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小 玲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福建 福州 350117)
从心理角度看手机媒体对人的社会化影响
丁 小 玲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福建 福州 350117)
摘要:对手机媒体作用的探讨有利于人们正视并合理使用手机媒介,从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报告了手机媒体对个体社会性方面(人格、人际关系等)的影响,介绍手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不同作用,提高手机对心理发展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手机媒体;心理发展;影响
0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介不仅以其新颖多变的形式策动着使用者的内在接受动机,以其不可抗拒的权威文化巩固着这种动机,而且它越来越成为无国界、跨文化的开放的系统;它作为正向文化和负向文化的双重载体,既是直接强化的主导性教育文化源,又以替代强化的方式发挥着潜教育功能。目前,国内外对手机媒介的研究表现出先缓慢、后加速的不均衡状态。在关注内容上表现为研究锁定目标相对滞后,内容相对集中,对手机特征、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在心理学方面的影响论述较少,且多与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混为一谈;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宏观研究,近年来定量、微量的研究呈现出明显增多趋势。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对手机媒体的关注有两种取向:一是从整体上考察手机的发展过程、历史、社会效应和发展模式,预测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等;另一种是分别研究与各种媒体的相关议题,分析手机风靡的原因,或进一步思考手机媒体“窄播”与“分众化”的趋势。从研究的视角来看,主要聚焦于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进行研究。鉴于此,我们必须全面研究手机传媒,最大限度地引导人们利用手机媒介来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1手机媒体及其功能的界定
作为新兴媒体的手机,虽然出现比较晚,但依托现代高新技术发展迅速,集流行的通讯元素于一身,被业界人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手机媒体隶属“大众媒体”范畴,即手机被用来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1]。手机媒体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仍然比较模糊,没有统一严格的界定。在目前搜集到的研究文献中,《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一文的作者闵大洪较早注意到手机媒体化的趋向,并提出“手机媒体”一词[2]。手机的功能早已不是单一的通讯工具那么简单了,它集中了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的优点并独具便携、定向、互动的优势。因此,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多媒体的、交互的、可随身携带的大众媒体”[2]。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手机媒体自身独特的优势不容忽视,它不是其他媒体的补充,而是媒介时代能使各种媒体充分联动的关键力量。
2手机与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即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中的基本过程。根据《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研究》[2]中归纳的手机媒体的六大特征——贴身性、多媒体性、高普及性、高科技性、无限移动以及高互动性可知,手机媒体对人的社会化意义重大。
2.1手机对人的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的遗传或生理素质及社会条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人际互动逐步成熟,其核心内容及标志是自我,即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人格与社会化分不开,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人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3]。
手机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们社会化的方式,使人们的社会化不再受传统社会化的限制,实现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社会化”。“网络社会化是一种与现实社会化并列的社会化机制。”手机网络转变了人的社会化的方式和环境等方面,容易使人形成“电子人格”[4]。
手机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受众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从消极方面看:首先,手机对个体人格、人际关系,尤其是对夫妻关系具有摧毁性影响。2015考研英语题为“手机时代聚会”的作文所采用的漫画插图就体现了手机对人际交往的负面作用:一群青年学生聚会时没有交谈,而是各玩各的手机。这不仅反映了手机使用范围的广泛、功能的强大和人们对它的依赖,更体现出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人际隔阂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依赖”逐渐演变成类似“网瘾”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也被称为“手机综合症”“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成瘾”。调查显示,手机上网成瘾群体与身边同学、朋友关系疏远所占比例高达73.5%,手机依赖群体占67.02%,正常群体占13.61%,他们与同学、朋友关系疏远高于正常群体。手机上网成瘾群体具有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约占100%,依赖群体占67.8%,而正常群体占25.0%,他们的不良情绪均高于正常群体。此外,手机上网成瘾群体学习、生活受影响的占100%,依赖群体占87.23%,正常群体占37.79%,他们对生活学习兴趣的下降度和空虚感均高于正常群体。手机上网成瘾群体自我评价降低约占75%,依赖群体占60.5%,正常群体占38.55%,手机上网成瘾和依赖群体的自我评价较正常群体降低。这些数据表明,手机与人际关系、个体的自我认识有很大的相关性[4]。
英国一篇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报道显示:从中国妇女联合会(ACWF)受访的夫妇中,有60%的已婚人士都抱怨智能手机的使用已侵害到他们的夫妻关系。妇联组织的调查数据也显示,43%的人在家庭团聚或夫妻交谈时都会或多或少地玩手机,将近2/3的人会把手机带到床上并在熄灯后接着玩手机,这些把手机带到床上的人比那些不带手机上床的人更难入睡[9]。
其次,手机依赖容易引发认同焦虑。当手机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全方位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时,它也悄无声息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有研究结果显示:手机的使用和扩散,促进了我国城市中社会人际网络向更为个体化的方向发展,人际关系网络对手机的依赖越深,个体的横向关系越发达,而纵向关系便越受到削弱。与此同时,个体为维护其横向关系,为获取信任而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10]。因此,对手机依赖越深的个体,其所经历认同焦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此外,手机的不当使用还会引发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电影《手机》之所以大获成功,正由于它真实反映了手机对现代人造成的新的情感困境和信任危机——借助于媒介技术,手机“缺席的在场”对家庭私人空间的入侵已势不可挡。手机让我们获取信息更迅捷、与他人交流更方便的同时也可能让我们处于时刻被监视的状态之中。如某广告公司总监介绍:只要用手机浏览网页,就会被建档分析。比如你看NBA,在淘宝看游戏手柄和数码最新软件之类内容,则你的性别和消费能力都会被推理出来。由此,无论是谁,手机号码背后隐藏的常驻地、支出水平、消费习惯等私人信息,都被一一窥探。
2.2手机对人的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最基础的社会活动,是建立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必要手段与过程。本文聚焦于从个人角度看手机媒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6]。
首先,手机使人们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交流。它方便携带,并随时更新最新资讯,而且内容简洁易懂,能够迅速向人们传播各个角落的最新信息,改变了原来消息闭塞、缺乏视野的封闭性思维方式,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使用,人们逐渐接受各种新事物和各种新奇思维,并通过网络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思维日益表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一些新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通过手机呈现于人们的视野,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由此,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被激发,人们有动力最大限度地张扬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这些都是手机媒介对于受众人格的积极影响。
其次,手机也加强了社会关系和家庭纽带。手机以新的传播形式提高或补充现有的面对面式的互动,有时甚至比面对面传播更为友好和社会性,促进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发展;手机短信的可存性带来持久时间,留给人们思考和盘桓的余地,尤其对于不善交流的人来说,更有利于其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提高其社会化水平。手机媒介基于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距离的无限扩大,为人际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沟通渠道。实证研究发现:个人能够用手机交朋友和发展关系,形成彼此印象,获得人际知识;手机关系会扩大、丰富人们的社交网络;手机与日常生活天衣无缝地结合,强化了朋友和家庭的纽带。
此外,手机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疏通情感压力的良好渠道。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社会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日益浮躁不安,任何人都需要一个适当可行的渠道来疏通心理和表达情感。腾讯QQ、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应运而生,人们可以在这些社交软件上以匿名的形式畅所欲言。手机在沟通中的即时性,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情感的发泄,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与平衡。外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手机脚本(用手机呈现的电影或戏剧剧本)培训对中风后失语患者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可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7]。
手机既是人际沟通的桥梁,又是直接交流的屏障。有了手机,人们可以不用直接与对方打交道。因此,手机引发了人们对其“矛盾”的态度:既依赖它,又反感它;既享用它的便利,又怀疑它的真实。
3手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不同作用
目前,中国是手机用户量最大的国家,网民年龄结构已经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的手机用户数与日俱增;网民的学历结构则呈低端化发展趋势,初高中生占很大比例,小学生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手机网民已渐成规模。手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3.1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当前,关于手机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中学生或其他青少年群体少有涉及;研究内容也多以手机依赖、手机话费、手机短信文化等现象的解读为主,多为描述性研究,而对其原因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较少,对手机使用的综合分析比较则更少有涉及;经常出现被试量小、代表性不够的问题,量化研究也缺乏深度。总的来说,对青少年手机使用问题的研究,正经历着由生物体机能危害到心理影响,再到其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系列转变。
手机除了具有拓展青少年的社会化空间,促进其社会互动,发挥青少年主动性,缓解青少年部分压力,满足情感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外,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它的消极影响。
手机对青少年的社交和学业已产生不良影响。一项调查结果指出,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以电话、短信、QQ和微信为主。许多青少年连走路也不忘逛微博、刷微信,这令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的人身安全也产生担忧。个别学生平时不专心学习,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手机不仅助长了大学生逃课行为,还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支出,并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孤独自闭[10]。大学生由于手机上网使得课堂行为变化显著,值得关注的是男生在课堂中用手机上网的频率要高于女生,但女生在宿舍与等人或等车时选择手机上网的比例更高。这些性别差异可能与他们各自不同的人格和气质有关。
总之,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且已成为他们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相比未持手机的青少年,他们更容易作出消极自我评价,且更易受手机暴力游戏及不良文化的影响[11]。
3.2手机对老年人的影响
我国人口中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由于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渗透,老年人使用手机也不再新奇。虽然现在也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手机,但其只针对老年人的个别生理或心理特征,尚未考虑认知特征,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老年人手机。国内分别关于农村媒介生活和老年人媒介生活的研究较为分散,几乎没有专门关于农村老年人媒介生活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65%的农村老年人认为,手机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手机方便和家人、子女、朋友联系”(40.00%)是首要因素,其次是“手机能够减少老人的孤独感”(11.67%)。另外“手机能方便联系业务”(5.00%) ,“手机可以看新闻”(3.33%),“手机能扩大交流”(3.33%)等成为了手机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甚至有老年人说“离开手机就像回到原始社会”(1.67%),可见手机在农村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仅有35%的农村老年人认为手机不能提高生活品质,理由为:“手机只能用于通讯”(15.00%),“感觉手机没意思”(10.00%),“手机和生活无关”(10.00%) 。这些老年人孤独感均值为2.95,略高于农村老年人总体均值(2.94),而认为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老年人总体均值仅为2.90。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手机沟通感情、丰富生活的农村老年人,孤独感较弱[23]。
作为技术和媒介的手机起着提高老年人人际交往、社会参与、消除农村老年人孤独感、提高生活品质等作用,对于提倡“积极老龄化”有着重要意义。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老年人的手机媒介开发使用问题,使手机媒介以更适合老年人阅读、使用的方式出现,加强老年人媒介素养教育,以方便老年人手机媒介的使用。
4结语
本文分析了手机在个体社会性方面的影响。手机在促进人们张扬个性、发挥自我价值、加强人际关系、疏通情感压力的同时,也易导致“电子人格”及手机依赖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失落。除了上述影响外,手机媒体对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青少年和老年人还表现出特殊的作用。它对人格发展尚未完善的青少年在认知发展、心理发育和行为能力方面的消极影响较大。由于青少年对手机媒介的消极影响缺乏抵抗力,引发社会失衡、道德失范、手机成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此相反的是,手机媒体对老年人来说,积极影响却相对较大。老年人有效使用手机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增加社会参与,降低孤独感,促进积极老龄化,这对刺激消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青少年手机依赖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立法部门的重视;对老年人来说,则需要开发出更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以方便老年人使用,从而使智能手机真正发挥其有益大众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李东平.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3]钱钢强.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化[D].兰州:兰州大学,2007.
[4]黄乔蓉,范庆瑜,曾延风,等.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
[5]陈少华,陈少惠,胡兆云,等.手机短信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5(3):69—72.
[6]匡文波.论手机媒体[J].国际新闻界,2003,(3):55—59.
[7]Snook, K.D.. Telephone-based Script Training and Generalization for Aphasia[Z].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13.
[8]Simon Denyer & Xu Yangjingjing.In China, smartphones are wrecking marriages and dividing families[N].Washingtonpost,2015-05-06.
[9]范以锦,董天策.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产业[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10]佟亚辉,吕晓芳,刘秋月.手机对“90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学理论,2012,(31):80.
[11]孟利艳,刘加星.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J].青年探索,2013,(4):64—67.
[12]葛缨,何华敏,夏文芬.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3,(5):46—51.
[13]李行一.手机使用与积极老龄化——基于河南省某村老年人手机使用情况的田野调查[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 “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
责任编辑:卢宏业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28
收稿日期:2016-01-26
作者简介:丁小玲(1990—),女,湖北京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