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视角下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6-03-17 00:23何恩节章毛连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校企

何恩节,章毛连

(安徽科技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科研视角下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何恩节,章毛连

(安徽科技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针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高等教育转入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以科学研究为视角,指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应用,以及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在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的驱动下,就其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给出了合理建议

地方应用型大学;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内涵式发展;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发生系急剧变化。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和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1-2]。为适应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10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对已经或即将向应用型转变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转型期将自身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许多地方高校无法绕开的关键课题[3]。

刚刚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重要精神为这一课题指明了关键词—“创新”[4]。而作为大学四大功能之一的科学研究则为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与传统综合型或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应用型大学更注重学术和技术积累,更强调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也就是更强调应用型科学研究。这种“应用型”的科学研究是反应应用型大学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具备“应用型”特征的科学研究不仅能推动、促进应用型大学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还能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而如何以科学研究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将自身建设成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自然成为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迫在眉睫的根本任务。

本文以科学研究为视角,从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等角度分析了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科研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并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实力的提升给出了具体建议。

1 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团队现状及规划建议

1.1 科研团队现状

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平台先进、人才雄厚、积淀雄厚,是高层次研究成果的主产地[5]。虽然近年来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不断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很多研究型大学相比,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1.1 团队组建流于形式,未遵循科学研究基本规律 当前,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在项目申请和产学研合作中过度强调校长、处长、教授、博士人员数量,似乎只要这些高职务、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数量达到了,科研团队就组建成功了、科研水平就提升了。须知上述“三高”人员数量并非科研团队发展的先决条件,各层次人员对团队的发展均不可或缺。

从团队组建目的来看,由于大部分地方高校并未取得学术性研究生招生资格,其科研团队主要可划分为“人情团”、“平台团”、“项目团”三种类型。“人情团”忽视研究方向的关联性,基于人脉关系组建而成,凝聚力差,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平台团”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专业的科研设备,虽然人员组成比较稳定,但研究领域过于狭窄,不利于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团”大多由项目主持人临时搭建而成,一般在项目结题时即行解散,无法展开深入、持久的研究。

科研团队是由相关或交叉的学科长远组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若干共同科研目标,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协作的学术群体。它必须具备很强的学术严密性和组织协调性,上述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团队的不同组建方式名不副实,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自然无法取得较高层次的科研成果。

1.1.2 团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一流学术带头人 在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能力的高低事关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生死存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诸多制约团队创新的不利因素,严重束缚了科研团队的内涵式发展。

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不能在科研平台、学术氛围、发展空间等方面像“211”、“985”高校那样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很难引进学术造诣深、学术影响广,同时兼具较强奉献精神的一流学术带头人[6]。

由于师资相对短缺,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往往普遍面临“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能力亟需提升”的双重压力,特别是临时组建的科研团队成员长期为应付教学和科研带来的各类考核而疲于奔命,过多地关注短期利益,久而久之,导致团队实体形同虚设,缺乏竞争力和创新力。

1.1.3 团队文化呈现真空状态,凝聚力差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长期的相互合作中达成的一种共识,是一种理想、信念和精神,是团队成员在研究工作中自觉遵守的一种意识形态。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诸多科研团队中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团队成员往往不敢正视个体差异、不愿意开展务实的互助合作,科研工作中因害怕利益竞争失利而闭关自守、各自为伍,导致科研团队内部意识形态无法统一,出现凝聚力差、团队文化真空的不利局面[7]。团队文化更多地强调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但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往往加剧了团队成员的急功近利,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学术腐败,从而部分抵消了团队文化已经积累起来的学术影响力。

1.2 科研团队规划建议

为缩小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之间的差距、提升办学层次,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到以科研团队为单元的学术群体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推动作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表明[8],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大、创新效率高,比小型企业更具创造性。这暗示了创新过程中团队协作往往能激发“1+1>2”的非线性效应。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底子薄、实力弱,更有必要建立这种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

第二,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团队系统规划。优秀科研团队的建设任务异常艰巨,主要体现在人才、平台、制度三者的有机融合上,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团队建设中,个体的隐形实力过渡到团队的显性实力是一个开放式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味追求团队高层次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的数量显然不足,而应同时兼顾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三,注重科研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意识到一流的学术带头人是科研团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核”,加强对一流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不仅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即团队文化,注重团队的创新机制、协作精神和学术氛围的凝练,让团队文化形成品牌效应。

2 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平台现状及规划建议

2.1 科研平台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科研平台除履行一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任务外,更多地被应用于科学研究,承担汇聚高端人才、催生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经济等任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被认为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专利的各类科研平台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很多地方高校无过多经验积累,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2.1.1 大型仪器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为提升学校创新水平,通过各类质量工程、专项计划和世行贷款等渠道引进了不少大型科研设备(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但在使用中遇到现诸多问题,如一些高级功能不能有效利用、日常性维护未形成制度、无专项维护经费、共享面不够宽广、相关的维护管理政策无法有效落实等[9]。

2.1.2 科研平台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偏低 在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政策、历史和意识的原因,一些专业科研设备的实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歧视,这使得他们难于安心日常繁重的测试工作,其中职称、学历较高的实验人员甚至想着脱离平台。最终导致招聘进来的相关实验人员很难符合各类大型科研平台的专业要求,同时使得研究人员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难于及时有效地转化[10]。

2.1.3 平台建设模式单一,特色不明显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期间,常常直接借鉴科研水平较高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成型平台。这在搭建用于常规测试的公共平台时尚可取,但涉及到一些具体研究领域内的专业科研平台时,这种照搬模式不仅谈不上特色,而且还与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相违背。

2.2 科研平台规划建议

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复杂性,既受自身实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具体科研方向的多样性和地方经济格局多元化等因素的制约。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特色科研平台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配置,释放创新活力,提升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优先考虑以下关键性问题。

首先,要尽力提升科研平台人才队伍素质。学校决策层应该更新观念,充分意识到平台操作人员素质对科研实力提升的推动作用,同时配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平台操作人员的培养力度,鼓励他们对所管平台进行深入开发和研究。

其次,还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鼓励从事相关科研活动的教师、平台技术人员和校外专业工程师联合搭建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为后期的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协作氛围。同时,还应鼓励有能力的平台技术人员针对特定的科研设备进行专项研究,摸索出特色的测试方案,加速科研成果的孵化。

最后,还应创新科研平台管理模式。建议对各类科研平台进行分类管理的同时实行动态的滚动管理模式,即对全校性的共享平台和专业性较强的特色平台分类管理,对共享平台可以建立统一的网上分时段预约使用、空缺时段应急利用、专业管理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交替操作的模式,对特色平台则可以采用定期维护与应急维护相衔接、校内充分利用与校外定时利用相结合的灵活机制加以管理。

3 地方应用型高校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3.1 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现状

纵观全球的高等教育,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校企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校、企业的问题,还是事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全局问题。近年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身特色,在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在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领域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地方应用型大学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合作和成果转化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自身的诸多不足。

3.1.1 地方应用型高校对与之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的企业定位不准 从企业规模和层次上说,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内部都组建了与行业密切关联的研发团队和研发部门,一些科研实力有限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或团队很难与其开展务实的合作,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对于技术进步、技术革新给企业带来产能的提升、效益的增长还未形成充分的认知,也没有充足的准备。当前,在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指标的驱使下,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校企合作方面往往更多地寻求与一些大型企业的产学研校企合作,虽然也打开了一些局面,但其合作更多地停留在“产学合作”而非“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即更多地将合作企业变成了实习或实践基地,无法将自身掌握的相关工程实践、技术和成果有效地纳入其中。

3.1.2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与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关联程度偏低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优质实习实践基地的相对短缺。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应用型高校基于产学研校企合作的科学研究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应用型高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国家并未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职称晋级、评优评奖等另行规定,他们更为关注的还是传统的高层次研究论文和纵向科研课题及其相关成果,因而研究方向更偏基础、更偏理论,这与企业亟需解决的生产一线的关键技术问题偏差较大。这种企业与高校教师间的“志不同”的往往导致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道不合”,最终诱导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和企业间较低的产学研合作层次。即便开展了一些短暂性的合作研究,获得了相应的研发成果,也很难在成果转化上有实质性的突破。

3.1.3 地方应用型高校与企业产学研校企合作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周边实施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不仅数量少,而且也极不规范。这造成高校与企业双方的信息十分闭塞,高校有能力实施产学研校企合作的专家乃至团队很难凭借个人力量找到合适的产学研合作企业,而企业也同样很难找在地方高校找到自己亟需的技术和人才。很多地方企业缺乏对新技术、新性能产品的科学评估机制和预判能力,虽然对科技新成果和新技术充满渴望,但由于信息的缺乏,仅凭感觉做出简单的投资决定。这在很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开展务实校企合作的深度乃至可能性。此外,虽然所有地方应用型高校都内设了科研部门,但科研部门主要负责学校内部科研管理,对产学研校企合作涉及极少,更别谈跟进的成果转化。

3.2 产学研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发展建议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上述问题并非由高校单方面引起,但在无法左右企业和政府的思路和决策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为提升产学研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成果转化的效率,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从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的企业选型角度来说,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该选择自身研发实力有限、有诸多工程技术问题亟需解决的中小企开展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合作的深度、拓宽合作的广度,才能实现合作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国外学者在技术转移的研究中发现一条规律,技术转移与地理距离成反比,地理距离越近成效越高,即所谓技术转移的地理空间效应[11]。这也说明了为提高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的成效,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更多地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研究基础与当地企业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

其次,为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方向与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间的关联程度,作为高校应该在对教师的科学研究业绩的评价中同等地对待教师与企业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孕育的横向科研课题;而高校教师也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合理、逐步地实现从偏重理论、基础的研究方向到偏重于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领域的转型,让自身的研究优势更快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通过这种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进而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最后,作为产学研校企合作的发起者之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该在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专门负责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隶属于科研部门的专门机构。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与当地企业、政府间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及时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个人或校内科研团队,让教师或团队成员及时掌握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实现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指向型产学研校企合作。

4 结论

本文立足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亟需深化改革之际科学研究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深入剖析了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在规划、管理和使用,及产学研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诸多弊端及其形成机制,同时从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和产学研校企合作三个角度分别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学研究的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给出了合理的规划建议。

[1]高斌,张丽娜.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发展战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5(3):21-24.

[2]程娓娓,周元宽.我国高校同质化相关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14-17.

[3]王德清.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4]王石川.五中全会为何如此强调创新[J].北京观察,2015(11):37.

[5]周增骏,陈劲,梅亮.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资本化机制探析[J].科学学研究, 2015, 33(11):1641-1650.

[6]马玉刚.地方普通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4):28-32.

[7]刘志会,袁淑影.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4):30-32.

[8]侯彬,邝小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5(2):86-88.

[9]邬备民.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3):130-133.

[10]齐凤珍.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现状及探讨[J].科研管理,2007,28(SI):103-105.

[11]洪家志,刘临,陆刚.促进成果转化口校企合作模式面面观[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6): 66-67.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y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View

HE En-jie, ZHANG Mao-lian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At the urgent needs of society transformation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ritical issues for the programm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team and platform, and the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university have been propos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have been analyzed in detail.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been presented for the goal of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high-level university.

Application-oriented local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In tensive development ; Innovation ability

2016-01-27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2015jyxm266,2015jyxm253)。

何恩节(1979-),男,安徽省太湖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激光光谱学和稀土发光学研究。

G648.4

A

1673-8772(2016)05-0114-05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校企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