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玲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以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
邢玲
课题组通过对江苏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大学生多渠道积累人力资本、高校合理设置专业、政府积极完善就业市场等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本;高职生人力资本;就业质量
人力资本,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意为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多种形式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的总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则将人力资本定义为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资本,是用来增加货币和收益的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总和。[1]高职生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高职大学生身上非固定不变的可以被不断更新的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状况的总和。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人力资本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学识、技能、素质等内容,可以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实现资本增值,并且能够在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带来投资收益。
高职生就业质量,是表征个人对工作总体情况的满意度,是涵盖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的声望和尊严、个人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与安全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2]就业质量考察的是高职生是否基于个人意愿,从事的薪酬福利、单位性质、工作专业匹配度是否符合个人预期,且该工作是否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工作环境是否平等安全,工作过程中是否受到同事的尊重等等。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人力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课题的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以高职院校毕业生人力资本作为自变量,指标包含政治面貌、专业成绩、英语水平、职业资格证书、担任学生干部、社团活动、大型活动的组织参与、计算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其就业质量作为因变量,指标包含就业机会、就业地区、工作环境、晋升空间、就业满意度。通过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采取书面与网络相结合方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每个学校毕业生中平均发放问卷120-150份,共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0.8%。其中工科专业占57.2%,文科类专业占42.8%;男生占46.4%,女生53.6%;生源地样本中城镇占52.7%,农村占47.3%,调查样本有较强的代表性。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套装软件SPSS17.0系统,采用差异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关关系是指两类现象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大小方面存在内在的影响关系,相关分析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测度,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r|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越明显。一般认为,|r|<0.4为低度线性相关;0.4≤|r|<0.7为显著性相关;0.7≤|r|<1为高度线性相关。[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学习能力与其就业质量的相关性结论
分析显示,能显著地影响起薪水平的人力资本变量是各种考试证书的获得。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在求职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资格证书获得情况和就业机会、工作环境满意度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16与0.421,说明它们之间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并且资格证书获得情况与就业机会相关程度更为密切。是否具备英语水平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尤其是职业资格证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必须考虑的重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政治面貌与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和0.512,比较而言,党员并非更易于获得就业机会,这可能与大部分高职生就业单位是非国企和事业单位有关。但是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一般学生,因此,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晋升机会更多。
专业成绩与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7和-0.281。大学生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其在学业方面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越多,就业结果就应当越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已有文献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并不一定能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概率,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对于就业机会的获得有显著的负向影响。[4]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之间存在负相关,这可能与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却忽视了对自身实践方面的锻炼等有关。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劳动力市场更为全面和深入考察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状况,不但关注大学毕业生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也更为关注人力资本的结构。
2.大学生实践能力对就业质量影响显著
大学生实践能力包含担任学生干部和社团活动、大型活动的组织参与等方面。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社团活动和大型活动组织参与与就业地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3和0.487,表明前后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后者相关程度更大。实践经历丰富的大学生更易于获得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
有过兼职经历对求职结果也对起薪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兼职经历和工作机会获得相关系数达到0.601,这说明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大学生兼职实践经历。大学生通过兼职可以完善知识结构积累工作经验,同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应变组织协调能力及社交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一结论与国外文献也是一致的。[5]
在校期间担任干部情况与就业机会的相关系数为0.441;与晋升空间的相关系数为0.424,表明大学期间担任干部情况与就业机会和晋升空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担任过学生干部毕业生签约率更大,更容易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和晋升空间。
3.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就业质量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计算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调查数据显示,沟通协调能力与晋升空间、就业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6和0.467,表明沟通协调能力与晋升空间、就业满意度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外,数据分析显示,具有乐观精神、思维创新能力、解决疑难问题能力强的应届毕业生更容易得到雇主青睐,也更易于获得晋升机会。创新精神和晋升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672,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创新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升迁机会更多。相比较而言,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就业机会关联度仅为0.361,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技能,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再成为用人单位评判应聘人员的标准。
1.积累人力资本,全面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高校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有赖于人力资本积累。从大学生自身层面来看,他们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专业学习、能力构建、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职业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主动学习专业外的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在对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并深度了解的基础上,要努力扩大自身的知识视野,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其次,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增长工作经验。同时在工作中也可以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担任领导的角色,锻炼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使自己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这样才能在就业及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脱颖而出。
2.合理设置专业,积极为学生搭建增值平台
首先,高职院校要即时动态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方式的设置。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计划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及时调整一些没有发展前景或者不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专业,降低专业课程设置的盲目性,避免学校专业教育滞后于当前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除了对专业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外,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进行多方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其次,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到企业工作实践机会。学生在实习中不仅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还能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接触前沿的行业知识,扩展知识视野,同时又可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增值。
3.完善就业市场,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完善就业市场,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扫清障碍;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流动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信息机制、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努力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应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为大学生就业拓展空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高校进行适当引导,避免学生及家长因专业设置知识陈旧与社会脱节而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思想。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与社会的监管者,一定要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监督不合理社会资本的使用,杜绝“托关系,走后口”现象,使拥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获得更高的就业质量。
[1]Beckeps G 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2]谭建跃,黄华勇.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心理问题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08-110.
[3]谭焱.提升重庆市餐饮业员工敬业度的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
[4]陈成文,汪希.就业储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5]Stephenson,S.In-school Labor Force Status and Post-school Wage Rates of Young Man[J]. Applied Economics.1981(3).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7.04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人力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SJD840026)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