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保勤, 傅广生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对比研究及对旅游业的启示
——以桂林旅游景点为例
武保勤,傅广生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生产方式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文章以桂林旅游景点为例,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两大方面对比分析中西不同的旅游审美文化,并对旅游业提出参考性建议,从而完善桂林旅游的服务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审美文化; 旅游业; 桂林旅游景点
在中国众多旅游城市中,桂林是中国的一张明信片,素以山水甲天下之称闻名于世,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丽的山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桂林街头随处可见背着旅行包拿着地图的外国游客和成群结队跟着导游团队的中国游客,中西文化在旅游这一行为中碰撞交流,其中从旅游审美文化管窥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旅游
1.2审美文化
审美是精神世界的活动,审美文化是人类的审美行为模式、审美价值观念和审美信仰理想的自我表现[1]。审美文化不是一个局部的、个别的、门类性的概念,它是一个有关美、审美和艺术的总范畴,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所历史凝成的一切文化成果的总和[2]。审美文化这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中国,由最开始金亚娜等一些国内学者对前苏联美学译介的研究,之后掀起了国内学者尤其是美学学者对审美文化研究的浪潮,中国前期审美文化的研究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如今审美文化的研究更加贴近现实,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对当前各种文化状态的关注而不仅仅限于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探讨,而旅游审美是在旅游这个过程中心灵的感悟,是一种非物质的纯粹心理、精神上追求享受的过程。
从人类思维的整体看,思维方式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点、社会特点和民族特点[3]。任何民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它所依托的自然环境,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往往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类型[4]。 审美文化也是如此,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以及民族性格等。作为旅游审美的主体即旅游者,自身的修养也会影响到审美的效果。其中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表现如下:
2.1主体性VS客体性
中国游客的审美行为多以观光、游览、参观和欣赏等观赏性行为为主[5]。中国游客关注的是桂林山水景观承载的人文美以及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意向美,往往会把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联系起来,从而与古时借物抒情的文人骚客达成共鸣,旅游过程侧重游客的主观感受,如心灵受到大自然的洗礼、净化、情感得到升华等。中国游客的审美往往具有丰富的韵味、内涵。面对曼妙、婀娜多姿的山峦,西方游客并没有像中国游客那样赋予这些山水主观、感性的情怀,他们仅仅是关注这些景观本身的美,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因此西方游客更为看中旅游景点的形式美,如山的空间感、色彩以及光线等。面对自然景观中国游客侧重于内心的感受,惊叹景观的人文美和赋予的文化内涵,而西方游客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描述。笔者在采访外国友人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大都局限在山的高度、陡峭度以及漓江水的清澈度、颜色等,很少涉及人文方面的欣赏。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西方游客会赞赏景色的“美”,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中国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为讲究美景的“韵”,因为在他们看来,景色不在眼前而在心中。
2.2螺旋型VS直线型
中西不同的天赋自然和历史造就的各自名胜古迹,是中西不同活动着的风土人情和活跃着的美学思想,更是各自独有的民族精神和人格特征[6]20。由于中西方地理、气候、环境和生存的方式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6]16。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置身于同一自然里的中西方游客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态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秀色可餐的山水、相得益彰的山峦世界,中国游客通常物我不分,沉浸在万物皆有情的思绪中,会不自觉地把山水与人文情怀联系起来,会感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意画面,而这种意向性极强的古句是不为直线型思维的西方人理解的。西方游客在观赏景物的时候很少把其与其他景物联系起来,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更乐于跟随内心的想法,想到哪儿就去哪儿,并没有严格的旅游路线。他们会静静地坐在咖啡馆的一角沐浴和煦的阳光、欣赏窗外的美景,也会选择在漓江的竹筏上感受拂面而过的轻风、呼吸新鲜的空气,展现生命的活力与魅力。
2.3形象型VS抽象型
如连淑能所言,形象型思维模式即抓住其中的相似之处,通过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沟通异类,由已知到未知,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借类达情,以义起情,使情物交融,生动形象,易于感悟,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的形象型思维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出,如在桂林的乡郊野外随处可见农民扎的各式各样吓唬鸟雀的稻草人。此外,形象型思维往往使中国人忽视具体的数字,模糊客观事实,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赋予事物形象的名称,如七星区一处山因形状颇像大象的鼻子而被赋予象鼻山这一形象生动的名字,猫儿山、龙脊梯田等名称的由来也是如此。抽象即逻辑思维,对于西方游客而言,逻辑推理多于内心体验,西方游客往往对具体的数字非常感兴趣,通常非常好奇关于桂林景观的一些抽象数字,他们惊叹桂林山水的神奇与奥妙,想一览大自然鬼斧神工下集奇、秀、险于一身的奇特山峰,所以对这些山峰的高度、陡峭度、光线、色彩以及空间感等精确的数字和抽象的几何概念较为好奇,往往会向导游提出各种各样有关此类的问题,如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桂林出现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奇特现象、桂林的山为何普遍不高以及漓江的水为何一直这么清澈等问题。
附加值虽然有高低,有正负,却看不到。比如你画了一棵白菜,比齐白石画的白菜还好看,但就是不如齐白石的值钱。附加值在哪里呢,在白菜上吗?在白菜上,又没在白菜上,是在白菜散发出来的气息上。气息怎么看?
Clyde KI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胡文仲认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7]。
3.1善VS真
美通常与真、善二字联系起来。中西方关于美的标准不尽相同,对于美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审美。中国人认为善就是美,凡是善良的就是最美的。他们往往把美和善联系起来,并且赋予美好的事物以善的特质,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柳暗花明等把高尚的德行、广阔的胸怀与自然美景联系起来,在旅行中家长也喜欢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熏陶,从而陶冶孩子的情操教孩子善的道理。而西方人习惯把美和真联系起来,与中国善是最高的审美不同,他们认为美是最高的善,中国文化讲真善美,是以善统一美,西方文化讲真、善、美,是以真统一善美[8]。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来源于客观事实,理念也是如此,求真的价值取向成就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种类繁多的发明创造。英国桂冠诗人约翰·济慈在希腊古瓮颂里这样表达他的审美思想: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对真的追求从未停止,他们认为真的才是美的。很多西方游客对桂林居民的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他们看来原生态的就是美的,所以不少游客会拿着地图寻找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居住地,一览风采,有的还会选择暂时居住在桂林来感受、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
3.2天人合一VS天人相分
中国自古以来属于农业大国,传统的农耕作业养成了中国人安居乐业、容易满足的心理,这种生产方式极大的依赖大自然的风调雨顺,因此一直以来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改造自然,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这种思想延续至今,中国游客置身美丽的大自然时会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其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浑然一体,生命才变得更加有意义。鸟瞰桂林市地图,是一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景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舒畅怡情、相得益彰。西方是典型的蓝色海洋文明,恶劣的海洋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只得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他们眼里人与自然是相互独立的,认为自然是探索、征服的对象,因此对自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西方人喜欢通过个体的努力认识自然从而揭示其规律和本质,因此攀岩类的旅游项目为西方人所钟爱,不管是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的价值取向,中西追求美的初衷是不变的。
3.3集体本位VS个体本位
“大量的研究表明集体主义、一个人主义在不同文化中发挥着深刻作用,它渗透到价值观的许多方面。中西文化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方面的差别是理解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关键之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些名句无不显示中国集体主义的观念自古有之,表现在旅游上即中国游客喜欢团体出游,倾向于从整体把握美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好像在同文人骚客交流、产生共鸣一样,集体归属感油然而生,这种集体本位的观念往往使中国游客忽视局部的作用,旅途中很多细节也随之略去。与之不同,在桂林经常可见拿着地图的外国背包客。这些游客分布在桂林的角角落落,并没有特定的旅游路线,他们更注重个人旅游的感受与体验,在他们看来,旅游不单是旅游,更是对生命的探索。在阳朔风景甲桂林的阳朔西街居住着很多外国人,每天仍然有很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其中有的游客被桂林的风景吸引选择留下来,而这在中国游客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然而这些西方人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们仅仅是喜欢这里,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了想做的事情罢了。
中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具有抽象性、直线型的思维和个人主义、天人相分的价值观,只能说西方人更偏向这些在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侧重点的不同对桂林旅游业有很大的启示。众所周知,桂林的旅游资源异常的丰富,基于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旅游业服务系统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西方游客审美习惯的服务,尤其是参与性的旅游服务。桂林的很多山海拔并不高,适合登山项目的进行,而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更喜欢这类挑战自我极限的旅游项目。与此同时,旅游业要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安全设施,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加入漂流、探险等参与性强且极具刺激性的活动中。此外,在旅游产品方面,要根据西方游客的喜好研究开发符合西方人旅游审美的产品,在塑造符合西方审美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同时避免本末倒置,忽视了国内游客的需求,要注意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做好平衡。审美的初衷都是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西方游客喜欢追求猎奇,不拘一格,喜欢挑战自我和自然,中国游客更倾向心灵的陶冶和主观感受。然而审美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旅游审美亦是如此,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且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9]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世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旅游业要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制定出符合中西方审美的旅游项目、产品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等服务系统。
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文化表现在旅游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正是因为这些异同,人类文明才得以绚烂多彩、异彩纷呈。随着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交流愈加频繁,中西审美文化将会相互渗透、影响,了解、理解并尊重西方的审美文化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升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1]蒋孔阳. 杂谈审美文化 [J].文艺研究,1996 (1):38-39.
[2]仪平策. 关于审美文化人类学建构的几点思考[J].文学前沿,2000(2):263-277.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4]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0.
[5]沈祖祥.旅游文化概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6]朱希祥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 [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G]∥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29.
[8]单纯.“真善美”探源[J].浙江社会科学,1999(6):119-12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0.
责任编辑陈桂梅
Aesthetic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ourism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tourism——taking Guilin tourist scene as an example
WUBaoqin,FUGangshe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541006, China)
Each place has its own way of supporting its own inhabitants.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develop different aesthetic concep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geography environment, cultural background, production mode, etc.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t aesthetic cul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mode and values by taking Guilin tourist scene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ferential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erfect servic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esthetic culture; tourism; Guilin tourist scene
2016-04-19
武保勤(1991—),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傅广生(1963—),男,湖北宜城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化、英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4.020
G 124
A
1671-7880(2016)04-00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