉代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隋朝制定了《刺史巡察六条》,两个六条是刺史和监察官巡视监察必须遵循的原则。唐代制定的《巡察六条》又有发展,比汉、隋六条的范围更广。明代则先后制定了《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及御史回道考察法规,进一步完善出巡的法规,划定了监察范围。

2.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由于巡察官员的权力来源于君主,代表天子行使监察权,因此能够“以小监大”、“以卑督尊”,权势极大。如汉代的刺史,其品秩虽只有六百石,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在唐代有“御史出巡,地动山摇”的说法。明代巡按御史官位虽只有七品,但在巡视中,即使是三品以上的按察使、布政使等地方大员对其也是毕恭毕敬不敢怠慢,州县一般官员更是“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④

3.选拔严格性

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巡视官员的选拔非常重视,要求所选巡视官员必须具有真才实学,良好的人品政绩和丰富的从政经验,通过举荐推选考试合格才能当选。汉代的监察官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熟悉律令。唐朝的监察官员要熟悉吏治法规,要刚正不阿,要有做过州县官员的经验。清代选任的巡视监察官必须有进士出身才有资格参加考试。

4.不固定性

一是巡视日期不固定,如御史出巡,有时定期,有时不定期。二是巡视官员不固定,临时推选。三是工作场所不固定,巡视官员一般不长驻一地,而是长期流动,不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5.巡视方式多样性

从巡视主体看,主要有4种方式,包括皇帝亲自巡视、帝王遣使巡视、中央监察机构对地方的巡视及地方监察机构对所属州县的巡视等。帝王亲自巡视是中央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的有效途径,也是帝王获取地方真实情况、进行决策的依据。帝王遣使巡视是指帝王专门派遣亲信官员、重臣以及监察官员到各地进行公开或私下的巡视。从巡视时间看,定期和不定期交替。从公开程度看,明察与暗访结合。

(二)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巡视制度建设。新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1.较强的权威性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监督的主体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党委,省以下党的地方组织不成立巡视机构开展巡视工作,不搞层层巡视。巡视主体的严格规定,体现出巡视工作的严肃高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2.明显的针对性

巡视组巡视的范围和内容十分明确,针对性强。巡视范围和内容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论是中央巡视组还是省级党委巡视组,巡视的重点对象均为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着力发现领导干部中的“四风”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中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着力发现选人用人上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3.方式方法的灵活性

巡视组的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如听取工作汇报和专题汇报,个别谈话,受理来信、来电、来访,抽查核实,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项检查,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等等。对省区市开展“回头看”以及专项巡视,是十八大以来巡视方式方法的又一重要创新。

4.权限的有限性

巡视组依靠被巡视的党组织开展工作,不干涉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没有权力承办被巡视地区的案件,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巡视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巡视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及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对于特殊情况,中央巡视组可直接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省级巡视组可直接向省级党委书记报告。巡视组成员具有监督权、知情权和建议权等,但没有立案、取证的权力。

5.覆盖的全面性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党的中央和省级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门巡视机构,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实现巡视全覆盖。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轮巡视。同时完成了对部分中央管理的国有直属公司、银行及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各省级巡视组已完成了对所辖市(地、州、盟)的巡视,并对重要省直部门和所辖部分县(市、区、旗)进行了巡视。目前,中央巡视组已开始第十轮巡视,全覆盖步伐加快,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和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反腐倡廉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在监察百官、肃政廉吏、惩恶除奸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巡视是一种主动监督方式,通过实地考察、主动出击这种监察方式,可以提高监察的实际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坐镇监督出现的监督虚位、缺位的官僚主义现象,弥补坐镇受理吏民检举单一被动监督方式的不足,使一些不法官吏及时受到惩罚。例如:汉武帝曾多次亲自大规模出巡,在巡视中发现郡国存在许多严重问题,由于处理及时,防患于未然。有的太守因此被诛杀,有的因此自杀。

2.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和国家统一

由于巡视制度自上而下监察的有效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控,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因此成为我国古代长期沿用的一种重要监察方式。秦赢政称帝后,巡行全国达5次之多。他亲自考察各地官吏,考察国家法令的贯彻执行,使官吏不敢渎职违法。这对于政权新建、统治还不稳固的秦王朝来说十分必要。

3.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官员为政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深入实地巡察,广泛了解社风民俗,可以扩大信息来源,防止片面性和误听误判。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地方官员为官理政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肃政廉吏,奖廉罚贪,发现人才,选贤任能。

4.防止地方官集权所产生的腐败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长,家长制传统深厚。一些地方官员长期在一地任职,很容易拉帮结派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使地方监察机构屈从地方官的权势,导致监察不力或者不敢监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贪污腐败就很容易滋生,危害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中央和上级监察机构派员巡视,可以及时有效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分集中,使地方监察机构正常履行职责得到保证。

(二)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从建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巡视工作随着党的建设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从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到震慑腐败,工作重点因时而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党内腐败问题,巡视反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巡视逐渐成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当前巡视工作的重点在于做中央的耳目,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把反腐败放在第一位。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有效预防腐败

制约监督权力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唯一执政党,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预防腐败,官员自律固然需要,然而他律更为重要,制度预防更具长期性、根本性。必须用完善的制度来监督制约权力,来规范约束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长期以来,我们的监督制度缺乏对“一把手”和党的中高级干部权力的有效监督,导致对“一把手”和中高级干部权力监督的薄弱和缺失。巡视制度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填补了我国监督制度中的这一空白,有利于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有效预防腐败。

2.发现问题及时惩治腐败

在反腐败斗争中,由于我国监督体制存在缺陷,同级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党委,存在同级监督乏力,而上级部门的监督又不到位的问题,以致绝大多数党政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不是由同级纪委监督揭发出来的。而巡视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体制缺陷,巡视组的权力由上级党委赋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分立的,没有隶属关系,斩断了利益链条,有利于减少监督过程中的干扰。正是由于巡视组不受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委政府的领导,所以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反映问题。十八大之后许多“老虎”、“苍蝇”被揭发出来,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些腐败案发,最初的线索来源都与巡视工作有关。

3.形成震慑实现标本兼治腐败

巡视制度所采取的既是自上而下的“上位监督”,又是深入群众的“下位监督”,巡视制度把上位监督与下位监督相结合,上位监督以下位监督为基础,既体现了上位监督的权威性,又体现出下位监督的广泛性,有利于实现对腐败的标本兼治。不定期的巡视工作对于进驻地方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来说,具有震慑力,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巡视组长期进驻一个地方、单位,广泛接触干部群众,开展巡视工作,可以听到许多意见,就可能了解和掌握某些案件线索。通过及时交换意见,沟通情况,可以给某些领导干部敲响警钟,促其反省收手。有些案件线索可以为纪检部门立案查案提供基础。这样,既有利于防微杜渐,促使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自觉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又有利于及时查处大案要案,及时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从而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合力,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目标。

四、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作用的比较

中国古今巡视制度由于其本质上的差别,故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有着本质区别。然而,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其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一)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作用的相同点

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监督地方官员,促其廉洁从政;发现贪腐问题,及时惩恶扬善;防止地方集权,维护政令畅通等方面起着相同的作用。

1.监督地方官员,促其廉洁从政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巡视制度,还是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都发挥着监督地方官员,促其廉洁从政的作用。权力是一种支配他人的力量,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很容易导致腐败。通过自上而下的巡视,可以对地方官员的权力运用进行监督,促使其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做到廉洁从政。在中国古代,巡视官员的任务之一就是了解地方官员履行反腐倡廉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的情况。在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也把地方官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作为巡视监督内容之一。

2.发现贪腐问题,及时惩恶扬善

发现问题,挖出贪腐分子,使贪官污吏及时受到惩罚是巡视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一些官员沦为腐败分子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有一个过程。腐败分子也知道贪腐行为违法犯纪,因此,为防止自己的违法行为被发现,在贪腐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致使一些官员的贪腐案件具有隐蔽性、复杂性、长期性。由于异体监督的有效性及巡视方式的灵活多样,在巡视过程中往往能够成功发现腐败分子的贪腐线索,及时把贪官污吏绳之以法,澄清吏治,取信于民。元代成宗派遣御史巡视天下,察冤狱3300百多件,罢黜贪赃者18000多人。在当今,一批高官的落马是巡视打老虎的真实写照。如2014年,中央纪委对巡视移交的谭力、万庆良、武长顺、隋凤富、陈铁新、朱明国、梁斌等中管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了立案查处。

3.防止地方集权,维护政令畅通

防止地方官员集权营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是巡视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古代和当今中国在管理模式上都属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管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管理层级就会出现多且细的状况。国家政策法令的实行需要每个层级官员的层层贯彻执行,才能做到政令畅通。如果地方官员拉帮结派、以权谋私、结党营私,就会妨碍国家政策法令的执行,危害国家利益。因此,巡视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监控的有效手段。汉武帝置刺史所制定的“六条问事”中,刺史的主要职责在于监察郡太守以及各级地方官员的施政。《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巡视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派等问题。”[2]

(二)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作用的区别点

由于中国古今国家政权性质的不同,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也有着许多相异之处。

1.目的不同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以来,这种统治模式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清王朝的灭亡。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和帝国秩序,精心设计了严密发达的巡视制度,以加强对地方及其官僚的控制。中国古代统治者所精心设计的巡视监察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当今中国共产党所设计的巡视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的制度创新,是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党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性质不同

巡视制度作为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其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古代巡视制度一直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地位的手段,是为巩固封建私有制经济基础服务的。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古代巡视制度作用性质上的私有性,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多数人的利益。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加强无产阶级统治力量,维护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统治地位的手段,是为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作用性质上的公有性,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可见,二者的根本区别如同《共产党宣言》所言:“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

3.效果不同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根植于皇权,受到皇权和社会状况的制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难以有效发挥巡视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一是对皇权的过度依赖。一旦封建朝廷出现不正常情况,巡视监察官就可能见风使舵依附于新的权势者,从而丧失应有的公正立场,监察作用难以发挥。二是巡视监督的独立性逐渐弱化。随着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有监察权与行政权合一的趋势,出现了“自纠”“自监”,影响了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是对巡视官员的监督制约机制比较脆弱。巡视监察官由皇帝钦点,多是皇帝的亲信,本身就缺乏有效监督,虽然建立了一些监督约束机制,但作用不够明显,巡视监察官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现象屡禁不止。相比较古代巡视制度,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根植于人民权利,加上当今时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步伐的加快,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在巡视信息收集、巡视责任追究、巡视结果运用、巡视回避及巡视程序规范等方面建立起规范的运行体制机制,巡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其强化监督、发现问题、震慑腐败、完善反腐体系的正向作用和威力是古代巡视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对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因此,中国古今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一方面,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继承了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体现出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对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继承性;另一方面,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又克服了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消极作用,体现出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对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创新性。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并发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着眼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巡视体制机制,使当今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转引自干以胜,张纪南.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教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181.

②转引自干以胜,张纪南.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教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182.

③转引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12.

④转引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7.

[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107.

[2]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6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Inspection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in the Anti-corruption

LI Zhen-lei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 of Bijie,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Guizhou551700,China)

The inspection systems in ancient China and that in today's China of the CPC have both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germination,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perfect.In the process of the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inspection system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tasks at different times,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specification.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Chinese ancient administration supervision and oversight of today'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inspection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ti-corruption.The roles of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inspection systems hav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supervision of local officials to promote their clean politics;founding corruption problems to promote good and punish evil timely;preventing local centralization to maintain government decrees.However,due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state power,the roles of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inspection systems in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also have many dissimilar places such as different purposes,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effects.

Chinese Ancient and Modern Inspection Systems;Anti-corruption;Role;Comparison

D262.6

A

2096-0239(2016)04-0127-07

(责编:谭本龙责校:明茂修)

2016-06-15

毕节市廉政研究中心2015项目(毕廉政科合字〔2015〕6号)。

李震雷(1968-),女,河北武安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巡视组监察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水政监察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