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文化中文学作品的接受“度”*

2016-03-16 18:06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刘 颂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异域文化中文学作品的接受“度”*

刘颂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摘要:读者接受问题是影响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受文本的确定性和未定性、文化的包容性和差异性、读者的历史性和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从历时角度看异域文化中文学交流具有可能性和有效性;就共时角度而言,在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接受发生的历史时期、目的语文化的相对地位、目的语文化的内部差异等的影响下,异域文学间接受程度日益提高,但始终有限,异域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始终存在一个“度”。

关键词:异域文化;未定点;确定点;接受度

一、引言

缺少读者的阅读接受,译作毫无意义,读者接受问题是影响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异域文学间接受程度日益提高,但始终有限,异域读者对文学的接受始终存在一个“度”。在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审视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的接受问题,尤其是接受度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学作品异域文化中接受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与文学作品不同,文本要成为文学作品,须有与读者的交融,而文学作品存在着艺术极和审美极,前者为作者文本,后者需读者完成,因而作品既非文本的实现,也非读者的主观性,而是处于两级之间,具有动态性[1](Iser,1978: 21)。据此,文本无法脱离读者而被实现,文本与读者的融合才能产生出文学作品。未经读者参与的作品至多只能称之为文本,其本身并无意义。读者的阅读理解使其成为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需要穿过语言文化的羁绊,才能来到异域读者的视野中,为其所理解和接受。文学译本作为特定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由作者或译者摆放在历史潮流中的某物品,而是存在于其意义显现及理解接受中,文学作品的海外接受在文学翻译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是翻译作品存在变成现实的根本。离开了异域文化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文学作品译本成为了陈列在物架上的纸张,毫无意义,无论译者亦或是出版商及委托人所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皆付诸东流。异域文化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赋予了文学作品二次生命,同时也显示出翻译活动的意义所在,给予了翻译活动各方参与者以肯定。

三、文学作品异域文化中接受的可能性和有限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已从事实上表明了文学交流的可能性和有效性[2];同时,从文本特征等方面所做的理论分析亦可说明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的接受是存在现实可能性的。

1.文本的确定性和未定性

伊瑟尔提出文本具有召唤结构,任何文本都是由未定点和空白组成,不断唤起读者对空白进行填补、对未定点进行确定,从而使得视域不断获得更新。与此同时,文本本身具有其自身的确定性。正如英加登所言,文学作品是由各种未定点和无数确定点构成[3](Ingarden,1973:251)。正是在文本确定点的基础之上,读者才能在其各异的视域中寻求与文本视域的有效融合。文本确定点框定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为未定点赋予了读者想象的自由,读者总是在确定点所能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由想象的阅读。这种确定性也予以译者翻译传承之基础,为文本在异域文化中的存在与接收提供了可能[4]。

2.文化的包容性和差异性

语言差异作为最为显性的特征,最早受到人们的注意,也是研究讨论的最多的问题之一。语言的差异确实为人们的交流包括文学交流带来了阻力和障碍,但并未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古时佛陀翻译经书普度众生、教士传译圣经传播神旨,今有金砖五国峰会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奥林匹克弘扬体育精神、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语言的差异并未成为人类交流合作道路上的鸿沟。人类发展的共同经验和人类自身的共性决定了文化的传承性和包容性。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环境、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种族族群等等方面的差异,各文化之间存在着“断裂”,并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强烈表现,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从而会在某些阶段环节某个领域或境况中显得难以相容,但随着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政治文化沟通不断深入,相互之间日趋了解和融合,为异域文化中文学作品的接受提供了可能。而鉴于文化间的差异始终存在,此种可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确定切面仍然只存在于一定程度之上。

3.读者的历史性和局限性

无论是作为个体的读者还是整体的读者群,在历史的潮流中其视域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的读者随着自身的知识面的扩展、生活经历的增多、情感体验的增长等等,其自身视域获得不断更新,对于异域文化和语言习俗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原来无法理解和识别的异域文学作品变得可接受可理解,甚至于认同和欣赏,直至形成共鸣。作为整体的读者群同样在个体和时代的变化中实现了整体视域的变迁和发展,在日益密切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逐渐远离对于异域文化习俗原有的不了解甚至敌对状态,开始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和可理解性,甚至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共荣共通,为异域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氧气。

受文本的确定性和未定性、文化的包容性和差异性、读者的历史性和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从历时角度看异域文化中文学交流具有可能性和有效性。

四、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度

从历时角度而言海外读者对于异域文学的接受具有现实可能性,但同时由于受文本特征、视域差异等多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共时角度而言,现实接受虽能向理想接受无限接近却始终有所偏离,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始终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1.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

作为含有未定点和确定点的文本,其自身的确定性和开放性却是各不相同的。未定点空白及确定点数量各有不同且位置各异。不同类型的文本间的差异更是明显。例如同为文学作品的诗歌显然比小说未定性更强,原因就在于诗歌的未定点和空白比小说中的要多的多;而小说中的通俗小说往往未定点和空白在数量上要多于严肃小说作品,从而相对而言未定性愈加显著。因此,通常而言诗歌的翻译要难于小说,而目的语读者对其的接受度要略低。但事实上并非一贯如此。文学作品的接受还受到题材等因素的限制,因而通俗爱情小说的流行度往往高于严肃文学作品,即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度与接受者视域与原文本视域间的重合率之间成正比。

2.接受发生的历史时期

虽然原文本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以静态固化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但目的语文化并非静止,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历史时期内目的语文化对于异域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和空白的数量及分布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因而目的语文化对于不同文本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即便同一文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同一目的语中的被接受程度也各异[5]。如同属日耳曼语系的法英语文化间的接受相比归属不同语系的英汉就要容易得多;而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较之闭关锁国的清末期汉语文化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贸往来日益显著,政治沟通明显增多,人民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各文化间虽仍然秉持着自身的差异性及或多或少的排他性,异域文化间的包容性明显增强,对于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也日趋增高。

3.目的语文化的相对地位

翻译方向同样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度。因为目的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相对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异域文化中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6]。通常而言,弱势文化中的文学作品要得到强势文化的接受其困难程度往往较高;而处于强势文化中的文学作品要进入弱势文化中就要顺利得多。比如,由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汉语文化长久以来向西方学习,对于英语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往往很高,对英语文本中的确定点了解更为细致和深刻,对于未定点及空白的填补和勾画更为简单,相应的英语文化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程度相对要容易,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要更快更广。但鉴于二者的文化地位,英语文化对于汉语文化就没有那么高的认同感和接受度,若是要将中国的文学作品传入西方,无论在传播速度还是接受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势必要弱小一些。

4.目的语文化的内部差异

各个文化内部都存在着分支,即同一文化中的亚文化群,如主流文化、边缘文化等[7]。目的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虽然共享着很多基本概念和认知,但其内部仍然存在若干细小的亚文化圈,彼此间相容相斥,不可替代,形态各异。他们虽然对于原语文化和语言有着总体上的相似的认同和接受,但在具体的分支和节点上仍然千差万别,对于文本中的确定点的理解程度有异,进而对未定点及空白的填补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因此,即便是同一原语文本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译者的同一部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各内部亚文化圈中的接受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

就共时角度而言,在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接受发生的历史时期、目的语文化的相对地位、目的语文化的内部差异等的影响下,异域文学间接受程度日益提高,但始终有限,异域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始终存在一个“度”。

五、结语

读者接受问题是影响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受文本的确定性和未定性、文化的包容性和差异性、读者的历史性和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异域文化中文学交流从历史角度而言具有可能性和有效性;然而就共时角度而言,受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接受发生的历史时期、目的语文化的相对地位、目的语文化的内部差异等的影响,异域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始终存在一个“度”。

参考文献:

[1]Iser, W.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21.

[2]陈洁.危机与新生——论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学转向及其发展流变[B].西安:西北大学,2008.

[3]Ingarden, R.. G. G. Grabowiez (tr.)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M].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251.

[4]朱建平.公共视域与翻译解释的有效性——兼论公共视域与规范的异同[J].外语教学,2005(6):65-71.

[5]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6]覃志峰.论译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规范[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6(1):53-56.

[7]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责任编辑:周小梅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世界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度研究”(2014SJD651)的阶段成果;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14)。

收稿日期:2016-05-03

作者简介:刘颂(1985-),女,湖南浏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2016)02-0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