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莉(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技术进步、职业变迁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文献概述
李莉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从文献角度梳理“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研究及“技术进步、职业变迁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期为“技术进步、职业变迁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提供研究的新方向、新思路。
技术进步职业变迁大学生就业能力文献概述
1.1国内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研究文献
我国关于“技术进步[1]与就业”的相关研究,始于1999年,2007年达到最热,至今共有42篇相关论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技术进步与就业”相关的研究点,形成了庞大的研究网络,跨学科研究发展迅猛,已经深入到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并衍生出多个交叉学科主题。其中,比较经典的论文有: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冉光和,曹跃群,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2期,引用53次);对美国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彭绪庶,齐建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引用38次);技术进步与就业波动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黄赜琳,统计研究,2006年6期,引用49次);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毕先萍,李正友,中国软科学,2004年5期,引用31次);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齐建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2期,引用100次);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3期,引用48次);浅论科技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齐建国,新视野,2002年4期,引用35次);利用技术进步增加就业(崔友平,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0期,引用29次);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何平,骞金昌,统计研究,2007年9期,引用37次);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的SDA分析(张华初,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2期,引用24次);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罗良文,东岳论丛,2004年6期,引用30次);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姚裕群,人口学刊,2008年1期,引用109次);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姚先国,周礼,来君,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5期,引用55次);当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罗润东,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4期,引用22次)等。最近相关论文有:技术进步来源的就业增长效应——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为视角(王光栋,芦欢欢,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8期);技术进步是我国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原因吗?——基于不可分劳动?(孙永君,江汉论坛,2014年6期);经济开放与技术进步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实证分析(罗军,财经科学,2014年4期);马克思就业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为例(李云,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3期);资本深化、重工业化、技术进步与西部地区工业就业增长——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舒银燕,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6期);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美国国内因素的比较分析(徐伟呈,范爱军,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8期);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就业增长与要素配置关系研究(缪仁余,嘉兴学院学报,2015年2期);信息技术进步与扩散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效应——基于东北三省比较研究(张秀艳,刘岩,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就业的影响(周丽萍,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期);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文文,王学鸿,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9期);制造业部门资本深化及其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区域特征视角(段国蕊,2014,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我国农业发展研究:增长方式与要素分解——兼论农业就业与对策(卢飞,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1期);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就业增长的影响(钟世川,西部论坛,2015年6期);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赵领娣,杨明晔,张磊,资源科学,2013年9期);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相关问题研究(李晓娜,201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统计学);技术进步与资本深化的就业效应分析(李冰,商业时代,2013年9期);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段远鹏,钟世川,西部论坛,2015年4期);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转换与城乡就业效应(王燕飞,林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和就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胡雪萍,李丹青,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12期);基于行业细分的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王鹏,陆浩然,产经评论,2013年5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就业政策研究(许冰,2014,聊城大学:劳动经济学);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董理,生产力研究,2014年3期);浙江省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市级面板的检验(沈涛,2015,浙江工商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要素配置与就业增长研究(缪仁余,2014,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区域内就业结构变迁——基于我国东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杨恺钧,潘娟,王舒,经济经纬,2015年1期)
1.2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点
1.2.1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体效应,在理论上并不明确[2]。一方面,新技术能提高产品需求,增加产出,从而增加就业(Entorf&Pohlmeier,1991)。另一方面,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而减少就业(Petit& Soete,1996)。因此,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就业增长,又造成失业。一方面,技术进步使企业持续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导致“技术性失业”(Aghion&Howitt,1994)。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具有间接的就业补偿及创造效应,从长期而言技术进步有利于就业增长(Manning,2004;ClasErikson,1997)。
技术进步对大学生的就业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对大学生需求的减少与技术进步引致大学生数量增加的矛盾造就的对大学生就业的“破坏机制”;二是“补偿机制”,技术进步促使新产业形成,促使老行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产品性能,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产品需求,扩大了规模,增加了对大学生等高等人才的需求(燕霞,曾春媛,2008)。
1.2.2技术进步的技能取向研究
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劳动力在工作中从事的任务发生变化,通过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或互补,最终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ALM,2003)。技能内涵包括教育和特定技术资历这两个方面,教育技能是通过接受教育或者企业内部培训获取,是通用知识的增加;特定工作资历是从生产中获得的技术知识,两者之间不能完全替代(Helpman& Rangel1999)。Acemoglu等人根据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技能的不同需求将之区分为两类:一是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即技术进步倾向于增加对较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二是技能替代型技术进步(Skill—Replacing Technical Change),即技术进步倾向于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从技术进步的技能取向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由技术进步引致的需求与大学生供给之间在数量、质量和地域匹配上的三大失衡。中国以技能替代型为主体的技术进步发展使得对大学生等高技能的需求发生变化,是导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中国现有技术发展战略、城乡户籍制度、教育和培训体制等未能进行相应调整,是真正根源。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从技术、产业政策发展导向,市场体制完善和教育培训体制改革等方向入手(毕先萍,2006)。
1.2.3技术进步与大学生质量(素质)研究
技术进步反映了人类运用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提高一方面受限于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决定于劳动者认识自然和运用自然的能力,即知识水平。假定人类技术进步的空间还远未达到自然禀赋的上限阈值,则技术进步与劳动者知识水平呈正向相关,即技术进步依赖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大学生是高素质就业群体,其特质在于质量而非数量,从劳动者质量角度考虑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将经济增长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调适到协同发展的最佳水平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周德禄,2008)。
国外研究始于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Beveridge提出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到了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研究集中到如何将其融合具体培训和学校课程中。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有完善的可就业能力政策和可就业能力国家框架,把可就业能力框架内容纳入各级教育和培训体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要将其借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工作还需要更多本土化研究(陶韵晖,江天亮,2014)。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就业能力的概念,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是郑晓明,目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对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专科教育的研究较少;(2)较多注重就业能力的内涵研究和概念解析,对如何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实践研究仍有所缺乏;(3)从教育角度研究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时多是把重点放在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各种素质,而对教育如何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研究较少;(4)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的一般路径的对策研究,而较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机制的研究;(5)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短期性研究,而忽视对就业能力的长效性和可行性研究(崔玉娈,2011;陶韵晖,江天亮,2014)。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科层制式的职业生涯逐渐向扁平化、小型化、分散化的无边界职业生涯转变,这就意味着个体的终生职业生涯不再只是在单一组织中度过,而是通过跨越组织内边界和外边界,实现不同岗位和角色之间流动。在影响大学生实现组织内外的灵活性流动进而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众多因素中,就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新敏,吴旭红,黄一岚,2012)。
[1][英]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01:107.
[2]Lachenmaier,Stefan&Rottmannn,Horst.The Effectof Innovation on Employment:A Panel Analysis[EB/OL]2005,Un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