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钢
河北省青县教育局教研室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李 钢
河北省青县教育局教研室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初中生正是他们心理和生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初中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搞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凡教学活动必有实际问题,要使课程内容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就要发现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并想到一些解决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对策思考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初中思想品德属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性强的课程,它在所有初中教学中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初中生在学习中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认识社会道德行为和个人德行,它还能够促进同学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或者学校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对学生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等。现笔者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做一些浅论。
1. 一些教师或学校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不够。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是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课程,它培养学生的德育可谓是主要途径。但是一些学校或教师不能认识到这些重要性,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就按照传统的一些理念方式来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传统的理念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更多是门普通课程,教师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等于完成了课程要求。但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思想品德是为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不仅是教学课程,更是教人、树立初中生道德观、人生观的德育课程。
2.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不够。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传统教育中对这门课程理解不够深入,也由于这门课本身的德育性较强,所以一些老师进入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平时在教学中只要多提示、引导学生如何讲道德,如何讲社会公德就可以了。有的学校或年纪减少思想品德课程,甚至以活动或班会等其他形式代替,这样既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也不能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难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3.教学方式使用存在误区,有的流于形式。
随着多媒体教学普及课堂,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教学中就多以多媒体的形式。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会让学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教学内容本身,而是被它的多媒体形式所吸引。这样往往导致课堂过后,学生就会忘记老师所讲的知识。
为了增加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灵活性和趣味性,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活动。无论问题大小都要讨论,而学生通常利用活动讨论来说话玩闹,课堂气氛过于热闹,真正的课堂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4.实践教育推行不够,教学内容不能深入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生学习并践行德育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多是停留在课堂中,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教学内容得不到实践检验,学生也不能在实践中学习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重课堂教学,而对教学内容的实践不够深入。这也是由于许多原因造成的,如初中生课业繁重,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但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找到解决方案。
1.加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理解。
开展对师生的动员教育,引导师生了解思想品德的教育,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1]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树立新的观念,认识到课程对初中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更新思想,不断提高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教学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目标要求,帮助其在学习中更加准确定位学习的观念和目的。
2.重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管理。
规范并重视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学校要规范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和安排,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内容,使得科目数量和质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3.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科学合理使用新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不能一味为了兴趣、新奇,这样课堂教学只会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其实质作用[2]。多媒体教学中也要突出重点,教师也要适当板书强调,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等也要适当运用,注意课堂纪律和活动效率,真正使课堂活跃起来,既能解决课堂问题,又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切实践行课堂内容,实践与课堂相结合。
深入开展实践教育,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所学的道理和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在实践中检验思想道德。开展多种形式的户外实践,让学生多做一些体验个人道德和社会社会公德的事。这样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入到实践,还是一种缓解课业压力的方法,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要注意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践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其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下顺利进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如上文所述,要就问题分析解决的对策,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得到有效进展。
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发展的有效期内要重视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德育水平。对此,必须加强并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改进和实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创新教学思维,开展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和目的。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课堂知识,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2年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兵兵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