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悦
(南京体育学院 民族体育与表演系,江苏 南京 210000)
“步伐”符号中的江南民间舞次生态传承
——“喜鹊登梅步”“颠三步”的江南之旅
潘 悦
(南京体育学院 民族体育与表演系,江苏 南京 210000)
“喜鹊登梅步”和“颠三步”是泰兴花鼓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步伐。在江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中,完全复制其原生态状态不利于在时代发展中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在这两个步伐的演变、传承过程中,次生态的传承作为主要发展形式,成了江南民间舞的经典步伐符号,为江南民间舞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江南民间舞次生态传承喜鹊登梅步颠三步
民间舞蹈的传播,必须有适合传播、保存的土壤。江南民间舞蹈多为以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作为依托发展的民间小戏,极少部分是带有仪式性质的祭祀活动。时代的前进,社会发展的脚步使得民间大量的民俗活动失去本身的意义,对传统文化的轻视与外来文化的盲从都导致江南原生态民间舞的生存岌岌可危甚至面临失传。
认识到保护原生态舞蹈文化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工作者们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各地民族民间舞蹈,并出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共二十卷,也是目前最完整的民间原生态舞蹈资料。文字、图片资料的留存固然是文化传承中最基础的也必不可少的方式,但舞蹈是人体文化,其传承方式是以口传身授,没人去跳的舞蹈最终将是成为一种资料与回忆封存在书本中。这就形成一种矛盾,原生态民间舞蹈与时代的审美脱节,没有观众,没有演员,如何传承?
为符合时代脚步,人们对原生态舞蹈进行了创作,顺应发展中的审美观,使之得以流传。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次生态,虽然是有利于一个舞种传承与发展,但终究已经难以看到它最原始的状态。这样的发展态势是否才是我们要追寻的文化发展长久之计,难下推断。不过,这也是文艺工作者们伴随历史脚步,在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中做出的尝试。在次生态舞蹈创作中,最常见的方式即是把原生态民间舞蹈动作拆解,将其步伐或手势或身体韵律特点作为素材,加入编导个人理解与再创造成新的舞蹈作品。纵观现当代江南舞蹈作品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大多数舞台经典作品的流传都可见江南民间舞蹈素材的踪影,笔者将从泰兴花鼓的经典步伐“喜鹊登梅”与“颠三步”看江南民间舞蹈的次生态传承。
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象征好运与福气;梅,古代又称“报春花”,传说梅具四德,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取喜鹊与梅花的谐音,喜鹊站在梅花枝上意为“喜上眉梢”,因此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中国艺术作品中常以此吉祥征兆作为创作题材,民间常把“喜鹊登梅”画卷或雕刻等陈列家中,或绣在服饰上、雕刻成玉佩等装饰品以兆好运。
江苏民间舞蹈泰兴花鼓也借用此吉兆,将美好寓意融合在肢体语言中,形成独一无二的喜鹊登梅步。它的特点是前后跳跃,灵活异常,犹如喜鹊在梅枝上跳来跳去那样,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步伐口诀:“喜鹊登梅步法巧,要求半蹲直起腰,两脚前后隔半步,脚尖外侧着地跑,左脚前踏身前倾,右脚后蹬晃脖瞧,上身随着脚步移,平稳之中显活跃。”通过模仿刻画喜鹊在枝头灵活雀跃的动态,一方面,在身体语言的外形上,直观展现了“欢快”这一江苏地区民间舞的特性,体现了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许,另一方面,步伐动作不单单是一种对于动物形态的模拟,民间艺术家还赋予它包含诗意的名字,这其中所蕴含的吉祥寓意更深层次地表达出民间艺术对于生活的提炼,将动态与意蕴合二为一。这与江南地区人民谦虚细腻、崇文内秀的性格表现一致。
江南地区水产丰富,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由水带来的恩泽影响了江南人的生活起居也形成了江南人独特的舞蹈身体语言。江南水乡生活富庶,有利的生活条件滋养了民间小戏的发展,泰兴花鼓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发展、成熟的。
水陆交通便利渔业发达,驾船行舟时船身摇晃,人们则膝盖微曲,重心在脚掌上随船身摇晃来协调平衡。由此演变而来的民间舞蹈步伐中多有经由膝盖部位的颤动,脚跟小幅度的上下起伏而产生的身体颠簸形态。如泰兴花鼓中的“颠三步”,脚颤步颠,腰扭膝屈,舞步幅度大且灵活,优美而又有趣,其动作特征是:晃头、挺脖,扭腰、摆胯,膝屈、脚颤,腕活、手灵。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能通过对膝盖的屈伸幅度和脚下动作节奏的配合展现出各自民族的风土人情。这种欢快热烈的步伐与北方地区秧歌中的“十字步”相比,多了几许俏皮与灵动,正如江南人在水的滋养下的娇俏可人和黄土文明中的厚重淳朴形成强烈的对比。晃动曲折的身体形态,通过三步一颠的动作步伐,形成独具风味的江南“三道弯”风情。
要说起江南舞蹈,首先就是黄素嘉、李玉兰创编于1964年首演的舞蹈《丰收歌》。编导选择使用黄色丝巾作为道具,描绘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劳动场面。舞蹈中的丝巾正是劳动时擦汗的手帕,上下翻飞的舞动又变成金灿灿的麦穗,可以说是物尽其用。在赞叹编导的独具匠心时,道具的运用固然是吸人眼球的神来之笔,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舞蹈成功的外在缘由,静下心探究这个经典舞蹈,编导扎根于民间舞蹈素材,贴合生活的舞蹈构思才是它广为流传的内在原因。首先,牢牢抓住寻“根”的特点,才能站得住脚,那么这个“根”在哪里?《丰收歌》运用了泰兴花鼓民间舞蹈素材,舞蹈开始演员从舞台两侧踩着“颠三步”手中挥舞着镰刀出场,从动作形态对生活画面“割麦穗”进行了舞蹈化处理,欢快的步伐呈现出热烈的劳动场景。原始“颠三步”的要领口诀是:“三步一颠,腰扭脚颠,眼神互顾,前后呼应”,而在舞蹈剧目中,编导对于演员上身动作的精准统一,在节奏上膝盖颤动短促而更有力度,去除了原生态元素本身的松散自由,符合编导描绘劳动场景时,整齐划一鼓足干劲的时代感。通过加入个人情感的民间舞蹈再创造,又不失动作原本的韵味。步伐节奏的特殊性加强了动作的欢快意蕴,符合动作要求。来源于江南民间的舞蹈步伐更是带来了浓浓的江南风韵,整个作品与观众的审美情趣达到了和谐统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于丽娟、罗浩泉编创的三人舞 《担鲜藕》,中间一人饰头顶荷叶挑着鲜藕的小姑娘,旁边两人弯下身子扮演鲜藕。独特的表演形式、鲜活的题材和舞者精湛的演绎,立即成为八十年代江南舞蹈的代表作品。与《丰收歌》相同的是编导都取材于普通江南水乡生活,也融合了泰兴花鼓中的步伐“颠三步”,又加入了“喜鹊登梅步”的元素。更值得一提的是,少女肩挑的两筐鲜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为构建舞蹈意境的摆设,而是由两个舞蹈演员来饰演,低下身子就是藕筐,直起身子就是鲜藕。扮演鲜藕的两个舞蹈演员,出场时躲在道具中,并无上身动作,因此必须靠灵活的脚下步伐加以体现,编导的这一拟人化设定突出了下肢动作的重要性。因此,选择对泰兴花鼓进行拆解,选取了原生态步伐元素加以运用,并采取了更大胆的处理方式,夸张了胯部动作的扭动,更体现了身体的“三道弯”特色。为塑造少女形象,脚下步伐幅度更夸张,跳跃移动的速度加快,左右脚重心交替更加灵活。这样的改动既不失去原本动作的韵律感,又符合编导对作品塑造的要求,整体显现出一种俏皮感。
《丰收歌》和《担鲜藕》对于江南民间舞次生态传承,舞台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典范作用。通过赋予原素材新的意义达到“旧物新用”的效果,同时舞台作品创作题材时刻不离江南的文化生活,形式与内容完美契合,做到了“用江南的话,说江南的事,传播江南文化”。
在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上,海安花鼓以独有的清秀和柔美的风格,在天安门广场上大显神采,“近看似芙蓉出水,远视如风摆柳丝”,博得观众的一致赞美。当初,在得知海安花鼓将作为江苏的代表进行320人的纯女子舞蹈表演时,编导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海安花鼓与大部分江南民间舞的表演形式相同,曾经是八男八女的说唱式歌舞表演,想要改编成如此大规模的广场舞最大的问题就是舞蹈语汇缺乏。为克服此种困难,编导们分析了江南女子舞蹈的特点,在保持原有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借鉴了泰兴花鼓中的“喜鹊登梅步”、“颠三步”和渔篮花鼓的“船帮步”、“拖步”等,重新提炼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民族民间舞蹈语汇进行动作编创,最终形成难度适中并且具有美感可进行表演的大型江南舞蹈。
此次表演的成功,使得江南民间舞从高高在上令人称许赞叹的舞台艺术又回到群众之中,重新成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本次民间舞蹈的回归,已经不再是最初未加修饰的原生态舞蹈,由于时代、观念、民众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所致,最原始的舞蹈形态与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型时代民间的审美标准了,因此广场舞形式的新型传播方式可以说是一个折中之法,成了民间舞蹈从舞台表演模式回归民间大众怀抱的桥梁。在现当代生活环境中,老百姓参与最多的舞蹈方式就是广场舞。普通人参与其中的广场舞蹈,不正是民间舞蹈传承的最好途径之一。正如曾经的宫廷舞蹈取材于民间,最后却成为引领民间艺术前进的风向标,而我们的舞台艺术与民间艺术互相作用于对方。取材于泰兴花鼓的舞蹈元素,经过提炼整理,以次生态的新步伐回到民间,老百姓从观众到参与其中,一起加入传承发展的大部队中。
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是二十世纪以来舞蹈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分支发展,一方面,对民间舞的原始状态进行细致完整的保存记录,另一方面不能死守原来固有的发展模式,而是在保存风格特性的基础上对民间舞进行再创作。“喜鹊登梅步”和“颠三步”的江南之旅正是一部可以借鉴的江南民间舞近现代次生态传承历史。最开始仅仅存在于有说有唱的民俗节日活动中,是当地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特色舞步。随着时代发展,民间文化的传承,有文艺工作者加以改编创作带入舞台,再次成为表演者烙印在历史文化旅途中。同姊妹舞蹈艺术的融合,成为“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步”的又一次前进,这里表演的广场舞具有新的表演形式,成为更杂糅的符合新时代审美观的一个江南舞蹈综合体。“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步”虽然起源于泰兴花鼓,但在江南舞蹈的传承发展中,渐渐被编导取材利用,精炼、融合、提取了符合舞蹈作品的部分加以再创造,成了一种符号。这样的符号承接了江南舞蹈的动态步伐,传播了江南文化的身体语言。不再仅仅是泰兴花鼓的单一元素,更是成了江南舞蹈标志性步伐,代表江南舞蹈的特殊风格文化。
“传承”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发展的事业,民间舞蹈传承不仅仅是狭义的对于肢体动态的保存,更多的是强调民间舞蹈中所包含的文化的内涵。江南舞蹈的传承研究不但要从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历史沿革等宏观方向加以剖析,而且要由细节出发、见微知著,多角度探寻与思考,做到真正的“传”“承”。
[1]夜夜灯火映舞姿——民间舞蹈泰兴花鼓解析.泰州新闻网.
[2]李金侠,张竟琼.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J].纺织科技进展,2008(6).
[3]陈蜜,王爱国.探索新时期江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对广场舞“海安花鼓”创编成功析[J].艺术百家,2003(2).
[4]张树俊.论民间文化价值取向与提升[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1).
[5]王福银.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颤”的艺术[J].时代文学,2010(2).
[6]刘同春.浅析当代江南舞蹈创作发展[J].舞蹈,2010(8).
[7]朴永光.保护我国当代原生态舞蹈之我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84-86.
[8]刘同春.广场舞蹈“海安花鼓”的动律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