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慧君(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 214000)
灵动课堂来源于生成性问题——化学课堂不可预约的精彩
祁慧君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生成性问题的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的平等对话,教师根据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化学课堂更具有魅力和活力。
关键词:生成性问题;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越来越受到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说过:“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情感的交融共鸣,思维的火花碰撞。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整体的教学素养。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使师生的创造性和发展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是一堂课不可预约的精彩。以下是笔者关于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案例与思考。
【案例一】原电池的教学
在讲述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后,学生对于原电池的正负极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即一般是活泼金属作负极,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让学生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电极:Mg、Al、Fe、Cu和电解质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浓硝酸、稀硝酸,以及导线若干,设计一些原电池,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判断正负极。
学生做了以下实验
Fe和Cu作电极,HCl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Fe作负极;
Fe和Mg作电极,HCl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Mg作负极;
Al和Mg作电极,HCl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Mg作负极。
这时,有学生提出,他是用Al和Mg作电极,NaOH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不是原先预设中的Mg作负极,而是Al作负极,这是为什么呢?又有学生提出,他是用Al和Cu作电极,浓HNO3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不是Al作负极,而是Cu作负极,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课堂的讨论,经过学生的探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第一个问题:Al和Mg作电极,NaOH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Al作负极,这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Al比Mg更容易失去电子,所以作负极,而且在铝的性质中,有这样的反应,根据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写出这个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
第二个问题:Al和Cu作电极,浓HNO3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Cu作负极,这是因为在常温下Al遇到浓硝酸钝化,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和浓硝酸的进一步反应,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Cu作负极,而且学习了硝酸的性质后,我们知道根据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写出这个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
这时,又有学生提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是不是铝又可以作负极了呢?这样的问题提出来,立刻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从理论上来讲,确实是可行的,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请同学们一起验证。第一组,用砂纸将铝片打磨后,用Al和Cu作电极,稀HNO3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现象,确定了在这样的条件下,铝作为负极。第二组,铝片不打磨,目的是保留铝片表面致密的氧化膜,然后用Al和Cu作电极,稀HNO3作为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判断还是Cu作负极。可见,由于这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的形成,常温下,Al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作负极。
通过以上的实验讨论,学生对于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二】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
在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将亚硫酸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一部分学生回答,没有明显现象。另有一部分学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指出试管中看到了少许白色沉淀。学生们开始讨论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
学生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确实主动参与了课堂,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其实“强酸制弱酸”这个经验在使用中也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所谓的“强酸制弱酸”是酸电离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反应的方向,电离程度较大的酸,电离出氢离子被电离程度较小的酸的酸根离子结合,才形成强酸制弱酸的结果。但是对于这个反应来说,除了有两种酸的电离程度的比较,更有CuS这个弱电解质的溶解性问题,CuS难溶于H2SO4,所以这个反应就能进行。回到我们的实验探究这个反应不能进行的原因,不是因为不符合“强酸制弱酸”这个经验,而是因为Ba-SO3能溶于HCl。再类比一个例子,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通过NaCl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氯化氢气体,也不能通过“强酸制弱酸”这一经验来判断浓硫酸的酸性大于盐酸的酸性,只是因为两者的沸点有差距,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即难挥发酸制备易挥发酸原理。可见,一些常用经验的使用也是要看条件的。
第二种现象,有少许的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的分析,这白色沉淀绝对不是BaSO3,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有学生提出,可能是BaSO4。那么从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看,原来是H2SO3中硫是+4价,现在BaSO4中的硫是+6价,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那么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谁能起到氧化剂的作用呢?学生们跃跃欲试,提出来有可能是氧气,在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如下的反应+2HCl。那么怎么来验证这样的猜想呢,我就提出,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溶液中的氧气除去呢?有同学提出,对反应前的溶液进行加热除去氧气,也有同学提出,可以先通一会氮气或者二氧化碳,赶走里面的氧气。有了设想,就可以付诸行动,最后,我们证明亚硫酸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若是没有氧气在反应环境中,是不会出现白色沉淀的,也就证明了,白色沉淀确实就是硫酸钡。
通过上面两个案例,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传统教学注重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比较严密的预设,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控中,从表面上看教学任务完成得不错,但是这样的教学忽视了教学境遇的发展,教学思路成了固定的教学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感不强,学生被迫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人翁意识,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生成性问题的出现,不仅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课程,达到较好的学习形态,而且对教师教学创造力也有很大的促进,教师有时候不能完全预设生成性问题,每个学习梯队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问题的切入点不尽相同,教师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教学境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过程就较为丰富,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教学中处于积极的状态,能主动与老师互动,教学方式就转化为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归属感会大大地加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着鲜明思想和个性的独立生命体,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是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赞赏学生大胆提问的同时,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小意外”,这些“小意外”即生成性问题更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课堂主体参与感,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层层推进,捕捉教学中的智慧火花,会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将化学课堂成为师生和谐对话,教学相长的最佳阵地,使化学课堂不断给师生惊喜,成为不可预知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19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