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伦理困惑

2016-03-16 22:10严文烨
文化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洛夫斯基杀人出租车

严文烨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



【文学评论】

《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伦理困惑

严文烨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

本文通过分析《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叙事及人物,梳理和提取《十诫之杀人短片》中所关注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对杀人合理化的道德拷问和伦理困惑,从而引发对法律的合理性及其中伦理道德的反思。

《十诫之杀人短片》;基耶夫洛夫斯基;叙事;法律;伦理困惑

一、《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叙事及人物

《十诫之杀人短片》的叙事手法表面平静如水而实则如烈火燃烧。影片中,杀人和绞刑细节残酷而真实,让人不寒而栗。让观众好似亲眼目击了可怕的杀人过程,如纪录片般直截了当。整部影片的主体部分是由两次杀人组成的,第一次是少年雅泽克在荒郊野外杀死出租车司机;第二次是所谓的合理化杀人,即对雅泽克的审判。两次杀人的描述都详尽而直接。

影片开头是实习律师比约特在参加正式律师面试前的一段独白:“法律不应该仿效天性,而是要改良它……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个人的自由为范围……现行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律师,很显然,是影片中“法律”的代言人,而矛盾的是,他的身上却带着对法律的嘲讽和质疑。这主要体现在对雅泽克的怜悯及对该不合理刑罚的质问:它认为这是国家执行的对于雅泽克的谋杀。

如若电影仅仅只是关于这两次杀人的话,那它便只是一部单纯告诫人们罪有应得的“教育”片,是律师角色的加入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它让人不禁发问:法律能解决人性问题吗?或者法律如何有效地帮助解决人性的问题?

影片中人物的影像有许多次是通过镜子或是透明的玻璃来呈现的。玻璃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内心情感抒发的一种隔阂和介质。当律师陈述雅泽克案件的时候,律师的手反射在一个黑色的装饰摆设上,镜头始终定格在反射手的黑色摆设品上,通过手和律师的声音,观众就感受到他强烈情感的波动和对判决的不满。

该片的叙事及人物构造注重感性,而法律讲究条理;电影以性情为本,往往冲破既定规则的约束,反映人性的莫测,而法律则是普遍的公意体现,强调既定规则的某种稳定性;电影诉诸感情,而法律倚重理性;电影叙事常常充满了批判的反思,法律的立场则常常体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这些显著的差异却恰恰是最令人兴奋的部分,构成了法律题材电影中伦理表达的独特性或者矛盾性。这种独特性和矛盾性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杀人短片中彰显无遗。

西南政法大学的徐昕教授称法律题材电影的表现主题称为“诗性的正义”。但《十诫之杀人短片》却恰恰是以电影为媒介来拷问所谓“诗性的正义”。这种拷问具体表现为对杀人合理化的道德拷问和伦理困惑。

二、《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伦理困惑

伦理和电影叙事往往相伴而生。“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伦理的事情……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他(她)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道德的实践力量是理性伦理学没有的”[1]。《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故事引发了对杀人合理化的道德拷问和伦理困惑。对于杀人这一罪行,选择宽容,还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是引人深思的一个问题。该部短片开展了对道德与法律的拷问,对宽恕和严惩的讨论。

对死刑的宽恕在东方文化中或许会被看作是过分溺爱,而在西方国家却不同。“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这是大部分国人认为理所应当的伦理道德观,但在《十诫之杀人短片》中,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反复用他的电影叙事质问:我们是否滥用法律之名而肆意剥夺一个人的生命?该片主旨是对暴力的反思,那么死刑的执行难道不是用一种暴力结束另一种暴力吗?死刑是否真能有效抑制社会暴力的涌现呢?

在影片的最后,律师与雅泽克的谈话中,观众大概可以猜测他为什么要杀害出租车司机,并在一片草地上杀害。这名出租车司机被雅泽克选中是偶然的。片中还有一个镜头,雅泽克趴在广场的栏杆上,从胳膊与栏杆形成的角度去看停在路边的出租车司机,他这时想起了妹妹就是被出租车压死的,心中激愤而起了歹心,他将妹妹的死怪罪在自己身上,想杀死一个开车的人来释放情感。那么,人到底是否能毫无理由地去杀另一个人,法律真的能使人都不去杀人吗?《十诫之杀人短片》用它的电影叙事唤醒了观众对这个问题的重新思考。行刑部分简直展现了一场非常热闹的闹剧,把本来平静的氛围变得非常紧张。最后众人的无声是对这场闹剧最好的收尾,是对在场每个人的折磨。法律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为在混沌中找到秩序,这样的过分简单化简直是对人类文明的不尊重。

《十诫之杀人短片》中的伦理叙事拷问了法律的合理性及其中的伦理道德,这一拷问让人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这也就是为什么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认为是开创了电影艺术中“道德焦虑派”的代表人物。这种冲突与矛盾固然让人焦虑,但这样的冲突矛盾却会持续下去。正如基氏在《基耶夫洛夫斯基谈基耶夫洛夫斯基》中写道的:“实际上关于这部电影的叙述并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我们不知道这个男孩杀死出租车司机的原因,我们知道社会要处死这个男孩的法律依据,但我们不知道真正的人性原因,我想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2]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5.

[2]基耶夫洛夫斯基.基耶夫洛夫斯基谈基耶夫洛夫斯基[M].施丽华,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53.

【责任编辑:王 崇】

J905

A

1673-7725(2016)10-0076-02

2016-08-05

严文烨(1989-),女,湖南长沙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洛夫斯基杀人出租车
比较文学界对维谢洛夫斯基及其《历史诗学》的接受与意义研究
绑架杀人潜逃24年终落网
乘坐出租车
像弥赛亚一样
可怕的杀人风
凭什么
什克洛夫斯基诗学视野下的秦观《满庭芳》
可怕的杀人风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