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城市个性与特色文化

2016-03-16 10:23李小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力特色文化

李小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4)



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城市个性与特色文化

李小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城市文化由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共同构成,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个性和特色,由此形成的城市个性和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城市个性文化决定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城市个性文化增强市民的家园认同感和责任心,城市个性文化决定城市的命运和发展方向。

城市文化软实力;个性文化;共性文化;城市特色

1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其由来

1.1城市软实力概念的由来

“软实力”一词最早出自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软实力》一文,第一次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起初约瑟夫·奈将软实力的内涵界定为:“通过吸引而非威胁或收买他人,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能力。它以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政治思想和我们的政策为基础。”[1]近年来,随着软实力问题的研究日益升温,约瑟夫·奈也笔耕不辍连续推出新的论著,完善自己对软实力理论的诠释。他说:“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盟友和伙伴的隐性资源”[2],“硬实力是强制他国的实力,软实力则是吸引、劝服他国的能力。硬实力凭借的是军事和经济手段,而软实力则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魅力。”[3]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推出,使长期存在于国际关系间的思想文化、制度体制、价值体系的暗中较量公开化、透明化、理论化,并从意识形态领域转向文化产业形态,使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有一批学者从事软实力问题研究,中国知网近十年发表的以软实力为主题词的硕博士论文就有1500余篇,以软实力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期刊论文更是高达3000余篇。我国学者对于软实力的研究已逐步跳出约瑟夫·奈的概念框架,从国家宏观层面扩展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中观层面。

1.1.1国家层面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作为软实力概念提出的第一人,起初他就是将此概念界定在国际政治关系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层面,中国学者的研究也是从国家宏观层面的认识开始的。参考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的表述,他认为软实力应由四个方面的影响力所构成,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我国学者围绕软实力所进行的研究,也是从国家层面开始探讨的。国内最早提出软实力理论的人是王沪宁,其代表作是《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张晓慧的《“软实力”论》、刘德斌的《“软实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张小明的《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庞中英的《国际关系中的软力量及其他》、刘卫东《越来越硬的软实力》、朱峰的《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实力”》等。这些学者的文章都是从国家层面着重研究了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发展过程、构成要素、特征以及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等。围绕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界定,我国有些学者认为,“软实力”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基本要素:国家的制度创新能力与规则的制定能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民族的凝聚力、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决策机制等;同时把国家形象、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甚至包括媒体实力,称作软实力。

1.1.2区域层面的软实力

如上所述,无论约瑟夫·奈还是我国学者王沪宁,最初他们对于软实力概念的阐释都是基于国际政治背景和国家的宏观角度。因此,原始的“软实力”概念是“国家”宏观层面的。但是随着对软实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将软实力的概念应用于区域经济竞争中,就出现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总之,区域软实力是在国家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区域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区域竞争中的扩展和延伸。区域软实力的概念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国内学者对于区域软实力的研究正在逐年增多,但是对于区域软实力的概念还存在着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着重强调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有的认为要突出与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相映照,还有的认为要着重强调区域软实力的来源或构成。关于区域层面的文化软实力,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区域层面上,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通过直接诉诸于内心的方式,动员和发挥心智能量的作用从而达到区域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能力。换言之,就是通过对内依靠激励该地区群众的士气,整合该地区群众的力量,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对外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能力。

1.1.3城市发展层面的软实力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城市软实力”或者“区域软实力”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学者马志强早在2001年就对城市软实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认为,国际关系中出现新动向就是软实力竞争,而且将会扩展到国内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从理论研究的逻辑上讲,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区域软实力的研究应当包括城市软实力在内。但是,与一般区域比较,城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尤其是当代中国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起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格外关注,理论界对城市软实力的研究也因此自成一格。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进入以文化软实力竞争为标志的新阶段。

1.2城市文化软实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基于“软实力”概念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文化软实力研究对象的一个具体化,它包含了“软实力”和城市文化两个概念的内容,但并非二者的简单叠加。对于城市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主要涵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层面,是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该城市具有个性特点或典型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匡纯清认为,“城市文化是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4]关于城市文化软实力,至今学术界还有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陈忠在《城市发展的核心构架》一文中,主要从制度层面看待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出整合城市诸多要素的核心是城市制度,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本质特征是城市制度。孙伊然在《社会资本:城市的软实力》一文中将社会资本看作是软实力。他认为,在硬实力的背后还有隐而不显却同等重要的软实力——城市的社会资本。

综合而言,本文比较倾向于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指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认同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5]。

2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城市个性文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那么,文化就必然可以分为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两大类。从城市文化的定义可知,城市文化就是城市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该城市具有个性特点或典型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城市文化本身就打上了个性文化的标签。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个性和特色,由此而形成的城市个性和特色文化,恰恰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2.1城市文化由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共同构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生命。”[6]由此类推,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文化,那也就没有了生命。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说:“城市总是有自己的文化,它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产品、人文景观、建筑及独特的生活方式。甚至我们可以带着文化主义的腔调说,城市中的那些空间构形,建筑物的布局设计,本身恰恰是具体文化符号的表现。”[7]城市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各个城市在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等精神层面都有着共性的文化特征。比如我国有600多座城市,不论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还是规模一般的中小城市,在主流文化上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每个城市都拥有的文化内容,这就是精神层面的共性文化。另外,各个城市在自己的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也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是在物质层面具有共性文化的具体表现。比如大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中一般都包括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金融中心或者CBD的建设,大型购物广场和商圈的建设,摩天大楼的建设,地铁、高铁的建设等等。从北京到上海,从深圳到武汉,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些城市具有的大都市的魅力。因此,这些物质层面的建设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城市都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让我们游走在共性的城市文化之中。每一座城市在日复一日不断进行着自身建设的同时,实际上都是在对这座城市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量的积累。但是,当某些建设没有或者不能体现这座城市本身具有和应该具有的文化特色时,那么,这种建设对于这个城市的意义就是一般城市的文化共性建设,这些都将会转化为城市共性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区域、面积、人口、资源等自己的特点,围绕着这些不同的特点而开展的城市建设一定会显现出不同的建设成果,这些不同的建设成果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和升华必将形成每个城市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产生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特色文化。它是城市发展所始终追求的精神和理念,是城市的文化传承与积淀、文化格调与品位,是以城市的硬件为载体并能让人随时感受得到、品味得出,是城市面对激烈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永葆生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座城市的魅力与它拥有多少高楼,修建多少街道是否高贵奢华没有直接关系,真正的魅力来自于它的个性文化和历史底蕴,来自于它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比如,围绕山而建设起来的城市可能就具有山的“风格”,围绕水而建设起来的城市可能就具有水的“灵韵”。这些“风格”与“灵韵”最终成为一座城市个性的符号,沉淀出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一座城市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越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其文化也就越有独特之处。反过来说,越有独特文化氛围的城市越有城市个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人们日益关注城市的个性,认识到城市的个性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之所在。离开了个性,没有了特色,城市就淹没在成千上万的城市丛林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市个性文化也是城市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城市个性文化,代表着城市的特殊气质和特殊形象,是城市的名片。表面上看,城市个性文化的展现是通过城市的建筑、城市的景观、城市的象征和标识等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然而更深层次的是,城市的个性文化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

综上所述,一个城市的文化由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两部分所构成,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就是由这个城市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的双重吸引力和影响力而构成的。

2.2个性与特色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它个性和特色文化,这恰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2.2.1城市个性文化决定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单霁翔认为:“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8]“城市文化的力量正取代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技术进步而日益占据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体现出较强的经济社会价值。”[9]每一种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中,都可以包含和体现这座城市的魅力文化,但并不是每种物质与精神财富中,一定包含和体现了这座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文化。也就是说,一座城市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产品中,有的包含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因素。所以,只有在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中不断增强塑造这座城市个性与特色文化的自觉性,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彰显与强化。城市的个性文化越鲜明,对周边其他城市的协作互补作用就越强,也就越容易产生个性化的经济和人文,而这些又反过来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城市的个性。“音乐之都”维也纳就是通过“音乐”奠定了世界音乐殿堂地位,有“表都”之称的瑞士小城伯尔尼因“钟表”被世人铭记,“狂欢”是里约热内卢最醒目的城市标签,意大利小城威尼斯因“水”而享誉世界。一个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是它软实力的彰显,全球大约有2万多个城市,可真正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也就是几十座城市,能够让人们记住的唯一规律就是城市的个性和特色,个性和特色文化的魅力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2.2.2城市个性文化增强市民的家园认同感和责任心

城市个性文化意味着独特性、宽容性和包容度,生活在具有独特文化韵味的城市里,市民更容易产生家园的情怀。首先,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多元化极具异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包容着性格各异的城市居民,并且为他们提供各种不同的工作和需求。个性特色是从包容性中产生的,纵观世界著名的城市,越是个性化十足的城市,越是一个兼收并蓄、胸怀博大的城市。不同的人群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可以在这里交织碰撞。它给市民提供的是一片家园和热土,在他极具包容的怀抱里,市民们从内找到家的感觉。其次,在城市塑造个性文化的同时,也对城市居民进行了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势必影响市民对城市的看法,从而让市民形成城市就是家园的情感。比如,一个城市因为长期的文化沉淀而形成的城市精神,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引领。反过来,城市精神的产生也给这个城市的居民带来价值观和精神的导向,使他的居民懂得我该为这个城市做什么,不能去做损害这个城市的精神和形象的事情。这种意识通过文化内化于心,使市民们真正认识到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从而增加对城市的家园情怀。最后,城市个性文化是融入城市居民内心的标签。城市个性文化融入到每个市民的内心,市民的认识和行为都体现着个性文化的特点。在这个城市里,居民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都与城市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的个性文化使城市居民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居民的家园认同和责任心。

2.2.3城市个性文化决定城市命运和发展方向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栖息地,个性的城市文化孕育出特色鲜明的城市精神,这正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精神是维系城市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枢纽,没有特色鲜明的文化精神的城市势必走向衰弱和颓败。首先,拥有个性文化的城市,一定酝酿出与之文化相适应的城市精神,这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根基和保障。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支柱,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城市精神由这个城市的文化凝聚而成,它就像一面旗帜,凝聚着城市的思想灵魂,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彰显着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城市精神可以发挥出双重导向作用,对内可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塑造形象。城市精神可以引导市民团结奋进、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城市、加深对城市的印象,从而提高城市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例如,武汉精神凝练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在武汉精神的指引下,武汉人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参与到复兴大武汉的建设中,使武汉的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武汉城市形象的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其次,在文化多元化格局影响下,加之城市的高异质性和文化冲突的普遍性带给城市的不利引导,所以,塑造城市个性文化,可以帮助城市确立主导文化,避免因文化冲突而使城市陷入茫然混乱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城市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要避免错误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引导,就必须让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占领制高点。一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文化的形成,可以将外来的其他文化价值观阻挡在外,对城市的发展建立起天然的保护屏障,以防止来自外部的渗透与冲击。最后,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的文化简约主义和文化同质化倾向,导致抹杀城市的个性魅力,最终让失去了文化个性的城市淹没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之中。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趋同性日益增强,甚至出现相互的模仿,抹杀了城市的个性发展方向,这是对城市发展非常有害的一个错误倾向。比如北京,作为六朝古都,今天北京的形象与世界各地的大都市越来越像,一样标识风格的商业街、购物广场、连锁快餐、西餐厅、写字楼,一样的玻璃幕墙和马赛克。长安街比肩纽约华尔街、王府井比肩东京银座。这种倾向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只能让城市淹没在滚滚的城市发展洪流之中。城市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发展方向,必须从自己的特色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文化,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对其他城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上。而要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城市的个性文化塑造上下功夫,在吸收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挖掘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资源,打造特色的产业与城市文化,在彰显个性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1]Joseph S. Nye, Jr.,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90:1.

[2]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中文版序言.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匡纯清.论城市文化“软实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1-123.

[5]吴玲,王志章.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科学决策,2009,(11):27-34.

[6]郑时龄.中文版序——文化是城市的生命[M].转引自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中文版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7][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39.

[8]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C].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化文集[A].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会,2007:185.

[9]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C].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化文集[A].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会,2007:190-191.

(责任编辑:李文英)

The Core of a City’s Soft Power——Its Unique and Distinctive Culture

Li Xiaobo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430064, Hubei)

A city’s culture is composed of general and unique culture, with its charm defined by its uniqueness and distinctiveness. Thus, a city’s soft power has its core in its unique and distinctive culture. A city’s unique culture decides its vit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 city’s unique culture enhances its citizens’ home recogn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 city’s unique culture points out its destiny and future.

a city’s culture soft power; unique culture; general culture

2016-07-22

2016-07-29

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立项课题“文化共性与个性视角下武汉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

李小波(1980~),男,博士,讲师.E-mail:28231717@qq.com

G127

A

1671-3524(2016)03-0041-05

猜你喜欢
实力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实力抢镜
中医的特色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完美的特色党建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