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所带来的差距
--基于差额法测定

2016-09-22 12:32:32丁文静
环球市场 2016年9期
关键词:就业率差距工资

丁文静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性别歧视所带来的差距
--基于差额法测定

丁文静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外学者对性别职业发展的差异,工资差距,学术选择不同等都有比较深入的探究。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利用差额分析法,对男女就业率,工资和在学术的发展的上所得到的歧视进行测定。希望可以知道性别歧视在这三方面的差距中占多大的比例。

性别歧视;就业率;工资差距;学术研究

一、引言

在现代激励的职位竞争中,求职中男性优先,而下岗中却是女性优先;社会重要岗位常常优先考虑男性,而家庭的主要家务首先考虑女性。性别歧视现象是最为普通,历史最长,最为突出的问题。反歧视就业的呼声增强,让性别歧视从显性歧视转变为隐形歧视,但根据各方面的研究调查,性别歧视还是居高不下。本文借鉴各位学者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论述性别歧视,并应用差额法粗略测定,以期为消除性别歧视做出应有的贡献,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就业率

从历年《劳动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单位就业女性比例不断下降。1995年城镇单位就业女性占总数的38.5%,2000年下降为38.0%,2010年下降到37.3%,2012年进一步下降到35.8%,表明女性获得较好就业资源的机会不断减少。

现有的数据分析显示,女性的就业率趋势是下降的,二.女性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性。

而1990年15~64岁城镇女性就业率为76.3%,比男性低13.7个百分点;2010年16~64岁城镇女性就业率为60.8%,比男性低19.7个百分点。由于男女人数的不同我们比较男女占各自的比更为客观。

与此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可以分析得到一个结果:女性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性且差距也有变大的趋势。

以2000年为例女性的就业率为76.3%,男性的就业率为80.5%,比女性高了19.7%,设C=19.7%,A=男性的就业率,B=女性的就业率,C=A-B,这里我们假设男性的受教育情况与女性的相同,其他影响判断的因素也一样,则19.7%的比例中,有职业的客观需求,女性的自愿失业两大主要原因,达到就业率差距的10%,根据各方面的研究估计大约有8%是因为性别歧视而失业,其中包括是女性而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和“因结婚/怀孕/生育而被解雇”。

三、性别收入差距

各位学者对男女差距产生的成因研究的更多。Li(2000)运用Oaxaca分解方法研究中国的工资性别差距,发现特征差异只可以由一半的差距解释,差距主要是由男性的教育回报率较高造成的。Liu等人(2000)利用上海和济南的两个数据库,发现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到私人企业工资性别差距不断加大,但差距主要是由技能方面的原因而非歧视造成的。李春玲,李实2008年的研究发现在改革的最初10年里,市场机制是导致性别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但在最近的10年里,性别歧视因素成为影响性别收入差距的更重要的因素。Zhang等人(2008)从动态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工资性别差距问题,认为差距的拉大很大程度上归于可观测和不可观测技能的收益率提高,其中歧视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对工资性别差距进行全面的分解,有学者考虑了部门选择的问题。王美艳(2005)、Wang与Cai(2008)运用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五城市的调查数据,使用Brown分解研究工资性别差距,表明工资性别差距主要是由部门内部的工资差距引起的。

下表为许涛,张福根2014年通过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在三个时间点收集的城镇居民户抽样调查数据研究,控制住可能影响男女性别收入差距的其他变量,诸如年龄、教育、行业、单位等变量。然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后,对性别的影响进行估计。

工资性别差异 1988 1995 2002 0.1538 0.183722 0.259182差异分解 协变量 0.4208 0.42815 0.422958性别歧视 0.5792 0.57185 0.577042

通过差额法测定,在1988年的收入总差距达到15.38%,在15.38%中42.08%主要是由行业,党员和职业引起的,剩下的57.92%是由性别歧视和别的变量引起的,1995年男女收入差距18.4%,在18.4%中42.8%主要是由部门和教育引起的,57.2%是由性别歧视和别的变量可以解释。2002年男女性别收入差距为25.9%,25.9%中42.3%主要是由行业和年龄引起的,性别歧视和变得变量可以解释这一差异的57.7%。

四、学术上的发展

2015年11月2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教授汤富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系学生董一格,以及《知识分子》编辑陈晓雪,共同在网上发起了一份《国内学术机构性别问题调查问卷》。通过这份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数据。

也有别的职业考虑 未确定 决定放弃学术职业女性 20% 54% 11% 15%男性 33% 43% 13% 11%项目 坚定选择学术职业愿意选择学术职业但

从上表可以看出坚定进行学术活动的女性比男性少13%,决定放弃学术活动的女性比男性多4%,这里仅以坚定进行学术活动的女性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解。在女性比男性少的13%的比例中,因为没有相关数据来说明研究机构女性研究者的流失原因的具体数据,在这里我们利用差额法,粗略的分析一下在科研的路上女性流失严重原因。(1)是在学术领域的不同选择。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赛斯(StephenJ.Ceci)和肯萨斯大学的经济学家金泽(DonnaK. Ginther)等人分析了不同科学领域中的男性和女性的发展轨迹,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综合视角解析了学术圈性别差异的表现和来源。无论在大学专业、研究生项目,还是学术职业中,女性在对数学能力有着高要求的科学领域(GEEMP),如地理科学、工程学、经济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领域中占据着相对较弱的比例。而在非数学高要求的科学领域(LPS),如生命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女性则常占据更高比例。StephenJ.Ceci等心理学家则试图以“人-物偏好”差异做出解释:女性偏好情感性的、以“人”为导向的领域,而男性偏好系统性的、以“物”为中心的领域。这些偏好与学术领域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从调查问卷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总体比较女性在医科,社科,人文占得比例更大。

毫无疑义,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机会成本,是非数学高要求的科学领域女性中断学术道路的一部分原因。而LPS领域女性研究者的流失还可能是由于该领域女性在获得学士学位后更多地选择从事健康或人际相关职业,而不是继续攻读更高学位。(2)在女性受访者中60%认为在学术机构上受到了歧视,女性研究者的受访者65%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歧视。而歧视的源头主要来自导师和机构领导,女生受到导师36%的歧视,女教授会受到机构领导36%的歧视。这些歧视一方面对女生在想攻读研究生博士的路上受阻,另一方面可能对女性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而放弃学术研究。

五、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借用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差额法重新对男女就业率的差异,工资差距和学士研究发展的不同进行测定。通过本文的叙述可以看出,性别歧视还是存在社会的很多方面,随着女性教育年限和教育收益率的逐渐提高,男女在各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但由于思想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和女性在生理上和男性比起来有些方面天生的弱势,女性受到的歧视恐怕难以消除,而且正转变为隐形歧视,更难以察觉和管理。尤其在学术上的歧视,不留意可能更无法感知,但歧视确实对女性在学术上的选择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谭远发.中国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距分布特征研究——“天花板效应”还是“粘地板效应”?[J].人口学刊.2012(06)

[2]张抗私,盈帅.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搜寻研究——基于63所高校的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01)

[3]彭竞.高等教育回报率与工资的性别差异[J].人口与经济.2011(04)

[4]葛玉好,曾湘泉.市场歧视对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06)

[5]葛玉好,赵媛媛.工资差距分解方法之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11(03)

[6]钱文荣,姜励卿.农民工性别工资差距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浙江农民工调查的经验研究[J].财经论丛.2011(03)

[7]柴国俊.市场化改革中的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异及歧视[J].南方经济.2011(03)

[8]柴国俊,邓国营.行业选择与工资差异——来自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1(01)

[9]王震.基于分位数回归分解的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0(04)

[10]俞毅.高等教育中性别隔离现象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普通高校1991年至2008年毕业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

丁文静(1994—)女,汉族,山东滕州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

猜你喜欢
就业率差距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5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新闻前哨(2014年11期)2014-12-25 09:12:29
数据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