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彦亮 孙宏斌 谢维光
(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安邦河湿地旅游生态美学价值研究
□文/刘彦亮孙宏斌谢维光
(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提要]201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是我们的未来”。本文以安邦河湿地为例,从美学角度阐述湿地的美学价值,并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论述湿地保护的意义,以期唤起广大旅游者对湿地存续价值的重视和湿地保护意识的加强。
关键词:安邦河湿地;生态美;旅游;价值
省规划课题题目:景观引导下的黑龙江省湿地生态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3E073)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9日
(一)安邦河湿地概况。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双鸭山市集贤县境内,地处安邦河下游,是东北三江平原典型草本沼泽湿地。是集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生态旅游、科普培训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7年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命名为“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1年国家旅游局(旅发[2011]2号)文件批准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多样,公园内布有西泽湖、荷花湖、白鹭湖、菱角泡、芦苇床、塔头、蒲棒沟等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其湿地风情观赏园和莲花湖风景区得分最高,可见安邦河湿地旅游应以观光为主。
(二)生态美学思路的基点。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将人的行为分为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认知活动中对于特殊事物的认知与艺术和审美有关;实践活动中对一般目的的追求与伦理学有关。旅游活动既是认识活动又是实践活动,即旅游活动离不开旅游中对美感的体验,也离不开对于生态环境的尊重和思考。而安邦河湿地旅游更能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因而更具研究价值。
(一)天地之大美
1、不言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安邦河湿地有着天地的大美,正如一首诗所表达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安邦河湿地大美体现在:首先,它是一个自然整全的美,浑然一体,这里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各类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有自己的呼吸、节律、生灭;其次,这里的大美是不可分割,不可人工雕琢的美,任何人为的改造都将损害这个大美的湿地;第三,这里的大美不是数量上的大小,而是以物为量的。从数量上看,这里与广袤的天地比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然而从物物的角度上看,这里包含着赏之不尽,观之不完的美丽,又是如此之大。它默无声息却日新月异,演绎着湿地独有的美。
2、永恒之美。安邦河静静的流淌,你驻足于湿地的曲桥,看弯弯的河水匆匆流去,会有孔子的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流千载从不间断视为永恒。于是你思绪随之展开,人于天地间似一只蚂蚁,如此渺小;在时间的长河里,这不到百年的生命又何其短暂。哀叹生命短暂的同时顿生珍惜生命的积极情愫,于是你伴着飞鸟归来,看夕阳西下,听蛙声四起,察星空渐显,暮色袭来,一切都在变又似乎没有变,时间停止了一般,你忘情于此时此景,这正是永恒美的感受。
3、自由自在之美。对于自由的向往是人类共有的。安邦河湿地公园里你随处可见,天空中自由的飞鸟,翱翔于蓝天,俯冲于水面;鱼儿在清晰的池塘里面嬉戏于莲叶间,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你可以看野鸭子妈妈带着小鸭子们在池塘中玩耍,他们悠闲地游泳,自在的梳理自己的羽毛,从容的捕食。此情此景无不激起人们对自由的畅想,仿佛和飞鸟、鱼儿、野鸭一起快乐的悠游,正所谓:子非鱼而知鱼之乐也。自由之美需要人们放弃知识和欲望的束缚,闭上眼睛,纯然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
(二)生态环境美学价值。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安邦河湿地更以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著称。
1、收容、造福人类之美。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原始湿地之一。这片具有大美的湿地以博大的胸怀收容了我们和这里的生物,并以宽大胸怀包容了我们的一些规划与开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安邦河湿地默默地调节着气候,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蕴藏着无尽的美景供人们休养生息,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也为游客和居民带来了诸多欢乐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和谐共生之美。和谐是这里生命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以及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来的美的特征。它向游客展示了生态美的和谐性。鸟依水而居,以鱼虾草花为食,又为这里带来无限生机,同时引发人们可游可栖之家园感。在这里无论白天黑夜,晨曦黄昏时分,游客都可看到鸟的自由翱翔,听到鸟的鸣叫,让人产生落日归鸦、人生若寄的宇宙人生感。金农有“茫茫宇宙,何处投人”之问,这里就是最好的回答。
(三)美育教育之天然基地。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安邦河湿地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天然道场。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上面所述的各种美感,这是直觉的把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安邦河湿地宣教基地,增强游客的科普生态美学知识:6个大型生态景箱里摆放着100多种湿地野生鸟类标本,游客沿着环形甬路可观察到厅内所有标本。厅内设有4个电子触摸屏,游客通过触摸翻看电脑资料就可了解有关湿地的相关知识。主展厅四周是7个小展厅,此外还有植物标本展厅、动物标本展厅、环保宣教放映厅。可供游客查询不同湿地的信息,对环境保护意义有更深刻的认知。
西方的主要生态伦理观念有:人道主义学着史怀德的敬畏生命观念;保罗·泰勒的尊重自然的生物中心主义;利奥波特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大地伦理以及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梳理,联系安邦河湿地的实际环境和旅游现状,笔者提出安邦河湿地旅游的生态建议。
(一)以敬畏生命和感恩为基点的生态伦理教育。笔者访问安邦河湿地期间发现这里仅有宣教馆中央展厅的立柱上书有湿地公约,但参观者很少看这些。那些科教触摸电脑教育知识也只是停留在科学教育角度,而没有关于生态美和生态伦理的反思方面。更缺少真实的发生在安邦河这片土地上的敬畏生命的故事来给参观游览者以最真实的教育。另外,也缺少来这里发生的不尊重生命残害生命的图文资料以作为警示。敬畏的心灵必将带来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美育教育的一个出发点。
(二)以生物中心主义为基点的湿地开发与保护。保罗·泰勒的生物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在同样意义上同样条件下被认为是地球生命团体中成员;包括人类的所有物种是相互依赖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生物以自己的方式追寻自身的善;人类被理解为并非天生的超越其他生命。
以此观点为依据出发,现在安邦河湿地晚间的篝火晚会以及歌唱烧烤,都会影响湿地生态环境,也许危害短时不可见,时间长了必定会影响这里生物的生活习惯,不堪忍受者将离开;而拓展训练营地大量土地裸露在外,必将改变地貌和带来生态的破坏。因此,在湿地的开发上应该更加注重生物的利益、生态的利益,而不是我们的经济利益。此外,应考虑湿地生态本身的周期性,以制定不同时期的旅游接待能力。
(三)观赏的同时要维护生态整体美。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出发点,来考察人们的行为。这点而言尤其应该针对来访者和湿地工作人员(包括决策者)。若一件事情,当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美丽指一种超越了经济利益的更高的审美意识。这也符合我国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政策。
我们作为地球整体生命的一员,往往以高等生物自居,从传统的知天命的角度而言,我们更应该肩负生态整体美的责任。开发者不要只注重浅层的物质利益,更要考虑生态整体利益。也希望来安邦和旅游的每位游客朋友都共同维护这片上天恩赐的湿地和谐美。十年前笔者曾接触两位来自北京的游客,他们只为了看原生态的湿地,赏那里的荷花,体验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小桥流水以及夕暮归鸟的家园感,并没有抱怨住宿和食宿问题,旅游结束时他们只留下了安邦河美丽的照片,当然我相信还有那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放.黑龙江省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2006.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