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不同使用时间及剂量对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顾秀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 门诊西药房, 湖北 蕲春, 435300)
关键词:利巴韦林; 慢性丙肝; 抗病毒; 相关性
慢性丙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是引发肝癌及肝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该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制品及经血液传播[1-2]。目前,在临床上并无有效的方式可对其进行阻断,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已有研究[3]报道,应用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HCV)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关于利巴韦林使用剂量和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尚无确切报道。本文采取不同剂量与不同使用时间的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科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120例。所选患者均符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诊断标准[4]。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为(30.1±12.4)岁。病程在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0.6±0.3)年。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1组40例,对照2组40例。排除孕妇、肾功能衰竭、其他疾病引发的肝功能不全等患者[5]。3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1组:患者每日口服1 000 mg的利巴韦林[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961],持续治疗12个月,并联合干扰素α-1β,肌肉注射500万U。对照2组:患者每日口服1 300 mg的利巴韦林,持续治疗12个月,并联合干扰素α-1β,肌肉注射500万U。观察组:患者每日口服1 300 mg的利巴韦林,持续治疗18个月,并联合干扰素α-1β,肌肉注射500万U。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及痊愈率。
1.3疗效评价[6-7]
均依据慢性丙肝疗效诊断标准: ① 早期应答:患者治疗3个月后体内丙氨酸氨基酶恢复正常,其RNA显示为阴性; ② 完全应答:患者治疗1年后体内丙氨酸氨基酶恢复正常,其RNA显示为阴性; ③ 无应答:患者治疗期间各指标未发生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选用Spearma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早期应答、完全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见表1。3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组治疗后治疗痊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与利巴韦林使用时间及剂量均呈正相关(r=0.620,0.633,P<0.05)。
表1 3组治疗应答效果比较[n(%)]
与对照1组相比, *P<0.05; 与对照2组相比, #P<0.05。
表2 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与观察组相比, *P<0.05。
表3 2组治疗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n(%)]
与观察组相比,*P<0.05;与对照1组相比,#P<0.05。
3讨论
据资料显示,全球丙型肝炎感染率约占3%,每年新增患者高达3万例。慢性丙型肝炎属于缓慢性进展疾病,若未及时给予针对性抗病毒治疗,患者易发展为肝细胞肝癌、肝硬化等,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8]。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机体内的HCV,从而改善或缓解肝细胞的损害程度,抑制其发展为肝衰竭、肝硬化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慢性丙肝药物较多,常见的为欧派罗、利巴韦林等。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可显著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硬化的发病率[9]。临床上对利巴韦林的报道较少,尚未对利巴韦林的使用时间、剂量与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进行报道,而慢性丙肝患者疗效与利巴韦林的剂量与使用时间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剂量及使用时间的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早期应答、完全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与王君和等[10]报道一致。利巴韦林贯穿于慢性丙肝的整个治疗中,患者需持续服用利巴韦林。然而,在此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较多副反应,较多患者难以坚持服用利巴韦林,而过早的停药将导致应答率显著降低,影响治疗疗效[11]。本研究中3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痊愈率及复发率对比有显著差异,表明加大利巴韦林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注意合理运用利巴韦林。目前,关于利巴韦林提高慢性病型肝炎治疗效果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12],作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利巴韦林是病毒的诱变剂,促使病毒基因组出现编码错误,从而减少感染性病毒的生成;②通过抑制黄嘌呤脱氢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RNA合成;③细胞内经磷酸化的利巴韦林产物可抑制RNA等聚合酶的生成。且利巴韦林具备免疫调节功能,让病毒免疫应答TH2转化成TH1型,促使TH1型细胞因子及TNF-α增加,阻止细胞毒发生体液免疫应答,促使T淋巴细胞介导发生免疫应答,从而加快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清理。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与利巴韦林使用时间及剂量均呈正相关,提示增加利巴韦林剂量及提高使用时间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
综上所述,慢性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与利巴韦林使用时间及剂量均呈正相关。故临床上需严格把握利巴韦林使用时间与剂量,促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学谨.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 2014(16): 78.
[2]周洪青, 吴淑坤, 宋仕玲, 等.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5): 282.
[3]孟祥俭, 邬颖华.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11, 20(21): 98.
[4]M F, Derbala A M, Amer M, et al.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4 with normal transaminases: histological changes, schistosomiasi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J].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11, 18(7): 258.
[5]刘文访. 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副作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3): 145.
[6]郭洪新.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4): 48.
[7]王传敏, 李新宇, 陈悦, 等.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达到停药标准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J]. 河北医学, 2015(1): 140.
[8]刘晓, 孙丽萍, 王寰, 等.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HCV RNA与HCV-Ab的相关性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9): 122.
[9]吕黄先. 丙型肝炎感染患者血清脂代谢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浙江临床医学, 2013(10): 1655.
[10]王君和. 慢性乙肝HBsAg和HBeAg定量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4, 29(4): 264.
[11]魏来. 从国际指南看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J]. 浙江医学, 2014(22): 1823.
[12]朱丽君. 聚乙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0例[J]. 中国药业, 2014, 23(1): 84.
收稿日期:2015-11-12
中图分类号:R 5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3-140-02
DOI:10.7619/jcmp.20160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