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 刚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西安)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浅议
□文/赵刚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
[提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是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精确判断和把握而提出来的,是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策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9日
目前,学术界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问题的总体研究还不太成熟,很多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侧重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有的则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还有的从传统体制对比、融合与合作的角度来界定。
从概念上来讲,所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一体化;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综合学术界的观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涵盖面非常广,包括了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经济发展一体化,也包括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区域发展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第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其中既有城市与乡村间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有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生产力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时才具备条件,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是相契合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相联系,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聚集的潮流,为小城镇的复兴与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兴起,土地升值速度加快,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很多地区出现了城市群,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融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我们从一个农民大国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只用了33年,“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虽然在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0%~80%,农业人口比重通常低于5%,例如美国的城市化率在80%左右,农业劳动者只占全部劳动者的2%。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5亿人,那时城镇化率可能会达到70%,但农村人口仍占30%,也就是说,仍有4.5亿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生产和生活。”“我国城乡差距大的首要表现就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个差距在1980年是25∶1,1990年是2.2∶1,2000年是2.8∶1,2010年扩大到3.2∶1。”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8,218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38元,但这个收入差距仍在3.2∶1,城乡居民在收入差距背后是更加悬殊的机会平等、社会福利和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所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乡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当前我国发展阶段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首先,作为决策者,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对于统筹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重视不够,没有把它放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其次,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存在种种僵化的思想观念,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共资源享受等方面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态度,人为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制造隔阂和鸿沟,作为农民自身来讲,文化素质不高、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缺乏,也难以融入城市中来。
(二)政策环境不优,农民进城难。尽管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有很大提高,迈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过大仍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在户籍制度方面,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户籍制度采取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二元管理体制,使得城市居民和农民在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职业设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严重阻碍了城乡人口之间的流动,这种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不利于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在土地制度方面,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不同,农村集体土地具有的权能明显低于城市国有土地,导致城乡发展权的不平等、土地流转的不平等和物权保护的不平等。
(三)城镇规模过小,城镇自身的容量需要扩大。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星罗棋布,摊子越铺越多,然而这其中能作为典型城镇起到示范带动的好例子却寥寥无几,多数小城镇普遍存在着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如土地利用率低、集约利用强度弱、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等问题。同时,政府忽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直接导致小城镇功能残缺,对投资商进镇投资的吸引力降低,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向深推进。
(一)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向。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城乡问题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发展观中特别强调要做到统筹兼顾,其中就包括统筹城乡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八大更提出“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都将农村改革发展的相关部署置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框架下。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成为我们今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体系。针对目前我国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第二十章就专门列出“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着力在“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等。
(三)积极建构农民参与的决策机制。要真正做到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建立农民参与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均衡决策机制,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参与权和决定权,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农民在现代化中实实在在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福利,此外还要大力推动农民的市民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整体设计,循序推进,分类指导。由此看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要同政治一体化共同推进,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充分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总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较为完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城乡对立分割的矛盾关系大为缓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呈现出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双向性发展的态势,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只有脚踏实地、落实行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理想目标,而这还需要国家出台一整套推进措施,以及确保这些政策、方针落实到实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方面的制度创新。相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李培林等.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迟福林.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科学发展观丛书编委会.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7]白永秀主编.后改革时代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