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丽 敏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论我国高校名师评选中教学功能回归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文 丽 敏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它们之前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是对教学功能弱化的支持和纠偏。这项活动在此后的时间里逐渐发生了嬗变,从教学名师的身份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着一定行政职务的大学教师;从评选的动机看,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功利化的倾向;从评选的过程看,学生的作用被忽略了。为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名师阶梯式的培养;在参照低级别的教师教学比赛的基础上,让评选的过程透明标准;最后一种思考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名师的评选中来。
高校;名师工程;科研;教学;路径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它们之前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而只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发展的问题,尽管有的学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研在高等教育的生态化配置中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具有并传播前人积累的知识是教师的基本特征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来临之际,教师的这点‘资本’将日趋无足轻重。现在一所高等学校之所以能够建立或生存的理由,已经越来越不是因为它占有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可以说,这种过去的知识并非学校独有,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高等学校存在的根本理由在于它拥有一批富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创造知识的教师,而且他们具有感染力、影响力、引导力,能够引起、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名高校教师之所以能够站在学生中间,也越来越不是因为他比学生早几年接受了前人的知识,越来越不是因为他能够把前人的知识再传递给学生,而就在于他富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影响、带动、激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1]。但这并不是说,对科研的重视就意味着对教学的忽视,它们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教学依然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元素之一,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便是对教学功能的支持和认可,可以说,教育部开展的评选教学名师活动在凸显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纠正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差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评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并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以至于相关媒体对评选过程与评选结果产生了质疑,从而减弱了这项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进而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教育理所当然的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大学是传播最前沿知识的场所,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2]49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教学工作应该具有高于一切的位置。当然,这并不是说科研工作不重要,事实上,科研工作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现代大学除了是教育基地外,还是科研中心,现代大学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大学的科研活动。因此,大学教师不单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杰出的科研工作者”[2]49。只是相比较来说,教学更应该放在高校教育功能的首位。
但是,近年来,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几乎被强调到了偏至的地步,譬如,教师的考核是与自己的科研能力相挂钩的,职称条件的标准在更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科研标准的,即使是教学名师的评审,科研能力依然是支持这一评选的重要条件,这里值得追问的是,科研能力的强与弱能否成为衡量教师教学优劣的主要标准。众所周知,一门真正优秀的课程对于学校的意义要胜过一本获大奖的著作,而它实现的过程依靠的是高质量的教学。但是,高校在教学传统的传承上并不是一个容易操控的存在,这不仅体现在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上,因为它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口碑式认定,即靠大学管理者(校长、院系主任)深入课堂听课并结合同行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来确定。对授课有问题的教师和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则会选派责任心强的导师进行传帮带。在20世纪之前,中国高校大体用这个方法较好的解决了教学质量问题。历史的经验表明,这依然是最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而且还体现在对教学质量的维护和提高上,因为这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当事人(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
显然,如果将科研能力的大小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就会减少很多的繁琐和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它是由一系列数据组成,计算起来非常便捷,何为国家权威期刊,何为国家级奖,何为省部级奖,清清楚楚,无需解释。可是,如果将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就会增加很多麻烦,譬如,为了证明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于另一位教师,不知要花费多少心血和口舌,其结果也并非能让人信服。近年来,尽管高校管理部门为了管理的方便,设计了形式上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是从其最后效果看,真正起作用的恐怕只有教学纪律方面,诸如不准迟到早退,不准私自调课,不准上课接电话,等等。
总之,科研标准容易评判,可以很方便的定性定量;而教学质量标准头绪繁多,涉及很多主观性评断,特别是涉及学生评价部分,容易产生争议。正是由于这些要素和原因的存在,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项软指标。
2003年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值得关注的一年,正是由于这一年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评选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各级的教学名师评选,进而将人们对教学功能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意义正如有的学者所讲:“推动了教学名师工程的深入和细化,提升了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高校将工作重心向教学转移。”[3]但是随着这项工作开展的逐渐深入,其间所携带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学名师的身份看,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着一定行政职务的大学教师。鉴于我国资质较好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有学科门类众多的特点,院系之间、甚至专业之间交流很少。高校内部又不得不实行按院系推荐的方法,这不可避免地产生学校领导与相关院系之间的博弈,其结果往往是许多有行政职务的教师被推荐上来。有学者以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为例指出:在所有获奖者中,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占到九成,一线教师仅占到一成左右。其中,校级领导是总数的20%[4]。
其次从评选的动机看,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功利化的倾向。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的高等学校各级“名师工程”,评选动机过于功利化,各学校、各学院,甚至是各学科都急于出名师,这是因为教育部及其相关部门为了强化“教学名师”的权威性,从上至下规定了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若干种用途,比如,国家级的“教学团队”、“国家级重点学科”必须有国家级“教学名师”。这种意图也许是好的,但下面高校对于“教学名师”的评选很自然就演变成了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荣誉争夺战。“当激励机制的运用发展到使各种荣誉称号‘资本化’的程度时,激励机制的作用恐怕就违背了管理者的初衷”[5]。由此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高校师生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学校有没有、有多少名师,至于名师是谁,他们是否合适却并不重要。
再次从评选的过程看,学生的作用被忽略了。在所有高校的教学名师评审过程中,征求学生意见都是重要的环节,然而,很多高校对此一环节并不重视。一来教育部对学生参与的要求比较模糊,以第六届为例,只有一条规定:参与学生不少于50人。本来这条规定附加了一个条件,外校学生不少于50%,但又没规定操作方法,使这个可能让评选更客观的要求形同虚设。二来一个学院(或一个专业)只确定一名候选人,而且这个候选人的确定学生并没有提名权,导致学生打分时没有选择权。第三,学科间名誉的竞争被转化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竞争。学生评价打分被事先告知,这是本学院(或本专业)与其他学院的名誉之争,大家应该爱惜自己的专业,支持自己的老师。在学院领导和学工系统老师的监控之下,还有多少学生会给本专业的老师打低分。
在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下,教学名师的评选采取的是行政推荐,行政审批的方式。教育部将评选名额分解到各省市自治区和直属高校,按照这个指标报上来的人选如无被实名举报的重大问题自然会当选。这个名义上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机制把关,一些重点高校实际上自己就能确定谁是教学名师的人选。针对教学名师这一重评选,轻培养的问题,有学者指提出建构相应的机制,简言之,就是要评选名师,就要有相关制度和政策来培养名师、保证名师的健康成长。因为“政策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体,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必然要求对相关的政策做相应的调整”[5]。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名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高校必须为名师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通道。此外,就是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名师阶梯式的培养,所谓阶梯式,就是分级培养,“构建国家、省(市)、校、院系等多级阶梯式成长路径”[3],让教学名师变得名符其实。
另一重思考在于,如何让评选的过程透明标准。从公开、公平的角度看,某些地区和学校的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还不如学校内部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很多高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影响大,口碑好,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选拔程序规范,选拔标准透明,教师们在比赛中竞争激烈,学生参与度高,这些都为教学名师的评选提供了参考。
最后一种思考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名师的评选中来。毫无疑问,学生在评选中最有发言权,如果真想全面细致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范围,凡是听过该教师课程的学生,都应当设法征求意见,尤其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意见含金量更高。这部分学生已离校,可以没有负担地评价教师的授课优劣,更宝贵的是,他们经过工作岗位的检验,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老师授课的价值,另外,他们听过多位教师的课,其间会有比较有鉴别。当然,征求已毕业学生的意见工作头绪多、成本高,但是,考虑到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荣誉和影响,这些工作的付出是值得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而毕业生们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会往往会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名师的评选中来。
[1]龚友德.中国大学面临的选择[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108.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何莽,许陈生.以“三维路径”破解名师工程的“三重困境”[J].江苏高教,2011(5).
[4]朱建华.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九成有行政职务引质疑[N].长江日报,2009-09-11.
[5]陶应发.对“教学名师”评选的商榷[J].学习月刊,2004(10).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3.038
2015-07-12
G642
A
1000-2359(2016)03-0186-03
文丽敏(1974-),女,吉林公主岭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与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