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江烨 肖亚荣(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社会救助、就业与福利依赖文献综述
□文/周江烨肖亚荣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提要]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就业救助政策,通过再就业机制的设计以提高个人工作诱因,帮助个体重返劳动力市场,以达到避免福利依赖和脱贫自立的目的。世界上不同的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建立了以“就业福利”为主的社会救助模式。尽管如此,学术界在一些观点上仍未达成一致。基于对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文献综述,在“社会救助、就业与福利依赖”领域仍然存在进行继续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社会救助;就业福利;福利依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收录日期:2016年1月7日
2014年5月1日,我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向法制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办法》透露了政府对反福利依赖理念的关注,并蕴含着反福利依赖的制度措施。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约7,089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为1,880万人,农村低保对象为5,209万人。随着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受助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受助者享受救助的形式、内容、产生的效果各不尽相同,其间产生的各种问题交织混杂,大多数学者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未达成一致,基于理论和实践上的需要,因此对社会救助、就业与福利依赖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梳理尤为重要。
(一)“福利依赖”存在与否。社会救助、就业与福利依赖是近年来学界持续关注的焦点。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三者关系未达成共识。主要分为三种观点:第一,大多研究的假设前提是社会救助(包含就业救助)会对劳动者的就业产生消极影响,从而产生对救助福利的依赖(曹艳春,2005;周昌祥,2006;周良才,2007;王增文,2013;徐丽敏,2014)。肖萌、梁祖斌(2010)认为社会救助常被认为是造成“福利依赖”和长期失业的原因,其不但不能解决社会排斥,反而会加重社会排斥。Kenworthy(1999)认为社会福利事实上并不能够减贫,对于贫富差距的调和作用甚微、可能造成福利依赖,甚至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第二,在一大批学者认为中国已经出现福利依赖现象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即以慈勤英(2006)、张浩淼(2014)通过实证分析和文献梳理等研究发现在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和选择的要素中,福利依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较为复杂,对低保制度产生福利依赖采取不支持态度;第三,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低保给付标准很低,不足以养懒汉,如韩克庆、郭瑜(2012)认为目前城市低保制度尚不存在“福利依赖”效应,但在前瞻性视角下,不能忽视福利依赖未来出现的可能性,据此提出完善制度的相应政策建议。黄洪、蔡海伟(1998)指出“香港领取社会救助的综援人士均曾经积极寻找工作”。
(二)福利依赖与贫困恶性循环怪圈。周良才(2007)基于文化失调理论视角,指出低保福利依赖现象产生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变迁所导致的文化失调有关。吴小芳(2011)引入古允文关于失业、贫穷及代际贫穷循环模型进一步分析工作、失业、贫穷和社会救助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在循环贫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救助政策介入的迫切性。王增文(2013)认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实施以来,贫困恶性循环的状况并没有被遏制,有学者以福利依赖现象贫困恶性怪圈为切入点,研究受助家庭如何从福利依赖走向再就业岗位而获得更多收入,使之跳出“贫困恶性循环怪圈”。张兴祥、李雅霏(2014)针对代际福利依赖及代际贫困的研究做文献梳理和评述(即从贫困文化→福利文化→代际福利依赖与贫困人口再生产等),指出福利文化实质上就是贫困文化,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证据分析归纳抑制代际福利依赖的政策启示。
单纯的收入维持政策会对救助者的工作意愿产生负面激励效果(Danziger、Haveman and Plotnick,1981;Moffitt,1992)但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与促进就业的机制却能够通过促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从而克服其贫困状况(Heckman and Smith,1999;Grubb,2001;Grogger,2001)。徐再荣(2001)以福利与工作伦理、家庭结构、犯罪问题三者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美国福利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将福利与工作联系起来,打破“福利循环”、“福利依赖”。王朝阳(2002)较早地认识到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直接导致贫困阶层的扩大,进而造成我国消费市场内需不足,因此消极单一的生活保障已经不能阻止这一趋势,需要转向生活保障与积极的促进就业增长并重的政策。楚天(2002)对美国、俄罗斯、瑞典、日本等七个国家的社会救助政策与就业服务措施等进行梳理。肖萌与梁祖斌(2010)认为以单一的高水平现金救助为主要特点的传统福利模式被普遍认为难以维系下去。
国外学者也强调把关注点从“人力资本”上转移到“社会资本”和工作之上,把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和工作介绍等作为救助的主要形式。Peter Davidson(2011)在对澳大利亚1998年工作网络介绍之后,指出长期失业的人们在就业救助方面的关注点实现了从人力资本方式向“工作第一”方式的转变。研究结果显示不断增大的失业人口要求更大的支付总量,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并且“工作第一”方式在被研究人群中是无效的。Granovetter、Mark(1983)指出在考察个人求职和就业过程时,不应只把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本”上,个人的“社会资本”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在求职过程中应该使用自身的社会资本来寻找新工作。
另外,有些学者基于特殊群体的就业、再就业与救助政策展开研究。有些学者从认知结构,尤其在心理层面上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相应的就业救助措施进行讨论,探索科学的心理救助模式等(李清,2011;王鹏飞与刘应君,2007;姬咏华,2014)。付春香(2009)基于失地农民视角,探索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救助,构建新型的就业救助模式:救助方式创新、资金引入机制创新(采取“社会+政府+公民”方式)与运行机制创新,构建全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监测。
西方学者Rhea Allision Wilcox(2006)通过设计一个项目,来识别就业救助中潜在的资金来源,且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建议,最终目的在于使青年人从寄养制度中解放出来,在就业救助中寻求资金上的帮助。Alessia Negrini、Marc Corbie`re等(2014)主要讨论严重精神障碍者在就业支持项目中获得的服务和帮助。Matthew Menear、Daniel Reinharz等(2011)选择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Ontario and Quebec三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就业支持(supported employment,简称SE)对残疾人产生的积极效应最大。Lillian T.EBY、Jacquelyn S.Dematteo and Joyce E.A.Russell(1997)研究结果表明随行配偶的性别和求职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探究随行配偶对工作救助需求的重要因素。
在学术界的关注还未有结果之前,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已经把“救助制约再就业”作为一个不需验证的前提和公理在使用。吴小芳(2011)分析西方福利国家的应对福利依赖而采取的“激活“政策,指出“激活”政策本身包含积极劳动力市场(ALMP)和消极劳动市场政策,而工作福利的概念意味着必须接受工作的相关安排,带有强制性和惩罚性。两者在制度理念、背景均不同,在延用相关概念时应当谨慎。徐丽敏(2014)在分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项目标准、严审受保人准入资格,将其他专项救助项目与低保解绑等建议。主流的观点认为社会政策会汲取的税收会扭曲市场激励机制,而且通过提供慷慨的保障弱化劳动者的工作动机,难以控制。刘军强(2012)分析了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保护与就业的关系,以及社会支出是否可控,在此基础上否定了社会政策是短视国策的看法。Alfred Tat-Kei Ho、Tao Lang (2013)肯定了中国保持平衡的社会救助方法,避免过度扩张,相对于福利依赖严重、养老金过度支出的西方国家而言,中国是相对成功的。Ying Liang、Runxia Cao(2015)以中国四川作为主要研究区域,指出但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地震人群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四川灾区就业援助政策的评估相对较低,不同方式的就业救助政策的实施会对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HRQOL)产生不同影响。“福利依赖”现象与社会救助制度几乎如影随形,所以世界上不同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建立了以“就业福利“为主的社会救助模式,影响救助群体就业意愿因素十分复杂。
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救助、就业与福利依赖开展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学术界关于社会救助与福利依赖相关研究,为我们了解福利依赖以及福利依赖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帮助———并非高福利就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福利往往也会导致“搭便车”人群的出现,也会催生福利依赖下的“懒人”生活,甚至诱发福利保障方面的腐败工作等;第二,学术界关于就业(或工作)与社会救助相关研究,为我们了解就业的社会救助性价值,以及如何发挥这种救助性价值等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三,学术界关于防范福利依赖的对策性研究,对于探究福利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点,以及实现二者动态平衡的具体方法等提供了重要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光华.社会救助:理论界定与中国的实践展开(上)[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
[2]徐丽敏.反福利依赖视角下的低保制度审视——兼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3]Alessia Negrini,Marc Corbie`re,Guillaume Fortin,Tania Lecomte.Psychosocial Well-Being Construct in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Enrolled in Supported Employment Programs[J].Community Ment Health J,2014.50.
中图分类号:C913. 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