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2016-03-16 23:42:45林红珍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法律风险创业防范

余 峰,林红珍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余峰,林红珍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当今就业日益紧张的大趋势下,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就业问题,而且能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政府和社会也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尽力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有创业激情,但因缺乏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创业陷入困境甚至失败的不计其数。因此,在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的教育和培训。大学生在创业组织形式、合同的订立及履行、知识产权等方面要加强法律风险防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紧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创业激情或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大学生若创业成功,既能解决自己的就业,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就业。因此,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已经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扶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全国各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和指导。

在大学生创业激情日益高涨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众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对于一个刚走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因其在市场经验、管理技能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大多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特别是不能及时识别法律风险,诉讼缠身,往往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大学生创业的这个过程离不开相关法律,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规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而特殊关照[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关键在于预见性的识别和防范。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践中,任何理性稳健的企业家无不十分重视企业的各种风险管理和防范,尤其重视法律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因为法律风险不仅可能让其陷于各种法律纠纷,更有可能让企业家身陷法律纠纷之中,让企业陷于困境,甚至被撤销或破产。因此,在大学生创业之前和创业之中,学校多加强创业风险防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注重加强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学会识别和防范法律风险,对保障创业的成功和避免创业失败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分析

1.大学生创业所选择的组织形式的法律风险

根据我国目前的企业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大学生创业所能选择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企业公司的组织形式。根据我国企业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投资者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一样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在一般情况下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法人人格否认的特殊情况下,投资人应依法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有两种类型,即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二者承担的责任不同[2]。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终止时,对合伙企业不能偿还的债务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依《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仅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不能偿还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依《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对企业不能偿还的债务应承担无限责任。

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企业的组织类型时,应根据企业公司法对投资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结合自己承担风险的经济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的组织形式。适合自己的组织形式,就是最好的,不能盲目跟风,看见别的同学选择哪种组织形式,就不问自身的情况也盲目选择,最终后悔莫及。其次,大学生无论是选择何种组织形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大学生创业者都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和领取营业执照,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企业还需领取经营许可证。一般企业只需领取营业执照就可开始营业。有些大学生不了解这一点,未办理相关手续和领取营业执照就开始营业,此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这是大学生创业者必须了解和避免的。

2.创业组织终止时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企业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有生有灭。企业公司主体资格在法律上的消灭,依企业公司法、破产法的规定主要有投资者达到经营目的或经营期限届满而决定解散、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及因违法经营被有关部门吊销企业公司营业执照等原因。不管何种原因终止,企业都应依法清算和注销企业的营业执照[3]。因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的,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通过破产程序最终注销企业营业执照。如果大学生创业者未及时依法注销企业营业执照,则很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冒用企业名义,从事一些违法的经济活动,一旦造成不良的法律后果,很可能牵连到投资人,投资人因为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是企业公司终止后企业不能偿还的债务承担问题。大学生创业者作为投资人是否要承担责任,这与大学生所选择的企业组织息息相关。如果创业组织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依公司法的规定投资人一般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在公司资不抵债时,投资者不承担公司的债务。大学生创业者如果选择的是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不能偿还的债务,依法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则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承担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不能偿还的债务需负无限责任。

3.创业中的合同法律风险分析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达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是任何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因为企业的各种市场活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合同来进行的,例如供用水、电、气合同、房屋租赁合同、货物购销合同、货物运输合同等,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合同法律知识的了解,疏于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以致大学生创业受阻。

大学生创业者在合同方面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合同当事人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若合同的当事人主体资格不合法,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第二,所订立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问题。内容不合法,也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所订立的合同只有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才有可能是有效和可以履行的。第三是所订立合同的形式问题。除少数合同外,大多数合同法律对其形式并无特别要求,属于不要式合同[4]。从合同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说,当事人最好订立书面合同。常言道:口说无凭,口头合同往往由于不易举证,导致自己利益受损。大学生创业者签订重要合同时,最好采取合同书的形式订立,一旦发生纠纷,书面合同便是重要证据。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法律风险往往是对方当事人违约不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守约方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依合同法的规定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通过行使抗辩权暂停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尽量避免损失或将损失降到最小。

4.创业中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依法对自己的智力成果享有的民事权利,主要有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三种权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因此得到各国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对国家来说,我国已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来说,许多企业成立了知识产权研发和保护中心。许多企业已意识到,知识产权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特别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竞争的核心也越来越转向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

知识产权的取得方式法律有明确规定,大学生创业者应对此有所了解,及时申报注册取得知识产权,否则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对他人享有的知识产权如需要使用,则应依法取得许可或通过转让取得知识产权,否则很容易陷入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之中。根据我国《专利法》、《商标法》的规定,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取得,需要当事人提出申请并经国家有关机关依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审查通过后方可取得专利权和注册商标专用权[5]。而对于著作权来说,依《著作权》法的规定则实行自动取得原则,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立刻受到法律保护。

一般说来,一旦大学生创业者通过自己的智力创造,完成发明创造后,应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依法取得这些知识产权,拥有法定期限内的专有权,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依法行使许可权和投资权等法定权利。在拥有知识产权的同时,大学生创业者也注意应履行法定义务,对专利来说,即是实施专利的义务和缴纳专利管理费,对注册商标来说,应保证适用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质量。

大学生创业者还应了解知识产权的期限性,一旦超过法定的保护期限,便不再拥有权利。知识产权与物权中所有权的保护期不同,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加上死亡后的五十年。注册商标的保护期为十年,到期后可以申请续展。专利中的发明保护期为二十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为十年。在实践中大学生创业者因不懂得知识产权的期限往往为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专利付出较大的代价,这是应该避免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学习和了解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尽力做到知法守法,既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又学会运用知识产权法为自己的企业保驾护航。

5.其他方面的法律风险

首先是税收方面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者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根据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做到不偷税、漏税和抗税。其次是劳动法方面的风险。大学生所创立的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依《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确保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否则,会引起劳动纠纷被劳动者诉到法院,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工人罢工,这些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营业。此外,还要加强生产安全和劳动保护,避免因突如其来的生产事故导致创业受阻[6]。最后,大学生创业者也应该根据创业所处的行业、经营状况等具体情况了解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主要规定,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符合市场规制法。

三、大学生创业中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

1. 提升创业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应加大投入人力、物力重视对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培训。从学校层面来说,应开设一些法律风险方面的公共选修课或举办相关讲座,供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最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应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积极学习经济法律知识,为创业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在创业过程中,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法务部,专门处理企业的法律事务,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2.选择合适的创业组织形式

对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创业者对不同创业组织形式的债务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由于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只限于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对个人不适用。因此,在创业者承担无限或者无限连带责任的情况下,有可能倾家荡产,影响终生。因此,如果选择的是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应尽量控制该组织的资产负债率,将债务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范围内[7]。如果选择的是普通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则创业者应当通过合理规章制度、购买合适的商业保险等有效措施控制普通合伙企业的债务。

其次,企业运营风险。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组织形式是基于投资人之间的信任而创立。但在实践中,随着企业公司的发展,投资人之间因利益、经营理念甚至企业文化的不同产生冲突矛盾,这些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协调化解,往往会阻碍企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在一开始就应注重选择与自己经营理念相同的合作者进行创业,出现问题,应积极沟通协调,尽快使企业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3.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和法治经济。合同方面需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确保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第二,在订立合同时,注意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自愿,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履约能力。第三,标的额较大的合同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必要的担保。创业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最有利保障自己债权的担保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实际中,因拖欠货款而引起债务纠纷在经济纠纷中占很大比重。大学生应了解合同法对债权保全的相关规定。针对债务人的拖欠货款,债权人及时行使代位权和撤销权两项重要的债权保全的权利。

4.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防范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首先,树立重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建立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其次,应及时注册企业产品所使用的商标,实行名牌战略,做好注册商标的许可和转让工作。第三,及时申报专利。对企业工作人员在职务过程中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一般属于所在单位,也应及时申报专利。最后,应及时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一旦发现有他人假冒自己企业的专利产品和冒用自己企业的注册商标,应积极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权,积极索赔。

四、结论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紧张的重要举措。当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来实现就业,但因缺乏市场经验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创业失败的不在少数。因此,在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的教育和培训。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各种风险的防范问题,尤其是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大学生在创业组织形式、合同的订立及履行、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知法是守法、运用法律防范风险的前提,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应加强《公司法》、《合同法》、《专利法》及《商标法》等与创业紧密相关法律,做到心中有法,充分运用法律为自己的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靓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J].改革与开放,2015,(5):60-62.

[2]朱文胜,吕中国.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研究——以高校创业法律教育的完善为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月刊,2013,(5):66-70.

[3]王赛芝.刍议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00-101.

[4] 刘建佳,肖超.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98-100.

[5]吴晓红.略论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人民论坛,2013,(20):110-111.

[6]孟国碧,王德斌.论高校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J].理论视野,2012,(10):76-78.

[7]马爱群.大学生创业法律支持与风险规避[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7):119-119.

责任编辑:雷三容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2016)01-0046-04

作者简介:余峰(1993-),男,湖北孝感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林红珍(1973-),女,湖北黄冈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法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收稿日期:2015-12-18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10488028)

猜你喜欢
法律风险创业防范
合伙企业法律风险实证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57:01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7:54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4:4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浅析及防范
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SQL注入防护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7:25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3:02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2:56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