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琴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浅谈《道尔顿计划》对课程设计的启示
程亚琴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广东 珠海 519000)
在英文中,课程是指“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教育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道尔顿计划》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其课程目的是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展个性,其课程设计的核心特色即“合约”式学习、实验室和“图表法”,这三种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传统课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现象,但《道尔顿计划》在各国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道尔顿计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改革
课程是什么?在英文中,课程是“curriculum”,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意为“跑道”(race-course)。从这个词源来看,课程是指“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curriculum”定义为“the subjects that are included in a course of study or taught in a school,college,etc.”,可见课程的定义已经有所不同,侧重于学习进程中学科。
课程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学派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施良方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中,把各种课程定义加以归类,大致分为六种类型: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1]。其实不同的定义只是因为侧重课程的不同方面,就课程的本质来讲,陈佑清教授认为,可以以“发展资源”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课程本质观。这种课程本质观强调从对学生发展的功能、价值的角度去理解课程的本质,而不能仅仅从具体的存在形态、类型或构成要素去把握课程,或者将课程理解为发展过程本身。从这个角度看,课程的最基本含义是指发展资源,即能滋养或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养分、原料,活动、经验、学科等不过是发展资源的具体类别,而不是课程的实质本身[2]。
《道尔顿计划》认为,学生不喜欢学习,不能归因于学习本身,而要归因于对他/她的教学方法,它不是从学生天生不喜欢学习这一信条出发的。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学生,如果教师的引导方式正确,不仅能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甚至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3]。纵观《道尔顿计划》,并没有对其课程进行系统阐述,但从其上课方式、作业布置方式等看出,它非但不是没有课程设计,而是有着非常灵活易操作的课程设计。
课程绝对不是固定的,它永远是灵活的、可协调的。一方面,不同国家的孩子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学生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地区,不同家庭的学生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家庭,不同个体间仍然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当然不能用同一种课程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道尔顿计划》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布置作业时,低水平的孩子布置最少的作业,只要求包含一个年级的基础知识的必要内容,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班上天赋差的孩子的压力,中等作业将给予另一组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而最大量的作业则是为班上的尖子生安排的。另一方面,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断成长的,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自然而有顺序地沿着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样一个系列的必然阶段演进并日趋成熟的,因而,学校的课程也应该按照这一规律设计,即每一阶段的课程都应该以助长和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为宗旨[4]。
2.1 《道尔顿计划》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分析
相比传统课程,《道尔顿计划》的课程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笔者将其总结如下表:
《道尔顿计划》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比较分析
由表可看出,《道尔顿计划》的课程设计关注的是学生的需要,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并承担其适当的责任,让学习变为学生自己感兴趣并且愿意付诸努力的事情。《道尔顿计划》冲击了传统教学观,将教学的重点从教师转向了学生。首先,它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代替课程表和年级制。通过以合同的形式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使他感到自己对于任务履行的责任,使任务具有了严肃性,也使得学生意识到一个明确的目的。其次,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并配有各种参考书目和实验仪器,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最后,用“图表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这个方法帮助学生估算自己的时间,并调整自己的时间,以便完成合同。另外,图表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2.2 《道尔顿计划》课程的反思
《道尔顿计划》的课程目的是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展个性,其课程设计的核心特色即“合约”式学习、实验室和“图表法”,这三种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传统课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现象。然而,道尔顿制的实施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能保证系统知识的学习。道尔顿制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学生中心课程,这种课程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帮助学生主动地承担其学习的责任,从而自发地发展自己。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系统知识的学习就无法保证。根据道尔顿制,学生意识到自己哪一方面薄弱,就会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其实不然,例如有的学生对语言很感兴趣,但不喜欢数学几何,他/她在这种高度灵活的课程中,就花费更多时间学习他/她感兴趣的科目或内容,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投入很少精力,久而久之,不免导致偏科。因为孩子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心智,他/她的精力分配更多的是依据感兴趣程度,而不是什么知识会对以后更有帮助。即使在教师权威的控制下,学生必须完成某些科目内容的学习,学生也可能是在“不得不做”的心态下完成的,很难保证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质量。
并且,作业分层次这种方式是否存在问题?不可否认,道尔顿制考虑到了学生水平有不同层次,应该安排不同的有层级的任务,但这种做法依然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学生的不同水平是如何划分的?例如英语学科,有的学生听说能力强,而读写能力弱,而有的学生写作能力突出,其他能力则一般,我们没办法科学定义哪个学生应该处于哪个水平,如果还是要坚持把每个学生定位一个水平,布置不同的任务,那么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了,工作量巨大;其次,即使勉强划分了学生层次:低级、中级和高级,当我们给低级水平的学生布置的任务过于简单时,是否会引起其心理上的抵触?学生被划分成不同层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不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因为当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划分为某一层次后,要么把自身发展就定位在这一层次,不愿再有突破和创新,要么会产生心里不平衡,甚至抵触所有学习内容。
世纪之交,我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分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其中,高中新课程与原有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上都有很大变化。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给学生选择权利是重要的亮点,但各学科怎样指导学生选择,课标中要求并不清晰。另外,考试大纲中详细规定了考试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师的一种暗示,即关注考试重点内容,忽略不考内容,因此,考多少教多少的现状仍然在所难免。
虽然高中课程改革中增加了学生选课的自由,但道尔顿制所强调的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是现在高中选修课试行中所缺乏的,选修课程的改革仍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探索与实践中的尝试。
[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10-14.
[3](美)海伦·帕克赫斯特著;陈金芳,赵钰琳译.道尔顿教育计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化得元,朱雪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课程编排和教学设计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1992,0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