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2016-03-17 00:23王玉平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观核心

王玉平

(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王玉平

(安徽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拓展,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际,采用热点新闻评论、参观校史馆、暑期社会调查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应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思政课教学的各环节。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拓展,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我校就如何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为例,具体探讨核心价值观如何有效融入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供同行教学参考。

1 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针对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原理》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三个层次,主要采用热点新闻评论、参观校史馆、暑期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有机统一。

1.1 热点新闻评论:认同核心价值观

热点新闻评论是以新闻事件作为切入点,将发生在社会上尤其是校园中的人或事通过讲述或课件等形式展示出来,围绕此新闻展开评论,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思考价值观问题,在多样性的论辩中,达成核心价值共识的教学方式。

新闻事件选题广泛,内容可涵盖社会公德、人际关系、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大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学生以2~3人为一组,通过新闻事件概述、新闻评论、小组总结三环节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新闻事件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价值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同时又增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中提高认识,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逐步形成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通过开展“社会热点我来评”的主题研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最美洗脚妹刘丽事迹的讨论,加深对自强自立、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对明星吸毒事件的评论,引导学生自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明辨是非,在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

1.2 参观校史馆:渗透核心价值观

校园实践是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寓于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参观校史馆是《原理》课校园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校史是学校历史沿革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校风是学校特有风貌的呈现,体现了师生员工的群体价值观、群体信念;校训凝炼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价值追求。它们对外是学校的形象,对内是一种独特的育人氛围,蕴涵着丰富的核心价值观内涵,也是培育和践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通过对校史、校训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我校发展的光辉历程,明白地处县城办学的不易,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而且通过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和知名师生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鼓励学生像创校之初的师生员工一样,不忘初心,自力更生,敢于直面困难,在逆境中成长成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精神。

1.3 暑期社会调查:践行核心价值观

校外实践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学校以外进行的包括社会调查、基地实践、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暑期社会调查是我校《原理》课校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学生独立或自主组建团队(不超过6人),依据暑期社会实践选题指南(教师发布)确立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项目策划书,利用暑假组织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走访,然后提交实践调查报告、实践日志、个人心得等材料,由教师给予教学评价,记入学生实践学分。如“凤阳县小岗村改革前后的变化调查”,通过现场走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理解“不改革无出路”的迫切性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我们还组织学生采取结对助学、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形式,对六安金寨县铁冲乡高畈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现状,强化他们对我校“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办学理念的认同,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观念,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

2 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逐步形成了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过程结果相结合、知行统一相结合的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有如下优势:

2.1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动参与教学或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活动的意识倾向和情感状态,这种意识倾向和情感状态展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和自觉实践的内在动力。

传统价值观教育往往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一味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价值规范,忽视学生个体的实际价值诉求,使学生的主体性无法施展。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参与、单向化的教育方式,遮蔽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从而导致学生难以认同和接受。其实,价值观的形成不像一般知识那样经他人传授即可获得,它在转化为个人行为和品德时必须有情感的参与、认同、接纳。“人们对于他们亲身积极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他们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且不易改变。”[1]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的客体转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对价值问题的自主探究;在参与中学习,教师的语言说教减少了,学生的活动机会大大增加,在多维化的活动环境中,学生才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价值观念,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中证实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有用性,从而激发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如在热点新闻评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关注最新的时事新闻,而且在课堂讨论环节,如果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结构,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自觉摒弃错误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多元价值对抗的争辩中澄清价值判断,在观点的交锋碰撞中明确价值选择,引领学生价值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促进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生活的融合

从价值观形成的规律看,主体对某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相当程度上是从自身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小事”的变化来确认是否可信、可行[2]。因此日常生活才是价值实现的真实根基。但在现实中,部分教育者把学生价值观培育单一诉求于课堂—教师的线性模式,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行为缺乏有效地引导,忽视了校园、网络等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这种悬空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会降低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感染力,还会失去在学生中的话语权,最终导致价值理论的“退场”[3]。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谛。新闻事件中的热点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是学生关注的,校史馆中的人物、情景是学生熟悉的,社会调查的选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亲和力、生活化、情景化,学生觉得可感可触可亲可信可学。将原本“概念化”“ 理论化”的核心价值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容易受到他们的喜欢,消解教学过程中内容抽象空洞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情景浸润中进行讨论交流、反思体验[4],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如校史馆内知名玉米专家刘正教授历尽艰辛育种支农的感人事迹介绍,教育学生学习刘正教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引导学生端正价值追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诠释着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使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把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他们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

2.3 引导学生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在解决“知”上下功夫,更要解决“信”与“行”的问题。“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5]。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最终的目的和归宿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带头人[6]。

热点新闻评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用核心价值观去明辨是非、善恶、好坏、优劣,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运用核心价值观指导和规范自身言行的自觉性。暑期社会调查活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或者带着自己关心的问题,走进社会、认识国情民意,参与到生产实践活动中直接体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视社会现实,矫正认识偏差;对当前社会存在的矛盾和不和谐的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探讨其原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从个人经历中独立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有效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实现知识引领、价值追求、实践践行的高度统一。

3 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的经验总结

3.1 立足课程实际,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原理》课的教学目的是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外化为自觉行动,重点解决的是价值观的践行问题。因而教育形式不能单一老套、一成不变,而要力求灵活多样,不断创新,紧贴实际,充分考虑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追求,关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迫切需要解答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入手[7],采取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发挥《原理》课的独特方法论优势,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理解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思维方式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学校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的实践教学资源,坚持课内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假期和学期内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进行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和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兴趣和活力,有效培育和践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8]。如观看视频录像、阅读经典著作、参加志愿服务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原理》课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渐体验并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质和实践要求,实现渗透式“软着陆”,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2 改革考核方式,增加过程评价比重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课改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闭卷命题考核的评价方式,采用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在继续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的分值比例,实践教学的成绩以一定权重汇入学生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占 20%,实践教学成绩占 20%,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在具体的考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考核,将学生在课堂新闻评论中发言的情况、心得体会的内容、调研报告的质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包括考勤、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中的参与度等均纳入对其进行评价的范围[9],对学生课上课下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通过总评成绩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念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

为扩大实践教学的成效,将实践教学各阶段性的成果通过评比,选出优秀的PPT、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进行交流和展示。将教学内容和过程外化为具体的展示环节,扩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后续力和影响力,使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教学班内,通过展示平台在全校同年级和跨年级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和传播,系统整体有序地推进实践教学的时效性、长效性和可行性[10]。这种既注重过程掌控,又注重实践结果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搞好教学总结,强化自我教育功能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上升到内化品德、外化行为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对这一活动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这样做,既可以为下次更成功地开展类似活动积累经验,也是对学生劳动付出的认可和尊重,让学生收获成就感的有效手段。

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既不能单纯说教,也不能单纯严管,而是要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同他们的自我修养与自我管理能力结合起来,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11]。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主动学习、自主践行的过程。核心价值观融入《原理》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内化践行,学以致用。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2]。

在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自由组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根据团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选题,结合实际设计调查方案,撰写策划书;在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按照分工开展实地调查活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最后在综合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指导教师提供全程指导并负责评阅调查报告。暑期社会调查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深切体会到核心价值观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践行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体验和感悟中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7.

[2]廖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日常生活化[N].光明日报,2012-07-14(11).

[3]王玉平.生活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本向度[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13-15.

[4]王有炜,豆艳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移动课堂法”[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50(2):84-87.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6]薛锋,邵勇,冯秀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教学研究,2014,37(5):30-34.

[7]郑文.研究性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36(12):107-108.

[8]郭开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110-112.

[9]李森林,张俊.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制订与实施初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6):91-94.

[10]王兰. “九个一”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9):75-77.

[11]张亚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集宁师专学报,2011,33(2):93-96.

[12]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100.

(责任编辑:吴贵春)

An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Integrated with Core Socialist Values

WANG Yu-ping

(College of Marxism,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ourse in college, is the continuation,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It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means of cultivating and carrying out core socialist values for college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model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AHSTU and course requirements of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re integrated into practical teaching by various methods, like hot news comments, historical museum visit and social investigation in summer va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experience, comprehension, re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from their activities and th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can be improved.

Core socialist values;BasicPrincipleofMarxism; Practical teaching

2016-01-08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szzgjh1-1-2017-12) ;安徽科技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X2014085)。

王玉平(1974-),女,安徽省桐城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G641

A

1673-8772(2016)05-0095-0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