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析

2016-03-16 11:30张雨薇王玲娟
关键词:荀子孟子美育

张雨薇 王玲娟

(重庆师范大学 a.美术学院;b.文学院,重庆 401331)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析

张雨薇a王玲娟b

(重庆师范大学 a.美术学院;b.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在先秦政治混乱时期,诸子的美育理想是欲构“中和”之美的理想社会;美育原则方面,儒家重善;在美育途径上,儒家以乐、礼、诗为教,但在不断的继承发展上,仍存有分歧。

关键词:儒家;美育;和

西周末期局势的突变,人们反思天道,立以人道,截至春秋末期各家之“道”歧出。先秦诸子则利用对“道”的隐喻来描绘意念中的乌托邦国,从中渗透其美育思想。诸子对“道”的不同阐释,被世人分支别派。最具影响的为儒、道两家,分派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美育思想也别具一格。

关于“美育”,我国近代首倡美育的教育家蔡元培认为,“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冶的作用,叫做美育”[1];其美育目的仅限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观点不尽全面;或存狭义之解,其等同于艺术教育。笔者以为,美育是指“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中国古典美学词典》,第69页),它是通过美的形式,在与人的情感相契合的观美、体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以自我审美意识与美感审美判断而形成个体的审美经验和价值观,进而审美创造。因美的形式纷繁,促就美育范畴之广,囊括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科技美教育等。

1和谐美之美育理想

诸子迎面生灵涂炭、秩序全无的社会,始着眼于人本体,欲通过审美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和谐美氛围。儒家孔子以“中和”之审美方式促和谐,以社会伦理道德融合人的心理情感结构;通过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来营造,攻其内在情理且由内向外,行以礼塑之于外,从而入之以内,以此内外融通改造人的思想与行为,总向趋之于“和”[2]。(孔子出来后,更把这种偏于形式和谐的思想深化到礼与乐、理与情、伦理与心理的和谐结合。此处的“和”则可解释为“合”,是内容与形式的融合而达到和谐之美育理想)李泽厚对孔子思想解读中也谈到儒家以“仁”之情理结构造化于人。

首先,孔子论“和”,如《礼记·礼运》中论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就是构建一个公有制的社会,人与人平等和睦的博爱境界。其次孔子谈“中”,即适度,“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主以“中”护各维度之“和”,且育人于中和之美[3]。此孔子教之:“《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然乐与哀是一种原始情绪的体验,即孔子以审美的方式育之于人去理性地控制调节自身情绪,使人的生物性情绪转换为一种社会性情感,从自身和谐以致达到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然“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以礼促“中”,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同样孔子在人与自然和谐中也要求“中”的原则,育人不过度取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教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证之。

孟子继承发展孔子,提出“仁政”。因孟子生于战国时期,氏族宗制的全面崩溃,期以“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的王道来构建乱世中的安和。同时他还以“同美感”论和谐,“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他认为在同心理根基下人会产生同感,不仅人的感觉相同而且人性也相同[4]。从个体差异上讲,此论具有片面性,然从个体对社会美的认同而至和谐上论之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如果孟子对“和”的美育理想是从人的感情联结上以致理性上的认同,则荀子在社会新体制建立的基础上,更着眼于礼的功能性。与孟子相反的是,他以外入内,倡之以外在的礼仪来积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然人以群体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维持生存,礼则是组建、维持群体和谐的核心。以外入内比之的方式比之孟子更具实践性、时效性。

2真、善、美之美育原则

从美育原则分析,儒家重善,道家重真。孔子提出美育核心思想“仁”的理念。仁即爱人,则是善的真谛,此也表现对“人”这一意识的自觉,因此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孔子主张外在行为应该服从于内在心灵的塑造,然他要求达到“文质彬彬”(《论语·雍也》)的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孔子的言论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论语·八佾》)可证之。孔子重礼,他谈乐并不单纯论艺术本体之美,而以乐来服务于礼,而礼用来服务政治和谐。守礼是人格美的外在的塑造,显然在美育之中,孔子主张先仁后礼,以美而隶属于善,重视以人的情感为基点,塑造人性之美,以此达到社会和谐之美,因而孔子倡导培养人内心趋善(仁)而美的美育原则,最终为实现礼美、社会和谐之美而服务。

因历史社会格局的变化,孟子更关注执政之道,提出了“仁政”“性善论”的美育思想,以善为原则,以善作为美的内容,主张“养气”而达“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塑造美好人格精神之美育思想,是对孔子仁善之思想的升华,以至尽善尽美。“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5],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对人格的塑造极具影响力。孟子强调要善于“养气”——“善养吾浩然之气”,使之个体人格至于善,即是正义之内在[6]。君王至善至仁也是孟子美育思想的内核之一。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孟子教之君王以仁善之心爱众,虽带有政治思想,但全面体现孟子以仁善为美的美育原则,且主张美善统一。荀子虽然提出“性恶论”,其也主张以善育之。《荀子·非相》说:“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行不胜心,心不胜术。”心术指培养人的内心品德之善美比外貌美重要,可见荀子美育原则是以内善为美。

3乐、礼、诗、技、自然之美育途径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乐、礼当作美育手段。然诗、乐、礼都依附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将礼服务于政治,诗、乐服务于礼。孔子首以《诗经》作美育的内容,以学诗、颂诗的手段达个体认知功能。《诗经》中含自然、社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与人、社会生存的伦理规则等大量的信息内容。在学习认知前人的经验信息基础上,为借鉴和启发来构建个体的观念结构和道德准则,作为“心理基膜”[7]的形式在个体的意识中建立的伦理道德标准轮廓。其次立于礼。孔子看重礼,不仅授其礼的知识,而且强调礼的实践性。将个体纳入整体模式化的礼制中进行实践,使个体在礼制的潮流中加工强化,并认同其意识和行为,即达到个体规范的同一性。后成于乐,从“成”字可见孔子对乐的重视,即乐成为孔子最为重要的美育手段之一。他喜乐且擅,发现音乐能给人极大的精神愉悦和美感,即具有熏陶、内导的功能,遂利用音乐来触及人们的情感,进行审美教育,孔子认为“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孔子强调音乐艺术形式的本体和其内容相统一,以此方式以从至外地感人、化人、育人,最终以仁为归宿。

孟子、荀子同以礼乐作为美育手段,然将其层次深入,存异同。首在用礼方面,他以人之心性,即育之于人格美的方式释礼。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他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情感认为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且将此“四端”定义其人格美塑之育人。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得知,在孟子的“性善论”中认为此四情源于先在,然他并没延指后天。“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他认识到人性的可变性,主张学习《诗》《书》保善,习得内在心性自律进行个体人格美化。其次,利之乐方面,孔子遵循先王之乐,主张以乐附礼,限其乐的内容和形式,重视艺术的教化功能。而孟子却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可见孟子美育途径中并不重乐本身的教化作用,而更多将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他“与民同乐”的主张可知其多强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间情感的互动性和感染性,较之孔子更多元,更灵活,更重视艺术的精神愉悦功能。而荀子强调乐作为美育手段的本质及功能性。乐的范畴在古代包括音乐和舞蹈。《荀子·乐论》:“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他认为人的原始情绪必然会从其声音和行为表露出来,个体情绪发展会成为稳定的情感,后则成为个人品性塑造的重要因素之一。此以行为心理分析为依据,即认为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调和舞蹈的肢体动作来探析一个人的内心性情和情感的变化。荀子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他强调必须以“伪”之,即在洞悉个体内在性情后,以礼乐相济的方式在情感上以外入内的方式进行引导,转变人恶之性情。相较于孟子“养心”——由内而外扩的美育途径,荀子与其相反,更偏向于外,更着重从实用的角度以礼作为美育手段,以此“外部道德”[8]的他律性实践方式教之于人的认知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化。

4结语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是伟大的传统美育的开端与经典。它观照着个体人文的修养与发展,通过美育为手段使个体人文发展,以此来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发展。先秦儒家美育理想,在当时动乱的时代背景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带有一定的理想浪漫主义色彩,对当今的美育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七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90.

[2]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90.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2—106.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42.

[5]李新旺.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1.

[6]聂振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82—86.

[7][美]泰勒,佩普劳,希尔斯.社会心理学[M].谢晓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2.

[8][美]保罗·埃根.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0.

[9]祁志祥.中国美学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霍然.先秦美学思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姜国柱.中国思想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12]荀子[M].孙安邦,马银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13]孟子译注[M].金良年,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钟仕伦,李天道.中国美育思想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6]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1).

[18]祁海文.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略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8,(3).

责任编辑:李增华

中图分类号:B83-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133-02

作者简介:张雨薇(1989—),女,重庆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理论。王玲娟(1970—),女,湖南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文献与汉语文化。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现象与观念——历史艺术学视角下的先唐艺术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60047);2011年重庆大学文科立项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No.CDJSK11005)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24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57

猜你喜欢
荀子孟子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