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运科,李垣璋,郑妍妍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2.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处;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人事处,湖北 十堰442000)
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优势
田运科1,李垣璋2,郑妍妍3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2.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湖北 十堰442000)
摘要: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的需要,是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需要,也是反哺十堰丹江口库区发展的需要。从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线路区位来看,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十堰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深度开发,打造经典;要善于整合,突出重点,打造品牌。
关键词:汉江生态经济带;十堰;生态文化;中心城市
汉江流域是联系中国南北与东西的纽带,也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发祥地。2014年底,汉江之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顺利流向京津冀豫地区,汉江的生态走廊作用进一步凸显。2016年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汉江生态经济带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
2015年5月发布的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要求,实施大坝以上地区和大坝以下地区“两段”错位发展。作为大坝以上地区的十堰市,要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2016年5月底,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陕鄂豫三省联合调研组强调,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编制要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引导沿江各市县协同互动融合发展。十堰早在2009年就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十堰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旅游休闲养生之都,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十堰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也提出建设“生态十堰、人文十堰、新经济十堰”。十堰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可以实现错位发展,并充分发挥在保护、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引领作用。
十堰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汉江中下游地区,包括鄂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安全阀。十堰库区百姓为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同时也拥有了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乃至全国都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资源。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非常必要。
1.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的需要。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境内年均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350亿立方米,占库区年均汇入总量388亿立方米的90%。而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水利和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一是1967年底,随着新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丹江口大坝的一期工程开始蓄水,根除了“十年九灾”的汉江中下游两岸人民的心腹之患。50年来,襄阳、荆门、潜江、天门、仙桃等汉江中下游地区建成了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湖北省工业重地。二是2014年底,随着丹江口大坝二期工程的完工,一库清水沿着当今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全长1432公里的输水干线送往京津冀豫地区,4省市的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必将大大保障和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三是2015年10月,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十年九旱、有“旱包子”之称的襄阳、随州、孝感等鄂北地区482万人、469万亩耕地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因此,国家、省和社会各界对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保护非常重视。因为不可能把350万十堰百姓全部外迁移民,因此,只有发展才能永葆中线源头水质,关键是如何发展。而十堰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水质与求发展的协调统一。
2.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提出了“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要求,即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十堰市位于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和汉江流域中段,拥有稀缺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湖北省对十堰市提出了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的要求,十堰市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文明兴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全力以赴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做出积极贡献。
十堰拥有汉江生态经济带最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核心是三组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双子星座,即以恐龙文化、古人类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武当文化、郧阳抚治文化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和以东风汽车文化、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十堰还拥有五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生态文化资源,即三大通史文化(地下通史文化、移民通史文化、道教通史文化)、三大文人文化(诗经文化、沧浪文化、桃源文化)、三大民间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茶叶文化)、三大名人文化(尹吉甫、张三丰、陈世美)、三大未解文化之谜(古庸国文化之谜、楚文化源头之谜、太极张三丰之谜)。水面面积将达千余平方公里的丹江口水库,是库区百姓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生态方面,十堰也拥有三大生态资源,即武当道教的道法自然理念、中线源头的沧浪之水,和以堵河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十八里长峡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房县九道为核心,生物多样性可与神农架媲美的南部高山生态林区。在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的情况下,近年来十堰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武当山风景区已经位居全国风景区前列。现在十堰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武当山机场发展迅速,武西高铁已经开工建设,随着高铁的逐步完善,十堰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前景广阔,也将在全省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挥引领作用。
3.反哺十堰丹江口库区发展的需要。50多年来,十堰市为汉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和南水北调做出了巨大牺牲,丹江口水库两期工程共淹没十堰土地55.2万亩,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57.7%;两期工程十堰移民共计46.9万人,占移民总数的58.6%,二期移民十堰后靠安置10.5万人,占库区后靠安置总人口12.5万人的84%。并且为了永葆一库清水北送,很多产业限制发展,为库区百姓脱贫致富大大增加了难度。北京市在丹江口库区对口协作和湖北省在秦巴山片区扶贫方面,都把十堰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之一。近几年,十堰市高规格编制了 《十堰市乡村旅游规划》、《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规划》、《环库区生态旅游规划》、《十堰城郊游憩带规划》等乡村旅游规划。“十二五”期间,作为绿色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堰市旅游总收入达300亿元,其中2015年十堰市乡村旅游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0亿元,带动约4万人脱贫。
十堰市拥有的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和南部高山林区,无论是品质、影响力,还是体量,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乃至国内外都相当突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1.从旅游现状来看,十堰市当前的旅游发展成绩和十三五发展目标,在汉江生态经济带都占据首位。
根据2015年的旅游总收入,位于汉江流域旅游发展第一梯队的是湖北十堰市300亿元、湖北襄阳市260亿元、河南南阳市215亿元,第二梯队是陕西商洛市175亿元、陕西汉中市153亿元、陕西安康市145亿元、湖北荆门市130亿元、湖北孝感市115亿元、湖北随州市110亿元,第三梯队是湖北神农架林区32亿元、湖北仙桃市15亿元和天门市、潜江市各5亿元左右。十三五规划20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第一梯队为:湖北十堰市1000亿元、湖北襄阳市约700亿元、河南南阳市480亿元;第二梯队为:陕西商洛市300亿元、陕西汉中市309亿元、陕西安康市320亿元、湖北荆门市260亿元、湖北孝感市202亿元、湖北随州市(约220亿元);第三梯队为:湖北神农架林区60亿元,湖北仙桃市约30亿元,天门市和潜江市约10亿元。
2.从旅游发展潜力看,十堰市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
在第一梯队中,十堰市拥有丰富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生态文化资源,仅号称800里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和水面达500多平方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库区,全国罕见。十堰市将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千亿级支柱产业,和把十堰建成国际休闲度假养生之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核(武当山太极湖旅游核)、两区(国际商用车之都旅游区、国际水都旅游区)、三带(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竹房城乡一体化生态旅游带、环库区汉江生态旅游带)、四线”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重点建设十大旅游项目,即武当山·太极湖道教养生旅游项目、十堰汽车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城区特色街区建设项目、丹江口饮水思源旅游项目、城郊生态文化游憩旅游项目、郧阳湖国家级度假旅游项目、郧西爱情文化创意旅游项目、房陵诗经文化主题旅游项目、竹山桃花源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竹溪十八里长峡自然养生度假区项目。现有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武当山,和武当太极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积极创建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即以丹江口大坝为核心的水库大坝景区,和以郧阳区青龙山地质公园为核心的环郧阳湖地质遗迹风景区。将来至少还可再打造上庸桃花源、汽车主题公园2个5A级旅游景区。
襄阳市提出了打造“千古帝乡,智慧襄阳”旅游品牌,正加快“一城两文化(襄阳古城、三国文化、汉水文化)”核心展示区建设,壮大襄阳古城、古隆中、唐城、汉城、汉水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争取建成1至3个国家5A级景区,襄阳隆中风景名胜区正在向5A级景区冲刺。另外,襄阳古城正在联合西安、南京等地联合打包申报“明清古城墙”世界文化遗产。
南阳市提出了打造“‘宛’若仙境,颐养天堂”旅游品牌,旅游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为“一心(汉韵古城旅游中心)、一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观光带)、双环、四区(厚重南阳城、浩瀚丹江湖、壮美伏牛山、红色淮河源)”,全力建设渠首·丹江湖国家5A级景区。2014年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旅游区已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在重点建设的旅游项目有渠首世界水博园项目、伏牛山天池旅游区项目、赊店古镇商埠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桐柏山淮河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项目(争创国家级5A级景区)、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捆绑内乡县衙、内乡宝天曼等国家4A级景区,争创国家级5A景区)等。
在第二梯队中,商洛市提出了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已拥有1家5A级景区,即金丝峡景区。正大力推进牛背梁、天竺山、塔云山景区5A级创建,着力建设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木王山和商於古道文化景区五大旅游园区。
汉中市提出了打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旅游品牌,依托秦巴山水生态资源和两汉三国人文底蕴,建设秦巴山片区生态人文旅游目的地和汉文化核心区。重点建设两汉三国文化旅游工程、秦蜀古道自然旅游廊道工程、汉江溯源人文旅游廊道工程、秦巴天府乡村民俗旅游带,支持华阳、黎坪、青木川、张良庙、紫柏山、武侯墓祠等创建5A级景区。张骞墓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安康市提出了打造“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旅游品牌,围绕瀛湖、南宫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目标,着力提升“一山一湖一城”核心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巴山生态度假游、汉水风情休闲游、秦岭山地森林游、田园风光乡村游、山水园林城市游五大特色板块。
随州市提出了打造“圣地车都,神韵随州”旅游品牌,围绕“炎帝故里”、“编钟音乐”、“西游神话世界”、“大洪山”四张名片和“千年古银杏”这一世界级的稀缺资源,确保2016年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2016年内达到5A级标准,积极申报大洪山创建5A。
荆门市提出了建设全国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形成“两轴(以大洪山-明显陵-漳河为主轴,以汉江-江汉运河为辅轴)、四带(大洪山生态养生旅游带、汉江-江汉运河旅游带、四季花海旅游带、荆钟乡村休闲旅游带)、四区(航空运动休闲旅游区、农耕文化旅游区、明文化旅游区、温泉度假旅游区)”旅游发展格局。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推进明显陵、绿林山、漳河、彭墩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作为第三梯队的神农架,将加强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的规范化管理,积极申创国际旅游特色目的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世界绿色名录,加快国家公园、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但由于受生态保护和季节的限制,神农架旅游发展的承载力相对有限。
从上述比较来看,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在汉江上游,尤其是神农架,十堰的丹江口库区、南部高山林区,南阳的丹江口库区。文化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在十堰的武当道教文化和太极文化、汉水文化(南水北调源头文化)、东风车城文化,和汉中的两汉三国文化、襄阳的“一城两文化(襄阳古城、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南阳的南水北调渠首文化、三国卧龙岗文化。十堰无论是生态资源,还是文化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开发潜力巨大,无疑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独树一帜。
3.从旅游线路区位看,十堰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使其居于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的中心位置。
汉江干流全长1577公里,按照传统界定,汉江上游河段(十堰丹江口以上)全长956公里,中游河段(十堰丹江口至钟祥碾盘山)全长223公里,下游河段(钟祥碾盘山以下至汉口)全长398公里。而汉江流经十堰5个县市区,过境长度达216公里。实际上,汉江在十堰段之上为740公里,十堰段之下为621公里,十堰正好位于汉江中部,以武当山、丹江口水库和东风车城为核心,大致沿着正在建设或正在争取的高铁或快速铁路线路,与周边7条旅游线路对接。
一是沿着正在争取的十宜铁路、郑渝高铁,与房县、竹山竹溪南部高山林区、神农架、宜昌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或恩施对接;二是沿着正在建设的汉十高铁,与襄阳、随州、武汉对接;三是沿着正在争取的十堰西安高铁,与郧西、商洛、西安对接;四是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和郑渝高铁,与丹江口大坝、南阳陶岔渠首、嵩山少林寺、焦作云台山、安阳殷墟、京津冀对接;五是沿着汉江中下游和正在争取的襄荆荆高铁,与襄阳、荆门、荆州对接;六是沿着汉江上游,与正在争取的安康汉中高铁,与安康、汉中、天水或成渝对接;七是沿着正在争取的十巫高速,与竹山竹溪南部高山林区、巫溪(长江三峡)、重庆对接。
由于郑万高铁没能经过十堰,但在南阳邓州,湖北襄阳、神农架设站,因此,十堰除了全力争取建设十宜铁路之外,也要提前做好与邓州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三国文化富集地襄阳、国家公园神农架的对接,使得七个方向都可迅速进出十堰,达到快旅慢游的目的。
襄阳、荆州文化积淀深厚,但以前除了古城墙、博物馆,值得游客游玩的地方不多。但近年来两地围绕核心文化资源,按照“今天的作品,就是明天的文物”的要求,精心打造精品景点,进行大手笔开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如襄阳建成了唐城、汉城,并将在鱼梁洲上立起汉水女神雕塑,使得游客来后有了“看头”。荆州建成了由美术大师韩美林担纲设计的世界最大体量的关公青铜像,使得荆州成为信徒朝拜关公的中心。十堰虽然生态文化资源丰富,但也有一些局限,如武当山毕竟游客承载量有限,必须往山下发展,近年来虽然一直在打造太极湖,但没能建成核心的经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丹江口库区受到生态和环保限制,目前也仅停留在坐坐游船的方式,丹江口库区的开发,关键还是在岸上。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开发好景区,还得精心设计。
1.要善于挖掘,深度开发,打造经典。如汉水文化,在汉中、襄阳主要还是三国文化,而在十堰,却远比三国文化丰富。如郧阳区可以围绕汉水文化打造三个景区,一是以青龙山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弥陀寺郧县人大遗址公园、辽瓦店子地下通史文化遗址为核心的“汉水寻根”景区;二是以郧阳岛、复建的郧阳城墙,和郧阳府、郧阳抚治文化为核心的“汉水郧阳”景区;三是以国家南水北调博物馆、中华水园等为核心的“汉水朝宗”景区,并集中展示汉中、安康、十堰等汉水上游文化。丹江口市也可以围绕汉水文化打造三个景区,一是以南水北调第一坝——丹江口大坝和沧浪海为核心的中线源头景区;二是以牛河丹江口市国家级森林公园为核心的千岛画廊景区;三是以沧浪亭、均县镇、水下古均州为核心的汉水沧浪景区。还有以张三丰为核心的太极文化、以道德经为核心的老子文化、以环保、养生为核心的武当道教文化,每一个都值得精心设计、打造经典景区。有了景区,有了看头,才能留下游客静心养生、养神。因为和桂林山水相比,十堰的山水虽然文化内涵丰厚,但也有其先天的不足,因此需要先建设好景区。
2.要善于整合,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十堰生态文化资源丰富,有时反而难以整合。而襄阳、荆州等地,因为缺乏旅游资源,因此才倾力打造核心景区。十堰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开发,首先要整合好,做好规划,先要做好品牌规划,这样才有利于景区设计、品牌推广和吸引游客。如笔者以前曾提出,十堰南部高山林区的旅游开发,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把房县的九道,竹山县的堵河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及上庸、官渡、柳林,竹溪县的十八里长峡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桃源、向坝、丰溪列为上庸桃花源风景区,则其面积为2225平方公里,8.8万人口,森林覆盖率达90%。堵河源、十八里长峡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7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分别为90.25%和96.5%。而神农架林区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森林覆盖率已由70年代末的63.7%恢复到88%;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并且该区域是秦巴山区乃至华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域,是我国难得的绿色基因宝库,也是珍稀濒危植物最密集的地域之一。另外从文化内涵方面来看,“桃花源”这一文化品牌,甚至比神农架的野人、神农文化更有影响力。或者把女娲山、上庸镇、武陵峡和堵河源以上庸桃花真源的品牌先行整合,完全可以打造成5A级景区。还有十堰市正在建设的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以单个景点来看,都不是很大,但大都独具特色,如樱桃沟、黄龙滩湿地、赛武当、东沟等,能否也先用一两个在国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形成合力,有利于做大。
中图分类号:F592,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3-0036-05
收稿日期:2016-05-26
作者简介:田运科(1973-),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旅游经济,高职研究。李垣璋(1978-),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编辑,研究方向:文艺学,编辑学。郑妍妍(1975-),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应用写作。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Shiya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Central City in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TIAN Yun-ke1,LI Yuan-zhang2,ZHENG Yan-yan3
(1.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China;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China;3.Department of Personnel Affairs,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should exploit to the full their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avoid unfavourable ones,and apply stagger competition.Shiya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central city in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is the need to safeguard water quality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middle rout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is the need to build leading area in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is the need to promote provincial strategy of building fulcrum,walking in the forefront,and is also the need to nurtur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 location of tourist routes,Shiya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central city in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has promin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At the same time,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nd create a classic brand with integrated,highlighting features in its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Hanjiang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Shiyan;ecological culture;central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