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
(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02)
深圳港大铲湾港区规划问题探讨
陈江
(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102)
摘要:国际形势变化,国内产业调整,珠三角地区、深圳市、宝安区产业升级,无不推动着大铲湾这个年轻港口的转型发展。本文研究了大铲湾港区规划发展历程,浅析了规划编制及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规划落地的思路。
关键词:大铲湾港区;规划;转型发展
深圳港大铲湾港区位于珠江东岸、深圳宝安区内,毗邻前海合作区、宝安中心区、深圳国际机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0.2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度约11.6公里,已形成陆域区域约6平方公里,是深圳目前面积最大、土地权属最清晰的可开发用地。
1.第一阶段——起步期
1998年,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批准《深圳港总体布局规划》,大铲湾港区作为体现深圳港核心竞争力的三大主体港区之一,被确定为深圳西部待开发的大型专业化集装箱港区。
2002年,大铲湾公司委托设计院编制《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水陆域详细规划》(简称《2002详规》),重点研究了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开发的市场需求及功能定位,港区的总体开发方案、水陆域详细规划、开发大铲湾的经济效益等问题,为大铲湾集装箱码头的开发建设及分期实施提供了依据。在该规划中,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区总体布置采用宽突堤与顺岸码头相结合的形式,共形成9210米码头岸线、6.55平方公里陆域、陆域纵深约708米。形成顺岸段北部驳船作业区、顺岸段南部近洋作业区及大突堤远洋作业区三个功能区。整个码头区最终可形成15个大型深水泊位、7个中等泊位及1425米的驳船岸线,通过能力1000万TEU/年。预测2020年大铲湾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为700万TEU。
2.第二阶段——发展期
2007年,深圳市交通局向深圳市政府提交《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规划调整方案》(简称《调整方案》),建议大铲湾港区增加后方堆场约262万平方米,增加岸线约1200米。深圳市政府同意该方案,并要求市交通局将成果纳入《深圳港总体规划》修编中。
2009年,大铲湾公司委托设计院依据最新的《深圳港总体规划》(08送审版)成果及《调整方案》对《2002详规》进行修编,使吞吐量预测、驳船岸线、陆域规模和集疏运系统等方面更符合新的发展形势。在该规划中,共形成11612.6米码头岸线、10.28平方公里陆域、陆域纵深约890米。港区建成后,可形成15个7万吨级以上、10个3~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2621.3米的驳船岸线,总通过能力为1200万TEU/年。预测2020年、2030年大铲湾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将分别达到1000万TEU和1200万TEU。
3.第三阶段——转型期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集装箱运输业增速回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根据2011年数据对大铲湾吞吐量进行预测,至2020年,大铲湾集装箱吞吐量将为620万TEU,较2009年1200万TEU的预测减少近一半,大铲湾港区尽管区位优势明显,转型仍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港口功能弱化,周边城市功能完善,前海合作区(包括宝安中心区)快速发展,跳跃式进入港城关系的第四阶段,港口城市的发展不再依赖于港口,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多元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来推动港城融合,从而实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大铲湾公司确定了“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升级为指引,以项目为抓手,长短结合,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启港区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并委托设计院历经1年形成大铲湾片区发展单元系列规划。规划总体呈现“三港四城”的布局结构,坚持港口引领城市发展的“港产城融合一体”的理念。对大铲湾而言,吞吐量减少,使港口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根据预测,2020年港口用地需求约4平方公里,由此可释放出约6平方公里用地资源。结合现有的港口发展条件,可重点发展综合性沿岸服务业,包括制造总部经济、港口派生服务、商贸流通经济和MICE服务经济等四大类。按此规划,大铲湾的建设将为深圳市GDP带来较大贡献,基于把大铲湾和前海合作区共同构建成深圳城市发展的“双中心”的基本前提,经戴德梁行估算,2020年,大铲湾可实现产值约101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可以实现产值约1650亿元人民币。
4.第四阶段——项目期
2013年,深圳市政府在研究关于新渔港规划建设问题的会议上提出“做好海洋渔业发展规划与滨海岸线规划的衔接,突出高端引领,引入社会资源”,大铲湾公司与农产品公司联合介入南洋现代远洋渔业基地项目,开展前期规划工作。以远洋渔业为基础和依托,打造集远洋捕捞、冷链物流、休闲旅游、美食消费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型海洋产业链,体现深圳海洋城市特点,助力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发展海洋创新服务业等高端海洋产业,建设国际性海洋创新示范渔港,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的战略。
2015年,关于“深圳(皇岗)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延伸至大铲湾海运港区”的申请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为此,大铲湾公司结合大铲湾港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启动了大铲湾港区汽车口岸及配套项目,依托大铲湾整车进口口岸的优势,发展现代汽车物流服务业,创建国际汽车贸易创新基地,并提出建立5大汽车产业中心:国际汽车物流中心、汽车交易中心、零配件中心与售后服务中心、汽车金融服务中心、新能源汽车展示及研发中心,欲将大铲湾整车进口口岸打造成为辐射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汽车进出口商贸中心。
1.规划内容有待更新完善。《深圳港总体规划》2008年经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审查后,至今尚处于修编阶段,大铲湾港区规划范围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大铲湾港区目前最新批复的规划为2007年的《调整方案》,现已过去8年有余,全球集装箱运输业发展放缓、深圳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都使旧规划与现有市场出现脱节现象,制约港区发展。
2.城市规划与港口规划矛盾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大铲湾港区位于深圳“西部发展带”,是深圳发展为亚太地区物流枢纽城市的重要发展节点,定位大铲湾为深圳“三大港口综合物流基地”之一。《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提出前海湾片区“1+2”融合发展要求,大铲湾港区应适时转型发展,推动前海湾片区可持续发展,促进珠江东岸一体化和跨越式发展。《宝安综合规划(2013-2020)》(征求意见稿)建议大铲湾港区根据港口发展需求保持适当的港口发展用地,部分用地结合前海中心建设及海洋产业发展进行转型,发展滨海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海洋科技研发等功能。而《深圳港总体规划》(08送审版)提出大铲湾港区作为大型专业化集装箱港区,以集装箱远洋干线运输为主,兼顾近洋、内支航线和内贸运输,结合后方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综合物流,远期有条件部分发展为保税港区。城市规划建议大铲湾港区适时转型,提供更多的城市功能,而港口规划依旧要求大铲湾港区作为集装箱港区发展,两者的矛盾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以妥善解决。
3.新编规划申报难度大
新修编的大铲湾片区发展单元的系列规划详细描绘了大铲湾港区建设与发展的蓝图,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包含着推动和促进大铲湾港区乃至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港区利益和区域利益的双杠杆,配合前海金融服务特区的建设,快速推进整个大铲湾片区、大前海、大空港的跨越式发展这样的社会效益。然而该规划释放了约6平方公里用地资源,阻碍了传统集装箱码头规划,在征求市相关部门意见时遇到的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由企业组织发起的整个港区的规划研究,要如何在没有明确上层次规划支持的条件下通过审批,上报路径尚不清晰,推动阻力大。
1.化整为零,以小搏大
经历2012-2013年大铲湾片区发展单位系列规划报审的困境,参考大铲湾港区内某商务公寓及商务办公项目规划调整的成功案例,通过与市规土委的沟通,可尝试“化整为零”的思路,即不进行全港区范围内的整体规划申报,而以项目为突破口,如前述“汽车口岸及配套项目”、“远洋渔业基地项目”等,完成具体项目的规划研究,以个案形式从市规划国土委区管理局逐级上报审批,解决规划路径报批不明晰的问题,避开相关部门敏感带,以小搏大,实现局部带动整体的规划转型。
2.借助东风,把握时机
以汽车口岸为例,大铲湾取得整车进口口岸资质对深圳市及大铲湾港区都是极大利好,大铲湾港区开展整车进口业务具有海陆空战略资源汇集及毗邻前海和宝安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可靠泊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滚装船的水深优势,以及有深圳本土汽车企业需求支持的产业优势等,在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总趋势持续发展、大铲湾整车进口口岸通过国家验收热潮正盛的东风下,全面推进大铲湾汽车口岸及配套项目规划落地,应该是当下最好的时机。
3.广为宣传,普及印象
将规划成果多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汇报,既能与专业人士思想碰撞形成头脑风暴,又能将规划理念慢慢渗透进规划审批部门意识中;同时利用商务推介会等形式向相关经销商、运营商展示规划成果、描绘规划蓝图,形成思维印象的普及,亦有助于推进规划落地。
大铲湾港区目前仍是一片净土,不同的规划将给大铲湾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一项新规划的谋定或许要综合天时地利,但规划的成功落地更主要是在于人和。大铲湾公司顺应时势,根据港区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多轮规划,体现了公司领导班子及经营团队的高瞻远瞩,规划落地的路径亦在不断摸索、论证与探讨中。
参考文献:
[1]龙毅.我国港口规划管理研究——南京港规划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1.
[2]杨旸,洪再生,张丽梅.港口空间与土地利用规划:新加坡港与天津港的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11).
[3]冷静.基于第四代港口概念的港城联动建设研究——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个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责任编辑: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