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吉
(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强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思考
周家吉
(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举足轻重、无以替代的作用。这一作用关键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核心价值观三者自身的内在特性。然而,无论从教育的主体、客体,还是环境来看,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从夯实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论基础、突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宗旨、形成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合力、完善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机制等方面探求解决路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举足轻重、无以替代的作用。不断强化社会实践作用,提升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是一个需要不断加以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
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践行,这种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取决于多重因素,而所有因素的归结点无不根源于其内在的特性。对此,我们可以分别从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和大学生三个维度加以解析。
第一,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内生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凝聚共识而形成的,是实践的结晶,也反映了实践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只是一个思想体系,更是一个实践体系。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深刻认识从实践中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切实克服其较强理论性和高度概括性的认知难度,实践的感知与体验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源于实践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实践才能更深刻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体会其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强化理论认知与认同。
第二,社会实践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但课堂教学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还必须借助社会实践优势的发挥。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的桥梁,社会实践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抽象思想内涵的理解向具体的直接的认知转化,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也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由外在被动接受到内在主动认可的跨越,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以其切身的观察、体验与反思接受教育、熏陶和洗礼,激发思想的不断升华。一方面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格。“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首先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美的。……例如,建造房屋,才能成为建筑师;弹奏竖琴,才能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的活动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的行为才能成为勇敢的。……总之,品格伴随着相同的实践。”[1]另一方面,巩固理论知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证明真理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才会为个人接受,并转化为内心信念。”[2]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国家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领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科学性的认识,会从思想和心理上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和自觉尊崇与信仰,从而在各种社会思潮之下能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坚持正确立场不动摇。再一方面,促进自觉践行。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是核心价值观的受教育者,更是宣传者和实施者,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作用,使大学生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知行合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
第三,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大学生大都从学校到学校,较少接触社会,对社会缺乏深入的了解。社会阅历的不足使其认识不可避免地限于肤浅而易为各种表象所困惑。加之当今社会一元价值导向与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同时并存的现象,在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也难免在思想上产生各种错误认识,以致对于老师的科学理论灌输时常带有抵触情绪或先入为主的偏见,使课堂的教育作用受到或多或少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改进的现实正是最好的说明。再者,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日益强烈。他们倾向于独立思考,注重自己的判断,那种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说教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在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尊重他们的主观需求,紧密贴近其思想实际和现实困难,以调动其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窗口,社会实践无疑成为大学生确立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高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开展“三下乡”活动,参观红色老区,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让大学生更多地深入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充分彰显社会实践释疑解惑的现实功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毋庸讳言,在实施实践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从教育主体来看,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无论是制度、内容还是程序、方法等方面均不断走向成熟。但是作为教育的手段或途径,它必须服务于教育的目的才彰显其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所以,落实好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抓住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来全面开展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是一些高校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么停留在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增长与技能提升上,要么虽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但仍然继续沿用过去理念与做法,没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当前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贯穿于社会实践当中,造成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上针对性不强,难以最大化地提升社会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作为秉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高校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需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全过程的教育与指导,必须树立全程育人的理念。然而,一些教师仍停留在只以课堂教学为己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职责的传统观念上,错误认为学生社会实践是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情,不懂得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且直接关联课堂教学的实效,对于学生课外活动缺乏责任意识,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相分离。
其次,从教育客体来看,实践动机有待端正。通过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取决于大学生对待实践的态度。众所周知,无论多么正确的理论,都要经过主体的过滤,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观念,而内化的关键则在于其需要和动机,在于其感受、认同和理解以及自觉自愿的行为。社会实践要真正发挥作用未尝不是如此。当下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有些不得不令人担忧,如被动应付缺乏自觉的现象,或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出于奖励的刺激,或出于强制的要求等而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不乏存在。有的部门因学生不愿参加组织的集体实践活动只好要求学生干部担当,不少学生参加了一次活动后则不愿参加第二次。大学生被动的参与,使一些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而鲜有收获。再如片面追求能力锻炼的现象。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这往往成为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的重要动机。对此虽然无可厚非,但一味地注重能力而忽视思想导向,易导致社会实践在内容、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上偏离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要旨,难以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特别强调,社会实践不仅要成为青年学生丰富阅历、增长才干的途径,而且也要成为强化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3]另外,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也不乏从众心理,具有盲目性,凭一时热情,缺乏思想准备,致使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等。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正确引导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再次,从教育环境来看,社会合力有待增强。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理所当然的应该由高校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但社会实践作用往往受制于众多因素,绝非高校单枪匹马所能奏效。如当前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杂存,其中不乏低俗、功利、拜金和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充斥,必然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培育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全社会思想文化氛围的进一步优化。再如,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有实践的载体和平台,因而离不开政府、社会各界等大力支持与配合,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规定和有效机制,社会实践活动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而陷入重重困难。另外,由于社会上出现片面注重学历的现象,一些家长从就业的形势出发,错误地认为社会实践浪费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抓紧知识学习,走考研升学等进一步深造发展之路,没能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人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同程度地也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态度,尤其使寒暑假普遍在家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的冲击。
在发挥社会实践作用的问题上,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均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路径和方法。笔者认为,要真正提升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必须在四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第一,夯实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论基础。提升社会实践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首先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前提和基础问题:一个方面要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引领。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才能促进人们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达到思想上的认同,而前提是理论知识的认知。没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基本认知,大学生就无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感知、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也无法保障大学生在整个社会实践中坚持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统领,确保社会实践的方向和目标不发生偏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对提高社会实践实效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担当起理论教育的职责,不仅要从知识点上对核心价值观讲清讲透,而且还要紧密联系现实释疑解惑,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打好坚实基础。再一个方面要有社会实践理论和技能的支撑。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声有色效果却不甚理想,固然原因多种多样,但与大学生自身实践素养的欠缺不无关系。因为目的方向乃至途径方法无论怎么正确,实践效果主要还得有赖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培育当然也不例外。将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在大学生中全面开设有关社会实践的相关通识课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实践理论支撑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突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宗旨。既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毫无疑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就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为此,有必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强化社会实践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理念。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增进知识、提升能力,但社会实践的核心和灵魂则在于思想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德育的关系,始终铭记育人理念,承担起“德育为先”的重任。同时,要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落实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来,牢固确立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统领地位,以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载体作用。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全面部署和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实际上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依据“三个倡导”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方案设计、主题选择、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均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三是以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作为评判社会实践的重要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评判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能否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成为行动的指南,理所当然应成为检验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重要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明确这一标准,是增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作用的关键所在。
第三,形成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合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必须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形成良性互动的实践合力。首先,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高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担,而他们没有从事理论教学,难以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却又往往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承担指导实践的任务,出现了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效果。在当前国家强调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背景下,可以尝试构建大思政格局,通过全校资源整合,实现思政课教师和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社会实践的任务,以打破界限实现两个课堂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其次,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联动。社会实践离不开社会这一载体和平台,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单靠高校的单打独斗,社会实践不可能有实效,甚至根本无法实施。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高校与社会两个积极性的共同发挥,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方面是高校主动与社会对接。高校必须注重有组织的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减少学生社会实践的盲目性。可以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基地,确保社会实践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实践大纲引导社会相关部分做好学生实践需要的调适;可以聘请相关社会人士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共同组建导师团队等等。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各部门需增强责任意识。党和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对社会各界培养大学生的职责予以明确规定,在实践活动的政策支持、场地设施及资金保障等方面要有具体措施,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条件。可以将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各部门和单位的重要任务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社会各部门也应主动加强与高校联系,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向高校提出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与安排,以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互利共赢。要努力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共建共育一体化格局。
第四,完善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机制。由于制度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建设,努力形成系统化的体制机制。应该说,各高校在长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较好的制度,但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仍存在差距,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一是创新组织机制。要打破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学工部和团委负责的单一局面,组建由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共同参与、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实践工作机制。二是构建协同机制。要突破学校单枪匹马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的局限,广泛调动政府、社会各界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明晰各自工作职责,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实践机制。三是完善考评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为考核标准,开展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考核,如将社会实践效果计入学时学分、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作为发展入党推荐就业的激励因素等等,而且还应对组织者开展社会实践的绩效进行评价,加大对社会实践组织者的规范管理和奖惩措施。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真正落到实处。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36-37.
[2]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3-12-24.
(责任编辑:胡乔)
2015—12—04
周家吉,男,湖北黄石人,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9- 4733(2016)03- 0150- 04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