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性的追寻
——建构人类生命意义解释系统

2016-03-17 01:03肖柯
改革与开放 2016年7期
关键词:客观性感性秩序

肖柯

对客观性的追寻
——建构人类生命意义解释系统

肖柯

哲学对客观性的追求,即从本体意义上寻求本真的存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深层次关怀。这种深层次关怀是以构建人类生命意义解释系统为标识的。这种意义系统决定了人们对何谓客观也即何谓现实的理解,从而为生活确定秩序。但传统哲学对客观性的追寻都在不同层面使人类生活失真。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指的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历程性、整全性、境域性蕴含着超越传统的对客观性的理解,由此可以引导人们向着合乎人类生命的意义系统回归。

客观性;意义系统;现实

哲学对理解世界的永恒追求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合理地理解人自己。纵观西方哲学史,哲学家们都以对客观性的追寻,即从本体意义上寻求最真的存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一整套价值系统与意义系统。这种意义系统抵抗着经验生活中的无序乃至虚无,为人类的生活确立了秩序,为人们理解现实提供了基础。今天社会的道德滑坡、生态危机等问题提醒我们,当下我们所理解的现实以及人类生命的意义体系出了问题。我们要重新对客观性进行追问,从而重建合理的价值意义体系,这样才能让人们回归自己的生命实践,真正地领会现实,把人的生活还给人,过上真正的属于人的生活。

一、对古代本体论之超越的客观性与彼岸的意义系统的批判

古代的本体论哲学寻求能够从本体意义上解释现象的最客观的存在,并围绕这种超越的客观性人类构建以彼岸世界为核心的意义系统。柏拉图作为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的建立者,是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最客观的存在。其合理性在于:首先,理念是逻辑在先的,个别事物的存在以理念为根据。这种逻辑上寻求客观性的思路不同于物理学的自然哲学,是一种对世界的意义诠释;其次,仅仅由理性才能认识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具有绝对性、完满性、普遍性;最后,理念是事物的目的,并以至善理念为最高目的,这使理念具有价值导向。从逻辑、本质或绝对价值理解理念这种客观性,都是超越经验世界的。

柏拉图哲学的意义解释系统具有彼岸性,这也是西方整个本体论传统所必然伴随的。第一,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个目的论体系。最真的理念就是至善的理念,至善作为人类生命意义系统的支撑,确立了人类生活的可靠秩序,也为世界万物的存在提供了意义。“人的生活的善仅仅是因为有善理念才是善的。”第二,人类生命应该告别肉体和经验世界,非如此不能求得彼岸世界的至善。其中渗透着对生命意义的提升以及对琐碎的拒斥,为生命的理想主义精神与英雄主义情结奠定了哲学上的基础。第三,对理念世界的攀升意味着灵魂不朽。人的肉体是可朽的,但人的精神却可以流传,人的生命通过精神的不朽而永驻。生命的永恒、尊严、高贵就表现在生命的不朽当中。第四,本体论所求的世界之客观,具有最大的完满性与绝对性。这促使人们热衷于寻求现象背后的本质,寻找对世界的终极解释与世界秩序的顶点。这种求真理的传统促进了西方生命活动中科学、宗教、艺术领域的发达。第五,超越瞬息万变的现象世界,寻求无序背后的世界秩序。意味着对生活的确定性的重视,这种确定性可以提供一种踏实与从容的生活。

然而,这种对客观性的理解仍有不足。古代本体论哲学实际上是把世界作为人之外的东西来研究的。追求生命之外的最真的存在虽然深刻,但却将人的生命推到了彼岸,没有为我们的现实生命存在留下余地。本体论的思存同一性的命题表明其通过求索世界之真而为世界带来的秩序是一种理性的秩序,在推崇理性从而带来尊重秩序与法治的同时,也遗忘了人的感性与情感,忽视了人的肉体存在。但现实的人的确就是有肉体的存在,感性事物带来的快乐鲜活而丰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温暖的基地。这种对客观性的理解建立的人性论是理性人性论,以理性吞没了人性的其他维度,使得鲜活的生命枯萎而单调;这种对客观性的理解建立的道德论是理性道德论,以理性的规范性与普遍性来规训生命的其他侧面,使得道德的根据建立在抽象的精神当中。“形而上学强调善的原则的超验性、绝对性,必然主张人们实现善的道路的唯一性和人对绝对价值原则的服从。”这当然有着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但也崇高到了高处不胜寒,以为自己拔着自己的头发就可以上天。

二、对康德以前近代哲学之外物的客观性与功利的意义系统的批判

近代哲学的前提由笛卡尔的“我思想,所以我存在”确立,其客观性是能思维的“我思”和有广延的物质。在主客分立的框架下,外物被认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此为核心的世界观是机械论的世界观。于是客观世界被剥除了目的论的外衣,这是一种冷冰冰的客观。我思意味着个体的觉醒和主体性的觉醒,剥离掉人的外在属性的,有利于平等观念的产生,也意味着对人格独立的尊重。但是,这种个体自我的确立仅仅依靠自己的思想,斩断了一切外部关系,是任性的,所以孤立的个体就是一个个孤岛。

作为孤岛的个体仅仅以物质利益为支撑,因为只有逐利的人才与冰冷的外界相匹配。从这种个体观念出发,霍布斯认为自利自保、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他对人类自然状态的假设“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战争的状况”在近代成为现实,此即原子化个人组成的冷漠的社会。

在心物对立的前提下,主体又要主宰和控制客体,导致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兴盛。认识论的现实功用由培根一语道破:“知识就是力量”。在培根看来,这个力量仅仅应该应用在增加人的物质财富方面,生命的其他方面全然不在他的视野之内。知识论与近代科学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使世界也被科学祛魅,不过是僵死的物质之总和。物质是完全外在于人的广延,使源远流长的目的论彻底衰落。近代哲学的视角剥去了世界的目的、价值、意义,难怪人们把办公室的钩心斗角、商场的阴谋诡计和有房有车才有爱情的现状叫做现实。

以近代哲学的眼光,把客观性放在抽象的“我思”、孤立个体与外在物质上,这个世界一定是冰冷的灰色的。我们寻找客观性本来是为了安身立命,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而在近代,生命的意义被单单安放在纯粹的物质上,这样近代发现的人更多指的是自然的人趋利的人,这样的人已经不是真正的人了。由此构建的意义系统是一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意义系统。尽管功利主义承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但是其理论前提仍然是趋利的理性人。这样的意义系统在实践中带来的一定是利益至上,导致生命的意义逐渐被掏空。价值是生命当中与生俱来的,生命首先不是靠物质财富而是靠价值意义来自我确立的。以外物支撑生命一定使生命被外物所奴役。这么说并不是文学的夸张,近代机械论正是将自然科学中的因果规律应用到了人的领域,所以才有了“人是一台如此复杂的机器”一说。这么看,近代哲学在促进科学发展带来物质福利的同时,使得人的自由也岌岌可危。

三、德国古典哲学将客观性与人类感性活动相结合的尝试

古代本体论哲学将客观性安放在超越的彼岸世界,近代哲学则将客观性安放在人之外的外物上,都扭曲了生命。康德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在认识论领域,康德的客观性是物自体与先天直观形式、知性范畴。但康德截然划分了知识与生命,将形而上学转移到实践理性的道德领域,所以认识论领域的客观并不是生命意义上的客观。在实践领域,康德的客观性是他的三个公设: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康德的客观性有其超越前人之处。所以康德要结合理念与现实,知性范畴具有先验的观念性和经验的实在性,所以只能存在于现实当中,其客观性是不离感性现实的。实践领域的公设不再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而由人的理性提出。所以,康德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把客观性和人的感性活动结合在一起了。但康德哲学的前提仍然是近代哲学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在对立二元间搭建外在桥梁并不能真正取消对立。

黑格尔继承康德,在超越启蒙的路上更进一步。黑格尔所理解的客观性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种客观思想,即“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以示有别于只是我们的思想,与事物的实质或事物的自身有区别的主观思想”。黑格尔的客观性引导我们认识现象之中的本质,也即活生生的精神,这是其超越常识的深刻。经验常识的失误在于用现象取代了本质。现象的可变性使经验生活面临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的威胁。

黑格尔批判经验常识还在于,经验常识的深层仍然是形而上学的架构。举例来说,某人认为桌子就是桌子,桌子的本质是永恒而普遍的,这已经进入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层面。而黑格尔作为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已经开始超越形而上学了。黑格尔的客观性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地方在于:第一,强调客观性的过程性,所以客观性在动态中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一致。第二,客观性是在过程当中被赋予质料的,不是某种抽象的理念。第三,客观性不是孤立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互相支撑从而得到定位。第四,客观性的整体性。真之为真存在于过程的环节之中,是环节的超越简单总和的统一。第五,客观性与现实应该和解。黑格尔认为知性形而上学的理念没有现实性而无法实现。黑格尔说:“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所以,“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黑格尔的客观性所具有的动态性、非孤立性以及与质料的结合,显示了黑格尔的意义体系是乐观的、积极的、进取的。这种视角下的生命是鲜活的,生命内在就有自己的张力和动力,生命在与周边世界的互动的历程当中就能完成自我拯救。然而黑格尔的问题是,其客观性仍然是一种逻辑必然性,使其意义体系仍然是一种理性建构的概念秩序。

四、向现实生命回归之马克思哲学的客观性与意义系统

马克思继承了康德、黑格尔弥合客观性与现实生活的努力。由于他看到人的生命本身内在的合理性,真正使客观性回归到人的感性活动和生命处境。马克思的客观性是生存论式的,生存论的自我和世界是以非对象化、非概念化、动态的方式交织着的。所以马克思的客观性是介于物质与精神并且介于主客之间的由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实践带来的一种境遇或氛围。这种客观性的现实基础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哲学史上首次强调感性活动的重要性:“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在这种非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劳动实践中,人与对象是交融为一的,真正地以生命活动的方式成就生命。

由于马克思的生命意义是回归人的现实生活的,从而超越了前人的意义系统。

第一,生命的意义在生命活动之中,当人的生命活动是为了这种活动本身的时候,这种生命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就生发意义。“在马克思看来,传统本体论就是凌驾于人和自然之上的异己的存在物。”通过寻找世界之外的永恒本体来给生活确定意义,或者把生命的意义安防在对外部物质福利的占有上,以任何方式在生命之外寻找生命意义都是对生命的遗忘。马克思的客观性不再是世界之外的最高存在,而是内在于人的现实生命之中,完成了客观性与现实的结合,弥合了传统哲学两个世界的对立。

第二,马克思客观性所实现的生命意义是完善的。在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中蕴含着真善美的统一,超越了传统哲学对真善美的分立。西方传统哲学以为求得世界之真就能求得世界之善。马克思认为,真正的感性活动当中能够实现生命的全部要素,包括情感、理智、知识、价值等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而且这些要素等距地围绕于人的生命,不偏向于任何一方。这种实践活动造就的人是健全的,从而社会也是健全的。

第三,生命意义在历程当中。因为感性活动不是静态的抽象,而是在时空当中的动态历程。近代的主客对立使人成为驾驭和控制客体的贪婪的主体,物仅仅是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工具。在非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人与物达到交融为一,只有实践活动的顺畅流淌,不再有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分别。“使这些‘在者’在起来的那个‘在’本身,不是别的,而是人的感性活动本身。因此我们必须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这种客观性的非对象性弥合了近代哲学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真正的实践是成就人的,人与物互不外在,既诞生了全新的物,也诞生了全新的人,从而使物真正成为物,也使人真正成为人。

第四,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所生发的秩序不再是理性的外在构建并用以规训生活,而是让生活中被遮蔽的适合人的价值秩序显现出来,这个秩序就是生命内在的逻各斯,是生命内在的价值秩序。传统西方哲学在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中,使人站在感性世界现象世界之外,以理性的概念范畴为世界确立秩序。而马克思的实践当中蕴含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其自然生发的世界秩序超越了传统的理性的秩序,也即超越了概念逻辑的秩序。“马克思通过接踵而至的存在论革命,不仅以一种真正彻底的方式揭开了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全部伪装,而且以要求对其现实基础的实践改造而宣告了这种神话学的破产。”这样的秩序由于是内在与生活的,也就实现了理念与现实的和解。

第五,感性活动不止生发人与物的关系,也生发全新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对近代原子化社会中人对人是狼的社会关系的超越。近代社会由于突出物质福利,撕下了传统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共同体,使得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凸显,情感关系淡去。由于适当的生命秩序并不凸显物质利益,而是生发情感与价值,人与人将联结成为既有超越性又有现实基础的生命共同体。但这并不是不要功利,而是在情感、伦理等高价值下,功利的价值将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哲学对客观性的追求实际上是对建立适当的意义体系的渴望。客观性的背后是为了让人的生命真正成为人的生命,让生命更接地气,让生命有更好的价值秩序。马克思的客观性,即由感性活动所带来的氛围和境遇使我们的生命生活就有了一种非对象性、发生性、境遇性、历史性、整全性,其内在就生发善。这样的回归生命,人才不再是单向度的存在,才是人性的饱满的存在。这种意义系统才是实现人的生命的。

引文注释

①廖申白.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上)[J].道德与文明,2007(1):37-42.

②尚党卫.传统形而上学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22-26.

③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2.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1.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7.

⑥王志军.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双重态度[J].北方论丛,2005(3):136-139.

⑦阎孟伟“.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及哲学范式的变革[J].哲学研究,2004(3):21-28.

⑧吴晓明.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与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破产[J].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10 (12):25-3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07.040

猜你喜欢
客观性感性秩序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秩序与自由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孤独与秩序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