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如昊
一节生物课的课堂生成
● 应如昊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显微镜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后给学生播放了显微镜结构与使用的相关视频,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认识操作显微镜。今天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总结显微镜的成像规律及其运用。通过教学,我发现,判断污点的位置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所以在课堂上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尽量推动学生来主导课堂。
一上课,我就列举了学生们上次使用显微镜时提到的问题“在调出的像中有一些杂物,不知是什么”。我对他们说:“这些杂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污点,要清除这些可能会影响观察的污点,首先要找到它,但它在哪儿,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它,这是大家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听说有新问题要解决,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发表意见。他们重新观察整个实验成像过程后,一起讨论猜测,污点要么在玻片上,要么在镜头上,要么在反光镜上。虽然这个答案还是不确定,但很显然,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努力寻找解决办法。“针对大家说的几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进行排除呢?”我继续把问题推给他们。正当学生犯难的时候,我提示了一下,可以一个个排除,如果污点在反光镜上,会怎样?讨论后,有个学生拿出透明小胶贴,把它粘到反光镜的中央。他说,如果这个胶贴能被看到,就说明反光镜上的污点可以被看到。这个学生操作完成后,周围的孩子马上过去围观,观察了半天,最后,他们略有遗憾地说:“看不到!”为了让这个结果有说服力,我又请其他学生来操作,结果与前面相同!现在大家都认同了这个结论,透过镜头看不到反光镜上的污点。
“如果这个污点在目镜或者物镜上,那是否能被看到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似乎感到结论就在眼前,纷纷发表意见。有学生说把玻片标本拿下来擦一擦,如果污点没有了,就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我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同时提醒:“那你可要擦干净呀,否则你会误以为污点不在标本上呢?”有学生说,换一个目镜看下,如果污点还在,污点就不在目镜上!我肯定了这个方法,但同时提醒他们,要保证另一个目镜的相同位置上没有污点,而且要特别注意原来污点的形态和位置。当然,类似地还有提出换物镜的办法,我的回答是请他们自己动手实验一下。
看到学生们积极动手探究的样子,我很欣慰。我提醒他们,如果通过实验找不出确切的答案,这说明大家的方法有一些欠缺,一定要注意那些附加的要求,如果这些附加要求做不到,即使这方法可行,也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要多想想,有没有其他简单有效的方法。
显然,对七年级的小孩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开始启发大家,像是污点的像,如果此时污点移动,那么污点的像也会随之移动。有了这句话的启发,学生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开始移动玻片,如果污点随着动,就说明污点就是在玻片上。学生的脸上开始有喜悦的样子。这是不错的办法!如果不动,污点会在哪儿呢?在目镜还是物镜上呢?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学生开始转动转换器,让物镜移动,看污点动不动,思考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在这种方法不行的情况下,他们开始移动目镜。目镜应该怎么移动呢?有的学生上下移动,有的学生转动。经过简单的实践,学生自然选择了转动。如果移动玻片、移动目镜,污点仍不动,此时的污点会在哪儿呢?学生紧张地观察和思考着。在物镜上!对!在确定的三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能排除两种情况,第三种情况自然可知!这不是做选择题时常用的排除法吗?学生会意地笑了!此时下课铃声也响了起来!
这节课,虽然一直在寻找和质疑,结束得比较匆忙,但一个又一个生成问题的出现,呈现了孩子们渐进的思维过程,一个又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法,汇集了大家的集体智慧,我感觉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相同的教学内容可能有若干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这种“重引导、助生成、多动手”的理念却是大家上课成功的共同“法宝”!
(作者单位:广水市李店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