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飏书院与六安“三农”

2016-03-16 05:00:21梁晓梅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皖西六安书院

梁晓梅

(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安徽 六安 237000)



【文史论苑】

赓飏书院与六安“三农”

梁晓梅

(安徽省皖西博物馆,安徽 六安 237000)

20世纪初,国家黑暗,局势动荡,“教育救国”思潮应运而生。1918年,朱蕴山回到六安,以赓阳书院为校址创办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六安“三农”,这在当时的皖西教育界掀起一股变革的新风。本文就主要论述赓飏书院与六安“三农”的创立,从古书院到新学堂的华丽蜕变,以及其蕴含的精神与品格。

教育救国;变革;书院

一、赓飏书院与六安“三农”的创立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给了中国沉重的一击,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要有所变革。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发起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朝、振兴中华”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戊戌变法。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推动中国变革的巨大动力。1898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学校总论》中提到:“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这一论断,对当时黑暗的中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引导着无数仁人志士自觉探求一条“教育救国”之路。

赓飏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咸丰年间焚于战火,此后屡有修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停办。2006年,六安市政府拨款重修,后被列为六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市鼓楼街书院拐,破败的房屋,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只是极少有人知道,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这座古书院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里诞生了皖西第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六安“三农”,在此后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六安“三农”将以它为依托,唤醒沉寂中的皖西。

1917年,在北京大学一栋普通的宿舍楼内,陈独秀和胡适迎来了一位老朋友——朱蕴山。他20岁就参与了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行动,21岁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主办了《平议报》。这次会面后,他们达成了共识——要想推翻黑暗的统治救中国,必须要进行思想革命,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特别要注重培养进步青年。回到安徽后,朱蕴山与省教育名流刘希平、高语罕等人商议,决定分头筹款办学。1918年,朱蕴山回到老家六安,筹集五千元的开办费,以赓阳书院为校址创办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六安“三农”,次年春正式开学。六安“三农”作为一所四年制的中等专业学校,一经成立即致力于成为一所新型学校。在学习上,他们主张学以致用,开设了农、林、蚕等学科,又开辟了一百亩田地,作为学生实习的农、林场所;取消尊孔读经,注重传播新思想;不学文言文,教授白话文。在生活上,提倡人人平等,鼓励师生外出不坐轿子。这在当时的皖西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变革新风。

二、从古书院到新学堂的华丽蜕变

五四运动爆发后,一向以“教育救国”为宗旨的六安“三农”沸腾了。1919年5月8日,六安“三农”学生,在校长和进步教师的带领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的运动。为了唤醒沉睡中的皖西人民,“三农”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地演出他们自编自导的爱国剧目《朝鲜亡国史》,激起了人们的爱国意识。随后在各地掀起了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浪潮,给反动阶级以沉重打击。

经过这次运动,六安“三农”声名鹊起,由于学校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实行的是民主办学制度,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校内一切大事均由学生和教师代表共同决定。再加上教师都是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校长是曾在安徽公学任教的进步人士沈子修,学监是留学日本的同盟会成员桂岳峰,而创建人朱蕴山则担任思想政治老师。这就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进步青年到这里求学,短短几年,三农就成安徽省著名的新型学校,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出了王明、王逸常、桂伯炎、刘淠西等革命志士。

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之一的六安“三农”,早在1920年就率先在皖西地区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他们组建了一个名叫“中国革命小组”的读书会,不断从外地获得《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在学校里传看。进步教师钱杏邨在课上宣传十月革命,为大家讲解列宁、李大钊等作品。一时间,师生眼界大开,思想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但接受还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另外,他们在城内开办了夜校,招收贫苦的工人、知识分子,宣传革命思想,就这样,又为皖西革命阵营添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随着马克思主义迅速广泛传播,皖西地区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1921年6月,安徽省军务帮办马联甲镇压安庆学生的六二惨案发生后,三农师生化悲痛为力量,不仅成立了六二惨案后援会,还派出代表与安庆学生并肩作战,最终迫使反动当局增加教育经费,允许教育经费独立,抚恤被害学生家长。7月,安徽省各界人士反对省三届议员贿选,三农学生组织选举监视团,揭露贿选丑闻,一时间哗声一片,最后迫使省长许世英宣布选举无效。当时的六安县知事骆通,反对民主,草菅人命,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为了对付他,六安“三农”教师钱杏邨亲自起草了《驱骆宣言》,并印成传单广为散发,六安“三农”学生则联合以许继慎、胡苏明等为主干的旅外同学会,与黄烟、抬杠工人一起发起驱骆运动,赶走了知县骆通。一时间,六安民主运动势如破竹,新知事来一个就被赶走一个,不到半年,反动政府就接连撤换了四任县知事。

三、精神与品格

随着六安“三农”在整个安徽影响的扩大,它所传播的新思想新文化引起了省军阀政府的仇视,最终被下令停办。

世事沧桑变幻,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古书院曾经历过这样的华丽蜕变,他们从传播四书五经的旧式学堂,转变为知识精英们宣扬新思想、新文化的新学校。自由之精神、独立之品格、敢于变革之勇气就是从这里传向社会,开启国民心智。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学习。

【责任编辑:刘亚男】

G649.299

A

1673-7725(2016)03-0233-02

2015-12-05

梁晓梅(1988-),女,安徽六安人,文博初级,主要从事文博研究。

猜你喜欢
皖西六安书院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朵云书院黄岩店
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 02:18:48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20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白鹿洞书院记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回马枪
幸福家庭(2017年2期)2017-04-18 09:23:52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看天下(2016年12期)2016-05-21 21:32:48
回马枪
回马枪
短篇小说(2015年3期)2015-03-12 09:29:23
书院讲习一例