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林
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技巧与风格定位
李秀林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素质要求,分析了当前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常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技巧与风格定位:共性结合个性;实用性结合娱乐性;形象设计结合时代特性。
关键词:生活服务;节目主持;技巧;风格;定位
顾名思义,生活服务类节目指的是涉及生活方面的服务类的广播电视节目。这里的“生活”涵盖了包括普通受众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在内的所有范畴的内容;而“服务”则是反映受众提出的问题,分析受众遇到的困难,找寻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帮助受众解决其遭遇的困难。由此可见,生活服务类节目侧重于足够的实用性,贴近最基层普通百姓的琐碎生活,节目涉及面较新闻类、娱乐类节目更加广泛。不仅如此,由于生活服务类面向普通受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与学习,这其中必然不仅仅会涉及衣、食、住、行等表象的、纯粹物质类层面的具体问题,很多时候还会面对人们在心理上、情绪上、精神上已经出现和潜在的种种问题,这就使生活服务类节目成了广播电视节目中涉及面最广的一类综合节目。如果说新闻或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由于其节目内容严肃而必须在主持过程中保有足够严谨、理性、科学化的风格特色,而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就必须具备充分调动起现场气氛、大力激发嘉宾与观众的热血和激情的能力的话,那么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必须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生活中随处充满科学道理,针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秉承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审慎地观察、处理,而服务于大众又不能板着面孔一味地说教,需要深入普通人群之中,以最和蔼亲切的态度向受众传递信息、普及知识。所以,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需要以最恰当的力道“拿捏”其中的“度”,营造出最令受众欢迎的气氛,从而提高节目的接受程度。
一、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素质要求
作为一种主要通过口头表达实现传播功能的节目,主持人在口头上的功夫是最紧要的素质要求。这里的口头功夫首先是指字正腔圆,也就是吐字清晰,能够为最大多数受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在已经全面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当下,多数地区的窗口行业都被要求以普通话面对用户,传媒业更是如此。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过关可谓最基础的素质要求。其次,口头功夫好还表现在表达能力强,要求“简约不简单”。无论是向受众传递信息还是解释问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既要内容丰富、有的放矢,又不能哆嗦重复,就如相声演员常说的“嘴皮子利索”。第三,用语言创造需要的环境。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绝不仅止于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的语言以调动现场气氛、营造良好氛围。尤其作为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不是教师,如果仅仅将文稿死记硬背下来再照本宣科,将节目现场生生变成了课堂,则一档综合类服务节目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荡然无存。因此,无论前面提到的普通话流利还是表达能力强,归根到底需要落实到对节目气氛的调动上。
但是,“能说会道”的前提是“心思机巧”,脑子里有,嘴上才有,若头脑空空,再巧舌如簧的人说出的话也只会苍白无力、味同嚼蜡。这需要主持人另一个重要的素质——知识面广博。生活中的积累丰富就是头脑中智慧财富的丰饶。生活本是包罗万象、兼容并蓄,为这样的生活提供服务的节目自然不会单一、纯粹,主持这样节目的人同样需要具备如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和经验贮存。知识与经验累积的丰厚程度既决定了在节目现场临场发挥的精彩程度,又影响了主持人自信心的建立情况。举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例子,这位大哲学家的老婆是个悍妇。某天,苏格拉底正在家中为学生讲课时,悍妇老婆忽然冲到面前开始大骂。苏格拉底耐心地等她骂完后离去,再接着为学生讲课。不料悍妇老婆返回后又将一盆水泼到他头上,学生们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吓得大气不敢出。苏格拉底却镇定自若地说:“雷霆之后必有大雨。”哲学家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冷静充分说明了内心的强大。而若是节目现场突逢变故,主持人知识与经验积累建立起的自信心常常是决定其“救场”效果的关键。如果说口头功夫还可以通过苦练提高,那么知识和经验的贮存就需要主持人时时做个“有心人”,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从点滴学起,积少成多、厚积薄发。
二、当前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常见问题
改革开放后传媒业如井喷似的发展让国内各级广播电视台对主持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需求,而各类大专院校的扩招则让其中有条件的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随着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台对节目细分程度的提高,无论是节目数量、内容还是主持人队伍都较之前出现了几何级的增长。但是数量上的膨胀不代表质量的提高,尽管当下各级广播电视台中生活服务类主持人中具备中高级文凭的人员已经占据多数,但其中既有学历又有阅历者却并不多见。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现场节目的发挥之间存在着时间的鸿沟,不少节目主持人对自身条件不了解、定位不清楚,运用主持技巧时也倾向于模仿他人,难以突出自己节目的内在特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节目的雷同与同质竞争加剧。
由于主持人学历和阅历的不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和节目之间的默契程度。具体表现在主持人对节目实质的理解不深,对节目的投入度不足,人和节目没有融为一体,仅仅将节目视为一种需要处理的“产品”。缺乏感知和默契的后果就是主持人只满足或停留在纯粹的语言处理层面,或是言辞华丽却词不达意,或是巧舌如簧却离题万里。更有部分主持人为了追求收视率而不顾节目内容的实质,只为卖弄、搏“出位”、哗众取宠,不仅不能实现真正的服务功能反而沦为恶俗。少数主持人为了突出个人所谓的主持风格而喧宾夺主,对主持人应当具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视而不见,将自己定位于“专家”,或信口开河或强词夺理。也有主持人无法恰当掌握开口的时机,应当开口时沉默,不该说话时又喋喋不休,既扰乱了节目的节奏,又让受众感觉缺乏条理、场面混乱。
三、新时期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的技巧与风格定位
1.共性结合个性
不同于若干年前全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当下的传统传媒中,几乎每个地方台都会同时存在若干个卫视台和本地台,其开设的节目更是数量众多、不胜枚举。而就生活服务类节目而言,当年的央视不过只有《为您服务》一档节目,如今则从房产到汽车,从餐饮到旅游,生活服务类节目只会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主持人不仅不能再沿用“一套西装一沓纸,倚着桌子念稿子”的旧模式,而且必须在兼顾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共性的基础上挖掘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特色,才有可能从千百个相似的节目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提到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共性当属语言和表情的亲切和谐如春风拂面,既要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又符合逻辑、条理清晰。现场的气氛则需营造得温馨十足如同居家生活,与观众、嘉宾或专家的对话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然而,仅仅具有以上共性化的技巧和风格定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媒体受众的喜好,信息时代下人们观看综合类节目除了了解资讯信息外,越来越多的时候还会对主持人品头论足,以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环境下人们日益挑剔的个性需求。倘若这个时候的主持人还一味追求融入“共性”之中难以自拔,则媒体受众只会看到一张“千人一面”似的模糊面孔却不会在脑中形成哪怕一秒钟的记忆。而记不住的结果就是飞快地换台、换频道,直至这个节目被彻底地遗忘。
为了让节目至少能够被受众多看上一秒,主持人也必须在坚守共性的基础上突出适当的个性来。以两档养生类生活服务节目为例,其一是北京台的《养生堂》,其一是中央十套的《健康之路》。同样是养生类节目,播出时间相差无几,但这两档节目的主持人既给受众以亲切可人之感,又各有特色,让人不易忘怀。拿《养生堂》主持人悦悦来说,她的主持技巧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幽默。曾经有一期讲生活方式引发恶性肿瘤的内容,悦悦提出让一位“同事”上台帮忙,并说这位同事是个“高个子的帅哥,从来工作任劳任怨,堪称模范”。正当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在想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导演助理推出一个塑胶模特上台,引得现场一片轻笑。而在很多期节目中,当受邀前来的医生、专家说到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引发的疾病种类时,悦悦又会适时地插上一句“您怎么这么了解我呢?”或是“您不会说的就是我吧?”往往只是寥寥几句就让开始变得凝重的现场气氛再度恢复到轻松愉快的状态。因此每次悦悦主持《养生堂》时,原本是一档相对严肃甚至偶尔沉重的节目却不时会响起现场观众的笑声,这也是这档节目能够吸引众多观众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中央十套《健康之路》主持人小冀走的则是温情路线,她的主持技巧在于及时、顺畅地实现嘉宾、专家、现场助理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其中一个比较成功的套路就是每当专家提出某种疾病会在人体某个特定部位出现先兆性的疾病反映时,小冀会适时请嘉宾上场让专家在其身体上指出对应的位置,之后会让在分会场的何博士通过道具模拟出疾病产生的原理。这一套过程的转换被处理得行云流水,时间掌控非常合适。既不会在中间出现断档,又不会过于仓促。这样的时间技巧会让节目整体上呈现出从容不迫、进退有度的良好节奏感。
两位主持人形象设计方面,悦悦走的是相对时尚的路线,着装风格既潮流又并不出格,而小冀着装相对温婉柔和,是比较典型的东方美女型的装束。如果说悦悦的主持风格定位是幽默的俏皮女生型,那么小冀的风格定位就是可亲的邻家妹子型。
2.实用性结合娱乐性
进入信息时代后的中国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国人日益走向了泛娱乐化的生存状态,从互联网上大量的段子、搞笑视频的密集出现已可见一斑。泛娱乐化反映了时下国人“压力山大”的生存与心理现状,也意味着传统媒体中生活服务类节目曾经奉行的实用主义对当下受众的吸引力正在弱化,如果没有足够的娱乐元素加入,网络势必瓜分越来越多的受众份额,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将难以逆转。在这种状态下,以实用性结合娱乐性的主持技巧与风格定位不失为一种突出重围的创新举措。以金鹰卫视的一档节目《你懂得不够》为例,这档节目内容着眼于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物理或化学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通过实景再现的方法让观众了解大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生活细节中的问题。这档节目中主持人数量比较多,有时还会特邀一些嘉宾。而主持人和嘉宾针对每期节目内容采取角色扮演、真人秀的方式进行主持。比如服装方面,如果表现的是家庭中容易被忽略的危险,则主持人和嘉宾会在模拟家庭环境中身着轻便随意的家居服装,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式主持。道具的选择尽量使用实物,比如表现汽车零件因保养或操作不当出现事故时,会使用真车进行事故还原。为了使节目加强娱乐性,主持人与嘉宾会使用一些类似卡通的造型。比如遭遇劣质打火机爆炸时,“受害人”的头发会形成根根直立的“刺猬”造型,整张脸则被涂黑,仿佛卡通画中的人物出现在生活中。主持人通过将灾难场景以轻喜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让观众既不至于因为过于血腥的场面而不适,又能够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避免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形象设计结合时代特性
主持人外形设计对节目主持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造型除了应当遵循传统上淡妆示人外,与时俱进也是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以北京卫视播出的《小空间大改造》为例,节目中的主持人是英国的一位建筑师,在全球寻找最具创意的小面积空间改造的尝试。比如利用废弃的房车改造成度假小屋或是将报废的直升机改造成一个人的“胶囊旅馆”,等等。由于节目涉及众多工程建造,主持人的服装始终保持着时下流行的休闲风、工装风,比如宽松的灯芯绒裤、结实的牛仔装,等等。这些再加上主持人本身身材高大、魁梧,整个节目的风格显得十分硬朗、直爽,以至于看到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建筑,就连观众都会萌生出超强的成就感。
三、结语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介于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之间范围最宽泛的综合节目类型,这对主持人技巧与风格定位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信息时代里,这类节目主持人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与经验的积累,通过创新突破既有的主持模式。这不仅是主持人个人实现职业生涯后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整个行业对抗网络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
参考文献:
[1]高杉.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青年文学家,2011,(10):16-17.
[2]甄石.面向21世纪的生活服务类节目——第二届全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专题研讨会综述[J].视听界,2013,(2):19-20.
[3]刘瑛.浅析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6):70-71.
[4]高贵武.中美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特征比较[J].国际新闻界,2012,(7):64-68.
(责任编校:马小军,田旭)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16.03.014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