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文化特有形态及其历史传承
——“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苏沿海文化开发研究之一

2016-03-17 00:14许思文
港口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盐城连云港南通

许思文



江苏沿海文化特有形态及其历史传承
——“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苏沿海文化开发研究之一

许思文

编者按:当前,江苏沿海地区成为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区域,提供并搭建了千载难逢、弥足珍贵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机遇和广阔平台。江苏沿海区域发展,是经济层面的显性体现,也是文化层面的隐性表现;既离不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社会的内在协调发展。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和文化发展,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须臾不可或缺。经济决定文化,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掌握了先进文化,就有可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本刊即日起刊发江苏省青年学者、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宣传教育处处长许思文先生关于江苏沿海区域文化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江苏作为“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的地位和作用引发关注。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探讨和研究江苏沿海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江苏沿海开发的迫切需要,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江苏沿海区域海洋文化底蕴、区域魅力和文化灵魂,有利于剖析制约江苏沿海文化发展的瓶颈,有利于激活和唤醒富涵特色、充满活力、魅力独特的区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创新并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新海洋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江苏沿海文化基本特质和独特形态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54公里。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江苏沿海区域,是一种文化覆盖下的沿海区域;江苏沿海文化,也是一定地域限定下的文化。江苏沿海文化是江苏沿海地区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遗迹、社会习俗、建筑风格、文化形态等文化发展的总称。

江苏沿海地区特有的海洋文化是江苏沿海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成果,历经了上万年积淀,是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在内的三地人,情与理、仁与智、道与法对立统一的文化产物。北起连云港,经过盐城,南止南通,属于江苏沿海文化发展区域中核心组成部分,其南北文化发展差异显著,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江苏沿海北部地区连云港,是江苏山海文化、西游文化、徐福文化的代表;江苏沿海中部地区盐城拥有中国四大湿地项目示范保护区之一,滩涂长、岸线长,是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的代表;江苏沿海南部地区南通则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美誉,是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与上海、苏州等城市的联系也很紧密,受海派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很大,江海文化历史悠长、内涵丰富。不管是反映处于苏鲁交界、山海拥抱、富有连云港特色的山海文化,还是反映滩涂特点、富有盐城特色的海盐文化,或是反映通江达海、富有南通特色的江海文化,这些都是江苏沿海城市基本特质、文化内涵与精神传承的江苏沿海文化的生动反映。

二、江苏沿海文化历史传承及其主要特征

江苏沿海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资源禀赋、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特征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系统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不同历史、地理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沿海文化。

1.山海文化与连云港

连云港位于江苏沿海北部地区,地处中国沿海南北过渡和海陆东西过渡地带,东濒黄海,海岸线长约211.6公里。作为一个山海相拥、景色秀美、别具魅力的海滨城市,在长达六七千年的文明史中,积累了深厚的沿海文化底蕴;大量镌刻着山海印迹的文化巨著,展示了连云港沿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1)山海文化。连云港自然环境风光旖旎,境内山海相拥、伟岸秀美,风光独特、神奇浪漫,素有“东海仙境”的美誉。在连云港的地域文化中,既有山的伟岸、雄浑,坚韧、执著,又有海的博大、宽广,自强、包容。独具一格的山海文化,造就了连云港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形成了连云港城市的特殊精神气质、人格风貌,赋予了连云港人文精神绚丽多姿的色彩。山海文化是连云港地域的血脉,是城市发展的根系,是淮海大地上连云港人对中华文化传统及其人文精神的最大贡献。

(2)西游记文化。《西游记》是连云港的特产,花果山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堪称连云港人的骄傲。西游记文化是当代连云港的宝贵资源。要树立西游文化品牌意识,放大其不可替代的经济链条效应,为连云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在加强西游记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提升西游记文化产业层次,营造西游记文化城市氛围上做精做深文章,真正形成鲜明的西游文化品牌特色。

(3)徐福文化。徐福率众东渡,比明代郑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和葡萄牙人麦哲伦绕地球航行早1700多年。徐福东渡具有伟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成为中、韩、日三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被传为世界交往史上的千古佳话。通过徐福文化品牌的打造,一方面,加强与东亚地区及至世界滨海城市的广泛联系合作,促进连云港作为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国际交流;另一方面,推动城市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壮大海洋经济,让海洋经济成为连云港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全面加快大开发、大建设、大开放的步伐,谱写连云港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4)陆桥文化。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在担当区域经济重要枢纽、促进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打好陆桥发展这张牌,倾力构建陆桥文化,深化连云港与“新亚欧大陆桥”和“新丝绸之路”上各个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进一步提升连云港的国际形象。

2.海盐文化与盐城

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滩涂资源,全市海岸线长约580公里,占江苏全省海岸线的56%,滩涂面积约4533平方公里,占全国滩涂面积的七分之一。盐城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几千年历史传承和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沿海文化。盐城属于江淮文化与沿海文化交融地区,临海区位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海洋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湿地文化、盐业文化,同时近现代革命的痕迹使其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

(1)海盐文化。盐城因“盐”置县,因“盐”兴城,悠久的盐业史给盐城留下了丰富的海盐文化遗存,海盐文化是这座城市文明的根基和灵魂。据文物部门统计,盐城境内有海盐生产场地、工具、码头、盐政管理官署建筑等文化遗址860多处,如范公堤遗址、草堰古盐运集散地等;目前该地还存在大量反映盐民生产和生活的文献和独特的民俗,境内许多镇、乡、村的地名中均带有“墩”、“场”、“灶”、“仓”字样,可以说海盐文化已成为盐城城市文化的记忆和符号。2006年12月,“海盐文化”被确立为盐城的文化名片之一。

(2)红色文化。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抗战中心,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素有“陕北延安、苏北盐城”的美誉。盐城地区作为新四军重建与壮大的根据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新四军纪念馆、建军广场等地是集中反映新四军重建、发展及壮大过程的物质遗产。同时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根据地文化,共同形成了盐城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遗产。

(3)湿地生态文化。盐城沿海地区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将打造成为“东方湿地之都”。培育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湿地生态文化,在盐城文化布局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4)淮剧杂技文化。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淮剧作为流行于江苏地区的六大地方剧种之一,深受苏北地区及上海、台湾等地人民的喜爱。盐城还是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杂技表演艺术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淮剧和杂技艺术已经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前,盐城市在传承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努力打造新兴产业文化品牌。作为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盐城拥有东风悦达起亚汽车生产制造企业以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力装备制造企业及产业链。这些产业和品牌成为盐城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形象的符号。

3.江海文化与南通

南通位于江苏沿海南部地区,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南通文化烙上了吴越、齐鲁、荆楚等众多文化的痕迹。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1)江海文化。江海文化是南通沿海文化内涵的核心和灵魂。从历史的角度看,南通文化的演变,是先有江海风情,再有淮吴风韵,然后才有海派风神。南通文化多元共存,即海陵文化圈、胡逗洲文化圈、通东文化圈、沙地文化圈,没有统一的文化源头。但是,这些文化圈都依江傍海,其形成都与江海变迁及其环境资源紧密联系,其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都与江海相通,江海文化是南通境内多元文化的共同体,因此可以说,南通沿海文化也即南通江海文化。

(2)博物馆文化。“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于1905年建成我国第一座博物苑,首开我国文博事业先河。一个世纪以来,女工传习所、纺织博物苑、给水博物馆、蓝印花布艺术馆、风筝博物馆、长寿博物馆等10多座国内独一无二的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在濠河周边先后建成,形成环濠河博物馆群。南通因此被誉为“中国博物馆之城”。

(3)名人文化。自古文人雅士流连名山大川,亦诗亦画,南通山水同样滋养了历代文人雅士,北宋理学先驱胡瑗、明代风流才子冒辟疆、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代戏剧家李渔等都在南通留下了不灭的文化印痕。特别是到了近代,清末状元张謇潜心构建“中国近代第一城”,在南通创办了包括中国第一馆——“南通博物苑”在内的众多中国第一,同时又集聚了一大批优秀文化名人,如表演艺术家赵丹以其杰出的电影表演艺术成就,令南通名扬天下。

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迫切需要江苏沿海文化提供内驱动力和精神支撑

发达地区的实践反复表明: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地区跨越发展灵魂的建设、崛起腾飞活力的建设。文化兴,则精神振;精神振,则经济跨越、社会发展。

1.江苏沿海文化在江苏“两个率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不只包括经济硬指标,更包含有城市文化、精神价值等方面指标,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群众公认的“率先”。江苏沿海地区在要在“两个率先”发展中尽职尽责,既要在经济上率先,也要在文化上率先;既要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要文化、社会等发展的民生指标、惠民指标。

事实上,在江苏“两个率先”征程上,城市的人文精神已成为重要的发展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先后涌现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精神,一直是引领江苏发展的精神火炬。江苏沿海文化精神,也将成为江苏沿海地区积极参与“两个率先”建设的精神火炬。“十三五”时期,江苏沿海地区乃至全省将全面开启“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新征程,江苏沿海文化要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己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营造沿海公共文化环境、推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契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两个率先”目标。

2.江苏沿海开发迫切呼唤江苏沿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09年《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为标志,江苏沿海开发进入新的发展起点。实践表明,江苏沿海区域与海洋相连相依、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以江苏沿海区域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是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文化强省不可或缺的重要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文化实力实现了快速、健康提升,但这种提升主要是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基础设施的显性提升,以区域精神、价值导向和文化创新为标志的文化软实力能否快速提升,已经成为江苏能否全面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所在。在传承、弘扬江苏沿海文化的同时,加快江苏沿海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加大区域文化优势的整合与推广,构建独具特色的江苏沿海文化,进而提升江苏整体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作出贡献,实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3.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迫切需要江苏沿海文化提供内驱和支撑

文化禀赋是一个地域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精神性因素的总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精神地域文化禀赋的驱动功能。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离不开沿海地区的“两个率先”,实现这一使命,必须在不断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显著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形成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得益彰、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匹配的江苏发展模式。

当前,江苏沿海地区成为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多个国家战略叠加区域,提供并搭建了千载难逢、弥足珍贵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机遇和广阔平台。国际、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或城市,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打造文化品牌上,都留下了探索实践的印迹。江苏沿海文化发展,必须作为策应国家四大战略的内驱和支撑,率先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区域文化的融合、创新,切实将江苏沿海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将江苏沿海独具魅力的山海、江海、海盐等文化,按照策应多重国家战略为目标,打造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形成独具一格、影响深远的江苏沿海文化品牌,以厚重、创新、特色的沿海文化支撑经济发展,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沿海区域经济洼地”形象,打造江苏沿海“黄金海岸”,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贡献。

(作者系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

猜你喜欢
盐城连云港南通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