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茹
(大同大学 大同师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39)
探析唐诗灯烛意象的群体构成
张晓茹
(大同大学 大同师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39)
灯烛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出现时间较早、频率较高,也是意象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种。对于灯烛意象的描写在唐代的诗歌体系中表现得十分宏伟壮观,呈现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内涵风貌。该文将以唐代诗歌为蓝本,从情感内涵和审美意蕴出发,对唐代诗歌中的灯烛意象进行探究分析。通过对灯烛意象在唐代诗歌中蕴意的追溯和分析,对唐代人文生活和社会背景的联系,从而对唐代诗歌文化以及民俗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在对唐代诗歌灯烛意象的探究中,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主要价值以及重要意义,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体系中唐诗的文学价值以及文化底蕴。
唐诗;灯烛意象;人文底蕴
唐代诗词中的灯烛意象十分丰富多彩,灯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它为人们带来了光明和美好,驱散了人们对黑暗的恐惧。在大唐盛世之中,灯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创新,而正因为有了这种发展和创新,让灯烛意象在唐代诗歌与唐代文人的创作中有一种特别的象征意义。和灯烛有关的诗歌在全唐诗与千家诗等各种选本中不胜枚举。多种多样的灯烛,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一朝又一朝人们的离合悲欢,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景象以及风俗文化。灯烛在为人们提供照明这一个最基本功能的同时,更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对诗歌的审美情趣。
《全唐诗》中关于灯烛的意象高达1563次,灯从一种照明工具被文人的生花妙笔变为一种抒情意象,倾入了诗人的情感与生命体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黑夜,不同的情境里,那微弱而温厚的光给予人们以真切的光明以及种种细微和深刻的感受。所以,对于在唐诗中的灯烛意象进行探究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灯烛意象在唐诗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且对于全面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底蕴有极大的帮助[1]。
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里,文人仕子的求学之路,灯烛往往伴随其一生。对于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子而言更是如此,求学习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金榜题名,跻身庙堂,而这一目标,也只能通过长时间的寒窗苦读坚持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在唐朝以前的南北朝时期,政权大多为大的世家家族所把持,寒门士子无缘朝政,诗歌的创作队伍主要由社会中的中上层文人所组成。直到大唐时代的到来,李唐王朝所推行的科举考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使得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苦读求学考取功名的方式登上仕途。
在古代尚未发明电灯的时候,灯火是昏暗夜晚读书的基础。求学之人挑灯夜读,书本与灯火相互照应,自然会对灯烛有着十分亲近的感觉,而这种在灯火之下彻夜读书,就是士子夜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在大唐盛世时期读书风气之浓厚。功名利禄对学子来说是最为巨大的诱惑,更是使得文人仕子纷纷日以继夜,焚膏继晷,以求可以早日飞黄腾达,跻身仕途。在这样一种人文背景下,灯烛便成了仕子的一个解不开的缘。灯烛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工具,灯烛所发出的光辉里,是无数仕子对仕途功名的一种追求和象征,冉冉灯火也是文人墨客对光明前途的追求[2]。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是一首在赶考的驿馆中写的关于灯烛意象的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佳节本应该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在邯郸的客店中,诗人抱膝枯坐,灯影摇曳,对于功名的追求全文未提一字,但是一个灯烛的影子的意象里,诗人想念家人的孤寂思家之情呼之欲出。灯影在整首诗歌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摇曳的火烛最容易触发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实际上这首诗歌中的灯影已经是诗人落寞失意的化身。
但是对于功名利禄和大好前程的追求,绝不是唐代文人对读书仅有的目的,对于夜间洽谈的自由也是他们十分享受的乐趣。如刘禹锡“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和杜牧的“微雨秋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在这两首诗,通过对灯烛意象的运用,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以及归隐山林的生活。诗人并没有在林间归隐的闲暇生活里虚度时光,而是在夜间挑灯这最佳的时刻让精神和思想进行交流。
灯烛意象对于落第心情的体现也十分的充分。在唐朝,科举考试是大众取仕的唯一途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进士出身的身份,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进士出身,就算是身极人臣之位,也会心存遗憾,而感到沮丧难过。在唐朝时期人们眼里的进士,就是天上星宿下凡,由此可见,在那时候的读书人对于参加进士科考将是如何的趋之若鹜。唐朝的科举考试并不像后来的宋明清三代那般,单科的录取人数相当多,甚至数以千计,而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就是另一个极端,每科录取数名而已,最多不过几十名。在唐诗中以科考落榜为题的诗非常多,一部分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科考未中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另一部分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科考失利的同情和安慰。诸如此类的尴尬场面想必在盛唐时代多有发生,从黄涛的《下第》一诗中,从借助灯烛意象而描写出了在唐朝士子在科举中落第的痛苦心情,“昨夜孤灯下,阑干泣数行。辞家从早岁,落地在初场。青草湖田改,单车客路忙。何人立功业,新命到封王。”在这首描写士子落第的诗中,主人公得知自己未能及第的消息之后痛哭不已,寒窗十年一场空。在孤灯的映照之下,更觉凄苦。
从这种种方面可以看出,在仕子求学乃至仕途之中,灯烛都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追名逐利以求建功立业的时候,有青灯一盏作为陪伴;哪怕在官场失意退居山野之后,也有一盏秋灯常伴身边;哪怕是名落孙山,也可倚灯垂泪。灯烛不仅仅是文人士子求学生活的工具,更成为了他们的情感寄托。
古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传统,就是秉烛夜游,这个传统慢慢的在后来的历史中演变成了另一种特有的活动,也成为了人生之中应当及时行乐这一理念的代名词。古人十分喜欢在日落之后的夜晚出外游玩,究其原因,在李白的诗作《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光阴似箭,如月也如梭,人生短短不过数十载,何其苦短,人世一走一遭就如同过客匆匆,如梦如幻。对于这人生苦短的岁月来说,大好光阴不能浪费,及时手持烛光夜间游玩,也要竭力享受短暂的人生。快乐本就一纵即逝,哪怕日落西山也要尽情享乐。这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在很多唐诗中都可以看到,例如曹松“若值主人嫌昼短,应陪秉烛夜深游。”或是徐彦伯“窗晓吟日坐,闺夕秉烛游。”
从这些诗句中,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们应当及时行乐的态度。而在诗作的内容方面,除了反映文人墨客对于夜游的喜爱,也强调除灯烛在其进行夜间游玩活动时候的重要性。若是没了烛火提供照明,即便是借着依稀月色,想必也是难以享受夜游之趣吧。
古代著名的诗人王维曾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燃”,哪怕日暮西山,长夜漫漫,只要有一灯相伴左右,就不会感到彷徨。通过这种窗外夜影重重,独坐窗边,看着灯影婆裟的情景,这种温馨而迷离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极为完美的发挥。唐朝时代是文人士大夫的时代,他们是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的缔造者与传播者,通过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对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风气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夜游正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
十里长亭、南浦骊歌、灞桥折柳和阳关劝酒等是唐朝文人雅士相别送离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巴乔两岸数十里的柳树,亦或是十里相送的长亭,都代表了在与亲友相别时心中的万般不舍和伤感。在众多的送别的意象之中,很少有人留意到灯烛意象,事实上在灯烛意象中,有许多的灯烛意象是以一种充满了离愁和别绪的姿态出现的,诸如残灯、离灯这些离别之意十分明显的意象。
人生在世有许多别离的痛楚,当为好友的离开饯行时,这种痛苦尤其明显。夜间的烛火不仅是照明的工具,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当诗人将灯烛寄托于自己的情感的时候,灯烛这一意象就能在诗中活跃的展现出来,如杜牧的《赠别》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一首诗是在诗人即将离开扬州而远赴长安前所作,作予一位诗人所爱的歌女。诗人在这一诗作之中,借物叙情,借蜡烛而述说自己的感情,通过这种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灵活生动地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丝柔肠。诗作之中将笔墨着重于惜别,通过借助蜡烛这一意象,把将要和有情之人分别的独特愁情生动地体现了出来。
而对于亲友的离别,尽管离别的伤感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太执着于对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则只会让自己更加的悲痛[3]。当许多诗人明白到今日的离别是明日相聚的开始的时候,都可以将离别的悲伤化作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从文人本身的这种心态转变使得对于离别时候灯烛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也带以乐观的色彩。如李九龄《夜与张舒话别》一诗“愁听南楼角又吹,鸣鸡啼后更分离。如何销得凄凉思,更劝灯前酒一卮。”描述了作者李九龄与好友张舒话别前,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鸡鸣之后彼此只能期待下一次相聚,而此时南楼之上的号角也开始报时,使得作者此时离别的愁绪更深,为了消除这哀愁的别离情感,只能“更劝酒一卮”,灯前美酒与离别忧愁此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将离别之愁绪去参一空。尽管在唐代诗歌之中,在面对亲友相送,面对这种离愁思绪的时候,灯烛意象所表达的是诗人离合悲欢的心境,但更多的是灯烛意象在对于诗人内心情感的更深体现。
文学创作源自生活,又高于了生活,灯烛意象作为唐代文学体系中的广泛题材之一,与唐代文人有着紧密不可分的联系,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唐代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生活状况。通过各种各样的灯烛意象,既反映了广大的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的态度,更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透过对唐代诗作之中的灯烛意象的探究和解析,我们可以对大唐盛世的社会风俗以及人文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而对唐代诗人的内心情感和生活态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此外,通过对唐代诗作之中的灯烛意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灯烛意象的内涵,更能对后来诗歌体系中相关的意象研究起到一定程度的启发作用。
[1]方宜宁. 唐诗的灯烛意象[D].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2]魏勇军. 唐代咏物诗与唐诗意境之构成[D].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3]李严琴. 古典诗词中的灯烛意象及其文化意蕴探究[D]. 南昌:华东交通大学, 2012.
(责任编辑:高 坚)
On the Imagery Constitution of Lamp and Candle in Tang Poetry
Zhang Xiaoru
(Datong Normal College,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39, China))
Image of lamp and candle is a kind of imag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ancient poems relatively earlier and more frequently and it is a rich imagery mixture. Descriptions of image of lamp and candle can be abundantly found in a series of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showing an indispensible style and features. This paper, taking Tang poems as a ba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image of lamp and candle in Tang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al intention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By tracing and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image of lamp and candle in Tang poetry and connecting the cultural life with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ang dynasty, this paper makes people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tical culture and folk customs of the tang dynasty. Also, during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the image of lamp and candle in Tang poetry, it help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mai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 so a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value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 of tang poetry in the whole system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ang poetry; Image of lamp and candle; Connotation of arts
2016-06-20
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615)
I207.22
A
1673-8535(2016)05-0075-04
张晓茹(1976-),山西大同灵丘人,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讲师,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